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我们也值得拥有世界一流的乡村”
时间:2025-08-09 11:34:19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见习记者秦超
“DN余村”(即“Digital Nomad余村”,余村数字游民公社),已推动近50个青创项目落地;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0%以上;吸引了10000以上人次数字游民来到安吉溪龙旅居及定居……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陆文龙说:“在这里,我们播下的是青年的种子,收获的将是乡村的未来。”
8月6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浙江湖州安吉溪龙乡,对当地的乡村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乡村的美
2017年,在海外留学的李彦漪,因家庭原因回国接班,机缘巧合之下邂逅溪龙乡。仙溪水曲折、蜿蜒似游龙,茶树清幽铺染无边翠色,块块茶园如碧玉镶嵌山间……
“第一印象就觉得,这里一点也不输欧洲小镇。”李彦漪说,“突然就有了一种使命感,想在溪龙乡打造一个像瑞士蒙特勒一样的世界级小镇,因为中国有那么多世界一流的城市,我们也值得拥有世界一流的乡村。”
2019年,白茶原项目正式落地,李彦漪开始了把梦想“种”在这片绿水青山间的故事:将万亩茶园里的废弃建筑转化为安吉最出名的茶饮空间“一片叶子茶室”;在一株树龄500年的糙叶树下,将闲置的林科所改造成小型乡村综合商业体“树下小白屋”;邀请知名建筑设计师柳亦春,重金打造设计安吉创意设计中心(ACDC,即Anji Creative & Design Center),并获得了2025德国iF设计奖;还有窑烤面包手工坊、洋气的直火烹饪料理店、南法风情民宿……
“这些建筑、空间或业态,都是从‘审美’这一世界级乡村重要内涵出发的一种新的乡村表达,让外界得以重新认知乡村。”李彦漪说。
世界级乡村不光是山水田园
“打造世界级乡村不能止步于山水田园的表层开发,所有世界级乡村都不是盆景式的存在,而是产业生态自然生长的结果。”李彦漪说。
重塑乡村,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才能给乡村带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一次到云南大理的考察,李彦漪发现了“数字游民”这个群体:平均年龄28岁,“90后”占比63%,硕博学历群体达到30%,23%的成员拥有海外教育背景。
“他们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在云南大理、海南三亚甚至东南亚各地流动,享受自由的办公和生活环境。”李彦漪说,“如果能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的社区,那这些‘游民’就会给乡村带来无限可能。”
2021年,李彦漪的团队和溪龙乡政府一合计,一家废弃的竹木企业厂房经过改造,成了集办公、居住、社交于一体的新型社区——DNA数字游民公社(Digital Nomad Anji,安吉数字游民),并于2023年6月开始运行。
于是,李彦漪构建起了一个“人才—场景—产业链”的深层生态:前端有数字游民带来的创意流量,中端有茶科技提升的附加值空间,后端有茶文旅构建的消费场景,“我希望能用世界语言讲述出一个新的茶乡故事。”
带着露珠的安吉白茶叶子送到瑞士Med Beauty实验室,利用专利技术“微脂囊与纳米乳剂载体系统”解决活性成分透皮难题,诞生了包含护肤、洗护、香氛三大品类的高端护肤品牌“山茶本纪”。安吉白茶,在白茶原团队的“淬火”下,变幻出超乎想象的形态。
“现在村里的新乡人人数已经超过了原乡人,说明我们村的吸引力在持续上升,村里的活力越来越足,这也让我们更有干劲了。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