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肖羽堂 双博士后,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及河涌治理产学研示范基地主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员,南开大学泰达膜技术水处理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泰达生态与环境学院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17  浏览次数:260
核心提示:肖羽堂 双博士后,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及河涌治理产学研示范基地主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员,南开大学泰达膜技术水处理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泰达生态与环境学院管理小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兼)。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污泥大会邀请函暨征稿启事0224.doc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固废资源化大会邀请函0224.doc

   中国给水排水2021中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大会邀请函暨征稿启事0224.doc
 

来源 :晚安华师 企鹅号

在华师

有一位教授

深耕水处理科研三十年

是国内环保事业最早一批“拓荒者”

用各项首创成果填补多领域空白

被称为中国制水大工匠

他就是肖羽堂教授

肖羽堂,华南师范大学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教授及河涌治理产学研校级示范基地主任,同济大学博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博士后、研究员,省政协委员。获天津市专利优秀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出版教材、专著5部;发表论文13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60余项、转让发明专利7项;解决纺织、石化等水处理企业技术难题上百项。

从开发“曝气催化技术”,让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废水实现循环回注利用及零排放,到带领产学研团队成功解决园洲污水厂排污提标技术改造老大难问题,肖羽堂坚守制水事业三十年,用“实力”守护着国家和老百姓的“水安全”。在2020年9月15-18日举办的青岛国际水大会上,他被授予“中国制水大工匠”荣誉称号。

左五为肖羽堂

3月17日,环境学院教授、省政协委员肖羽堂,将作客广东数字政协平台“委员会客室”栏目,就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美化等问题与网友互动探讨。

回溯制水之路

璀璨成果背后

有着匠人之心

“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这样的科研才最有价值。”回顾制水道路上攻克的几个重大项目技术难题,肖羽堂感慨道。

新世纪来临之际,正在同济大学就读博士二年级的肖羽堂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项目。当时苏州规模数一数二的国企江苏苏净集团循着一篇对口论文火急火燎地找上了肖羽堂,请他解决苏州大旺纺织印染厂停滞了一年多的污水处理项目技术难题。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国内高校的教授轮番上阵,却均收效甚微。

尽管面对的是一个“老大难”的污水处理问题,自嘲“年轻气盛”的肖羽堂还是一口应下邀约。当时的工厂环境十分恶劣,污水散发着恶臭,融汇了各色染料的污水池俨然一个“五彩池”,表面都是泡沫,风一吹,污水横流,泡沫便在工厂内四处飞散。这样的环境下,工人的健康难以保证,肖羽堂不敢怠慢,立刻着手现场调研。

囿于当时国内没有同类型的工厂做过污水处理的工艺升级,相关领域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肖羽堂只能日复一日地在脏乱差的现场中工作。现场工艺改革、设备调试、管理、运行、数据处理、工艺运行优化、试剂调配,甚至手把手指导工人更改装配设备,每一步都需要他亲自打磨,落实到位。回忆当时艰辛的工作条件,他坦言制水工作就是需要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很多问题,都是一把钥匙一把锁,光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不行,还得要脚踏实地现场研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肖羽堂发现工厂里泡沫横飞的原因是原工艺将生物好氧曝气处理步骤作为主要处理手段,好氧曝气处理时产生的许多微小气泡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了大量泡沫。肖羽堂决定先对调节池稍作功能改造,并向池中添加几种筛选驯化的厌氧菌种,调节池按缺氧、厌氧二级工艺运行,以消除泡沫。

经过一个月的调试改进,工厂里的泡沫被一举清除,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也得以分解,污水生化处理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此外,设计优化了部分回流缺氧工艺,促进废水的除磷、脱氮。多种改良工艺的综合应用让纺织印染厂的排污状况不断改善。

三个多月后污水处理站出水数据显示,纺织印染厂第一次污水排放稳定达到太湖流域一级污水排放标准,工厂及其周边环境焕然一新,工人与流域居民的健康也得到了保障。这次项目的实践也为我国纺织印染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博士后期间,肖羽堂迎来了更大的挑战。这一次,是中国的龙头企业中石油公司请他解决大港油田采出水处理难题。油田采出污水对土壤的污染极大,会慢慢扼杀当地土壤的农用价值。而当时,国内油田采出污水回注领域几乎一片空白,连实力雄厚、人才云集的中石油公司也一筹莫展。肖羽堂对此也没有十足的信心,但在科学院强有力的支持下,他凭着“别人都做不了,我来!”的气魄,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毅然迎接了这次挑战。

大港油田污水回注装置

针对实验油井做油田废水处理与回用的实验,肖羽堂花了一年多时间在现场调研、比对以及设计新工艺。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肖羽堂在油田废水处理的棋局上露了“神之一手”——首次将曝气催化氧化技术引入油田污水处理与回注过程,在大港油田开发出曝气催化-低温解吸除氧新工艺水处理与回注示范装置。这让他成功攻破技术难关,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发明专利3项及天津市专利优秀奖1项。

经过一整年的设计加工、设备调试和工艺优化,新工艺与成套设备集成系统以其经济、高效、低耗的优势逐渐被推广到整个采油厂,创建了生产上经济高效、稳定运行、管理方便的油田采出废水除污染回注技术的成功先例。半年后,油井的采油效率提高了7%,经济收益显著;污水经过处理后可直接回注、重新使用,这不但有效保护了当地的土壤环境,也令地下水资源得到了涵养,生态环境大有改善。大港油田被注入了更鲜活的生命力,经济与生态环境得以协调发展。

时代的浪潮下

心底志向发芽

制水工匠砥砺前行

立足实际的开拓者

肖羽堂研发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生态产品

肖羽堂以解决技术难题为己任的科研之路,根源于儿时的经历。他出生在湖南农村,小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米饭,其他两顿都是红薯或萝卜。当见证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试验让自家田里亩产大大提高,8岁的肖羽堂受到极大鼓舞。“袁老的杂交水稻技术,简单又实用,还能解决吃饭问题,这样的科研对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太有意义了!”从那时起,他从心底对袁隆平先生产生了深深的崇拜,并一心要成为像袁隆平那样能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对社会有益的科学家。

一心为人民与社会做实际贡献的肖羽堂,在本硕博期间一直就读于环境工程专业。在当时,这是一个全国只有十几所大学开设的新专业,国内甚至还没有毕业生,跟前辈交流、获得前辈指导的机会少之又少。但在其后的学习与实践中,肖羽堂通过自主摸索,渐渐对污水处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要倾其一生,攻克各种污水方面的技术难题。

肖羽堂在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现场调研

九十年代正值国家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大量的外资、合资企业落地,工业企业集中进行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其中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便是污水排放。然而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在技术上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面临着资金缺乏和人才技术短缺的双重困局。

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需求,肖羽堂这一批最早的环境工程专业学子基本上都走上了水处理的研究道路。新专业的第一批学生,又成了新领域的第一批开拓者。

肖羽堂在河湖生态修复现场

开拓之路并不好走,但在一次次调研考察的扎实积累和一项项技术与工艺的创新开发中,肖羽堂秉承着精益、专注的匠心,将难题逐个推敲、拆解——这条路走着走着,就走了整整30年。

当角色转变

他将匠心理念

向“后浪”传递

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如今,生态环境行业发展态势很猛,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跟肖羽堂刚涉足环保专业时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好的教学条件下,角色转变为导师的肖羽堂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培养更出色的一批制水接班人。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形成社会生产力,从而产生社会效益,这样的科研与教育才有意义。”多年制水道路上,肖羽堂深谙科研与生产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因而也以此理念培养和要求自己的学生。产学研的结合,就是这一理念最好的实践途径。

黑臭河涌治理前后

2017年4月,肖羽堂牵头组建了“黑臭河涌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产学研基地”,将学校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发展,也为学生科研实践创设了一片园地。基地很快取得了成果,短短三年间,所合作的广州鹏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产值从五六千万上升至近五个亿,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不仅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更改善了河涌周边居民的生活,解决了不少社会环保问题。

2018年,团队因地制宜开发出经济高效的磁分离+BAF新工艺在污水厂提标中的应用,成功解决了惠州市园洲污水厂出水超标技术改造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央视报道。这家污水厂处于一个相当于市中心的位置,可供改造的面积有限,团队针对这一关键点作技术改进,新设备占地面积只需原来的三分之一,既提升了效率,又节省了管网投资,实现了达标排放,解决了现场难题。

园洲污水厂提标技术改造工程成套装备

对于学生的培养,肖羽堂认为,只有去现场实操,锻炼好动手能力,不与实际脱节,才能真正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因此学生们在参与产学研基地项目时,也会深度参与到工程设计、画图、配合工程调试、配合项目运营等现场工作中,这让他们能够积累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大有裨益。在与学生研讨前沿技术在项目中的可行性时,他也总是教导学生,要对这些前沿技术中进行筛选、思考、优化,只有经过分析辩证后,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才是解决难题的可行途径。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现场调研和研讨之中,他们才最终找到了这个“老大难”问题的最优解。

曾跟随肖羽堂参与过多个产学研项目的学生吴晓慧形容,如果理论研究是要“顶天”,那么成果“走出去”应用就是要“立地”。团队工作重点在于“立地”,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工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工程应用。

面对“制水大工匠”的称号,肖羽堂认为这份荣誉是更大的激励,也是更大的约束和鞭策。自己多年来的科研与实践成果能够得到社会认可,能服务社会、解决民生问题,就是他工作激情的最大来源。而他也将会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学生学好专业,树立工匠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在未来能够面向企业,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肩负起环保行业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环保领域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一直以来

制水工匠肖羽堂教授

坚定奉献于水处理环保事业

创新技术培育人才

是当之无愧的榜样

为科技大咖点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制水工匠肖羽堂

 

 

字号
广州市科协
 
 
 
原创 王娟 杨柳青

广州市科协“与污水打交道,是个比较艰难的工作,所到之处不是污水横流,就是臭气熏天。但眼看着一条条黑臭河涌重现清流,一个个污染难题迎刃而解,那种成就感,也是最强的!”不久前荣获“中国制水大工匠”称号的肖羽堂教授,在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从小便立志成为“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的科学家”,肖羽堂怀揣“绿色生态梦”,坚守水业30年,不断地攻坚克难,“实力”守护着国家和老百姓的“水安全”。
肖羽堂
 
同济大学博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博士后、副研究员。2004年聘为南开大学教授及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及河涌治理产学研示范基地主任。从事水处理技术研发工作30余年,获天津市专利优秀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出版教材、专著5部;发表论文13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62项、转让7项;解决纺织、石化等水处理技术难题上百项;研发成果在中国500强的龙头企业中国石油(大港油田)、中国石化(长庆油田)等中推广应用,实现示范工程200余项。
 
科学家的殊途同归
 
肖羽堂坦言,自己的科研之路,与一般大学教授有些不同,“我是以解决技术难题为己任的科研工作者”。之所以“不走寻常路”,源于小时候吃不饱饭的他与杂交水稻的一次遇见。
 
出生在湖南农村,小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米饭,其他两顿都是红薯或萝卜。8岁时,他开始帮家里种植水稻。那时候,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正在村里进行技术推广试验,插秧、授花传粉……亲眼见证自己田里的水稻从亩产很低,到生产旺盛、产量大大提高的过程,小小年纪的肖羽堂,内心却受到极大触动。
 
“袁老的杂交水稻技术,简单又实用,还能解决吃饭问题,这样的科研对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太有意义了!”从那时起,他从心底对袁隆平先生产生了深深的崇拜,并一心要成为像袁隆平那样的科学家——能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对社会有益。
 
上世纪80年代,面对高考填报志愿,肖羽堂选择了纺织大学,并懵懵懂懂地选择了环保专业,因为当时的他想解决“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学习中,他发现了污水处理的意义,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心要倾其一生,攻克各种污水方面的技术难题。
 
本科毕业后,肖羽堂被分配到邵阳老家一个最大的纺织厂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纺织厂排放的印染废水对大江大河的污染十分严重。“河里的鱼都死了,周围环境受到很大破坏,老百姓的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更要命的是,这种会严重威胁老百姓饮用水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治理。
 
为更好地解决废水处理难题,肖羽堂在工作4年后,选择了前往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继续深造,着力研究“最有毒有害的”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期间,他与导师一起下工厂,解决了很多农药、化工和造纸企业的技术难题。这也让他了解到,这个专业的特点,就是产学研的紧密合作,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隐身的健康守护神
 
“世界上80%的疾病和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就能消除这些疾病,减少老百姓的痛苦,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硕士毕业后,肖羽堂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于是他又报考了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做更贴近生活的饮用水安全研究,包括自来水厂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对水源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那时,全国各地饮用水水源的各类污染问题,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很多地方面临的水处理技术难题。博士期间,他们开发了一项水源原水生物预处理技术,用微生物吃掉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消除水源水中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害物质,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这个新技术新方法,当时在宁波一个自来水厂进行示范,每天可以净化6万吨水,水质大大改善,安全风险大大降低,有力保障了水厂的饮用水安全。
 
这项水源原水生物预处理技术,在上海浦东、广东东江源水供水中,也得到了推广应用。
 
这些年来,为了更好进行水治理,肖羽堂组建研发团队,培育了多项生态环保专利成果。其中开发出的油田废水处理回注催化技术及成套设备工程示范,在油田废水处理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4年,他组建水处理与污水回用技术工程研发团队深入全国工业企业调研,带领团队现场取样调查,跟基层人员进行细致交流,反复试验研究而最终研发出经济、高效、低耗的油田废水处理回注催化剂及催化氧化除污染新工艺与成套设备集成系统,为当前困扰我国油田污水处理问题,创建了生产上经济高效、稳定运行、管理方便的油田采出废水除污染回注技术的成功先例,现已在全国三个采油厂推广应用。该项目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项目实施应用单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专利也获得了天津市专利优秀奖。
 
团队还首次成功开发出绿色酒店生活污水微氧生物节能减排技术及其优化集成回用新工艺,显著降低了生活污水运行成本,解决了生活污水曝气生物处理的高能耗的难题,同时克服了常规的厌氧水解的异味二次污染问题。这项工艺在多家5星酒店推广使用,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解决了环保污染的问题。
 
责任感赋能的技术
 
30年来,肖羽堂坚守在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的前沿和一线,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他的绿色生态梦,正在一步步实现。其中,为高速发展中的南方城市消除黑臭水体,也成了他最重要的研究工作之一。
 
在肖羽堂看来,黑臭水体是南方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严重环境问题,也是百姓反映强烈和关切的民生问题。多年来,他和团队深入又脏又臭的河涌一线考察,与一些上市环保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不断攻坚克难。2017年4月,他牵头组建“黑臭河涌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产学研基地”,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与多家优秀企业强强联手,深度合作,因地制宜地开发出经济高效的磁分离+BAF新工艺,在污水厂提标中加以应用。
 
2018年底,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排放超标问题并多次督办的惠州市园洲污水厂,在提标改造项目中采用了该技术后,于2019年3月顺利通过验收。项目运行一年多以来,出水大大优于排放达标。
 
多年来,团队取得了与污水处理有关的10项标志性成果,62项专利。通过自主开发的河涌治理一体化装备进行综合整治后,多条河涌示范点感官可见的“黑臭”等污染明显不见了,有的地方出水颜色甚至与自来水相差无几。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形成社会生产力,从而产生社会效益,这样的科研与教育才有意义。”肖羽堂坦言,“与污水打交道是比较艰难的,毕竟工作环境常常是脏乱差的,很多人不太愿意干……但解决黑臭水体,是环保工作者的责任。”
 
靠着这份社会责任感与担当,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也正是这份坚持,让一直想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他,为企业真正解决了很多实际难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虽然很苦很累,但每解决一项技术难题,得到认可就会觉得很自豪,很满足。”在肖羽堂看来,30年过去了,中国在环保行业取得了大发展,各种技术研究开发,也已经赶上了世界领先水平。但环保问题依旧任重道远,接下来,他和团队还将持续研究并开发出具有创新和示范性的先进技术,继续解决中国水处理领域面临或即将面临的各类难题。
 
寄语青年人:
 
一定要去生产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在肖羽堂看来,30年来坚持方向不变,是自己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因此,想要在生态环保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关键是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像袁隆平先生一样,一辈子执著地干一件事,不求名利。
 
其次,要对自己所研究的方向有兴趣,成为爱好。这些年来,他始终觉得水安全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而且成果得到大家认可,能服务社会、解决民生问题让他一直对水治理研究充满激情。
 
“科研不实践,一切都是空谈。”肖羽堂认为,除了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最重要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去生产一线,去环保工地,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很多问题,都是一把钥匙一把锁,只有去到问题的现场做研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也要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
 
大咖荐书:《寂静的春天》
 
这本书让人明白什么叫环境问题,以及经济发展会带来环境问题。
 
1962年,美国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书,书名非常有文采,叫《寂静的春天》,但是实际上她描写的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她说:“美国的春天原来荡漾着鸟鸣的声浪,一片欢腾,但是现在变了,一片奇怪的寂静笼罩着农村,成群的小鸟牛羊都病倒死亡了,农民农夫再加上他们的孩子都得了突然的不可解释的疾病,然后死亡了,所以一片奇怪的寂静笼罩着美国农村的春天。”
 
她非常敏感地将这种现象与化学农药的使用联系了起来。正是因为美国在四十年代发明了化学农药,在五十年代生产使用了化学农药,农村的春天就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变化。她非常前卫地联想到了“人类和生物的健康安全”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关系。
 
她说,“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进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但是实际上这条路的终点却是灾难。而另外的道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唯一的机会。”
 
这本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她,特别是化工界的人,但是她还是影响了很多人。比如有一个罗马俱乐部,就是受这本书的影响而诞生的。这个罗马俱乐部由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于1968年成立,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采写:王娟 杨柳青
 
摄影:龚吉林
 
原标题:《为科技大咖点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制水工匠肖羽堂》



肖羽堂,男,1966 年10月生,湖南隆回人。 [1] 
双博士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员,南开大学泰达膜技术水处理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泰达生态与环境学院管理小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兼)。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湖泊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废水零排放工程技术
研究领域: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工程中的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水处理技术
 
 
中文名
肖羽堂
民    族
汉族 [1] 
出生地
湖南隆回
出生日期
1966 年10月
毕业院校
西北纺织工学院

 

  1.  
 

简介

·现有专利技术产业化转移成果7项:
1)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技术与设备;
2)高含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及菌种;
3)经济高效的微氧生物处理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
4)曝气接触催化氧化处理技术与回用工程及设备;
5)甲醇行业废水回用循环冷却水工程及设备; [2] 
6)油田污水处理配制聚合物回注技术与工程设备;
7)二甲醚行业废水零排放工程与技术。
 

经历

学历
1997.3~1999.12 同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 给水排水工程 博士;
1994.9~1997.2 湖南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硕士;
1986.9~1990.7 西北纺织工学院 化工学院 环境工程 学士。
工作简历
1990.7~1994.8 湖南邵阳市内衣厂 设备科安全环保专干;污水站负责人。
2000.1~2000.4 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引进人才。
2000.4~ 2001.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环境工程研究室 博士后,提前破格聘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副组长。废水处理生物技术实验室负责人,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
2002.1~2004.7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引进人才。破格聘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傅祥博士进行合作筹建生物技术部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化发起人及公司筹建负责人。
2004.8~ 至今 南开大学引进海内外杰出人才。环境工程学科负责人,环境工程教授。
2005.12~ 至今 南开大学泰达膜分离技术水处理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泰达生态与环境学院管理小组副组长。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2004.12~2007.3 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站(在职)博士后/研究员/教授。
2006.6~2007.3 ESQUEL GROUP of H.K. Research scientist & Manager of R& D Center
2007.6~ 至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湖泊水环境工程学术带头人,湖泊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湖泊水处理与废水零排放工程组组长(兼)。
 

获奖

1998.10 同济大学博士生“光华”奖学金;
1998.4 同济大学“吴新九”优秀科技奖;
1999.1 教育部重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9.11 “宝钢”教育奖(一等);
1999. 12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研究生;
200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
2001.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
2006.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