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工程化工作,在黑臭水体治理、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业三废治理,特别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有较高的造诣
专家简介
朱书景,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责任教授,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合作研究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市政环境工程系访学教授,主要从事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工程化工作,在黑臭水体治理、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业三废治理,特别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开发以及相关技术工业化、工程化方面成绩突出,2013年担任美国TMS大会绿色材料分会主席(session chair),并获得最佳论文奖,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主持的《冶金含油尘泥综合利用》项目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成功转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相关大规模生产制度以及装备大型化研究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所开发的《钢渣复合料》相关技术和应用标准,获得武钢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污水处理以及泥水共治领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2011年入选湖北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评审专家库,参与了多个中大型项目的相关评审工作,同时担任武汉市环境保护相关领域招投标中心专家,参与了武汉市近5年来相关环境治理项目的方案审查、招投标评审以及建设与验收工作。
朱书景 男,汉族 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代表性科技成果 油泥资源全质回用关键技术与装备。本技术与使用传统的处理工艺相比,提高资源回用率85%以上,减少的碳减排60%、降低了还原剂和燃料的使用量约40%、综合成本降低75%。在二次污染物排放方面实现废水零排放,污染性气体二噁英的排放低于发达国家排放标准一个数量级,仅为0.0013ng/NM3Teq。 // 主要技术内容 / / (向上滑动查看) (1)本项目开发的油泥资源全质回用关键技术,提高热反应效率60%以上,缩短热反应的时间近90%,并得出了多相体内油相高温裂解的热平衡方程,解决了热解过程中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的计算难题; (2)该技术可对油相超高温裂解过程和产物进行精确控制,实现了多相体的有效分离,将油相裂解成可燃性气体作为热源使用,处理后的残渣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实现油泥的全质资源化利用; (3)该技术开发的处理设备效率高、创新性强,可成功控制油泥裂解产物的衍生种类和数量,有效遏制热解过程中二噁英的伴生与衍生,彻底解决油泥热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
朱书景
男,汉族
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朱书景
作者:发布时间:2021-07-23点击率:8854

姓名:朱书景
职称、职务:教授、硕导(生态学/环境工程)、博导(生态学)
电子邮箱:Jimzhu@hubu.edu.cn
通信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联系电话:027-88661699-8188
主要研究方向
环境生态修复、三废协同治理及高值化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与修复相关技术研发及工程化
教育背景
1、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2、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员;
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研究员。
教学课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本科)、环境工程学科前沿(本科)、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数量生态学(博士)、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硕士)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疏浚底泥资源回用技术与装备分会主席;
中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固废分会副主任委员、大气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绿色制造与环境保护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疏浚协会泥资源利用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产品质量生命周期评价专委会(LCA)副主任委员
中国住建部固废资源化智库成员;
美国TMS学会“Green Materials”分会主席“Session C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