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届)日程暨邀请函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 王凯军: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发展与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24  浏览次数:154
核心提示:王凯军: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发展与瓶颈2014-05-22王凯军固废观察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凯军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政策发展与瓶颈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届)日程暨邀请函
 

王凯军: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发展与瓶颈

2014-05-22 王凯军 固废观察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凯军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政策发展与瓶颈”,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政策发展

从2000年开始,把现有的技术和相关的规范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在2000年到2002年,我们发布了有关城市污水两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一个是技术政策,一个是排放标准,对于污泥处理提出明确要求,对污泥稳定化指标也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应该说正是通过技术政策的研讨,我也深感技术界、产业界和政府,对于污泥问题的高度认识。在座的专家里头,有一些专家和我一起参加了政策的制定,我们跟环保部的领导在北京熬了一天,一个通宵把污水的技术政策制定完毕。刚开始大家争论非常激烈,但是最后取得了比较圆满的共识。

比较重要的技术政策是针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政策。我在这儿展示的有两个,大家可以看到,在08年左右,建设部和环保部分别出台了两个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政策,后来两个部凑在一起达成了一致。同时,大家可以看到在09年左右,环保部发布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最佳可行技术指南,随后建设部、发改委和科技部又发布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包括在04年水网高级沙龙开始研讨这个问题。然后我们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应该说我们的技术从政策到技术指南,到技术标准,已经逐步趋于完善具体来讲,我简要的把几个政策要点跟大家说一下,在技术政策里头明确采用了几种污泥处理的方法,包括堆肥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泥稳定的方法,还有厌氧,标准里头也提出了两种污泥无害化化的程度要达到40%,污泥脱水率达到80%,应该说指标非常明确。水网当时搞第一届技术沙龙的时候,探讨了整个污泥处理处置的定义和概念,污泥处理的主体和技术路线和标准等问题,政府的重视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对处理目的,实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区分农用和土地处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在最佳可行技术的指南里头,提出了污泥处理的两条最佳可行技术路线,就是厌氧消化和中小城市的好氧堆肥,还有焚烧和土地利用,还有11年制定了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总的技术路线,并且国家提出了优先进行厌氧处理、土地利用、焚烧、填埋,我想明确了这些优先的条件,应该说有明确的规定,我这是简单的回顾一下这个问题。在这个里头,因为刚才跟大家介绍的,在技术政策的过程中有很多争论,我也把争论和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悬而未决的东西额大家看一下。

第一,农用和土地利用。由于部门的责任不同,所以三个主管部门的观点不相同,但是我们应该理解,现在各个部委对于自己的责任是非常明晰的,所以国家层面在政策上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问题的,所以兼顾这个问题,在污泥处理处置政策里头把土地利用与农用相分开,避免了对于这个问题争讨不休,也是一种处理的方式。但是环保部当时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在技术政策里头没有体现。主要是对安全性、对责任问题要有一些担心,比如这里明确了要保护农民利益和食品安全,同时对监管体系,土壤安全性、食品安全性要建立监管体系,这些方面在这个政策里没有体现,但是随后10年、11年发布的污染防治的工作通知里头又一次明确了以这种通知方式,明确了环保部的意见,污泥的处置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负责人,造成责任的应该进行修复和治理。也就是说污泥不管谁说这个是没有危害,但是造成的污染责任应该由你来承担,所以这样的话也明确了职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技术政策对于园林绿化、土壤改良、农业应用提出了不同的标准,最终在农业应用里头应该说限制性的使用,因为有一系列的,比如说有环境风险评估和有关的审批,在园林绿化和土地利用上,这个标准相对比较低。

第二,污泥焚烧问题。技术政策对污泥焚烧是鼓励的,技术指南规定小锅炉不允许,最佳可行技术里头讲鼓励协同焚烧,这里面造成很多的争论,特别是三部委发了关于生物质发电的里面,提出了生活垃圾含污泥可以适用补贴,所以很多单位借了这条比较含糊的政策搞了污泥发电引起业界很大争论,应该说这是在这系列文件里头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全文的话,这里面并不包括污泥的发电的限制,20%的限制是并不包含污泥的。所以我想这是在政策上的遗留问题。应该说到现在为止,在技术路线上明确了厌氧消化、好氧发酵、污泥焚烧、综合利用的这四条路线。总结起来,政策因素是基本明晰的,技术路线是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是基本健全的,工艺、设备参数是可以获取的,但是我们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污泥处理处置市场仍然有着缺乏技术、并迟迟启动不了。

第二部分:厌氧消化

从两个世纪以前的发展至今,到我国上世纪一系列大型的工程的建设,世界上有100万的污水处理厂使用该技术,所以我们应该说,厌氧消化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不是什么新技术。而且应该说大型的消化池在中国已经普遍使用。我们一直在说,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武汉的金晶潭是亚洲最大的。同时清华大学对于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说水热的技术,比如说提出的分级分项的技术,以及其他的一些技术,应该说我们跟国际上来比,我们跟新技术是与时俱进的,跟国际是接轨的,也基本掌握了国际上的进展。

在这一期间,国际上的厌氧消化应该说发展非常快,应该说已经从污泥的处理发展到了垃圾的处理,已经先于我们一步。大家可以看在原料上已经多样化,对能源作物、罐体、高浓度的10—15浓度的厌氧消化以及各种搅拌设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前两天科技部开会说万部长提出,向习总书记建议,提出说今后中国4000万吨的燃气里头除了2000万吨的天然气,2000万吨的燃气要靠煤和生物燃气来解决,生物燃气也就是我们说的沼气,我们算了一下,城市污泥有10亿方的潜力,当时很多人就全都说了,说现在1亿方也到不了,说列入53个项目的运行不到10个,核算起来1亿方都到不了。所以在15年之前,沼气要达到几百亿的规模,所以我们污泥处理沼气能在这里占多大的份额确实是一个问题。所以应该说,我们在实际的应用中有很大的问题。

这里我从另外一个视角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在德国现在的污泥处理界应该说大部分设计院的主要用户,我们的市政与工业行业,沼气要作为城市生物燃气这个产业必须实现工业化,所以我们这个有巨大的差距。在我们的设计部门和工程部门,跟公司有很大的差距。从中间可以看到,德国在11年有7000多个大型沼气池,一个公司的业绩排在第一位的公司有300多个不同类型废物的池,而我们仍然停留在设计院,所以在公司的差距上非常慢,而我们左边的图是我们十五期间做厌氧污水处理,工业行业一个公司就跟我们来合作,建设了200个项目,所以在产业化这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城市污泥要非常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农业部门跟他们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一个厂两三个人节能运行,而我们市政部门和城市部门,对于厌氧沼气畏惧,所以在这三个方面我们应该说有非常大的差距。

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所以我建议是在厌氧消化领域公司还没有真正进入到这个市场,还没有是一个充分竞争的时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时代,所以破解这个困局是让有能力的公司迅速进入这个市场,按照工业化的方式进行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如厌氧处理处置

第三部分:污泥堆肥

这个技术存在一些问题,早期是处于比较粗放的一个方式,但是近年以国联,对于除臭控制方面,对于大型工程方面,对于设备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这里我不一一列举了。应该说,我们基本实现了工程的大型化、设备国产化、控制的智能化和污泥稳定化,所以我们已经在技术上得到了解决。同时,我们国家的政策刚才提到这些政策,也鼓励污泥土地利用,所以我国政策的瓶颈也不存在,大家看到建设部的文件,环保部的文件,以及发改委的文件,但是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跟美国和欧洲的国情不同,这个图很多专家都愿意提,说别的国家,欧美60%70%,但我们要比较他们的农业结构和我们的农业结构,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是900亩,我们是4.5亩,我们怎么把这些肥送到田里面去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所我们不能照搬欧美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搞污泥处理的认为剩余污泥好氧堆肥直接能够土地利用,但是实际上我这里要提到,在这里头有一个污泥的储存、中转、分散很长的物流链,如果没有这个物流链,这个污泥土地利用是一句空话。也就是说,我们搞城市污泥的人,还要去更多的涉足农业,更多的考虑物流链,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把产业链延伸,延伸以后我们的污泥土地利用这条技术路线才能打通,否则的话这条技术链很难实现,这也是我们本次大会的主题之一,系统解决方案。我们在污泥消化上提倡系统解决方案,我们在污泥的堆肥、土地利用方面也要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利用政府采购,拉动这个产业的市场,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而我们在技术政策里明确规定了,政府应优先采购衍生品,并且要允许列入政府采购名单,但是我们这条政策并没有用足,在政策上已经明确了,所以我们政府应该从需求来促进这个市场的形成。

第四部分:瓶颈问题

第一,污泥处置脱离了污水处理。没有把污泥处置作为污水处理的必备环节,这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和技术界集体缺位和失职。我们还在谈该不该,实际上污泥的处理包括了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这应该是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完成的任务,我们现在造成了缺失,我们还要补这个课。大家可以看到其他国家,任何一个国家去看,比如到德国去看,8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有厌氧消化,所以是作为污水处理的必备环节,要么是堆肥。英国在他们的国家级战略中也提出了污泥消化。

二,现行标准缺乏可考核性。我们提出了厌氧消化40%,但是我们细看一下没有考核,我们的污泥没有计量,计量没有的话,40%考核是一个空话。厌氧消化,从产气来看也是非常粗糙不准确的。而以污泥堆肥的话,我们既要污泥的减量,还有辅料,标准,不可考核,这样项目实施就有很大的问题。三种污泥稳定方法都是在现阶段不可考核的。

第三,高干脱水不能一概而论。针对污泥高干脱水的现象,是由于环保部的文件造成了一个误读,现在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条政策的误读是什么,文件说以储存为目的,不具备污泥处理的厂必须是在50%我认为高干脱水不代表可持续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到现在污泥处理要补课,非常难,但是现在我们污泥路线选择正面临着历史的抉择,如果我们把这条技术路线作为主题的技术路线,会造成市场“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真正的工艺处理的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是没有办法达到,高干脱水第一不能稳定,不能实现真正的减量,同时对其他的技术是一个市场的扼杀,所以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希望大家对此予以关注。

我今天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