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进行污泥治理和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
- 科学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废物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保障措施。同时,应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和政策法规,结合经济、环保和安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 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开展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运用,利用科技创新降低治理成本和提高治理效果。例如,可以探索使用高效、环保的污泥处理技术,如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
- 实施分类处理:根据污泥的性质和特点,实施分类处理。例如,对含水率高的污泥可以进行脱水处理,降低含水率;对有机质含量高的污泥可以进行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 资源化利用:将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制作肥料、建筑材料等,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探索将污泥用于园林绿化、土壤改良等方面。
- 严格监管:加强对污泥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处理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应加强对“无废城市”建设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增强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污泥治理和“无废城市”建设中来。
- 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将环保与经济利益相结合,从而促进污泥治理和“无废城市”建设的推进。例如,可以探索建立污泥处理收费制度,鼓励企业参与污泥治理。
-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污泥治理和“无废城市”建设。例如,对积极采取污泥治理措施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
总之,进行污泥治理和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划、技术研发和应用、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严格监管、增强公众意识、引入市场机制和加强政策支持等多种手段,可以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百度首页
waterreader
提案建议零距离|全国人大代表王震建议:加强污泥治理,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王震代表。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亚新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推进‘无废城市’创建的突破口。污泥治理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度重视。”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副院长王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建议进一步加强污泥治理,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创建。
王震介绍,目前,我国污泥基本实现了“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但在污泥处置方式的长效性、资源化综合利用等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如污泥外运处置比例高且潜在风险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不足、污泥处置监管体系有待更加完善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无废城市”建设。
如何更好推动污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王震建议,加强本地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着力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持续提升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污泥本地企业处理处置,做到“污泥不出本地区”,破解环境污染风险、异地监管难等问题。
“加强污泥资源化利用,变废为能、变废为宝。”王震介绍,污泥本身有机物含量高,具有一定的热值,可替代煤等传统燃料,生成电、蒸汽等绿色能源。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污泥处置技术指引和标准,将污泥资源化能源化放在处置技术选择的首位,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