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1月31日消息(记者李姗姗)1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公布28个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旨在促进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完善城市更新项目组织机制、实施模式、支持政策、技术方法等。福建省福州市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建设项目入选该名单。
据悉,福州市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建设项目于2017年启动建设,采用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汇聚气象、水务、交通、住建、水利、公安等多部门基础数据,建设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项目建成后,福州城市排水防涝效率提高50%,内河调蓄效益提升80%,形成治水管水的长效管理机制。
联排联调指挥体系为该项目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系科学调度系统整合建设、水利、城管等多部门管水权限,组合完善防洪、排涝、调水、污水治理等功能,实现联排联调中心一家统管,确保调度指令可直达,处置过程可追溯,防汛责任可考核的管控效率。在2023年防抗台风“杜苏芮”和“海葵”时,实现了福州城区积水快速消退。
同时,该项目构建监测、分析、调度三个体系。在福州主城区3126个点位布设监测感知和自动化控制等单元,构建形成了“眼、脑、手”三个体系,即监测体系打造“眼”,用于发现问题;模型运算打造“脑”,用于分析问题;自控系统打造“手”,用于解决问题。
近年来,福州市全域治水成效显著(央广网记者 李姗姗 摄)
在汛时,水系科学调度系统是联排联调应急指挥的“最强大脑”,助力防台防涝;在非汛时,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则化身生态水系的管理工具,群闸联动,精准开展生态补水。
近年来,福州市开展系统治水、全域治水和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城市安全韧性显著增强,并于2023年10月荣膺首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