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全国垃圾填埋场的恶臭影响多少人? 大数据找答案  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仅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0.09%,而其影响到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0.90%,其影响的人群比例则更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23  浏览次数:527
核心提示:全国垃圾填埋场的恶臭影响多少人? 大数据找答案  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仅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0.09%,而其影响到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0.90%,其影响的人群比例则更高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在中国,生活在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居民,可能时常受到恶臭影响。这也是形成邻避现象重要肇因之一。

  垃圾填埋场恶臭是指令人难以忍受的、或使人产生不愉快感觉的,会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气体通称。中国由于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含水率高(40~60%)、易降解有机物含量高(50~70%),使得在填埋处置过程中填埋气无组织释放量大,恶臭污染较为严重。

  根据环保部“12369”环保举报热线2013年的案件处理情况统计,2013年,由于垃圾填埋场恶臭导致的案件达到25起,占2013年总处理案件的1.5%,平均每月发生两起。

  考虑中国垃圾填埋场仅约两千多个,相对百万家工业企业和其他大气、土壤、水环境污染,如此高的案件举报率和处理率,表明了垃圾填埋场恶臭问题的严峻性和群众的关注度。

  环保部“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官方网站也认为,“从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对恶臭、异味污染问题的反映比较集中”。

  为了探讨相关规律,解决相应问题,我们就需要探讨,究竟垃圾填埋场恶臭的影响范围如何,哪些人群受到影响?我们这项研究,基于全国填埋场全口径调研数据,试图通过物理模型和社会数据挖掘,研究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和影响人群,从而为环境研究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我们初步研究得出:

  基于FOD模型计算,中国1955个垃圾填埋场(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下同)2012年硫化氢排放量226吨;经过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计算和CALPUFF模型检验,垃圾填埋场恶臭平均影响距离为796米,个别影响距离超过10公里。

  利用社会大数据(新闻和微博)挖掘分析表明,社会数据得出的影响距离总体上大于基于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计算的距离。

  全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人口达到1228万人,其中敏感人群(儿童+老人)人口数达到264万;影响的敏感单位(学校和医院)达到7818个,其中学校3143个,医院4675个;影响的人群活动占全国总人群活动的1.82%。

  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仅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0.09%,而其影响到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0.90%,其影响的人群比例则更高。

  以下是较为详细的介绍。

  研究方法与数据

  本研究基于全国1955个垃圾填埋场(包括卫生填埋和简易填埋,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垃圾填埋场),利用FOD模型计算每个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气体排放量,利用点源连续高斯模型作为恶臭气体扩散模型,针对每个垃圾填埋场逐一计算其恶臭排放和扩散。基于全国垃圾填埋场的影响范围,利用高空间分辨率人口密度数据、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集、中国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点源GIS数据集、新浪微博大数据集等数据,评估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人口、敏感单位和人群活动。

  本研究确定恶臭影响半径的基础是恶臭的嗅觉阈值,即人能闻到恶臭即认为受到恶臭影响。虽然垃圾填埋场恶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但闻到恶臭并不意味着一定产生健康影响,只是一定会产生心理影响,即使人产生心理厌烦等负面情绪。

  针对垃圾填埋场恶臭的影响范围,主流研究方法是基于物理模型和人对恶臭的嗅阈值。但垃圾填埋场恶臭来源除垃圾填埋场本身外,垃圾填埋场附近的集中运输等也非常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恶臭的影响与人的主观感受联系非常显著,本研究以微博大数据和社会新闻检索数据为社会调查数据,获取反映垃圾填埋场恶臭的影响距离信息,用于与基于物理模型计算的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半径进行比较分析。

图1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研究技术路线图
1
图1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研究技术路线图

  垃圾填埋场恶臭的环境影响及公众态度

  国内外大量研究,采用仪器分析技术对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进行研究,认为其主要成分包括无机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以及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硫化合物(如硫醇、硫醚等)、芳香烃、饱和及不饱和烃、含氮化合物(如胺类、吲哚等)、卤代烃、含氧化合物等。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成分研究也表明,虽然恶臭气体成分复杂,但仍以含硫化合物为主。填埋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类物质的厌氧降解。

  垃圾填埋场恶臭对人体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和神经等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使人呼吸不畅、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头昏脑胀;高浓度恶臭爆发时,会使人失去知觉,甚至窒息死亡;长期暴露于恶臭环境中(不论恶臭强度高低)也会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致癌效应等。近年来,由于垃圾填埋场恶臭问题导致的公众事件时有发生,与国际社会的情况一样,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气体成为公众视野中的重点和热点环境问题,也是公众抱怨和反对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较为全面地了解公众对垃圾填埋场的认识和态度,是解决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本研究以新浪微博(时间:2011.01.01~2014.12.16)中包含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的原创微博代表社会公众对垃圾填埋场的态度。剔除重复的微博,有效微博数共计16440条。从微博数量分省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省的微博数最多,西部西藏、青海、宁夏等省的微博数最少。
图2 中国各省涉及垃圾填埋场微博条数
1
图2 中国各省涉及垃圾填埋场微博条数

  可以看出,微博数和经济发展程度关系较为密切,而与人口数量关系不显著,可能是经济较好的省份,使用微博人口比例相对较高,其环境意愿的表达也更强烈。此外,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也是垃圾填埋场问题较为显著的省份,因而公众对这一问题也相对更关心。

针对16440条微博内容进行语义分析,提取有实际含义的关键词并进行分析(图3),可见焚烧、分类、污染、臭气、城市、环境、环保、政府、居民等词的词频最高。从简单分析看,在公众视野中,垃圾填埋场是城市中影响居民生活较为显著的环境问题,并且“焚烧”和“分类”是近年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臭气”是和垃圾填埋场相关性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是高频关键词中负面评价的关键词,说明恶臭问题一直是公众关心和不满意垃圾填埋场的焦点之一,也是公众视野中垃圾填埋场的重点环境问题。
图3 垃圾填埋场微博语义和关键词分析结果
1
图3 垃圾填埋场微博语义和关键词分析结果

  注:包含部分或全部“垃圾填埋场”的关键词都不进入分析

  为减少伤害与抱怨,应该如何设置垃圾填埋场距离?

国内外无论法规还是科学研究都表明,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的影响距离或防护范围一般在500~1000m之间,如下表。
然而,从目前的结果看:一方面,不同专家学者所用的距离估算方法略有不同,导致其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另一方面,评价的目标或是单一垃圾填埋场,或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简单分类(大、中、小型),导致结果覆盖面小或精度不足。综上所述,有必要采用统一的模型和计算方法,结合垃圾填埋场实际填埋量和当地气候因素,基于中国不同地区、规模和管理模式的垃圾填埋场逐一计算恶臭排放量,然后评价其恶臭影响距离和范围。
1

  然而,从目前的结果看:一方面,不同专家学者所用的距离估算方法略有不同,导致其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另一方面,评价的目标或是单一垃圾填埋场,或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简单分类(大、中、小型),导致结果覆盖面小或精度不足。综上所述,有必要采用统一的模型和计算方法,结合垃圾填埋场实际填埋量和当地气候因素,基于中国不同地区、规模和管理模式的垃圾填埋场逐一计算恶臭排放量,然后评价其恶臭影响距离和范围。

  -基于物理模型的影响范围计算

  我们以硫化氢气体为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代表,基于全国每个垃圾填埋场的详尽信息,利用FOD模型(一级降解动力学方法)计算每个垃圾填埋场的硫化氢气体排放量;利用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以0.41ppb为硫化氢的嗅觉阈值,计算全国每个垃圾填埋场的恶臭影响半径。

  考虑中国垃圾特性和国外有较大差异,直接使用IPCC的推荐参数不但不适合国情,也不能反映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垃圾填埋场的差异,无法准确核算中国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水平,故本研究通过调研我国不同区域内垃圾特性,建立适用于中国的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参数和排放因子,然后基于每个垃圾填埋场点源数据计算中国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

  基于FOD模型及甲烷和硫化氢的数量关系,得到中国每个垃圾填埋场2012年硫化氢的排放量,共计226.62吨,其空间分布见图4。

图4 中国垃圾填埋场2012年硫化氢排放量
0
图4 中国垃圾填埋场2012年硫化氢排放量
本研究以0.41ppb为硫化氢的嗅觉阈值,即1L空气里面有0.00041×10-6L的硫化氢,人就可以嗅觉到硫化氢。基于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计算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距离,不考虑太阳辐射等级数,仅考虑各垃圾填埋场平均风速下的大气稳定度,计算所得即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理论最大值。
图5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距离理论计算值
0
图5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距离理论计算值

  根据前面表格的文献综述,垃圾填埋场恶臭的影响距离或防护范围一般在500~1000m之间,但这一影响半径受垃圾填埋场已填埋量、当年填埋量、垃圾成分、管理水平、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垃圾填埋场往往差异较大。本研究完全基于每个垃圾填埋场数据,较为彻底地“自下而上”计算了恶臭影响范围,计算得到全国的影响范围总面积达到837,476ha,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0.09%,其中广东、四川两省的影响范围最大,西藏和天津两省的影响范围最小。

分析垃圾填埋场恶臭排放量和影响范围之间的关系(图6),可以看出,两者有较强的相关性,当恶臭排放量较低(
图6 填埋场恶臭排放量和影响范围关系图
0
图6 填埋场恶臭排放量和影响范围关系图

  考虑到复杂的气象、地形等环境影响,本研究选择9个典型垃圾填埋场,基于CALPUFF模型(一种烟团扩散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较大条件下以及复杂流场下的环境空气质量模拟以及计算)计算其影响范围,从而比较和检验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的结果。选择典型垃圾填埋场的考虑包括:考虑规模和填埋量较大的垃圾填埋场,其计算结果往往对全国的结果有较大影响;考虑地形影响。因中国部分垃圾填埋场位于山区,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无法反映和考虑地形对恶臭传输的影响;考虑不同区域垃圾填埋场。最终确定的9个垃圾填埋场为北京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南昌麦园垃圾处理场、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深圳下坪固体废弃物垃圾填埋场、重庆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处置场、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西宁沈家沟垃圾场。

基于CALPUFF模型计算其空间影响范围,其硫化氢气体的嗅阈值和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一致,计算结果和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比较,见图7。
图7 CALPUFF模型和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影响范围比较
0
图7 CALPUFF模型和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影响范围比较

  注:a: 北京六里屯垃圾填埋场;b: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处置场;c:南昌市麦园垃圾处理场;d: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e: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f:重庆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g: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处置场;h: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i:西宁沈家沟垃圾填埋场。

  -基于大数据和社会调查的影响范围计算

  尽管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研究的主流方法是基于物理模型,但垃圾填埋场并非简单的点源,其恶臭来源往往有很多种。对于管理不规范的垃圾填埋场,其恶臭来源很可能是一个范围较大的面源。此外,根据现场调研和专家座谈,垃圾填埋场恶臭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垃圾填埋场附近的集中运输。这些因素在垃圾填埋场恶臭传输模型中很难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恶臭的影响受人的主观感受非常显著,不同人群对恶臭的感知能力往往具有很大差异,并且绝大多数的恶臭影响并非直接带来健康损害,而是影响到人的情绪和日常活动。所以,垃圾填埋场恶臭的影响问题,不仅是一个物理过程,还涉及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活动等因素。

  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本研究基于微博大数据和社会新闻数据,获取反映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数据,并与基于物理模型所计算的影响半径进行比较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大数据是新浪微博数据,新浪微博数据获取途径是利用新浪微博官方API,获取APP Key、APP Secret和用户授权的access token,从而获取数据。大数据在本研究中有两个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获取公众反映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信息,并且利用手机微博位置与垃圾填埋场的距离,得到恶臭影响距离,并与同一垃圾填埋场基于物理模型确定的影响半径进行比较;以微博大数据作为人群活动强度的表征,从而基于大数据评估垃圾填埋场恶臭对于人群活动的影响。

考虑到垃圾填埋场的恶臭在夏季影响最为显著(夏季温度高,气压相对低,垃圾中的可降解有机质比例高,恶臭产生和排放量较大),因而本研究获取和分析全国2014年7月份的新浪微博数据。中国2014年7月份有空间位置的新浪微博数为16,952,472条,基于语义分析,从中筛选出3181条内容涉及垃圾的微博(图8),然后进行逐一分析,最终确定了24条微博,其内容明确反映了发微博人当时感受到垃圾填埋场的恶臭影响。
图8 受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微博
0
图8 受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微博

  此外,根据新闻检索获取57条反映垃圾填埋场恶臭的新闻报道,从中筛选出3条反映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距离的有效信息。最终得到的社会调查数据为27个。

  对比分析社会调查的数据和相应垃圾填埋场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计算结果(图9),可发现,大部分社会调查的影响距离都大于理论计算距离,也证实了前面本研究现场调研的观点,即垃圾填埋场由于运输、临时堆放和管理不善等,其实际的恶臭影响距离要大于理论计算的距离。整体而言,27个填埋场的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计算结果要比社会调查数据低32.67%。

图9 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理论计算距离和社会调查距离比较
0
图9 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理论计算距离和社会调查距离比较

  哪些人受到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

  本研究利用恶臭传输高斯模型所计算的影响半径,结合中国人口空间密度数据、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和中国医院、教育机构GIS数据集等,基于GIS空间分析平台,研究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人口、敏感单位和人群活动。

  本研究所指的恶臭影响是包括对人体的健康、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确定恶臭影响半径的基础是恶臭的嗅觉阈值,即人能闻到恶臭即认为受到恶臭的影响。此外,本研究所确定的影响半径是完全基于物理方程,而根据前面分析,微博和社会新闻数据所反映的影响半径往往大于同一垃圾填埋场基于物理方程获取的半径,因而,本研究所确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人口很有可能属于偏低估计。

  -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了164万儿童和100万老人

  利用获得的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距离,结合美国LandScan 1km人口数据,评估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人口。LandScan 全球人口动态统计分析数据库由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开发,是全球最为准确、可靠,和具有分布模型及最佳分辨率的全球人口动态统计分析数据。

图10 LandScan 中国1km人口网格数据
0
图10 LandScan 中国1km人口网格数据
基于GIS空间分析平台,结合前面计算的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空间范围和LandScan人口数据,得到中国受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总人口为1227.52万人,各省受影响人口见下表。
LandScan人口数据缺乏人口结构特征,因而本研究同时采用了基于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集。本研究基于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集和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空间范围,也计算了影响人口总数,为1049.87万人,比基于LandScan计算结果(1227.52万人)低14.47%。考虑中国乡镇平均面积为189 平方公里,而垃圾填埋场的影响范围往往较小(平均半径为796米),所以难以反映垃圾填埋场影响范围内人口较为精细的空间分布。所以本研究以基于LandScan数据计算的影响人口作为最终结果。
0

  LandScan人口数据缺乏人口结构特征,因而本研究同时采用了基于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集。本研究基于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集和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空间范围,也计算了影响人口总数,为1049.87万人,比基于LandScan计算结果(1227.52万人)低14.47%。考虑中国乡镇平均面积为189 平方公里,而垃圾填埋场的影响范围往往较小(平均半径为796米),所以难以反映垃圾填埋场影响范围内人口较为精细的空间分布。所以本研究以基于LandScan数据计算的影响人口作为最终结果。

图11 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集(2010年)
0
图11 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集(2010年)
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集的重要特点是人口特征信息更加完备,例如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信息等。因而,本研究以1227.52万人为受影响人口,同时采用中国乡镇人口空间数据集计算得到的受影响人群的不同年龄群和性别比例,最终计算得到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内的不同人群特征(图12),可以看出,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了164万儿童和100万老人,敏感人群(儿童+老人)人口数达到264万。
图12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人口结构特征
0
图12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人口结构特征

  -受影响的敏感单位:学校和医院

  本研究所指的敏感单位是指恶臭可能会对其产生较为显著影响的单位或机构。本研究仅分析两种类型的单位,即医疗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包括所有类型的诊所、医院、体检中心和卫生站等;学校不包括大学及其他成人教育,仅包括高中及高中以下(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的各类教育单位。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敏感单位见图13和上表。

图13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敏感单位空间分布
0
图13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敏感单位空间分布
从各省情况看(图14),广东省受影响人口和学校位居各省第一,医疗机构位居第二,不仅说明广东省的垃圾填埋量大,也说明广东省的人口密度高且与垃圾填埋场的距离相对较近。但从趋势上看,并非受影响的人口越多,相应受影响的医疗和学校就多,一些省份,例如云南和青海等省,其受影响总人口并不高(和人口密度高低有关),但其受影响的医疗机构却相对较多。
图14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人口和敏感单位
0
图14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的人口和敏感单位

  注: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受影响人口的相对大小;图中仅标注出了受影响人口排前15位的省份。

  对比图2可以看出,各省受影响人口数量和各省通过微博表达垃圾填埋场的数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和上海等省受垃圾填埋场影响人口较多,同时经济较为发达,使用微博的人口比例较高,所以其微博评论垃圾填埋场的数量最多。

  -填埋场周边400-800米范围内,往往是人活动强度比较大的区域

  根据人口密度空间数据评估受影响人群,其潜在的假设是人基本上不发生移动,从而可以根据人口空间密度数据评估具体的受影响人口。但事实上,人的移动和活动能力非常强,即便其居住场所(人口统计和人口普查的依据)是固定的,其很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其他地方活动。因而,人口空间密度数据可以评估总受影响人口,但却无法评估受影响的人群活动。而评估垃圾填埋场恶臭对人群活动强度的影响,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恶臭对人群产生的影响。

但人群活动数据极难获取,并且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而当前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为研究人的行为和活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支持。本研究以前述所获取的新浪微博信息表征人的活动强度。以当前每个垃圾填埋场为中心,向外扩5千米,每100米径向距离计算一次微博空间密度,得到曲线如图15。
图15 中国垃圾填埋场周边不同距离内微博活跃程度
0
图15 中国垃圾填埋场周边不同距离内微博活跃程度

  从图15中可以看出,距离垃圾填埋场400m~800m的距离,是微博空间密度(单位面积的微博数)最高的区域。当距离小于400m时,距离更近,微博空间密度快速下降;当距离大于800m时,距离越远,微博的空间密度也在逐渐降低。这很大程度上说明,在全国水平上,填埋场周边400m~800m范围内,往往是人活动强度比较大的区域,而这一区域恰恰是填埋场恶臭的影响距离(全国填埋场恶臭平均影响距离为796m)。这两个空间范围的重合,必然会形成填埋场恶臭对人群活动的显著影响。

  中国2014年7月份有空间位置的新浪微博数为16,952,472条,而在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内有空间位置的新浪微博数为308,009条,占总数的1.82%,因而可以近似认为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了全国人群活动的1.82%。个别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内的微博数超过了1万条,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一些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群活动强度较大的区域(商场、休闲娱乐场所或高密度居民区等)相对距离较近。

  选择6个典型垃圾填埋场,分析其恶臭影响范围内的敏感单位、人群活动强度及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检验恶臭影响人群活动的结果。从图16中可以看出,北京高安屯垃圾填埋场、保定无害化处理中心、南京天井洼处理厂的恶臭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相对较多,其影响的人口、人群活动等相对较高;绵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距离机场较近,其东北方向分布着较多的居住区,天水市泰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的西北方向和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西南方向都有村庄分布,这三个填埋场在特定方向有较大影响。

图16 中国典型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内的人群活动
0
图16 中国典型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内的人群活动

  结论和讨论

  垃圾填埋场本身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但其建设和运营却会对公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为显著的恶臭影响。因而,垃圾填埋场出现了较为显著的邻避效应(Not In My Back Yard)。

  根据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结合人口、单位点源等空间数据,经空间分析得出,受填埋场恶臭影响的人口为1227.5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90%,其中儿童164万人,老人100万,即敏感人群(儿童+老人)人口数达到264万;共计影响7818个敏感单位,其中学校3143个,医院4675个。

  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的面积仅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09%,而其影响到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0.90%,其影响的人群活动占比达到了1.82%(图17)。由此可以看出垃圾填埋场恶臭问题不容忽视,其所带来的问题已经较为显著得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在“12369”环保举报热线中,垃圾填埋场恶臭的环境案件占到总处理案件的1.5%的原因。

本研究的特色在于保证微观层面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即以每个垃圾填埋场自身数据为计算依据,不做太多参数平均化假设,同时又能比较完整地覆盖全国所有垃圾填埋场,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和全面地评估中国垃圾填埋场恶臭的影响情况。
图17 中国垃圾填埋场影响人口及人群活动占全国比例
0
图17 中国垃圾填埋场影响人口及人群活动占全国比例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1)地面点源连续高斯模型中没有考虑地形、三维气象场等因素,而上述因素均地形会对恶臭气体的传输产生影响。但根据CALPUFF模型对9个典型垃圾填埋场的计算结果和比较分析,地形、三维气象场等因素并未对填埋场恶臭影响范围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说明在当前可获取的数据空间分辨率及填埋场恶臭影响空间尺度水平下,地形因素、三维气象场等因素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2)尽管硫化氢是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并且国内外也主要以硫化氢作为垃圾填埋场恶臭的表征,但以硫化氢代表全部恶臭气体仍会忽略其他气体的影响,从而可能低估影响。以上问题都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3)本研究试探性地使用了微博大数据表征人群活动,该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存在数据有偏性(使用微博的人群和总人群的年龄、性别分布形态并非完全一致)等问题,但微博大数据提供了此前难以或无法获取的微观层面的人的活动信息,对研究垃圾填埋场恶臭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垃圾填埋场恶臭对于人群活动的影响研究。

  (作者蔡博峰、王金南、曹东、刘兰翠来自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龙瀛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建国、倪哲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伯鑫来自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高庆先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李栋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江浩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全国垃圾填埋场的恶臭影响多少人? 大数据找答案

来源:澎湃

  •  
  •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聚力水务科技创新、中德研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开始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低碳运营实践与探索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开始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镇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论坛|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应用与推广 中国给水排水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 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学术讲座|低碳水质净化技术及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 9:30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5日 20:00—22:00
德国专场直播主题: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 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德国专场 时间:2022年12月20日  下午 15:00—17:00(北京时间) 2022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德沼气合作论坛的主论坛将于12月15日下午2点召开
技术交流 | 德国污水处理厂 计算系列规程使用介绍 城建水业 WaterInsight首期丨王志伟教授:膜法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0日 10:00—11:00
处理工艺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8:30—12:15 建设管理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7日 14:00—17:15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20:00—22:00 Training Course for Advanced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
12月3日|2022IWA中国漏损控制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3日(周六)9:00—17:00 2022-12-03 09: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八期)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日 20:00—22:00 2022-12-01 20: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输配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4:00—17:05 2022-11-30 14: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七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5日 20:00—22:00 2022-11-25 20:00:00 开始
国标图集22HM00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一)》首次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4日 13:30—17:30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 李玉友,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导,注册工程师】颗粒污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从UASB到新型高效脱氮和磷回收
中国建科成立70周年|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13:30—18:25   2022-11-22 13:3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六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20:00—22:00
会议预告|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五期) 中国给水排水 奋进七十载 起航新征程|中国市政华北院第十届科技工作会议暨庆祝建院七十周年大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8日 9:30   2022-11-18 09:00:00 开始
樊明远:中国城市水业的效率和服务要做一个规范     樊明远 世界银行高级工程师 黄绵松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海绵城市系统化运维的挑战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6日 18:30  黄绵松  北京
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云端活动周寻水路  污水回用专场      转发直播赠送  中国给水排水电子期刊  !!!  直播抽奖 100份 中国给水排水电子期刊  !!! 首届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即将开幕,同步举行的节水时光云端活动周”也将于2022年11月15日10:00-12:00 、14:30-17:00,在云端与水务行业的专家朋友见面!    在这即将到来激动
会议预告|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四期) 中国给水排水 国标图集22HM00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一)》首次宣贯会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3日 16:00—18:00 2022-11-03 16: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 会议预告 |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国合环境
精彩预告 | 黄河中上游水环境国际论坛·颗粒污泥水处理创新与应用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全球环境科学高峰论坛系列讲座( BEST):电活性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能提升、生物修复、金属腐蚀以及新型电子设备    报告人: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Derek Lovley教授
彭永臻院士直播预告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与发展/2022年中国污泥大会(第十三届)/工业污泥大会/固废大会/渗滤液大会 直播预告 | 8月21日 中外雨水管理经验和挑战研讨会 中国给水排水    留德华人资源与环境学会  潘伯寿博士,于1991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德国GKW工程设计及咨询公司,贝
清水绕村庄,农家换新颜 山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8月9日上午,山东省在日照市召开2022年全省东部片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场推进会,参会代表现场观摩学习了岚山区、高新区等 【水大会直播二位码】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水管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再生水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大会目次及报告日程
威立雅应对碳中和愿景的思路 原创 Veolia 威立雅水务技术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八届年会暨水安全保障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高峰论坛日程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