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以“绿色水资源,美丽大中国”为主题的2014中国建筑水展9月初在上海举办。展会集中展示了当前给排水行业最为领先的技术与产品,为国内外给排水产品生产商、代理商、经销商、采购商搭建高端商贸交流平台。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节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建筑给排水节能的潜能很大,若能合理地设计给排水系统,注重实用功能和外观简洁的结合,利用可回收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及管网余压,充分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可节约建筑给排水方面所需能量的50%左右。本届展会展品内容包括:原水水处理:泵、阀、管道、粉末活性炭、水质检测仪器等;净水处理系统:泵、阀、管道、颗粒活性炭、臭氧发生器等。输配管网系统:泵、阀、钢管、PE管、球墨铸铁管、非开挖技术及设备、在线流量计、在线压力计、水质在线监测仪、便携式检测设备、检漏仪、消火栓、探管仪等。建筑给排水系统:无负压供水设备、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消防系统、直饮水系统、水景园林泳池系统、泵、阀、管道、水箱、水表、智慧水务等。排水水处理:污水处理、雨水收集与利用、泵、阀、管道、检查井等。
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据悉,“十二五”期间预计将超过3.4万亿元,环保产业将持续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9月16日至18日,第十届环境与发展论坛暨2014中国国际生态环境技术与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召开。该届展会汇聚了水环境、固废处理、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空气净化、生态修复六大主题,综合展示了当前环保行业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一批水处理企业在展会亮相,如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膜法水处理为核心的整体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业务领域涵盖水务全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污水处理后所产生的剩余污泥也随之增多。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有害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严重二次污染。9月11日至14日“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与会者就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路线、技术发展及瓶颈,城市污泥综合解决方案,污泥处理市场化设施建设与运行投融资探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代表参观了平江县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和长沙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集中处置工程项目。后者主体工艺采用高温高压热水解 高含固高温协同厌氧消化 板框脱水 热干化处理,沼渣用于填埋厂覆盖土和园林利用,该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设计。
刘喆 梁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