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雁,1971年生于乌鲁木齐市,1997年四川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负责启动四川大学本科生的环境教育工作,成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研室和开设公选课。热爱网球运动,1996曾获全国大学生网球赛双打第四名·
1个人简历
2002-2009年留学德国,获德国萨尔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区域物质流管理, 新能源开发和循环经济研究。
2002年----至今,作为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物质流管理研究所(IfaS)的中国项目负责人,力推中德之间环境和气候保护领域的国家合作及培训项目,参与或负责协调了欧盟、德国环境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莱法州环境部和中国华电集团等支持的中德合作项目。
2008-2011期间,将继续代表Ifas,负责协调中德政府双边科技合作“中国农业、养殖业和城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项目的实施。该项目得到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以及中国科技部的支持。
2论文专著
1. 《A Cybernetic Model of Material Flow Management:Diagnosing Transitions towards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物质流管理的控制论模型:诊断中国向循环经济的转型)》, 2009 Sierke Verlag, ISBN 978-3-86844-115-4
2. 《德国循环经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主笔第九章:德国沼气热电联产行业研究)
3. „Recycling of Organic Residues: A Case Study in Donau-wald Region, Germany”, ERSE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Ecosystem Conservation, May 4-7, 2009, Beijing
4. “Analysis of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Waste Management towards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C]. Int. Conf. Wirel. Commun., Netw. Mob. Comput., WiCOM, 2008, V11, P1-5. [EI收录; DOI: 10.1109/WiCom.2008.2737 ]
5. “Material Flow Management, Complex System and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Strategy” Published in FaSS (Forum für angewandtes systemisches Stoffstrommanagement, ISSN 1613-0219), 3. Jahrgang IfaS e.V. 2005, Germany
6. “Bamboo Sprouts After the Rain: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Student Environmental Associations in China”, China Environment Series, issue 6 (2003): 55—65, published by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7. 欧洲城市圈规划和优化城市新陈代谢战略的实施机制,“环境保护“,2009(7b):62/63
8. “Understanding ISO 14001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e: Volume 4,Number3/2005, Pages:246–268, published by Inderscience
9. “中国大学生环保社团现状调查” 环境教育 2000(04)17-19
10. 2002年应邀编写了《中国学生环保社团管理》手册
11. 2000年应邀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编写了《生态旅游游客手册》和《互动式生态夏令营设计和操作》手册
3教学科研
1
开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公共选修课,面向各专业的本科生1997-至今
四川大学
2
中德合作中国农业、养殖业和城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项目 (2008.9-2011.8)
德国教育与研究部
中国科技部
3
中德合作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养猪场沼气热电联产有机肥厂的建设2007-2008
大拇指(福建)环保集团
4
中德合作陕西杨凌和湖北龙感湖沼气厂热电联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2007.11-2008.6
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5
中德合作深圳市有机生活垃圾资源化及示范项目研究2007.8-2008.3
深圳市城管局(与贵州大学合作)
6
中德合作贵阳市有机生活垃圾资源化及示范项目研究(与贵阳市循环经济办公室合作)2007.1-2008.5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的PPP项目
7
中德合作陕西临潼区域物质流管理总体规划(与陕西省环保局合作)2007
陕西省循环经济研究会
8
中德合作福建省的4个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炉下镇养殖行业,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青口汽车工业园区和鼓浪屿零排放岛)2005-2006
德国莱法州环境部(与福建省环保局合作)
9
中德合作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物质流管理总体规划(贵阳循环经济办公室合作)2004-2005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
10
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顾问2006.8.7-9.10
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
11
中小企业赢利性可持续发展策略项目顾问2004-2006
美国ECOLOGIA生态保护协会
12
四川省中小企业环境健康安全能力建设项目顾问2002-2004
世界银行IFC
13
四川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管理能力建设项目顾问1998-2001
德国GTZ
4国际交流编辑
应邀参加并发言的国际研讨会(所有参会费用均有主办方提供)
主题、时间及地点
主办单位
1
亚行与农业部的国际可再生能源项目“集中式大型沼气工程及发电并网”研讨会,2010.1.25–27,南京
国际环境基金(GEF)
2
国际循环经济产业博览会“生物质能论坛”
2009.10.31杭州
杭州市政府、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
3
“可持续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2009.5.4-7,北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
4
“德国生物质能”研讨会和“环保技术及循环经济”国际研讨会(会议+实地考察)2002-2008,每年11月,德国
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IfaS研究所
5
第二届中德环保论坛“循环经济”分会,2006.1.12-13,中国青岛
中德两国的环境部
第三届美中杰出青年论坛“沟通”, 2004.10.15-22
,美国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
6
“ISO14000对转型国家中小企业的机会与挑战”研讨会,2004.6.12-14,瑞典
ECOLOGIA
7
第二届美中杰出青年论坛“平衡传统与变化” ,2003.10.16-23,中国杭州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
8
第一届参加美中杰出青年论坛“创新”, 2002.5.11-18,美国Santabarbara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
9
“日本、美国及东亚地区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01.3.12-13,美国Maryland
美国马里兰大学
10
“中国民间环保团体的发展”研讨会,2000.6.15
美国Washington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5荣誉获奖
1. 作为中国的12名代表之一,2002入选美中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办的首届“美中杰出青年论坛”。该论坛从2002年开始至今每年从美国和中国各选12名代表轮流在美国和中国举办论坛,促进中美杰出青年的沟通和友谊。
2. 作为从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挑选的8名代表之一,入选参加了2000年“牟路思怡中华妇女环保领导能力培训项目”,赴美考察美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
3. 1999年,作为美国“国际访问者领导力项目”在中国创建以来的最年轻的代表入选该项目,赴美一个月,去华盛顿、纽约、丹佛、旧金山、圣地亚哥和克拉门托市进行一对一的环保教育和环境规划方面的交流访问。
4. 《德国循环经济研究》一书荣获教育部高等教育2009人文社科优秀奖(集体成果三等奖),本人主笔该书的第9章。
5. 2001.9.25“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获四川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6社会活动
1. 2003年参加第一届德国物质流管理学会
2. 2009年受聘为第四届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生物质能顾问
3. 2009年受聘为成都根与芽环境教育中心顾问
4. 2009年受聘为中欧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国际论坛理事
5.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 1995年创建四川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EVA)任第一届会长。川大环协获得国内“地球奖”和“福特汽车环保奖”。
7. 2001年创建大学生绿色组织网,提高大学生的绿色意思和环保参与。
7研究方向
水处理 生物质能资源化、生物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