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屯溪区的新安江上游梅林湿地部分木栈道、木塑板铺装及方亭等将施工,曾垃圾漂浮、河床裸露的地方,蓄水后将呈现两岸绿树繁花的美景。黄山市3年来投入345亿元“治江”,水质明显提升。据悉,浙江省也已兑现了2亿元生态补偿基金。
新安江是省内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新安江流域的水质优劣,影响到下游千岛湖等水域的水质好坏。
2010年底,国家启动国内首个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按“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补偿原则,以皖浙两省跨界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4项指标为考核依据,设置补偿基金每年5亿元,专项用于新安江流域生态等综合治理。其中,国家每年3亿元,浙江和安徽省每年各给1亿元。
“浙江给钱是有前提的,上游的新安江流域水质稳定或好转,下游浙江省才每年补偿一个亿。”黄山市新安江保护局相关负责人称,经持续治理,根据皖浙两省联合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新安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试点方案考核标准,且好于2008至2010三年的平均水平。
“新安江是目前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其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河流Ⅲ类标准。”据此,浙江省已履行“约定”,2012年和2013年的共两亿元生态补偿基金已支付到位。
据悉,黄山市将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成立了“河长制”,由市、县区、乡镇行政“一把手”担任河长,全面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到2013年底,黄山市共实施新安江综合治理项目353个,完成投资345亿元,其中,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项目156个,完工项目93个,完成投资60.7亿元。
黄山治理新安江提升水质 2亿生态补偿基金兑现
时间:2014-02-21 来源:安徽网作者:吴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