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马德刚 职称:副教授 职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所在系、所:环境工程 电话/传真:(022) 87401789 电子信箱:dgma@tju.edu.cn 办公地点:24楼B302室 通讯地址: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300072)
教育背景: 2007年 博士学位 天津大学 环境工程系 环境工程专业 2002年 硕士学位 天津大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专业 1999年 学士学位 天津大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污泥处理处置理论和技术,气体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
主要创新点: (1) 针对污泥间接式干燥过程中的物料粘壁问题提出加热面电位调节控制方法,通过电场辅助作用有效缓解物料粘结,进而提高传热效率,保证干燥过程正常进行。 (2) 针对污泥机械脱水(仅能降低污泥含水率至80%左右)困难这一瓶颈问题,采用无滤布电渗透脱水方法进一步降低含水率至60%以下,不仅减少污泥体积,且降低污泥干化、焚烧的热能消耗,节省干化成本20%-30%,并开发出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经济适用的电脱水设备。 (3) 研究粉尘凝聚生长规律,开发颗粒污染物凝并、反凝并技术,用于粉尘净化和颗粒物浓度检测。 (4) 通过颗粒物预埋及滤料结构优化研究,开发新型除尘过滤材料。
主讲课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注册环评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教改课题: 2003-2005 天津大学重点课程建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第二承担人 2004.10-2006.5 天津大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综合设计型实验的研究”,第一负责人 2011.9-2012.9天津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立项项目“全过程保彰的课程实践体系的建设与实施”,第一负责人
主要科研课题: 2002年 “移动式吸尘技术及装置”,第二完成人 2004 -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活性污泥的加热面电位调节干燥方法的研究”(50378061),第二完成人 2005-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传递现象的角度探讨分形结构形成的物理机理”(50406018),主要研究人员 2004-2006 日本NEDO基金项目“烟气吸收液膜电解再生型脱硫技术系统的(示范)试验”(16度新エネ国第0706001号),主要研究人员 2004.4-2006.12 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海河流域生态环境供水量及配置理论与应用“(0436056),主要研究人员。 2008.8-2008.12 天津市建委立项项目“大沽排污河河底淤泥的环境友好型治理技术方案”,10万元,技术支持 2009.4-2012.3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吸附分离对城市污泥电脱水过程的改进特性研究”(09JCYBJC08200),10万元,项目负责人 2009.3-2011.12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立项项目“河道淤泥填筑公路路基的成套技术研究”,技术支持; 2009.04-2011.03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城市污泥风险评估与处理处置技术导则研究”,100万,技术支持,负责起草《天津市城市河道淤泥处置技术规程》 2012.65-2012.6 天津天乐滨海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项目“青凝侯填埋场污泥检测与特性分析”,9万,项目负责人 2013.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渗流理论的污泥高干弱超声电脱水技术基础研究”(51278334),80万,项目负责人
主要工程经历: 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篇)(一级) 山东省东明县污水处理厂设计 宁波市鄞州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 天津市静海县污水处理厂设计 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污水处理厂设计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污水处理厂设计 唐山市“四点一带”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获奖: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效果与体会”论文在天津市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系列活动中获二等奖 2006.1,第一获奖人 ¨ 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2006年6月。 ¨ 天津市第四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评选获一等奖,2007.12 ¨ 天津大学-桑德创新奖励基金2007年度优秀教学奖,2008.6 ¨ 天津大学教书育人青年标兵,2008.9.10 ¨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9.9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7/12获奖人)。 ¨ 天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2012年6月。 ¨ “面向卓越环境工程师培养的“五位一体”素质型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2013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主要著作: ¨ 全国堪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管理委员会编写.《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主要专利: ¨ 电场作用下的物料干燥方法和设备 ¨ 连续自动脱水的水分转移装置及操作方法200910069423.8 ¨ 电场与压力协同作用下的污泥脱水造粒装置及方法201110354974.6 ¨ 环状电场与压力协同作用的污泥脱水造粒装置及方法201210149545.X
发表论文: 1. 杨作如,马德刚,由世俊.直燃机在程控交换机房空调的应用.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 2000 年 2. 由世俊,孙贺江,马德刚,杨洪兴.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应用潜力.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15(2):57-59 3. 柴立和,马德刚.复杂系统的热力学理论. 自然杂志,2003,25(5):261-264 4. Chi J, Huang GL, Lu X, Ma DG, Wang Y. DEHP Enrichment in the surface microlayer of a small eutrophic lake. Water Research. 2003,37(19):4657-4662 (SCI:737TE /EI:03447697709) 5. 马德刚,张书廷. 电场协同污泥热干燥技术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2):65-66 6. 张欢,由世俊,马德刚等.空调机组用填料型洗涤式空气过滤器的实验研究.流体机械.2004,32(4):48-51 7. 柴立和,马德刚. 分形生长的新模型.天津大学学报. 2004,37(4):326-330 (EI:04318296414) 8. 马德刚,张欢,叶天震等. 湿式填料在中央空调中除尘的效果观察.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69-370 9. 柴立和,马德刚. 污泥干燥过程的分形特性.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2004,吉林 10. 马德刚,张欢,叶天震等. 湿式金属填料除尘器的实验. 天津大学学报. 2004,37(12):1119-1122(EI:05098865880) 11. 马德刚,柴立和.科学历史观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360-363 12. 马德刚,张书廷,季民. 污泥电渗透脱水操作条件的优化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5):36-38 13. 马德刚,王晓玲.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效果与体会.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5,11(126):3-4 14. 王晓玲,马德刚.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5,11(126):14-16 15. Degang Ma, Lihe Chai. Power law distribution and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of dispersed particles. China particuology. 2005,3(4):237-239 16. D.G. Ma, S.T. Zhang, and Z.Y. Li . Control of Sludge-to-Wall Adhesion by Applying a Polarized Electric Field. Drying Technology,2007, 25(4):639-643(EI:071910587147/SCI: 184XZ) 17. 季民,马德刚. 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中国大学教学. 2007,(5):20-22 18. Ma Degang, Zhang Shuting, Li Zhanyong. The Electro-Dewatering of Sludge Using Adsorptive Material. The 5th Asia-Pacific Drying Conference: 2007, Hongkong. 19. 马德刚,张书廷,柴立和. 污泥干燥速度曲线的分形维数分析. 天津大学学报. 2007,40(10):1199-1204(EI:080711099616) 20. 張書廷,馬德剛. 中国における固体産業廢棄物の處理—現狀と今後の展開.化学装置.2007,49(12):66-69 21. 马德刚,季民. 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91-394 22. Yu XY (Yu Xiaoyan), Zhang ST (Zhang Shuting), Xu H (Xu Hui), Zheng L (Zheng Lei), Lu XB (Lue Xuebin), Ma DG (Ma Degang). Influence of Filter Cloth on the Cathode on the Electroosmotic Dewatering of Activated Sludg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0,18(4): 562-568(EI:20103613219889/SCI:648VK) 23. Yu XY (Yu, Xiaoyan), Zhang ST (Zhang, Shuting), Xu H (Xu, Hui), Lu XB (Lu, Xuebin), Ma DG (Ma, Degang). Electro-Osmotic Dewatering Behavior Analysis For Activated Sludge.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10,19(5): 932-939(SCI:614XI) 24. MA Degang, PEI Yang’an2 , YU Xiaoyan, ZHANG Shuting and LI Zhanyong. The Electro-Dewatering of Sludge Using Adsorptive Material.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ICEEA2011): 2011, Shanghai. 25. Sun Jingmei, Rong Jiangxiu, Zheng Yi, Ma Degang*, Lan Xiao-ling.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Dagu River Sedimen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ICESB 2011): 2011, Maldives. (EI:20120914815802) [Jing-mei Sun, Jiang-xiu Rong, Zhao-sheng Xi, Degang Ma*.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Dagu River Sediments.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Computer Science (ICECS 2010): 2010, Kunming China.] 26. Sun Jingmei, Wang Zhichao, Li Reng, Ma Degang* , Liu Baoshan. Simulation of Metal Contents through Correlated Optimal Monitoring Metals of Dagu River Sedimen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ICESB 2011): 2011, Maldives. (EI:2012091481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