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未来科技城污水处理厂项目
项目类型:新项目 ppp项目融资模式:PPP 项目所属行业:环保绿化 项目地区:天津-天津 详细地址:天津市未来科技城 投资总额:71360万元 拟引投资总金额:71360万元 项目主要内容: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11800吨/天。 |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 天津市未来科技城污水处理厂项目 |
---|---|
项目类型 | 新项目 |
ppp项目融资模式 | PPP |
项目所属行业 | 环保绿化 |
项目地区 | 天津-天津 |
详细地址 | 天津市未来科技城 |
投资总额 | 71360万元 |
---|---|
拟引投资总金额 | 71360万元 |
项目主要内容 | 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11800吨/天。 |
---|
天津市未来科技城污水处理厂项目


天津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公告 |
http://www.thip.gov.cn 2014-09-17
|
一. 基本情况 为强化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配合国家的“千人战略”,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在北京、天津、武汉、杭州四个城市建设未来科技城的重大战略部署。并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集聚国际一流科研人才;产出和转化国际一流科研成果”的总体要求。 天津未来科技城选址在宁河县七里海湿地西南部,规划范围144.85平方公里。南部紧邻东丽湖,距中心城区25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25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35公里。交通便捷,生态良好。
![]() 二. 规划要点 1、规划范围与期限 总体规划四至范围:东至七里海湿地保护区的缓冲区边界;南至蓟汕联络线、京津高速公路;西至潘庄工业区西边界;北至潘庄工业区北边界、七里海湿地保护区的试验区。 规划期限:近期2013-2020年;远期2020-2030年。 2、发展定位与规模 落实中央对未来科技城“智慧经济城、创新先导城”的总体定位,规划提出“三基地、三新城”的发展定位。 即:首都功能疏解的承接基地、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基地、产业链完整的高端制造业的研发转化基地、链接全球创新要素资源的高端产业新城、彰显智慧活力的宜居乐业新城、凸显生态特色的文化旅游新城。 发展规模:至规划期末,实现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规划常住人口7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 |
3、总体布局

4、产业发展
(1)产业发展目标
依托天津市产业发展基础,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以探索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宗旨,积极引进一批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项目,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大力度关注、挖掘和培育一批新业态,加快形成支撑高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园区。
主导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四横五纵”的高速公路网,使得规划区与北京、天津中心城区、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唐山等区域经济中心之间形成快捷联系通道,其中,四横为滨保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津宁高速公路、京港高速公路;五纵为津蓟高速公路、蓟汕联络线、唐津高速公路、滨海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塘承高速公路。
规划在规划区外围增加金钟快速路加强未来科技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规划区外围共形成“三横四纵”的普通干线路网,作为高速公路的补充,承担规划区对外联系,其中三横为津榆路、七里海大道、永定新河北路,四纵为宝白路南延线、津芦南线、东金路北延线、津汉公路。
另外,未来科技城对外公交联系以快速到达为目标,主要以大、中运量公交为主,将形成“轨道+区间快线+定制公交”的多模式公交系统。
7、生态与环境建设
规划梳理现状水网,结合现状地形和已有规划项目,梳理一条水脉,形成环绕七里海湿地的水环。并在中央共享绿廊内规划一条水系,向北连通七里海,向南与永定新河和东丽湖水体相连。并在项目区东部城市生活区内规划多条景观河道。维系七里海地区水网交织的自然景观,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规划形成“一廊、两带”的生态结构。
一廊是指串联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和东丽郊野公园的生态景观廊道;两带是指潮白新河和永定新河两条城市绿化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