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山东大学和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共建的学院,集教学、科研、开发与测试服务于一体,是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的教学科研基地。学院由原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和原山东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的环境学科于2001年初组建的,学院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下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两个系,设环境工程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现代分析测试研究所3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中心。如今,环境工程是山东省重点学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心是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实验室是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中美环境与健康技术合作研究中心是山东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学院拥有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发的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和山东省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国家著名环保专家曲格平先生担任学院名誉院长,现任院长是著名环境科学专家、环境化学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民教授。近几年,山东大学环境学科在著名环境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教授和著名水处理专家高宝玉教授指导和带领下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今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建立起了完整的涵盖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士、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设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研究生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有近5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有300余人。在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2011-2012年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研究生教育排行榜中,山东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位居第13位;2011年,屈小辉同学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在2011年度sci收录中国学科领域科技论文机构排名中,山东大学环境科学领域列第11位。在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由环境学院老师指导的由环境学院学生为主组成的济南高岳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创业团队获得金奖,并荣获第八届“挑战杯”“评委推荐特色奖”。
建院以来,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学院的发展目标,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的人才战略,人才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已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2人,陈建民教授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高宝玉教授为济南市“泉城学者”特聘教授,王睿教授、刘汝涛教授、王曙光教授、张建教授、裴海燕教授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王曙光教授和张建教授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另有十几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学院重视科技创新,在水处理工艺、清洁生产、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生态、环境与健康、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减排、环境规划和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开发和咨询工作,在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和环保部门拥有重大影响。学院已承担各种研究开发课题300余项,取得了40余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建院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00余篇,被sci、ei收录近500篇,出版专著7部。获得授权专利200多项,技术成果转让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28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三项。目前在研课题150余项,总经费3000多万元,其中,纵向课题60余项,项目经费1700多万元。先后承担的课题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重大项目培育项目、教育部优秀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山东省及国家环保部资助项目、中外合作项目等。
学院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拥有9个专业实验室,研究仪器设备齐全,总价值2000多万元,拥有进口大型仪器20余台件,是山东大学现代分析大型仪器的集中地,可从事各类物质及材料的成份分析与开发,剖析未知样品,解析各类图谱,开展实验方法的研究,培训各类大型仪器检测分析测试人员。
学院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内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活动日趋活跃,先后与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美国yeshiva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印第安纳大学、爱何华州立大学、斯蒂文斯理工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岐阜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工业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等相关院系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
当前,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创新的学术理念,求真务实的行为准则,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加快发展,实现学院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努力使山东大学环境学科进入全国前列,成为国家实施蓝黄战略和山东生态省建设的核心技术及智力支撑的主要单位,在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