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顾玉亮 性别: 男
职务: 总经理 职称: 教授级高工
单位: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
职务: 总经理 职称: 教授级高工
单位: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城投科技创新领军人物,2012年度首届上海市“母亲河奖”最佳个人奖获得者。现任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水中心”)总经理,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首席工程师。曾任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上海饮用水水源地的科研、规划、保护、建设、运营与管理30年余年。他始终走在水务发展的前沿,由他领衔开展的一系列科研攻关项目(863计划、国家水专项、上海市重大科研),为建成青草沙水库立下了汗马功劳。2012年,青草沙供水规模已经达到600万m3/d,上海市已有13家水厂取用青草沙原水,原水和自来水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惠及上海1300万居民。作为国家水中心的行政一把手,他在企业管理和水务研究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012年,在他的带领下,国家水中心圆满完成了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任务,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能力建设验收,并获正式授牌。由他主承担或参与的“十一五”国家“水专项”、“863”等重大科研项目全部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申请并获批“十二五”水专项等一批研发项目,严格按时间和进度节点全面推动项目开展和实施;他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产业孵化工作,完成了上海供水水质检测中心的建设、检测能力扩展和资质认定准备等工作,水质检测中心已具备225项检测能力;依托国家水中心能力建设中形成的一流硬件投入和运行条件,在他的策划下,公司申请并成功获批了上海市人事局2项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为国家水中心进一步拓展技术培训业务创造良好条件。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初显成效,获批2012年度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市启明星和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突出贡献团队称号,获国家发改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人,获上海市“讲理想、比贡献”科技标兵1人;科技成果成效显著,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编制标准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等。在科技服务社会方面,他利用自己积累的工程和运行经验,配合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各类评审和咨询工作,并积极参与社会学术交流、授课及公益活动。在2012年度,他起草了答复上海市政协提案“关于青草沙水源地水质保障几点建议的答复”,联合专业单位编制了专报市委市政府的《青草沙水源地供水水质评估报告》,配合市水务局成功申报“城市新印象—青草沙”,配合市科委评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2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并参加了国内多个学术交流会、研讨会,做专题演讲,受邀在多个专题讲座上进行授课。2012年12月22日,他受邀参加了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球华语广播、国内各地方电台,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30小时通宵大直播,向全世界人民介绍“绿色上海,美丽青草沙”,呼吁:水,不是自来的。在提高水处理技术的同时,珍惜水资源,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顾玉亮,男,1960年4月生,荣获2000—2001年度上海市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称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水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域从业29年。牵头组织“产学研”合作联盟,共同完成了长江原水徐径支线、长江原水嘉定支线等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全程跟踪和组织开展了长江陈行水库引水三期工程、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的规划编制、工程立项、设计管理和科技创新等系列工作,目前已立项建设的原水工程逾200亿人民币。首先提出并组织建立了世界河口独一无二的长江口氯化物遥测系统,提出了长江河口盐水入侵的平面环流理论及南支水域多水库、多取水口的水库链理论;组织“产学研”团队,开展了“青草沙水源地污染物通量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科研攻关,该研究提出的潮汐河口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和导则,填补了国内潮汐河口(河流)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的空白;提出的以青草沙水源地为核心的上海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青草沙水库、陈行水库、东风西沙水库、黄浦江上游取水口)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已被上海市人大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