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行业盛会-水行业风向标!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21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21期目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9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21期精华回顾 《中国  浏览次数:90
核心提示:《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21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21期目次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五届)邀请函 (同期召开固废渗滤液大会、工业污泥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五届)邀请函 (同期召开固废渗滤液大会、工业污泥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21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21期目次

论述与研究

张杰,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饮用水中氟、硬度、氨氮及重金属的高效去除。

双向流过滤系统催化氧化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氨氮和锰

张杰1,2,文刚1,2,李凯1,2,胡瑞柱1,2,程亚1,2,黄廷林1,2

摘要:在中试条件下,将含有铁锰氧化膜的活性滤料应用于双向流催化氧化过滤系统,以缩短滤层厚度、增大水力负荷,充分利用原水中携带的溶解氧催化氧化同步去除地下水源中的氨氮和锰,并与单向流过滤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双向流催化氧化过滤系统能同步将氨氮(<1.5mg/L)和锰(<3.0mg/L)持续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与单向流过滤相比,当滤速为8.0m/h时,双向流滤层水力负荷增加1倍且反冲洗周期缩短19%,单位时间内滤料对氨氮和锰的总去除量分别提高了56.6%和69.5%,体积氧化速率提升3倍。因此,采用双向流催化氧化过滤能充分利用原水中的溶解氧和活性滤料的全层氧化能力,在同等条件下大幅提高了系统处理水量和处理效率。用SEM、BET和EDS等对滤料进行微观表征,发现在运行过程中,比表面积增大了4倍,活性滤料表面会形成新鲜附着的锰氧化膜,且双向流上下层滤料并无明显区别。

关键词:双向流滤柱;活性滤料;催化氧化;氨氮;锰

标准著录格式:

张杰,文刚,李凯,等.双向流过滤系统催化氧化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氨氮和锰[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1-11.

ZHANGJie,WENGang,LIKai,et al.Simultaneous catalytic oxidation removal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manganese from groundwater in bi-flow filtration system[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1-11(in Chinese).

常国松,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与工艺系统模拟。

内循环频次对氧化沟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常国松1,2,3,于静洁1,2,3,王少坡1,2,3,马华继1,2,3

摘要:以环状廊道前设置厌氧区、环状廊道内设置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改良氧化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反硝化聚磷菌占总聚磷菌的比例(DPAOs/PAOs)以及水相和泥相的含磷量,对系统中的磷进行质量平衡分析,考察环状廊道内混合液的内循环频次(单位时间内混合液在环状廊道内循环流动的圈数,IRF)在0.52~18.74圈/h范围变化时对系统中污染物去除和磷转化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IRF≤1.62圈/h时,有利于将更多的磷储存在细胞内形成胞内多聚磷酸盐;当IRF在3.36~7.53圈/h之间时,有利于反硝化除磷,且系统可获得较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此时DPAOs/PAOs可达50%左右,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2%、80%和93%以上;当IRF≥11.35圈/h时,TN去除效果不佳,无法实现高效同步脱氮除磷。

关键词:氧化沟;内循环频次;好氧除磷;反硝化除磷;胞外聚合物

标准著录格式:

常国松,于静洁,王少坡,等.内循环频次对氧化沟反硝化除磷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12-19.

CHANGGuosong,YUJingjie,WANGShaopo,et al.Effect of internal recirculation frequency o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oxidation ditch[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12-19(in Chinese).

宋壮壮,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养殖废水。

NO2--N/NH4+-N对SAD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

宋壮壮1,吕爽2,周顺3,张智3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基质比(NO2--N/NH4+-N)对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工艺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连续流试验和批式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进水NO2--N/NH4+-N的波动后,SAD工艺对NO2--N的去除效果保持良好,NH4+-N去除率略有下降,但仍能保持在90%以上,COD去除率较为稳定,表明SAD工艺对进水NO2--N/NH4+-N波动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当进水NO2--N/NH4+-N为1.69~1.95和1.38~1.42时,反硝化作用得到增强,ΔNO2--N/ΔNH4+-N和反硝化脱氮贡献率较高,出水NO3--N浓度和ΔNO3--N/ΔNH4+-N也高于进水NO2--N/NH4+-N为0.58~0.60和0.77~0.83的阶段。当进水NO2--N/NH4+-N为1.69~1.95时,污泥的反硝化活性显著增强。基质比恢复后厌氧氨氧化活性有所下降,上层污泥的反硝化活性有所下降,下层污泥的反硝化活性有所上升并高于上层污泥。在典型周期内,前10h NO2--N和NH4+-N浓度呈线性下降趋势,10h后逐渐趋于稳定;NO3--N浓度先升后降,在10~12h达到极大值,且随着进水NO2--N/NH4+-N的增加,NO3--N浓度的极大值逐渐增大;反应24h后,ΔNO2--N/ΔNH4+-N、COD去除率和反硝化脱氮贡献率都随着进水NO2--N/NH4+-N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NO2--N/NH4+-N;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脱氮除碳;污泥活性

标准著录格式:

宋壮壮,吕爽,周顺,等.NO2--N/NH4+-N对SAD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20-29.

SONG Zhuangzhuang,LÜ Shuang,ZHOU Shun, et al.Effect of NO2--N to NH4+-N ratio on nitrogen and carbo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simultaneous ANAMMOX and denitrification process[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20-29(in Chinese).

王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

过氧化钙片剂联合脱氮菌剂对黑臭水体的修复效果

王耿1,占洁2,王涛1,廖家林1,黄振兴1,3,阮文权1,3

摘要:以生物炭为填充材料,通过聚乙烯醇(PVA)包埋过氧化钙(CaO2)制备了一种具有缓释氧效果的CaO2片剂(CPT),并应用于黑臭水体增氧。对比了3种CaO2投加方式对泥水体系的影响,同时考察了CPT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剂BT1联用对黑臭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粉末覆盖和悬浊液底泥注射,CPT可显著延长供氧周期,并有效缓解了释氧过程对水体pH的冲击。在CPT的作用下,底泥生物降解能力较初始最高可提升3.88倍,40d时上覆水TP去除率达到90.6%,底泥中钙结合态磷的占比提升至31%。CPT与BT1联用加速了上覆水中 NH4+-N和TN的去除,底泥有机质和总可转化态氮的去除率分别提升至12.2%和17.6%,底泥AOA_ amoA基因和AOB_amoA基因拷贝数最高分别达到了初始底泥的2.72和10.92倍。在CPT的影响下,底泥nirS基因拷贝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BT1的投加使底泥nirK基因拷贝数在第10天时显著增至4.54×105copies/g,促进了实验前期反硝化反应的进行。

关键词:黑臭水体;缓释氧材料;过氧化钙;脱氮菌剂;微生物

标准著录格式:

王耿,占洁,王涛,等.过氧化钙片剂联合脱氮菌剂对黑臭水体的修复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30-38.

WANGGeng,ZHANJie,WANGTao,et al.Effect of calcium peroxide tablets combined with nitrogen removal bacterial agent on remediation of black and odorous water[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30-38(in Chinese).

钱晓雍,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水资源化。

上海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其特征

钱晓雍,胡静,李丹,赵敏,徐冰,林卫青

摘要:基于城镇排水统计数据,核算了上海全市及各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并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约为190×104t(以CO2当量计,下同),处理单位污水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0.75kg/m3;采用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平均为0.71kg/m3,显著低于采用其他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P<0.05);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单位污水处理电耗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OD去除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从上海市各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来看,对照国际先进水平仍有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核算方法;排放特征;上海市

标准著录格式:

钱晓雍,胡静,李丹,等.上海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其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39-44.

QIANXiaoyong,HUJing,LIDan,et al.Calc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from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Shanghai[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39-44(in Chinese).

技术总结

刘志刚,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变化及调控策略

刘志刚1,2,徐巧1,周正协1,何建荣1,王项荣1,李轶2

摘要:针对实际净水厂不同水处理工艺对水体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净水过程中水质化学稳定性沿程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混凝沉淀会明显降低水体水质的化学稳定性,增强腐蚀倾向,超滤和砂滤对水质化学稳定性影响较小,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能够略微提高水体水质的化学稳定性。当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2mg/L时,可实现去除浊度和保持化学稳定性的最佳效果;当碱剂Ca(OH)2投加量为4mg/L时,能够基本实现水体水质的化学稳定性。结合实际案例发现,通过供水区域调度管理、管网冲洗排放、老旧管网改造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供水水源切换引起的管网水质风险,保障管网水质稳定。

关键词: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调控策略

标准著录格式:

刘志刚,徐巧,周正协,等.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变化及调控策略[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45-50.

LIUZhigang,XUQiao,ZHOUZhengxie,et al.Water quality chemical stability of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45-50(in Chinese).

史志皓,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给水污泥处理节能技术。

武汉市汉江原水悬浮物浓度与浊度对应关系的研究

史志皓1,2,朱海涛3,欧阳卓明1,罗凡1,沈中明3,周艳春3

摘要:为了确定武汉市A、B两座给水厂原水悬浮物(SS)与浊度的换算关系,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每周两次对原水SS和浊度进行检测,通过线性拟合获得两座水厂原水SS与浊度的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1.6981和1.7225。根据多年原水浊度数据,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曲线计算出75%保证率下两座水厂原水浊度设计值分别为32.61和35.38 NTU,与采用《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推荐的原水设计浊度取值系数计算结果较为接近;但95%保证率下分别为61.39和77.00 NTU,低于规范计算值。当保证率为75%和95%时,A厂SS的95%置信区间为(55.37±20.50)和(104.24±20.94)mg/L,B厂为(60.96±20.69)和(132.67±22.27)mg/L。季节变化对原水SS设计值影响较大,采用不同季节回归系数和历史浊度数据得到秋季的SS浓度最高,在75%和95%保证率下A厂秋季原水SS预测值比采用常规方法获得的计算值分别高15.48%和21.11%,而B厂则分别高24.52%和31.85%。

关键词:给水厂;悬浮物;浊度;线性回归

标准著录格式:

史志皓,朱海涛,欧阳卓明,等.武汉市汉江原水悬浮物浓度与浊度对应关系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51-56.

SHIZhihao,ZHUHaitao,OUYANG Zhuoming,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uspended solid and turbidity in raw water from Han River in Wuhan[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51-56(in Chinese).

王川涛,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水系、防洪排涝、海绵城市等研究工作。

撤堰改闸方案对河道水量水质的影响评估

王川涛1,黄纪萍1,牛宇琛1,王俊佳1,黄丽娇2

摘要:城市水系的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生态的关键,以东莞市生态园南畲朗-大圳埔排水分区为例,针对汇入南畲朗、大圳埔排渠的9 条支渠运行水位较高导致溢流堰失效的问题,构建MIKE11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了撤堰改闸方案对南畲朗、大圳埔排渠水量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撤堰改闸方案实施后,可以减少污染负荷,并能有效改善东莞生态园的水环境,其中南畲朗排渠COD削减率为58.4%、氨氮削减率为51.5%、总磷削减率为46.4%;大圳埔排渠COD削减率为51.2%、氨氮削减率为48.8%、总磷削减率为42.3%,这为高密度开发区域污染河道的治理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MIKE11模型;撤堰改闸;水量水质;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

标准著录格式:

王川涛,黄纪萍,牛宇琛,等.撤堰改闸方案对河道水量水质的影响评估[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57-63.

WANGChuantao,HUANGJiping,NIUYuchen,et al.Impact assessment of transforming weir to sluice gate scheme o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river water[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57-63(in Chinese).

陈亚松,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要从事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

改良型 A2/O+A/O工艺的脱氮诊断和优化调控策略

陈亚松1,赵铮2

摘要:针对污水处理厂日趋严格的总氮排放要求,以某综合污水处理厂A2/O+A/O工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过程的脱氮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缺氧区和前缺氧区是脱氮的主要区域,两者在不同月份的脱氮贡献占比分别为55.7%~60.8%、19.4%~28.5%;缺氧区的反硝化反应不稳定,其出水NO3--N>1.6 mg/L的比例高达35.5%;后缺氧区对NO3--N的去除率仅为13.9%。结合长期运行数据的诊断分析,建立了出水总氮的控制方程式,脱氮的关键控制因子为内外回流比、缺氧区出水NO3--N浓度和后缺氧区对NO3--N的去除量,通过工艺优化调控可实现该污水厂出水总氮<6mg/L。

关键词:A2/O+A/O工艺;脱氮;优化调控;控制因子;污水处理厂

标准著录格式:

陈亚松,赵铮.改良型A2/O+A/O工艺的脱氮诊断和优化调控策略[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64-71.

CHEN Yasong,ZHAO Zheng.Diagnosis of nitrogen removal in modified A 2/O+A/O process and its optimization strategy[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64-71(in Chinese).

郝润秋,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冷却 —紫外高级氧化法处理零排系统的蒸发母液

郝润秋1,寿欢欢2,张成凯1,付春明1,郝亚超1,肖彩英1,李亮1,周立山1

摘要:废水零排放是目前我国工厂和园区发展的趋势。废水经过处理后主要部分被回用到生产系统中,还有一小部分被作为危险废弃物处理。零排项目最终的处理工艺一般为蒸发或者焚烧。采用蒸发工艺会产生母液,蒸发母液因为高COD、高盐而无法回到蒸发系统中,只能作为危废进行处理,且处理成本较高。采用冷却—紫外高级氧化联合工艺处理零排系统蒸发母液,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却温度为-5℃时,脱盐效果较好,脱盐率可达65.23%;在臭氧投加量为600mg/L、H2O2投加量为0.75g/L、辐照时间为3h的条件下,对COD的去除率为48.2%,对TOC的去除率为44.8%。处理后污水的盐含量和COD均大幅降低,可回到原蒸发系统,从而实现零排放。

关键词:冷却;紫外;高级氧化;蒸发母液

标准著录格式:

郝润秋,寿欢欢,张成凯,等.冷却—紫外高级氧化法处理零排系统的蒸发母液[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72-75.

HAORunqiu,SHOUHuanhuan,ZHANGChengkai,et al.Cooling and UV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evaporation mother liquor from zero-discharge system[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72-75(in Chinese).

邸振华,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和流态模拟等。

电絮凝处理受污染地表水中典型污染物中试分析

邸振华,辛怡颖,张泽瀚,周律

摘要: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了电絮凝装置中电极间距对流场和浓度场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中试分析,考察了其对受污染地表水中典型污染物指标COD、NH3-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结果表明,电极间距的改变会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电极间距越大越容易形成大而不规律的低速区,影响处理效率。电絮凝装置对浊度、COD、NH3-N、TP均有较稳定的去除效果,当电流密度为25A/m2时,电絮凝主要出水水质指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当电流密度为15A/m2时,可达到Ⅳ类水标准。

关键词:电絮凝;受污染地表水;典型污染物;电极间距

标准著录格式:

邸振华,辛怡颖,张泽瀚,等.电絮凝处理受污染地表水中典型污染物中试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76-83.

DIZhenhua,XINYiying,ZHANGZehan,et al.Pilot study on electrocoag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typical pollutants in polluted surface water[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76-83(in Chinese).

茹凌宇,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低碳氮比废水脱氮。

两级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壤中流

茹凌宇,刘恒毅,李蕾,叶文杰,胡雅迪,袁荣焕,彭绪亚

摘要:针对山地丘陵地区简易填埋场壤中流总氮(TN)浓度高且碳氮比(C/N)低、给周边环境带来持续污染的问题,采用两级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反应器处理模拟壤中流,并探索了不同C/N(2.3、2.0、1.7、1.5和1.3)下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在25d内迅速启动,并在1.5~4.0的C/N下稳定运行,其间反应器外环的总氮容积负荷(NLR)为0.17~0.56kg/(m3·d),内、外环可通过功能互补应对冲击负荷。C/N在1.5及以上时,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稳定在(85.69±2.22)%。C/N为2.0和1.7时,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率(RSND)分别为71.83%和51.75%,表明同步硝化反硝化在壤中流脱氮中具有重要贡献。此外,好氧反硝化和全程反硝化可能也在脱氮过程中占重要地位。

关键词:同步硝化反硝化;低碳氮比;壤中流;山地丘陵地区

标准著录格式:

茹凌宇,刘恒毅,李蕾,等.两级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壤中流[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84-92.

RULingyu,LIUHengyi,LILei,et al.Two-stage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low carbon to nitrogen ratio interflow[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84-92(in Chinese).

张晓雅,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技术及污水资源化。

砾间接触氧化处理河水中试及微生物菌属特性

张晓雅1,2,陈俊2,董阳2,杨涛2,董良飞1

摘要:针对某河流的水质净化问题,自制砾间接触氧化反应器(GCOR)并对其启动及运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逐步提高水力负荷,反应器约需30d可完成自然挂膜启动;在稳定运行阶段,研究了HRT、曝气条件和分段进水方式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当HRT为5h,接触氧化区1曝气,配水区1、3按6∶4的比例分段进水时装置运行效果最佳。菌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系统内填料表面生物膜微生态环境复杂,微生物多样性较高,系统前端生物膜中细菌多样性及优势菌的富集情况优于后端生物膜;不同区域生物膜上富集不同功能的微生物菌群,从而实现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及脱氮除磷。

关键词:砾间接触氧化反应器;河水净化;菌属特性;启动与挂膜;分段进水

标准著录格式:

张晓雅,陈俊,董阳,等.砾间接触氧化处理河水中试及微生物菌属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93-100.

ZHANGXiaoya,CHENJun,DONGYang,et al.A Pilot-scale test of gravel contact oxidation for river water treat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genera[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93-100(in Chinese).

董倩倩,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给水排水设计工作。

垂直 -水平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效果及影响因素

董倩倩,李骏飞,初振宇

摘要:为了提升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分散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构建了垂直-水平流湿地系统对其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设置沿程采样点,取样检测TN、NH3-N、TP等水质指标,分析其沿程变化以及季节、水力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水平流湿地系统对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垂直流段,去除率达48.5%;磷在垂直流和水平流段均得到有效去除,去除率为41.0%;季节变化影响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夏、秋季节TN、NH3-N、TP去除率高达46%、47%、42%。建议湿地运行过程中的水力负荷<0.5m3/(m2·d),进水氮负荷<5g/(m2·d),出水水质基本满足地表Ⅴ类水标准。湿地构建中可填充沸石、石灰石等填料,合理选择植物,以增强对氮、磷的去除。

关键词:农村污水;垂直-水平流;人工湿地;水力负荷;污染负荷

标准著录格式:

董倩倩,李骏飞,初振宇.垂直-水平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效果及影响因素[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101-106.

DONGQianqian,LIJunfei,CHUZhenyu.Treatment effect of vertical-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on rural wastewat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101-106(in Chinese).

张子臣,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上油田污水处理。

海上油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应用研究

张子臣1,陈袁袁2,张喦3,国健3

摘要:通过分析海上油田生活污水的产排特点,针对性地开发了一种海上油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采用“接触氧化+MBR”工艺,将预处理、厌氧、好氧、MBR及杀菌消毒等工艺合为一体。经过现场调试及连续5个月的运行跟踪,该一体化装置对COD及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和89%,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指标要求,并在海上平台实现冲厕回用。该装置具有防污堵、操作简便及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出水水质可长周期稳定达标,适用于海上油田生活污水处理。

关键词:海上油田生活污水;产排特点;一体化处理装置;冲厕回用

标准著录格式:

张子臣,陈袁袁,张喦,等.海上油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应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107-112.

ZHANGZichen,CHEN Yuanyuan,ZHANGYan,et al.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treatment device for domestic sewage in offshore oilfield[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107-112(in Chinese).

杨曼孜,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质光谱建模技术。

基于紫外 -可见光谱的COD预测模型优化方案研究

杨曼孜,王晓东,刘长青,塔哈·马哈巴

摘要:水质在线监测的精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是制约污水处理厂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瓶颈问题。将光谱仪置于青岛某污水处理厂获取污水的紫外-可见(UV-Vis)全光谱(200~737.5nm)数据,同时在实验室化验分析对应样品的COD浓度,基于主成分回归法(PCR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法)构建COD预测模型,并采用两次回归分析的思想选取特征波长重新建模,深入讨论采用不同方法、不同类型波长建模对提高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CR法相比,采用PLSR法构建的模型具有更优的预测能力;基于PLSR法,选取COD特征吸收波长以及硝酸盐和浊度特征吸收波段的波长用于校准,构建的COD模型获得了最优的预测能力,模型拟合优度(R2)为0.992,预测均方根误差(RMESP)为1.979mg/L。因此,采用COD特征吸收波长与非预测目标特征吸收波长组合建模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全光谱分析;化学需氧量;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优化

标准著录格式:

杨曼孜,王晓东,刘长青,等.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COD预测模型优化方案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113-119.

YANGManzi,WANGXiaodong,LIUChangqing,et al.Optimization of COD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um[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113-119(in Chinese).

李毅,大学本科,研究员,主要从事自动灭火技术、固定灭火系统等研究工作。

超大流量闭式洒水喷头的研制及性能测试

李毅,杨丙杰,王健强,田立伟

摘要:针对传统洒水喷头用于高大空间场所时存在流量特性系数小、水滴穿透上升火羽流场困难等缺陷,通过对洒水喷头关键指标的分析及性能测试,研制了我国首个流量特性系数 K ≥400的超大流量闭式洒水喷头,并开展了流量特性系数、密封性能、洒水分布性能和水滴冲力等不同指标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喷头主要性能指标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GB 5135)系列标准的要求,工作压强对喷水强度均匀性的影响较大,而喷水高度则对水滴冲力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超大流量喷头;流量特性系数;密封性能;洒水分布性能;水滴冲力

标准著录格式:

李毅,杨丙杰,王健强,等.超大流量闭式洒水喷头的研制及性能测试[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120-123.

LIYi,YANGBingjie,WANGJianqiang,et al.Development of extra large orifice(ELO)closed sprinkler and its performance test[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120-123(in Chinese).

城市雨水管理

王菲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

基于 PySWMM的SWMM参数自动率定研究

王菲菲1,卿晓霞2,杨森雄3,崔忠捷1

摘要:针对SWMM原始动态链接库缺乏相关应用接口函数和优化模块无法进行参数自动率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ySWMM并耦合遗传算法的SWMM参数自动率定模型,并以重庆悦来新城为研究对象,选取36场独立降雨事件对SWMM进行校准和评估。结果表明,雨型特征对模型的模拟性能有较大影响;校准后的模型对不同雨型的降雨过程均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决定系数R2达到了0.79以上,对发生频率较高的单峰靠前(Ⅰ型)降雨事件的模拟效果最好,其纳什效率系数(NSE)值达到0.90,峰值相对误差(PE)仅为-0.07。

关键词:SWMM;参数自动率定;PySWMM;城市降雨径流模拟

标准著录格式:

王菲菲,卿晓霞,杨森雄,等.基于PySWMM的SWMM参数自动率定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124-130.

WANGFeifei,QINGXiaoxia,YANGSenxiong,et al.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SWMM parameters based on PySWMM[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124-130(in Chinese).

罗慧英,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与土木工程。

广州科技教育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实践与探讨

罗慧英1,张玥2,杨剑1,潘玉涵1,王睿2,王凤娟1,朱青1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管理核心是制定工程管理制度,协调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保证工程质量。总结了广州科技教育城(简称“科教城”)海绵城市工程管理经验,并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科教城”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自然特性,因地制宜地确定了工程建设管控重点。采用以学校景观湖体作为核心海绵设施的雨水收集、储存、处理、利用的多目标有机融合模式,建立了房建组团的工程示范模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以校区路面作为泄洪渠道,可满足50 年一遇防山洪标准。提出了优先采用复合渗透地面的做法,来解决透水面层因堵塞而逐渐失效的痛点,并建立了对不同透水铺装的量化评价方法。

关键词:海绵城市;技术指标;工程管理;复合渗透地面;透水铺装;评价方法

标准著录格式:

罗慧英,张玥,杨剑,等.广州科技教育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实践与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21):131-138.

LUOHuiying,ZHANGYue,YANGJian,et al.Practice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ity and its discussion[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2,38(21):131-138(in Chinese).

《中国给水排水》 2022年1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 2022年2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3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 2022年4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 2022年5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 2022年6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 2022年7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8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9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0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1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2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2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3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4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5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6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7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8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19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20期精华回顾

制作:文 凯

审核:李德强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征订启事.doc

微信号:cnww1985

官方网站:www.cnww1985.com

联系邮箱:cnwater@vip.163.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24年排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30日(周六) 08:30—18:00 2024-11-30 08:30:00 开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课程环境工程技术前沿系列讲座:环卫设施异味控制研究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7日(周三)13:30—15:00 2024-11-27 13:30:00 开始
报告题目:未来城乡生态环境低碳可持续发展对策与绿色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军  教授 因泥制宜选择污泥干化技术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6日(周二)14:00 2024-11-26 14:00:00 开始
11月14日上午丨2024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水务博览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4日(周四)10:00-13:00 2024-11-14 10:0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市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直播:中国水协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日(周五) 08:30—18:00 2024-11-01 08:30:00 开始 全球水务前沿科技创新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31日(周四) 10:00—12:00 2024-10-31 10:00:00 开始
直播: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系列活动“城市水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7日(周日) 09:00—17:00 2024-10-27 09:00:00 开始 城市有机固废(餐厨厨余、污泥和渗滤液)技术现况及发展趋势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3日(周三)13:30 2024-10-23 13:30:00 开始
直播|沙特全球水务创新奖路演发布会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7日(周五)10:45—12:15 2024-09-27 10:45:00 开始 苏伊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环境治理方案 直播时间:2024年9月30日(周一)9:30—11:30 2024-09-30 09:30:00 开始
主 讲 人:江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报告:硫基生物技术助力废水低碳处理  时间:2024年9月14日(周六),10:00-11:00          主讲人:江峰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质安全与高品质供水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0日(周五)13:30—17:30 2024-08-30 13:3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6)| 紫外线水处理技术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1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8-31 10:00:00 开始 肖威中博士--美国污水处理概述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日(周一)20:30—22:00 2024-09-02 20:30:00 开始
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活动主题:AI时代的污水资源化应用创新  涉及领域:污水资源化、人工智能、物联网  召集人:曹效鑫 博士  活动时间:8月21日下午  活动地点: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报告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题目:污泥干化技术的选择  内容: 	不同干化设备的特点及适用性 	污泥干化系统的选择依据 	干化在污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宣贯会通知  报告人:王秀蘅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直播时间:2024年7月17(周三)14:00-16:00 2024-07-17 14:0 苏伊士 程忠红 :反硝化滤池在污水脱氮中的差异化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6:00 2024-07-02 14:0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5)|低碳型装配式污水厂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开始 吴迪   博士: 百年持续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艺在提质增效、督察常态化背景下的典型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开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鹏教授等人领衔空气取水学术与科技高端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开始 报告题目:《湖南省排水系统溢流控制技术导则》解读及相关技术探讨  报告人简介:  尹华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湖南省非开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协会副秘书长;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与生态新起点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开始 中国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开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诊断技术规程》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开始 双碳背景下污泥处置资源化路径探索--杜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复旦大学资源
JWPE 网络报告/用于快速现场废水监测的折纸微流体装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杨竹根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高级传感器实验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复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倡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开始
华北院 马洪涛 副总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应与不应——海绵城市建设正反案例1 直播时间: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开始 高效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特点与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开始-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4)
聚力水务科技创新、中德研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开始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低碳运营实践与探索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开始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镇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论坛|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应用与推广 中国给水排水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 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学术讲座|低碳水质净化技术及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 9:30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5日 20:00—22:00
德国专场直播主题: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 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德国专场 时间:2022年12月20日  下午 15:00—17:00(北京时间) 2022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德沼气合作论坛的主论坛将于12月15日下午2点召开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