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现任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兼任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2002年起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担任国际水环境联合会(WEF)中国理事代表,2010年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环保部和住建部聘任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2006~2011年国家科技部聘任为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专家组专家,曾任第4届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河海大学兼职博导,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课程教授。先后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荣誉称号。 2012年度继续充分利用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等国家大型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能力与成果快速工程化途径、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的工程研发与技术集成能力、城市污水处理设备企业创新发展联盟等产业化联合体的技术设备研制与生产能力、著名高等院校的工程基础研究与试验测试能力,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设计建设为依托,重大科技项目(课题)组织实施为支撑,实现不同专业层面的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和全过程综合集成,从而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设计、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实施、解决水行业重大技术需求、工艺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关键技术开发与设备产品研制、行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城镇污水控源减排、污水再生利用、污泥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水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我国水行业的科技进步、工程水平提升和成果转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工程及科研项目:无锡市芦村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项目(20万m3/d),项目总负责人,2011年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2012年授奖,第1完成人);天津市津南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远期110万m3/d,近期实施55万m3/d),工程设计方案审核、审定人,项目2012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5月竣工;太湖流域污水处理一级A提标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项目技术负责人,2011年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年授奖,第2完成人);城市市政管网系统预警减灾安全运行技术综合集成与工程示范项目,项目第二负责人,2012年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3年授奖,第2完成人);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互连网络的平台系统),项目技术负责人,2011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年授奖,第4完成人);国家水专项城市主题“海河流域典型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项目总负责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关键设备研制”(5个课题) 项目责任专家/总负责人;国家水专项城市主题“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特性与设计技术研究”课题总负责人;国家水专项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总体组专家、城市主题组副组长,负责城市主题及所属项目(课题)的组织实施与技术管理。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参加每年一次的国际水环境联合会理事代表大会、国际水环境联合会学术交流大会及设备展览会(WEFTEC 2012)。在住建部主办的年度水务发展大会上,主持城市主题的课题成果汇报和学术交流活动。参加江苏省住建厅等机构组织的污水处理厂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授课活动,培养一线运行管理技术人才。在河海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做不定期专题学术讲座。担任兼职导师,培养工程技术方向硕士生、博士生。
郑兴灿--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总工程师郑兴灿 性别: 男
职务: 总工程师 职称: 教授级高工
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个人简历
郑兴灿
1963年5月生于福建寿宁。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98年获天津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曾赴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学习考察。主持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任务6项,试验研究15项,工程设计3项,科技规划与技术政策咨询12项,国家科技咨询与合作5项,工程投标5项,工程项目技术审查39项。开发了具有创新特点的回流污泥反消化生物除磷工艺(倒置A/A/O工艺)和化学—生物联合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建设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2项。合作编写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编辑论文集3部,发表学术论著39篇。
学习经历
2001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3月,天津大学环境工程系,工学硕士,1983年7月,厦门大学生物系, 理学学士
研修经历
清洁生产,德国,2002年11-12月
水与污水管理,新加坡,1998年11-12月
废弃物管理,德国,1997年11-12月
固体废弃物管理管理,英国,1991年8月-1992年2月
参加学术团体
国际水环境联合会(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WEF)理事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
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评审专家
建设部市政公用专家委员会、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环境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给水排水》、《给水排水》、《中国住宅设施》期刊编委
从事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情况
II-1 主要工程技术成果
在科技发展与工程实践活动中,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精神,将微生物学和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融会贯通于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实践,产生新思路,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攻关任务6项、试验研究12项、咨询研究与流域污水规划15项、国际科技合作3项;主持及参加工程设计9项、工程设计与科研项目技术审查80多项;编写学术专著2部,参编7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1998年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9年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发展我国城市污水除磷脱氮工艺技术及工程应用体系
预计到我国水体氮磷污染及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的日益尖锐,从1986年就开始主持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技术难题的攻关,先后主持完成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试验研究、中试与生产性研究、反应动力学与机理研究、新工艺开发和技术集成研究,结合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构建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工程应用技术体系,出版学术专著《污水除磷脱氮技术》,成果已经应用于大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产生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初期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获1991年度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后续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改良A/A/O新工艺和回流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新工艺(倒置A/A/O),针对我国城市污水碳/氮比普遍偏低的实际情况,处理效果好、工艺调节灵活、费用节省,已经得到较广泛的成功应用。
2. 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创新工艺与设计计算方法
以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试验与水质特性测试新方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工艺计算新方法,解决一系列新型处理工艺的设计计算和工艺方案优化选择难题,为工程设计建设提供合理可靠的决策依据、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同时结合工程设计,组织试验研究,提出切合实际的工艺方案,例如:(1)开发化学-生物联合絮凝强化一级处理新工艺,处理效果好、药耗低、费用省、运行灵活、适应水质水量明显波动,在上海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170万m3/d)中得到应用;(2)针对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特别高、处理难度大的特点,主持工艺试验并提出工艺实施方案,集成改良A/A/O、回流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VIP等工艺运行模式,获2000年国家优秀设计铜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3)针对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高、变化幅度大的特点,主持试验研究,确定经济高效的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获1995年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
3. 主持完成"活性污泥高速吸附/生物氧化技术"研究
主持完成"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活性污泥高速吸附/生物氧化技术"研究。在攻关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市场需求和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开发研究、改进和提高。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初沉污泥活化形成生物絮凝作用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提交成套工艺技术、性能测试数据和示范工程;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机理和特性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经在20余座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中应用;获1997年度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度国家科技攻关优秀示范工程奖、个人突出贡献奖。
4. 主持完成"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研究
主持完成"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96-909-01-01),从急待解决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决策问题入手,以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外研发成果为基础,通过试验研究与工程开发、技术集成与技术经济政策研究,着重解决工程化过程的技术难点以及运行管理控制方面的技术难点,构建实用性强、符合国情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集成与技术决策支持体系。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化研究、新工艺开发、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研究、基础数据、产业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取得10多项重要成果。在理论和机理方面有突破,在技术方面有创新,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到政府决策部门和设计建设单位的广泛采纳和大规模推广应用。获国家计委、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发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称号,获2003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政策、标准和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
主持完成"十五"国家科技攻计划重大项目2001BA610A-05课题。以构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及综合指导体系为核心目标,在国内首次从政策、标准和技术示范等三个层面同步展开综合性集成研究,按期圆满完成了课题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达到了规定的考核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包括:16项有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政策、标准、准则和技术示范研究的成果报告,6种城市再生处理成套工艺技术及工程实施方案,总生产能力14.1万m3/d的18条再生水生产线与中试线(示范工程),生产的再生水应用于市政杂用、景观水体、工业冷却、工艺用水等用水。课题于2003年12月26日通过建设部主持的专家验收,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
6. 国际合作项目技术咨询服务
河北省污水治理项目,亚行贷款项目准备技术援助ADB TA No. 3488-PRC,亚行咨询专家组副组长/污水处理系统专家;
天津市污水处理与水资源保护项目,亚行贷款项目准备技术援助ADB TA No. 3216-PRC,亚行咨询专家组环境专家;
中国21世纪城市水管理,联合国技术援助项目UNDP CPR/302,水价与水管理咨询专家。
II -2 发表的主要论文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 | 发表时间 | 卷期号或检索号及页号 | SCI、EI、ISTP收录的情况 |
1.
|
Experi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Technology in Tianjin Water Reclamation Projets, China | WEFTEC 2003 Conference Proceedings, Los Angeles, USA, October 11-15, 2003 | 2003-10 | Session 82 | |
2.
|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ly and Biologically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 Proces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 WEFTEC 2002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hicago, U.S.A. September 2002 | 2002-09 | Session 24 | WEFTEC 2002大会发言 |
3.
|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Process Selection,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Licun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Qingdao, China | WEFTEC 2001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tlanta, U.S.A. October 13-17, 2001 | 2001-10 | Session 79 | WEFTEC 2001大会发言 |
4.
|
Research and Pilots Program on Municipal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in China | Water Forum 2002
World Bank |
2002-05 | 世界银行水论坛特邀发言 | |
5.
|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 中国给水排水 | 2000-07 | 16(7): 29-32 | 优秀论文一等奖 |
6.
|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案的选择 | 给水排水 | 2000-05 | 26(5): 1-4 | |
7.
|
城市供水价格改革问题探讨 | 中国给水排水 | 2000-05 | 16(5): 26-28 | |
8.
|
我国水工业的产业组成和发展问题探讨 | 给水排水 | 1998-02 | 24(2): 63-65 | |
9.
|
试论中国水工业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 | 1998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10.
|
Oxidation Ditch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China | Proceeding of 7th WEF/JSWA Joint Seminar, July, 1998, Kitakyushu, japan | 1998-07 | P.23 | 日本下水道协会特邀发言 |
11.
|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 《水和废水技术研究》 | 1992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12.
|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小试和中试研究 | 《北京国际给排水会议论文集》 | 1989 | 中国学术 出版社 | |
13.
|
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的工作机理述评 | 环境科学 | 1990 | ||
14.
|
AB工艺运行原理与特性 | 中国给水排水 | 1989 | ||
15.
|
中国水工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 《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 | 1995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16.
|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 | 《水和废水技术研究》 | 1992 | 建工业出版社 | |
17.
|
AB工艺的理论与实践 | 《水和废水技术研究》 | 1992 | 建工业出版社 | |
18.
|
AB法活性污泥系统 | 《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 | 1993 | 建工业出版社 | |
19.
|
AB工艺的除磷脱氮功能 | 《北京国际给排水会议论文集》 | 1994 | 建工业出版社 | |
20.
|
污水生物脱氮工艺的计算 | 给水排水技术动态 | 1995 |
II -3、出版的专著、译著 | |||||
序号 | 专著、译著或统编教材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书名号
|
本人第 几作者 |
1.
|
污水除磷脱氮技术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8-11 | ISBN7-112-01370-4 | 1 |
2.
|
污水处理及再用(多媒体光盘)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2-10 | ISBN7-900046-15-1 (G · 029) | 1 |
3.
|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0-03 | ISBN7-112-04099-X | 3 |
4.
|
污水化学与生物处理技术(译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9-12 | ISBN7-112-04167-8 | 1 |
5.
|
中国水工业科技与产业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0-11 | ISBN7-900046-08-9 | 4 |
6.
|
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共4册)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0-2002 | 编委会副主任 | |
II -4、 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或科技成果奖励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获奖名称及等级
|
获奖时间
|
本人为第几获 奖 人 | |
1. |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03 | 1 | |
2.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政策、标准和技术研究与示范 | 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 | 2003 | 1 | |
3. | 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工程, | 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铜奖 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奖二等奖 |
2000 | 6 | |
4. | 活性污泥高速吸附/生物氧化技术研究 | 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7 | 1 | |
5. |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92 1991 | 2 2 | |
6. | 青岛市海泊河污水处理厂项目 | 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奖二等奖 | 1995 | 8 |
题目: | 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的绩效评估方法 |
作者: | 郑兴灿,刘静 |
作者单位: |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074) |
摘要 : | 为评估分析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中城市水环境主题海河流域等示范研究项目的课题实施情况和研究成果水平,开展了课题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的绩效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提出的课题绩效评估体系主要包括课题组织实施情况评估和课题技术成果评估两部分,在指标和权重设置方面综合考虑了城市主题相关项目(课题)的研究任务涵盖范围及成果产出类型,同时还引入了关键技术成果的技术经济评估和社会(环境)效益评估,这将有助于引导课题承担单位更加关注所研发技术的实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社会环境效益,也是对科研课题进行综合绩效评估的有益尝试。 |
关键词: | 水专项;城市水环境主题;课题实施;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绩效评估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8) |
![]() |
姓 名 |
郑兴灿 |
性 别 |
男 |
出生 年月 |
1963年5月 |
职 称 |
教授级高工 |
毕业学校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专 业 |
市政工程 |
学 位 |
博士 |
|||
联系电话 |
022-23545369 |
电子邮件 |
tjzxc@vip.sina.com |
|||
研究方向 |
1、 城镇污水处理 2、 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 3、 城市水环境 |
|||||
获奖情况 |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铜奖2项、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2项、省市级优秀设计一等奖5项 |
|||||
主要成果 |
1.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研究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政策、标准和技术研究与示范 4.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5.活性污泥高速吸附/生物氧化技术 6.城市污水除磷脱氮工艺的效能改进与工程化应用 7.太湖流域污水处理一级A提标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 8.无锡市芦村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项目 9.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互连网平台系统) 10. 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一级A稳定达标及节能降耗关键技术 |
|||||
在研项目 |
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特性与工艺设计技术研究”课题(2012-2016) |
|||||
个人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