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图为彭水县生态环境监测站采样人员在连湖进行水生态采样
九月的彭水,高温依旧是常态。正午时分,连柏油路都被晒得发软,重庆市彭水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却扛着采样箱,准时出现在河边——水生态采样得赶在水生生物活性最稳定的时段,还得保证样本新鲜,必须当天采、当天送。
河边没有树荫遮挡,阳光直直地裹在身上,工作人员刚蹲下身子,额角的汗珠就顺着脸颊往下滚。他们先将采样瓶在水里清涮几遍,采样网在清水中仔细涮洗,再顺着水流缓缓探入水下,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水里的小生物,提起网时又格外稳,生怕漏过任何一份有效样本。选好的鱼虾、螺类被小心放进装有固定剂原河水的容器中。挖底泥时将采样器慢慢放进水里,等它稳稳扎在泥里再提上来,尽量保持底泥的原样。
紧接着就要记录采样点坐标、时间和生物种类。笔尖在记录本上快速滑动,偶尔有汗珠滴在纸页上,他们只是随手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目光依旧盯着纸面,生怕记错一个数据。不过半小时,工作服就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脖子上的毛巾拧出的水都能汇成小股。可没人停下脚步,一处采样点结束,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处——晚一点,样本活性就可能受影响,后续的监测数据也会打折扣。
直到把最后一份样本封好、装箱,工作人员才靠在路边的树干上歇口气。望着满满一箱鲜活的样本,他们抬手抹掉脸上的汗,眼里带着踏实——这些样本能准确反映水环境状况,这一身热、一身汗,都值了。
这些工作人员就像咱们身边的“护水卫士”,用自己的辛苦,守护着家乡的一汪清水。看着他们在高温下忙碌的身影,真的让人打心底里觉得敬佩。正是这群顶着烈日奔波的“护水人”,用脚步丈量河岸,用汗水守护清水,让彭水的每一寸水域,都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 冉娟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