| 教育经历   
                1999.03-2002.03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83.08-1986.05 中国科学院地学史与地学方法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76.09-1979.08 青海大学地质学系区域地质专业,大学毕业 研究与教学领域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城市发展与管理(城市战略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服务与公私合作(公共服务绩效、公私合作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等) 工作经历   教学经历 
                2018.03-现在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1999.03-2018.03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1986.05-1999.03 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主任1979.08-1983.8 青海大学地质学系教师   海外经历 
                2018.02 马来西亚吉隆坡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论坛分论坛主旨发言2017.06.25-29 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国际产业生态学大会主旨发言2016.01.18-22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获循环经济领导力奖2015.07 巴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气候变化国际科学大会特邀发言2014.07 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主旨发言2013.07.15-30 南非约翰内斯堡世界大都市研讨会主旨发言2012.6.8-20 里约联合国金砖国家绿色经济专家研讨会和ISEE国际会议特邀专家2011.09.18-22 瑞士达沃斯世界资源论坛(WEF)主旨发言2011.05.24-27 布鲁塞尔欧盟绿色周绿色经济研讨会特邀发言2009.01.31-02.06 纽约联合国绿色新政专家咨询会特邀专家2008.08.05-13 内罗毕国际生态经济学大会主旨发言2005.02-2005.08 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高级研究学者1994.08-1995.07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育部资助高级访问学者 学术服务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学组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管理学委员上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2035主要咨询专家上海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2010上海世博会环境顾问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发展战略主任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理事会理事国际生态经济学会主席团成员 语言能力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项目 
                2018.08-12 世界自然基金会课题 从一个地球解读中国的生态文明2018.07-2019.0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中国绿色发展的四个脱钩2012.01-201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基于稳态经济理论的碳生产率与低碳竞争力研究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中欧绿色经济研讨会2012.01-2014.1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的中国低碳经济评估指标研究   代表性出版物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绿色经济-联合国视野中的理论、方法与政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走向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政策分析新模式(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企业、政府与社会(译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教学材料 
                政策分析新模式(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代表性论文 
                Which countries are more ecologically efficient in improving human well-being? An application of the Index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Performanc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2018, 129: 112–119最近 10 年国外循环经济进展及对中国深化发展的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8)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 PPP 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绿色消费:基于物质流和消费效率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6)可持续性科学:基于对象-主体-过程的分析模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7)Linking Daly’s Proposition to policymak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nd pathway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 102:333-341Business and Management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An Emergent Model for China. Global Focus,2015,10:50-53生态福利绩效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9)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福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1)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学术月刊,2013(10)绿色经济新理念及中国开展绿色经济研究的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基于生态限制模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创新研究.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2(1)基于PSR方法的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可持续发展研究的3个关键课题与中国转型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城市管理:从经营导向向服务导向的变革.公共行政评论,2011(1)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和上海市的实证研究.现代城市研究, 2011(11)中国政府规模、经济增长与福利,同济大学学报 2010(2)福利提高的三个“门槛”及政策意义,社会科学 2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