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炎华,男,1963年8月出生, 博士学位,教授,现为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兼任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
基本信息
人物简介折叠
徐炎华,男,1963年8月出生, 博士学位,教授,现为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兼任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
个人成就折叠
现任科技部资源环境领域“863”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化工行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首批高级咨询专家,江苏省环保产业协会高级顾问,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协会理事会理事,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环境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学术方向为工业水污染控制理论与节水减排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化工污染事故应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
近年来,带领团队,面向化工污染控制、工业节水减排、饮用水安全保障、污染事故应急等关键技术需求,研究、运用多技术协同强化及化工、生物、反应、分离多技术优化组合、技术集成,在污染物源头控制、化工废水预处理强化与集成化、工业节水与零排放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技术突破,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技术优势。 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包括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首席专家)、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国家博士点研究专项基金(负责人)、中国工程院与国家环保总局项目子子课题(负责人)、江苏省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社会发展项目(负责人)、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负责人)、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省级环保科技项目等科研项目。取得了包括新型化学氧化剂、催化剂、混凝剂及废水处理新工艺、新装备在内的12项国家专利;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十几篇);主编出版专著一部。成功地组织开展了包括南京造币厂(亚洲最大含氰废水)、南通羊口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农药、化工废水)、南京八幸药业(废气治理、废水零排放)、南通泰禾化工集团(农药废水)、南通双鹤印染集团(印染废水)等几十家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废水治理方案、工艺设计、工程总包等技术服务工作。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产品大多数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重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作经历
江苏省化工行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首批高级咨询专家,江苏省环保产业协会高级顾问,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协会理事会理事,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科带头人。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院长。
供职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由我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工业水处理等优势学科交叉融合,于2007年6月组建成立。学院具有深厚的教学科研基础,现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水质科学与技术、给水排水工程4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市政工程2个硕士授予权点,化学工程以及安全工程博士授予权点覆盖方向,以及硕士学位环境功能材料方向,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环境保护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学院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给水排水工程系、教学实验中心、环境工程研究所、市政工程研究所、工业水处理技术中心(原化工部)、江苏省化工污染事故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化工污染事故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教学、科研与教辅机构,并与中国石油联合建立了“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寰球环保新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学院具有深厚的教学科研基础;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教工4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40%以上,博士学位获得者占60%以上,并有一百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专业背景涉及化学、化工、材料、生工、环境、市政(给排水)、土木、机械、自动化等学科。组成了一支梯队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为“环境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着全面的技术支撑。
创业导师:徐炎华
化工环保专家。留日博士、博士后,现任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863” 资源环境领域“十一五”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工业节水减排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事故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化治办”、“应急办”专家组成员、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咨询专家、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省“化工节能减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二层次人才、南京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南京工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科技部火炬江苏创业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水污染控制与综合节水减排、化工清洁生产、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工程技术以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新技术研究开发。
组织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