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李晓东,博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废弃物焚烧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焚烧过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特别是二恶英)的生成及控制、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能源环境领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21  来源:李晓东,博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浏览次数:98
核心提示:李晓东,博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废弃物焚烧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焚烧过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特别是二恶英)的生成及控制、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能源环境领域应用等基础研究。1987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能源系电厂热能动力专业本科,1989年12月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1996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00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10月-12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访问美国国家危险废弃物管理研究实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李晓东

2021-04-23  

 

1619147145804254.jpg

李晓东,博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废弃物焚烧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焚烧过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特别是二恶英)的生成及控制、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能源环境领域应用等基础研究。1987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能源系电厂热能动力专业本科,1989年12月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1996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00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10月-12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访问美国国家危险废弃物管理研究实验室。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在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市容环境管理处挂职工作。

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固废能源化利用协会(WTERT)教育和培训委员会主任、住建部环卫行业标委会专家委员、中环协焚烧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环协工业固废专员会专家委员,曾任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专家、芬兰国家材料价值链项目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和第一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李晓东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重大科研项目60余项。作为主要获奖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排名5,2006;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排名9,2014;危险废物回转式多段热解焚烧及污染物协同控制关键技术,排名3,2017),另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次、中国专利优秀奖2次、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次。期间还负责多个垃圾、危险废物焚烧厂可研及初步设计等工作。

李晓东教授已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140余篇,中文收录期刊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合作撰写固废清洁焚烧专著2本,译著1本。主编国家标准“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锅炉”(GB/T34552-2017)、住建部“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工程技术导则”(RISN-TG016-2014)、“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厂评价技术导则”(RISN-TG018-2015),参与修订国家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标准(CJJ 128-2017)和住建部“生活垃圾清洁焚烧指南”(RISN-TG022-2016)。正在负责承担编制中国环境产业协会产品标准“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刚立项)。合作撰写专著2本,编著3本,其中2本应邀参著英文著作。译著1本。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