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李风亭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6  浏览次数:584
核心提示:李风亭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李风亭教授简历

 

 

 

 

 

一、教育背景

(1) 1994.9-1997.7,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导师:薛奇教授

(2) 1986.9-1989.7,山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导师:杨熙珍教授

(3) 1982.9-1986.7,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士

 

二、工作经历

 

2004年6月-现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常务副院长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4年-现在      国家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与应对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4年3月-2015年4月  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内罗毕,任南南合作及中国事务特别协调员,合作人员:Achim Steiner先生

2001年10月-2012年10月 柏林自由大学,访问教授,合作教授:Juergen-Hinrich Fuhrhop教授

2000年7月-2001年1月 美国佐治亚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Charles Yang教授

1999年7月-至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97年10月-1999年7月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市政工程教研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刘遂庆教授

1989年7月-1994年9月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系给排水教研室工作

 

三、研究方向

* 混凝技术与水处理技术

* 焦化废水生化与物化深度处理与回用成套技术

废酸资源化处理技术

* 非洲水资源研究与联合国南南合作机制研究  

四、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水处理学会副主任(2003至今)

中国化工标准委员会水处理化学品委员会副主任(2003至今),中国化工学会理事(2012至今)联合国环境署科学政策论坛 理事会成员(2017-)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协调人(Global University Partnership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GUPES)(2012-)联合国环境署《全球水资源报告》专家委员会成员(2013-)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专家组组长(2011-2014),《工业水处理》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无机盐协会铝盐专家组副组长(2015-);全国水处理化学品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2017-)

 

五、研究方向与定位

本课题组本身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跨学科的小组,从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同时将产品与技术标准相结合,引领技术发展,为市场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最近将这一方向拓展到纳米吸附功能化材料,在废酸和废水的重金属的分离和资源化,以及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水污染应急处理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自2000年以来已经主持40多项科技部、上海市、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人居署、以及工业界课题,已经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160多篇,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五十多项。曾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四次

2006年开始在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科技部支持下,从事非洲水资源研究,2011年担任联合国环境署-中国科技部非洲水行动专家组组长。2011年与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合作,共同发布非洲水资源报告。2012年里约峰会期间,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发布了《绿色经济报告》中文版。2015年3月在开罗非洲环境部长会议期间,发布了《中国-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成果报告》。

在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署支持下,在非洲从事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促进非洲国家绿色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官员及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同时推广新型适用性水处理技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环境管理人才。同时在广大非洲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绿色城市和水处理技术合作网络,将绿色适应技术引进到非洲国家,并建立了示范项目。同时积极推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化工作,曾获得教育

李风亭
发布时间 : 2018-07-05

职    务: 教授

博士/硕士导师: 博士、硕士生导师

办公室电话:65987790    

电子邮箱: fengting@tongji.edu.cn

所在系所(部门):环境科学系

 

 


一、教育背景

1994年09月 - 1997年07月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6年09月 - 1989年07月     山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现山东大学),化工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2年09月 - 1986年07月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学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989年07月 - 1994年09月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工作

 1997年10月 - 199907月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年07月 -  现在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0007月 – 2001年01月     美国佐治亚大学博士后,从事印染废水处理研究

 2001年11月 – 2002年08月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胶体化学研究  

2011年09月 – 2011年10月     德国波茨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访问教授。

2014年03月 – 2015年04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南南合作及中国事务特别协调员

2004年06月 - 现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常务副院长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4年       - 现在                  国家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与应对重点实验室主任

行政职务: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常务副院长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国家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与应对重点实验主任

 

三、研究方向

混凝技术与水处理技术

新型功能化环境净化及修复材料及生产应用技术(铁盐铝盐混凝剂,絮凝剂,吸附剂,脱磷剂,电镀废水专用混凝剂,重金属捕捉剂等)以及水处理剂国家标准的修订与制定

酸洗废液和废渣的资源化及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焦化废水生化与物化深度处理与回用成套技术

水源地及河道修复与水污染应急处理技术

非洲水资源研究与联合国南南合作机制研究  

 

四、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水处理学会副主任(2003至今)

中国化工标准委员会水处理化学品委员会副主任(2003至今),危险化学品处置方法标准委员会委员(2012-

中国化工学会理事(2012至今)

联合国环境署科学政策论坛 理事会成员(2017-

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协调人(Global University Partnership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GUPES)(2012-

联合国环境署《全球水资源报告》专家委员会成员(2013-

国际水协会员及工业水预处理委员会副主任(2009-

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专家组组长(2011-2014,科技部国际交流中心南南合作协调员

《工业水处理》编委会副主任、《环境污染与防治》、《无机盐工业》编委Int. J. Environment and Waste, Management编委(2009-

中国无机盐协会铝盐专家组副组长(2015-

全国水处理化学品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2017-

 

五、研究方向和定位

本课题组本身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跨学科的小组,从化学到材料,以及微生物技术研究为基础,将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同时将产品与技术标准相结合,引领技术发展,为市场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最近将这一方向拓展到纳米吸附功能化材料,在重金属的去处、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已经水污染应急处理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自2000年以来已经主持40多项科技部、上海市、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人居署、以及工业界课题,已经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30多篇,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五十多项。曾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五次。

2004年开始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主要从事国际环境政策研究和对于亚太地区/非洲地区/小岛屿国家环境领域官员的培训,国内官员的培训,可持续发展方向留学生教育工作。与环境署合作,组织国际培训40多次,培训的学员超过3000人次。 2006年开始在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科技部支持下,从事非洲水资源研究,2011年担任联合国环境署-中国科技部非洲水行动专家组组长。2011年与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合作,共同发布非洲水资源报告(Green Hills, Blue Cities: An Ecosystems Approach to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African Cities)。2012年里约峰会期间,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发布了《绿色经济报告》中文版。2014年发布《绿色校园指南》。20153月在开罗非洲环境部长会议期间,发布了《中国-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成果报告》。

在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署支持下,在非洲从事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促进非洲国家绿色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官员及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同时推广新型适用性水处理技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环境管理人才。同时在广大非洲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绿色城市和水处理技术合作网络,将绿色适应技术引进到非洲国家,并建立了示范项目。同时积极推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化工作,曾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引智工作和国际学生教育方面的奖励。

2013年获得联合国南南合作特别贡献奖。

 

六、主要科研项目

01. 2000 铁系混凝剂的快速生产技术研究(2000年上海市科委鉴定)

02. 2000 废氯化铁溶液中除镍与资源化研究(国际水处理化学品公司资助)

03. 2001-2003   反渗透卷式膜除污综合技术(上海市教委和教育基金会曙光计划资助)

04. 2002-2003   固体聚合硫酸高铁混凝剂研究与生产技术(山东淄博的铁系混凝剂生产基地)

05. 2003-2004   多元聚硅氯化铝铁混凝剂生产技术以及低温低浊度水处理(苏州净水材料公司)

06. 2004-2005   聚环氧琥珀酸/聚天冬氨酸生产与应用(江苏环保公司)

07. 2005-2006   钢铁公司高炉浊环与净环水处理系统(国内大型钢铁企业)

08. 2007-2009   上海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研究(汇丰银行,上海市科委)

09. 2006-2012   中意合作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硕士培养项目(意大利环境与国土资源部)

10. 2008-2013   非洲干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示范(科技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1. 2006-2010   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国家标准制定(国家标准委员会上海市科委)

12. 2012-2014   聚硅硫酸铝国家标准制定(上海市科委,国家标准委员会)

13. 2012-2013  上海虹桥商务区低碳经济实施规划研究(上海虹桥管委会项目)

14. 2012-2014   崇明生态岛发展国际评估报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15. 2014-2015   东非地区饮用水处理技术提升与示范(肯尼亚,乌干达,坦桑,津巴布韦,马拉维,苏丹等国家,上海市科委项目)

16. 2014-2015   酸洗废液的重金属分离、资源化与聚合氯化铁/氯化铁混凝剂生产技术(山东/上海/浙江/山东/天津/江苏 )

17. 2014-2015   增强聚合氯化铝的生产与应用(福建,肯尼亚)

18. 2015-2020   非洲及亚太绿色城市市长研修与示范计划 (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人居署,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

19. 2015-2016    北方地区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化学修复(校企合作,技术转让)

20. 2015-2017    综合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工程(企业合作)

21. 2016-2020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企业合作)

22. 2015-2017    钙垢晶体生长控制技术(企业委托)

23. 2015-2017    重金属废液的资源化处置技术与应用(技术转让)

24. 2015-2017    聚合氯化铝新型合成技术及应用(技术转让)

25. 2016-2019   金属框架材料(MOF)去除水体重金属机理研究(日本公司)

26. 2016-2017   北京首都绿色机场评估(联合国环境署)

27. 2017-2019   MOF材料在去除水体中微污染物的研究(上海市科委,中法合作,企业合作)

28. 2017-2019   崇明特性小镇设计与示范(上海市科委、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环境署)

29. 2017-2019   新型重金属捕捉剂的研究与产业化(技术转让)

30. 2017-2019   非洲城市供水与能耗研究(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科委)

31. 2017-2018   铬镍污染场地修复标准研究(国家标准委员会、上海市科委)

32. 2017-2019   镀锌废液的重金属分离与资源化处理技术(企业技术转让)

33. 2018 -          纳米聚合物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与示范(鉴定)

34. 2018-2019   含铝废渣资源化与新型处理剂的产业化(企业委托)

35. 2018-2020   壹百万吨超大型混凝剂工业园建设方案研究(企业委托)

 

七、近年发表的主要著作及论文

1. Controllable Modular Growth of Hierarchical MOF-on-MOF Architectur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7,56, 15658-15662. Gu, Yifan; Wu, Yi-nan; Li, Liangchun; Chen, Wei; Li, Fengting; Kitagawa, Susumu.

2.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3D-ordered macroporous structure: novel dynamic photonic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1, 50,12518-12522. Yi-nan Wu, Fengting Li*, Wei Zhu, Jiecheng Cui, Cheng-an Tao, Changxu Lin, Phillip Hannam, Guangtao Li*.

3.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DNA damage based on in situ double strand growth via 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17,409, 6821-6829. Liu, Misha; Xu, Jinjin; Yang, Fan; Gu, Yifan; Chen, Huan; Wang, Ying; Li, Fengting.

4. Poly (ionic liquid)-Based Breath Figure Films: A New Kind of Honeycomb Porous Films with Great Extendable Capability. Scientific Reports2017,7, 13973. Wu, Baozhen; Zhang, Wanlin; Gao, Ning; Zhou, Meimei; Liang, Yun; Wang, Ying; Li, Fengting; Li, Guangtao.

5. Zhang, Jing; Li, Fengt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carb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ree global cities in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2017, 9, 021402.

6. Discovering the enzyme mimetic activity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for label-free and colorimetric sensing of biomolecule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6,86, 432-438. Wang, Y.; Zhu, Y.; Binyam, A.; Liu, M.; Wu, Y.; Li, F.

7. Metal–Organic Framework-Templated Synthesis of Bifunctional N-Doped TiO2–Carbon Nanotablets via Solid-State Thermolysis.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2016,4, (12), 6744-6753. Gu, Y.; Cheng, K.; Wu, Y.-n.; Wang, Y.; Morlay, C.; Li, F..

8. Polydopamine layer as nucleation center of MOF deposition on “inert” polymer surfaces to fabricate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porous film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5, DOI: 10.1039/C4CC08796, M M. Zhou, J. Li, M. Zhang, H. Wang, Y. Lan, Y. Wu, F. Li and G. Li,  

9.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IL-53(Al) constructed from multiple metal sources: alumina, aluminum hydroxide, and boehmite.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15, DOI: 10.1002/chem. 201406531. Zehua Li, Yinan Wu, Jie Li, Yiming Zhang, Xin Zou, Fengting Li.

10. Turning redundant ligands into treasure: A new strategy toward constructing MIL-53(Al)@nanoscale TiO2 layer,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2015 DOI: 10.1002/chem.201503052. Yifan Gu, Yi-nan Wu, Jingyi Shen, Zehua Li, Shuyi Chen, Huigong Lu and Fengting Li.

11. Yi-nan Wu, Meimei Zhou, Bingru Zhang, Baozhen Wu, Jie Li, Junlian Qiao, Xiaohong Guan and Fengting Li*, Amino Acid Assisted Templating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for Efficient Arsenate Removal, Nanoscale, 2014 Jan 21;6(2):1105-12.

12. Magn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γ-Fe2O3@MOFs via Confined In Situ Pyrolysis Method for Drug Delivery, Small, 2927-2936, 2014. Yi-nan Wu, Meimei Zhou,Shu Li,Zehua Li,Jie Li,Baozhen Wu,Guangtao Li,Fengting Li* and Xiaohong Guan.

13. Facile fabrication of photonic MOF films through stepwise depositi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1,47, 10094-10096 Yi-nan Wu, Fengting Li*, Yunxia Xu, Wei Zhu, Cheng-an Tao, Jiecheng Cui, Guangtao Li.  

14. Electrospun Fibrous Mats as Skeleton for Fabricating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aterials as Sorbents for Cu2+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 (11), 5089 - 5097 Yi-nan Wu, Fengting Li*, Huimin Liu, Yunxia Xu, Mingming Teng, Wei Zhu, Dan Xu, Dehua He, Phillip Hannam and Guangtao Li*

15.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Pure Poly-Aluminum Chloride with Bauxite and Calcium Aluminat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64-69 (2010) . Fengting Li*, Jia-Qian Jiang, Shengju Wu, Bingru Zhang

16. Electrospun mesoporous carbon nanofibers produced from phenolic resin and their use in the adsorption of large dye molecules, Minmin Teng, Junlian Qiao, Fengting Li*, Prabir Kumar Bera, Carbon, Vol 50, 8, 2679-3120, 2012

17. 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electrospun affinity membranes with multimodal pore structures for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protein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Tao Zhu, Dan Xu, Yiguang Wu, Jian Li, Meimei Zhou, Tian Tian, Yin Jiang,Fengting Li* and Guangtao Li*, DOI: 10.1039/c3tb20973c, 2014.

18. Preparation of Membranes by Electrospinning of Poly(vinyl alcohol)/ Silica Functionalized with Mercapto Group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0, 46, 1694-16962. Shengju Wu, Fengting Li*, Yinan Wu, Ran Xu and Guangtao Li.

19. Sediment washing by EDTA and its reclamation by sodium polyamidoamine-multi dithiocarbamate.Chemosphere 2017168, 450-456. Deng, Tianlin; Zhang, Bingru; Li, Fengting; Jin, Luyao.

20. 非洲典型区域水资源研究  李风亭  王洪涛  Clever Mufuta, 2012年, 科学出版社

21. 混凝剂与絮凝剂 李风亭  张善发  张冰如  2005年,化工出版社

22. 国外氮氧化物催化发合成聚合铁新工艺, 李风亭,工业水处理1989No.9,9-102

 

八、主持的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报告

1. UNEP-CHINA-AFRICA  COOPERATION PROGRAMME  Enhancing the Role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Chen Linhao, Mounkaila Goumandakoye, Sun Hong, Mohamed A.S. Abdel Monem, and Li Fengting (联合国环境署-非洲-中国合作项目:提升生态系统管理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UNEP 2015

2. Green Hills, Blue Cities: An Ecosystems Approach to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African Cities, Clever Mafuta, Rannveig K. Formo, Christian Nellemann and Fengting Li (UNEP and UN-Habitat Press, Green Airport: Runwa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Report of Beijing Capital Airport, Li Fengting, Wang XinUNEP2017

4. Greening Universities toolkit V1.0 and V2.0(2012, 2015) Paul Osmond, Malay Dave, Deo Prasad and Fengting LI

5. Chongming Eco-island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Report (UNEP 2014)

 

九、主持起草与制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1. GB 15892-2009 生活饮用水用  聚氯化铝

2. GB 17514-2008 水处理剂 聚丙烯酰胺

3. GBT16881-2008水的混凝沉淀试杯试验方法

4. GBT34249-2017水处理剂聚胺

5. GBT14591-2016水处理剂 聚合硫酸铁

6. HGT 4816-2015 水处理剂 硫酸铁

7. HGT4537-2013  水处理剂 聚硅硫酸铝

8. GB10531-2006  水处理剂 硫酸亚铁

9. GB14591-2006  水处理剂 聚合硫酸铁

10. GBT22627-2008 水处理剂 聚氯化铝

11. GB4482-2014  水处理剂 氯化铁

12. 铬镍污染场地、铬盐污染场地的化学稳定和清洗规范(2016-2018 行业标准)

13. 净水剂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2013-2014)国家标准委员会

 

十、主要发明专利

1. 一种除虫菊酯的脲醛树脂-光稳定剂复合壁材微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2017108249073, 申请日:2017/9/14

2. 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为壁材的除虫菊酯微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2017108251105, 申请日:2017/9/14

3. 一种改性赤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CN201710724164.2,王洪涛;李风亭;亓雪娇;徐博琳

4. 一种基于微间隙阵列电极/滚环扩增技术检测DNA损伤的电化学传感方法,专利号:201710495822.5,王颖;李风亭;张冰如;余超凡

5. 一种乙醇相中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710395886.8李风亭;吴一楠;侯书亮;王颖;李杰;冯凌宇

6. 一种高效低氯调理剂及其在高固消化污泥脱水中的应用,专利号CN201710319238.4,李风亭;李杰;刘汨莎;王焰;王洪涛;戴晓虎;

7. 一种固体聚硫酸铁或硫酸铁的生产方法,专利号:CN201710273147.1,李风亭,张冰如

8.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模拟酶催化特性的水体中氯霉素检测方法,专利号:CN201710263737.6,王颖;李风亭;张冰如;徐金金

9. 一种兼具螯合 絮凝双重性能的树枝状聚合物重金属捕集剂及其应用,专利号;CN201710205275.2,张冰如;李风亭;王颖;于小新;王焰;伍春柔

10. 一种电渗析耦合离子交换树脂的赤泥脱碱和回收工艺,专利号: CN201710077431.1王洪涛;李风亭;罗穆喜;亓雪娇;张亚仙

1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 88B(Fe)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710059855:A,吴一楠;李风亭;张冰如;侯书亮;马小亮;

12. 一种用于去离子水质的环保型缓蚀剂五异硫脲基琥珀酸戊五醇酯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610643828.8,张冰如;李风亭;孙志豪;张晓晶;

13. 一种稳定性强的可降解天然除虫菊素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610016072.4,李风亭;王颖;张冰如;刘汨莎;

14. 巯基及羧基功能化季戊四醇芯星形超支化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专利号:CN201610016073.9,郅玉声;李风亭;张冰如;

15.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的合成方法,专利号CN201510672632.7,吴一楠;李风亭;张冰如;卢慧宫;顾逸凡;李杰;

16. 一种纳米级铁铝尖晶石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510144008.X,吴一楠;李风亭;卢慧宫;

17. 土壤重金属钝化修复剂氨荒酸功能化亚烷基二胺芯树枝状聚合物及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510072596.0,张冰如;李风亭;赵黄浦;周维啸;龚超;

18. 三羟甲基丙烷芯二硫代羧酸功能化星形超支化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CN201410520218.X,张冰如;李风亭;赵黄浦

19. 一种含二硫代羧酸功能化星型超支化聚合物的复合重金属稳定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CN201410519514.8,张冰如;李风亭;邓天琳

20. 一种稳定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410137997.5,张冰如;李风亭;田志鹏

21.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纳米膜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410116984.X,徐冉;李风亭;刘思佳;

22. 抗水性纳米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专利号: CN201410116584.9, 徐冉;李风亭;司艺方

23. 二硫代羧酸封端的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专利号:CN201410074478.9, 张冰如;李风亭;陈玲;陈德珍;陈轶波

24. 一种聚丙烯腈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310182565.1,徐冉;李风亭;迟成龙;

25. 一种嵌段聚合物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310182635.3,徐冉;李风亭;迟成龙

26. 一种三羟甲基丙烷核端膦酸端基树枝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CN201310165806.1,张冰如;李风亭;尤洪梅

27. 一种季戊四醇核端膦酸端基树枝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CN201310165808.0,张冰如;李风亭;尤洪梅;

28. 一种树枝状聚合物乙二胺核聚酰胺胺八亚甲基膦酸的制备及其应用,专利号:CN201310152319.1,李风亭;张冰如;王洪涛;吴一楠

29. 一种用于去离子水循环冷却系统的硅酸盐及聚酰胺胺复合环保型缓蚀剂,专利号CN201310121751.4,张冰如;李风亭;何承俊;陈芳

30. 氯化频哪氰醇分光光度法测定循环冷却水中聚环氧琥珀酸含量的方法,专利号:CN201110154759.1,张冰如;李风亭;胡伟;孙培蒂;刘杨

31. 一种复合污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1110154284.6,李风亭;张冰如;杨茜;何艳;王洪涛;乔俊莲

32. 一种复合型脱色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CN201110109703.4,李风亭;张冰如;忻少华;王洪涛

33. 含钼等重金属废水中硫化钼的提纯方法,专利号:CN201010296380.X,李风亭;张冰如;忻少华

34. 一种抑制水中硅垢沉积的树枝状聚合物和聚天冬氨酸钠复合阻垢剂专利号:CN201010294021.0,张冰如;李风亭;陈宇宁

35. 一种抑制水中硅垢沉积的树枝状聚合物和聚环氧琥珀酸钠复合阻垢剂,专利号:CN201010294013.6,张冰如;李风亭

36. 一种抗油井金属设备腐蚀的缓蚀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CN201010169230.2,张冰如;李风亭;弯昭锋;陈宇宁;

37. 一种高分子合成反应装置,专利号:CN200910200769.7,徐冉;李风亭;王梓;贾敏;陈书怡;孙宇翔

38. 一种水包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910200768.2,徐冉;李风亭;王梓;贾敏;陈书怡;孙宇翔

39. 一种氯化亚铁快速氧化制备氯化铁的方法,专利号:CN200910047795.0,李风亭;张冰如;周琪

40. 一种以聚环氧琥珀酸为洗涤助剂的环境友好型合成洗涤剂,专利号:CN200910047796.5,张冰如;李风亭;张义斌

41. 一种用于油田注水处理的环保型复合阻垢分散剂专利号:CN200910047305.7张冰如;李风亭;张义斌

42. 一种介孔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910046663.6李风亭;周琪;吴一楠;张冰如;徐冉

43. 一种介孔吸附型铝盐复合混凝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CN200810201272.2,李风亭;张冰如;周琪;魏诗辉;徐冉;

44. 一种介孔吸附型铝盐复合混凝剂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号:CN200810040422.6李风亭;张冰如;柳丹;乔俊莲;

45. 一种木薯酒糟厌氧处理方法,专利号:CN200810035434.X谢丽;罗刚;周琪;李风亭;郭素荣;廖建平;

46. 一种拟制水中二氧化硅垢沉积的环保型复合阻垢剂,专利号:CN200810034887.0,张冰如;李风亭

47. 一种阻止工业水处理系统中二氧化硅垢沉积的复合阻硅阻垢剂,专利号:CN200810034885.1,张冰如;李风亭

48. 一种抑制水中二氧化硅/硅酸盐垢沉积的非离子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810034553.3,张冰如;李风亭

49. 缓蚀阻垢剂环氧琥珀酸/对环氧乙基苯磺酸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810033181.2,张冰如;李风亭

50.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预膜处理的环保型复合预膜剂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CN200710170805.0,张冰如;李风亭

51. 一种用于软化水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环保型复合缓蚀阻垢剂,专利号:CN200710170806.5,张冰如;李风亭

52. 一种用于处理循环冷却水的低磷环保型复合缓蚀阻垢剂及使用方法,专利号:CN200610117070.0,张冰如;李风亭

53.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绿色环保型复合缓蚀阻垢剂,专利号:CN200610026452.2,张冰如;李风亭

54. 生物可降解缓蚀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410015875.5,张冰如,李风亭

55. 生物可降解缓蚀阻垢剂胺基聚环氧丁二酸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410015877.4,张冰如,李风亭

56. 混凝剂固体聚硅硫酸铁的一步法生产方法,专利号:CN200310108445.3,李风亭,张冰如,周琪,王铮

57. 环保型阻垢剂聚环氧丁二酸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02111414.5,张冰如,李风亭,朱志良,刘遂庆

58. 氯化铁刻蚀或酸洗废液中镍与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专利号:CN00125628.9,李风亭,刘遂庆,张冰如,陆雪非

 

十一、教学和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1. 2001年 上海市第七届曙光学者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2. 2004年 反渗透专用阻垢剂及生物可降解缓蚀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聚天冬氨酸的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2006年 教育部《优秀外事引智力工作者》

4. 2006年《上海市2004

2010年全面提高供水水质行动计划评估报告》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获奖项目

5. 2007《循环冷却水的绿色化学处理技术》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6. 2007《绿色环保型水处理药剂聚环氧琥珀酸和聚天冬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7. 2008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8. 2008年《系列功能化水处理剂》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

9. 2008年 《水处理剂 聚合硫酸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0. 2008年 GB 14591-2006 水处理剂 聚合硫酸铁》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11. 2009年 理工融合的国际化环境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12. 2009年 功能化系列水处理剂研制与产业化应用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13. 2013年 联合国南南合作特别

14. 2013年 上海市领军人才

15. 2015年 高效水处理材料及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基础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郑怀礼,李风亭,赵纯)

16. 2018年 基于中国绿色发展经验的输出型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伍江 李风亭 黄一如 廖振良

 

十二、合作伙伴

德国:波茨坦IASSKlaus Toepfer教授 Schmidt Falk教授

清华大学:李广涛教授

重庆大学:郑怀礼教授

日本筑波大学:Zhang Zhenya教授  Lei Zhongfang教授

日本京都大学: Kitagawa(北川进教授)

法国里昂大学: Catherine Morlay 教授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Z. Xiao Guo教授

津巴布韦Chinhoy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nocent Nhapi教授

肯尼亚Kenyatta University: ISAIAH BOSIRE OMOSA博士

 

可转让工业化技术

水处理纳米吸附材料生产技术、纯聚合氯化铝(饮用水和造纸专用),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铁,聚硅硫酸铝,纳米球型重金属捕捉剂,各种碳钢、不锈钢酸洗废液等废酸和废渣的绿色资源化处置技术及成套设备,电镀行业重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与成套设备,土壤重金属清洗以及稳定化处理技术等。

 

欢迎化学、化工、材料专业的同学就读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

课题组网址:http://chinawaterchemical.com/

李风亭 

B 
?

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标准委员会水处理化学品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工业水处理学会副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


李风亭 学习经历 1994,9-1997,7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1986,9-1989,7 山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1982,9-1986,7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7 -现在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7
李风亭  
        

学习经历
    1994,9-1997,7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1986,9-1989,7 
山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1982,9-1986,7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7-现在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7
1994,9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研究经历
    2001,11-2002,8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胶体表面化学研究  
    2000,7-2001,1 
美国佐治亚大学博士后,从事印染废水分析与治理处理 
    1997,10-1999,7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行政职务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 (2004至今)

学术团体兼职:
    1)中国化工标准化委员会水处理剂分会副主任委员  (2003至今)
    2)
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学会副主任委员、《环境污染与防治》、《工业水处理》编委  (2005至今)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李风亭

  • 国籍

    中国

  • 职业

    联合国环境署-中国科技部非洲水行动专家组组长

 
  • 毕业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等

  • 主要成就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四次,二等奖三次

  • 代表作品

    《绿色经济报告》中文版

 
 
 
 

基本情况 

1982,9-1986,7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86,9-1989,7 山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1989,7-1994,9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工作

1994,9-1997,7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1997,10-1999,7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7-2001,1 美国佐治亚大学博士后,从事印染废水分析与治理处理

2001,11-2002,8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环境化学研究

2011年9-10月,德国波茨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访问教授。

工作经历 

1999,7-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 同济大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

研究方向 

水处理理论与混凝技术

工业循环水处理药剂与成套处理技术

水处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技术 (包括混凝剂、絮凝剂、脱色剂、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介孔吸附剂等)

油田水处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技术

造纸废水处理

国家水处理剂标准的修订

气候变化政策与水资源管理

自2000年以来已经主持20多项省部级及工业界课题,已经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拥有发明专利授权20多项。主要从事水处理技术研究和环境政策研究,很多水处理化学品成果已经在全国各地得到使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四次,二等奖三次。主持国家混凝剂和水质稳定剂等水处理药剂的标准制定。研制成功的新型铁系混凝剂、印染废水脱色剂、聚硅氯化铁铝混凝剂、高纯聚合氯化铝、增强聚合氯化铝、聚环氧琥珀酸、聚天冬氨酸、无磷缓蚀阻垢剂、反渗透专用阻垢剂、油田回注水阻垢剂、聚合氯化铝 (铝酸钙)快速沉降剂等已经在山东、上海、江苏、河南、河北、安徽、辽宁、四川、浙江、海南、陕西等地得到使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4年开始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主要从事国际环境政策研究和对于亚太地区/非洲地区/小岛屿国家环境领域官员的培训,国内官员的培训,国际留学生教育工作。培训的官员几经超过2000人次。 在汇丰银行的支持下,2006年发布了第一个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减排报告,"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减排报告 "(科学出版社)。该报告获得联合国环境署官员的高度评价,在环境署的支持下,这一研究将拓展到上海-曼谷-悉尼-东京四个城市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研究。2011年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共同发布非洲水资源报告,2012年里约峰会期间,发布《绿色经济报告》中文版。2006年开始从事非洲水资源研究,担任联合国环境署-中国科技部非洲水行动专家组组长。

科研项目 

1. 2000 铁系混凝剂的快速生产技术研究 (2000年上海市科委鉴定经在上海、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地使用)。

2. 2000 废氯化铁溶液中除镍研究 (国外公司资助)

3. 2001-2003 反渗透卷式膜除污综合技术 (上海市教委和教育基金会曙光计划资助)

4. 2002-2003 固体聚合硫酸高铁混凝剂研究与生产技术 (山东淄博供水管理局,已经建立我国最大的铁系混凝剂生产基地)

5. 2003-2004 多元聚硅氯化铝铁混凝剂生产技术以及低温低浊度水处理 (苏州净水材料公司)

6. 2004-2005 聚环氧琥珀酸/聚天冬氨酸生产与应用 (江苏环保公司)

7. 2005-2006 钢铁公司高炉浊环与净环水处理系统

8. 2007-2009 上海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研究 (汇丰银行)

9. 2004-2013 亚太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培训计划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0. 2007-2009 绿色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 (上海市科委)

11. 2006-2012 中意合作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硕士培养项目 (意大利环境与国土资源部)

12. 2008-2013 非洲干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示范 (科技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3. 2006-2010 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国家标准制定 (国家标准委员会, 上海市科委)

14. 2009-2012 崇明水资源微量污染物状况调查(教育部)

15. 2010-2012 介孔材料的研究与在含藻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美合作项目)

16. 2012-2014 聚硅硫酸铝国家标准制定 (上海市科委,国家标准委员会)

17. 2011- 2012 虹桥商务区低碳指南(上海市虹桥管委会)

18. 2012-2014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研究(科技部)

19. 2012-2013 洗煤水处理工艺与循环利用研究(企业委托)

20. 2013-2015 阳离子聚合物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企业委托)

21. 2013-2015 纳米吸附材料在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企业委托)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