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冬梅 通讯员王红旗)市住建委集中力量,紧扣质量、安全、进度等关键环节,持续推动市污泥处理厂工程加快建设进度。
市污泥处理厂工程是我市“双创”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善全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该项目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泥400吨,项目选址在卧龙区潦河镇上范营村西南,采用“负压供养——机械翻抛——生物一体化除臭”工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以来,市住建委积极组织施工,制订详细工作方案,细化建设任务,明确时间节点。现厂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综合办公楼、除臭滤池、配电室、发酵车间等建设正在平稳推进。下一步市住建委将强化工程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严格工程质量标准,持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建成投运。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数字化城管运行见成效
本报讯 (记者陈杰超 通讯员靖安猛)记者日前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获悉,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已取得明显成效,正成为城市管理工作一把利剑。
据了解,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今年2月2日开始运行,目前已将卧龙、宛城、高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四区政府(管委会)和市规划、住建、城管、公安、交通等19个市直部门以及供电、移动、电信等15个专业部门,共38个部门纳入数字城管考核范围,初步形成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统一高效监督指挥机制、快速准确的问题应对机制、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解决了以往管理被动、主体分散、手段落后、监督不力等弊端,真正构建了“大城管”格局。截至7月31日,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37682件,立案数134152件,处置数110685件,结案数104140件,处置率92.42%。
淅川县
新建一座文物展厅
本报讯(记者陈杰超 通讯员衡俊峰 杜治富)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淅川县文物展厅于近日动工,该工程工期10个月,预计明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
为促进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淅川县博物馆藏品的保护设施条件,同时促进旅游开发及提高当地文物保护意识,国家投资499万元,在淅川县博物馆院内建一座总建筑面积3294.6平方米的文物展厅。
淅川县是河南省文物大县,境内文物十分丰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香严寺、荆紫关古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马岭遗址、龙山遗址、沟湾遗址、贾沟遗址、下寨遗址、杨河古墓、下寺古墓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3处,丹江口库区文物发掘保护点17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