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2025年污水治理领域呈现井喷态势,地方国资主导的特许经营项目释放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竞争格局加速重构。以下是关键动向分析:
一、项目密集释放:百亿级订单井喷
- 单月集中放量
2025年4月,全国超10个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密集开标或启动招标,累计金额超百亿。例如:- 广州市南沙区污水处理项目两标段总投资超75亿元1;
- 烟台辛安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合同额达10.54亿元1;
- 南宁4个水质净化厂及管网项目工程费超10.68亿元,合作期35年1。
- 跨区域多点开花
13省同步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贵州、湖北、广西等地项目占比突出。例如湖北江北工业园污水处理项目估算投资4.55亿元,山西太原龙城污水处理厂投资16.72亿元4。
二、地方国资主导:并购与新建双轨并行
- 直接竞标新建项目
- 贵阳市排水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贵州修文县扎佐污水厂项目(1.14亿元)1;
- 武汉天源环保以10.68亿元拿下南宁水质净化厂项目1。
- 收购存量资产扩张
- 三水发展集团斥资收购兴联污水处理厂,实现万吨级规模突破3;
- 重庆康达、天津创业环保等年内完成多起污水处理厂并购,交易金额从5700万元至2.18亿元不等3。
- 省级平台加速整合
湖北水利发展集团(注册资本200亿元)通过划转区域水务资产快速扩张,江苏、陕西等省级环保集团亦通过合资模式布局区域市场7。
三、模式特征:长周期、高风险偏好
- 特许经营期限突破常规
项目合作年限普遍超过30年,如河北行唐县玉城污水厂、广西南宁水质净化厂均采用30-35年运营期1。 - 融资模式创新
地方国企通过发行公募REITs(如瀚蓝环境计划发行30亿元)、捆绑管网建设等方式降低资金压力5。 - 风险争议显现
云南巧家县垃圾处理项目因政府违约导致企业2800万元投资清场,凸显特许经营协议执行中的政策风险8。
四、未来趋势:政策驱动下的“质变”
- 严控“伪特许经营”
多地项目强调运营绩效与动态调整机制,从单纯规模扩张转向全周期管理优化1。 - ESG导向深化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碳排放权储备(如瀚蓝环境计划增加300万吨配额),抢占碳交易市场先机5。 - 区域壁垒强化
省级环保集团通过属地化合资公司(如江苏省环保集团布局6个地市)形成区域垄断优势7。
这一轮特许经营热潮本质是地方国资主导的“基建+环保”双重属性投资,既响应污染防治攻坚要求,亦为区域经济提供稳定现金流项目。但长周期运营对企业的资金韧性、政府履约能力均提出更高考验。
百亿项目密集释放,地方国资砸钱入场,污水厂特许经营权“杀疯了”!|水圈
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市场从“量增”转向“质变”,规模扩张与动态调整并存的背后,不难猜测开始释放严控"伪特许经营"的信号。
4月,又有一批污水厂特许经营项目中标、招标、签订、采购的消息传出。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项目不乏有多个像金额超75亿元,或者经营年限30年这样的大型特许经营项目。
4月29日,河北行唐县玉城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招标计划发布。本次招标范围为行唐县玉城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服务(包括交纳特许经营权转让费,以及运营、维护、期满移交等工作),并获得污水处理服务费收入。
4月28日,贵州省修文县扎佐工业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 (特许经营者招标)(二次)中标结果公告发布。本项目一二期工程总投资合计为11,358.24万元,特许经营期限30年。
中标人为贵阳市排水有限公司、贵州贵水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中筑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巨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
4月28日,江西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工业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运营服务采购,最高限价1.97元/吨,特许经营合作期为20年。
4月27日,烟台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特许经营项目”招标公告,合同预估金额105418.34万元。
4月,贵州长顺县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投资总额为6750万元,特许经营期30.5年。
4月24日,广西南宁沙井厂、二坑溪厂、九曲湾厂、吴圩二期厂等4个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特许经营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
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项目工程费1068055200.00元,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2.67元/m³。该项目各子项目的合作年限均拟定为35年。
4月12日,广州市南沙区南沙污水处理厂项目-广州市南沙区南沙污水处理厂、鱼窝头污水处理厂项目特许经营者招标(标段一、标段二)中标候选人公示。
标段一中标方为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标段二中标方为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两标段工程总投资超75亿元。
4月8日,土默特左旗金山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203132000元,特许经营期为30年。
4月1日,广东省梅县区新城水质净化厂三期扩建工程特许经营项目中标结果公示。
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梅盛珍宇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中标价1.14元/立方米。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8492.48万元,特许经营模式具体采用BOT模式运作,特许经营合作期为40年。
仅仅四月,近百亿的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就密集释放,或许传递出多重市场信号与政策导向。
比如,像75亿级项目与30年以上特许经营周期,反映出项目集约化趋势。政府通过捆绑区域污水系统,引导企业从单一厂站运营转向流域综合治理,提升规模效益。
而延长特许经营期限有利于提高项目收益,降低项目年度回报率要求,更有利于提升民营企业参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特许经营项目的积极性。
挂牌出售、提前终止
特许经营权风波不断
有人进,就有人出。
在特许经营市场火热的同时,另一股暗流也在涌动——部分企业因经营困难或政府需求调整退出市场,开始出让、终止甚至挂牌出售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
大唐环境开始有关出售特许经营资产公开挂牌程序
4月28日,大唐环境发布公告,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罗项目分公司拟出售有关国能平罗发电有限公司与大唐环境平罗分公司订立的脱硫脱硝特许经营协议的特许经营项目项下的所有资产。
公告表示,持续经营困难是该特许经营项目拟出售的主要原因。而潜在出售事项预计将于本财政年度内完成,预计将产生即时现金流入,从而于潜在出售事项完成后改善公司的净利润状况并增强未来盈利前景。
城管局拟提前终止一家30年特许经营期的污水厂项目
4月11日,贵港市港北区城市管理监督局发布公告,拟于近期开展《贵港市西江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工作。
公告称,因贵港市西江污水处理厂一期2024年以来一直满负荷运行,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迫在眉睫,急需收回一期项目特许经营权,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与质量,整体提升西江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效益,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需求。
而像上述提到的“山东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特许经营项目”,也在重新招标前几天因“第一中标候选人违反相关规定”而被废标。
此类“出清”案例也并非行业衰退信号,而是从粗放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型的必经阵痛,唯有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生态,方能推动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市场行稳致远。
像大唐环境因特许经营项目持续亏损选择出售资产,反映的是环保企业面对盈利压力时的理性抉择。通过剥离低效资产回笼现金流,企业可聚焦核心业务以应对行业竞争加剧与利润空间收窄的现实挑战。
这种"有进有出"的市场动态,既是环保行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标志着污水处理特许经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结语
去年以来密集释放的特许经营项目,既是对环保基建长期需求的回应,也是对行业粗放扩张模式的修正。
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市场从“量增”转向“质变”,规模扩张与动态调整并存的背后,不难猜测开始释放严控"伪特许经营"的信号。
最后,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想要在这场“质变”竞争中突围,环保企业需要围绕 技术穿透力、资本整合力、区域共生力等方面构建核心竞争力。
而地方政府则更需要平衡好“环保刚需”与“支付能力”,让环保企业吃下应收账款的“定心丸”。
近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