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以城市为集水区,通过水系统的自我调节,最大限度地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物排放,最大程度地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服务于生态平衡,最终实现水资源健康循环的城市。为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海绵城市及相关规划,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11月18日下午,常州市规划局特邀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国家水敏型城市合作研究中心执行总裁Tony H.F.Wong教授,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海绵城市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水处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中心副主任傅大放教授,进行《海绵城市》专题讲座。规划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市建设局、园林局、水利局、环保局、交通局及相关市政建设单位参加讲座。 Tony H.F.Wong教授重点讲解了水敏型原则与智慧应对全球城市水资源环境挑战的策略。他以悉尼和墨尔本等地利用三套方案解决供水、下水和排水问题为例,向大家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技术经验,使我们对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深入了解,纠正认识误区,重新认识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实质。最后结合国内昆山、宁波等城市试点建设情况,分析了在雨水充足的长三角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可行性措施,因地制宜的选择树种、因事制宜地选择施工技术和用材;傅大放教授重点讲解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误区与技术策略,通过结合海绵城市的效益评估,提出了水环境安全及质量改善、微气候调节等一系列应对策略,内容精彩,为常州建设安全、健康、生态、和谐的城市上了生动、有效的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