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朱永官---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入选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12  浏览次数:482
核心提示:朱永官---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厂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姓名 朱永官 性别:
职称 院士,研究员 学历 研究生
电话 010- 62936940,62849158 传真: 86-10-62936940
Email: ygzhu@rcees.ac.cn 邮编: 100085
地址 北京海淀区双清路18号
简历:

    朱永官  研究员,1967年8月生于浙江桐乡,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89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生物学博士学位。1994年3月至2002年1月先后在英国女王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学习和工作,2002年回国工作,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澳联合土壤环境实验室主任,2007年7月-2009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10月任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工作涉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迁移和生物转化的机制,主要包括根际过程、微生物分子生态和植物分子生理学等。研究小组系统研究了植物砷吸收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揭示了水稻根表铁膜与砷动态的关系,发现和表征了植物砷酸还原酶;系统分析和表征了全球水稻砷、硒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发现砷污染可能导致水稻硒等有益微量元素的积累;揭示了蓝藻砷甲基化的分子机制;阐述了植物菌根菌共生与污染物的根际过滤机制及菌根依赖性(生态专一性)与植物磷素高效的相互关系;探明了水稻根际氧化-还原梯度上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变化特征;系统分析了土壤-植物系统钾铯交互作用的机理。目前研究重点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制与调控,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等。主要研究成果于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至今已在国际主流刊物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Cell, New Phytologi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已经发表的国际论文被引用近4000次,H index 为35(截至2012年6月)。

研究方向:

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根际,污染生态学,土壤生物学

专家类别:
院士,研究员
社会任职:
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副主编: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编委: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Marschner Reviews 编辑, Plant and Soil 顾问, New Phytologist 编委,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0720102042)“持久性有毒物质在土壤-水稻界面的联合作用机理研究” 100万元,2008年1月-2010年12月
英国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研究理事会合作项目(BB/F004184/1) “亚洲地区水稻砷污染的遗传和环境控制因子研究” 2.3万英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671102)“水稻根表铁膜形成的微生物学过程及其机理研究”45万元,2007年1月-2009年12月
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合作项目:“中国地下水中砷污染与有机物的关联”15.4万瑞士法郎,2009年-2012年
 
获奖及荣誉:

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根际,污染生态学,土壤生物学
英国皇家学会特别研究员奖,1994
英国核工程师学会年度最佳论文奖,1998
国家留学回国成就奖,2003
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
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08

代表论著:

1. Chen X P, Zhu Y G*, Xia Y, Shen J P and He J Z 2008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important players in paddy rhizosphere soil?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0, 1978-1987.

2. Chen Z, Zhu Y G*, Liu W J and Meharg A A 2005 Direct evidence showing the effect of root surface iron plaque on arsenite and arsenate uptake into rice (Oryza sativa) roots. New Phytologist 165, 91-97.

3. Guo W, Zhu Y G*, Liu W J, Liang Y C, Geng C N and Wang S G 2007 Is the effect of silicon on rice uptake of arsenate (As-v) related to internal silicon concentrations, iron plaque and phosphate nutri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48, 251-257.

4. Liu W J, Zhu Y G*, Hu Y, Williams P N, Gault A G, Meharg A A, Charnock J M and Smith F A 2006 Arsenic sequestration in iron plaque, its accumulation and speciation in mature rice plants (Oryza sativa 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0, 5730-5736.

5. Liu W J, Zhu Y G*, Smith F A and Smith S E 2004 Do phosphorus nutrition and iron plaque alter arsenate (As) uptake by rice seedlings in hydroponic culture? New Phytologist 162, 481-488.

6.  Williams P N, Lei M, Sun G X, Huang Q, Lu Y, Deacon C, Meharg A A and Zhu Y G* 2009 Occurrence and Partitioning of Cadmium, Arsenic and Lead in Mine Impacted Paddy Rice: Hunan,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3, 637-642.

7. Zhang J, Zhu Y G*, Zeng D L, Cheng W D, Qian Q and Duan G L 2008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ssociated with arsenic accumulation in rice (Oryza sativa). New Phytologist 177, 350-355.

8. Zhang X, Zhao F J, Huang Q, Williams P N, Sun G X and Zhu Y G* 2009 Arsenic uptake and speciation in the rootless duckweed Wolffia globosa. New Phytologist 182, 421-428.

9. Zhu Y G*, Sun G X, Lei M, Teng M, Liu Y X, Chen N C, Wang L H, Carey A M, Deacon C, Raab A, Meharg A A and Williams P N 2008a High percentage inorganic arsenic content of mining impacted and nonimpacted Chinese ric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2, 5008-5013.

10.Zhu Y G*, Williams P N and Meharg A A 2008b Exposure to inorganic arsenic from rice: A global health issu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54, 169-171.

姓名:朱永官              性别:男

职称:研究员              学历:研究生

电话:(010)62936940,62849158  传真:(010)62936940

Email:ygzhu@rcees.ac.cn      邮编:1000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研究方向:

环境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简介:

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任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Environmental Pollution副主编, Plant and Soil领域编辑(Marschner Review editor),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New Phytologist等刊物编委。

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机制,包括根际过程、微生物分子生态和植物分子生理学等。研究小组系统研究了植物砷吸收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如分析和表征了全球水稻砷、硒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揭示了水稻根表铁膜与砷动态的关系,发现和表征了植物砷酸还原酶,探索了菌根菌共生与污染物的根际过滤机制,解析了氧化-还原梯度上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目前的主要研究重点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制与调控。主要研究成果于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曾经主持和正在主持的重要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以及来自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合作项目。

至今已在国际主流刊物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Cell, New Phytologi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主要获奖有:2003年国家留学回国成就奖;2006年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招生专业:

环境生物学

 

专家类别:

研究员、“百人计划”入选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朱永官,男,1967年8月出生,浙江桐乡人,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留学回国工作成就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级人才。现任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2009-)、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1-2] 
朱永官成功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与澳大利亚首个联合实验室,并任首届主任(现任室主任为贺纪正研究员)。首次揭示了土壤—水稻体系中砷—磷—铁膜三者交互作用的机理,论文发表在著名国际刊物New Phytologist上[3]  ,被国际专家称为水稻砷污染控制的新希望。在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系统研究土壤—植物系统中钾—铯交互作用,成为该领域的国际权威之一。
2004年至2012年,应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博士邀请,朱永官作为该机构我国唯一的科学顾问,为提升中国在环境核污染治理和核技术应用领域的国际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1]  [4] 
朱永官博士现任国际放射生态联盟的副主席,国际土壤学会土壤退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曾任国际学术刊物Environmental Pollution副主编(2008-2012),现任国际学术刊物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副主编(2012-),并任多个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或编辑。[1-2] 
 
朱永官 研究员,1967年8月生于浙江桐乡,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生物学博士学位。[1-2] 
1994年3月至2002年1月先后在英国女王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习和工作,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回国工作,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澳联合土壤环境实验室主任。
2007年7月-2009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12月任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5] 
研究工作涉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迁移和生物转化的机制,主要包括根际过程、微生物分子生态和植物分子生理学等。研究小组系统研究了植物砷吸收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揭示了水稻根表铁膜与砷动态的关系,发现和表征了植物砷酸还原酶;系统分析和表征了全球水稻砷、硒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发现砷污染可能导致水稻硒等有益微量元素的积累;揭示了蓝藻砷甲基化的分子机制;阐述了植物菌根菌共生与污染物的根际过滤机制及菌根依赖性(生态专一性)与植物磷素高效的相互关系;探明了水稻根际氧化-还原梯度上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变化特征;系统分析了土壤-植物系统钾铯交互作用的机理。研究重点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制与调控,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等。主要研究成果于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至今已在PNA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1余篇。截止到2014年1月15日,共发表SCI论文201篇。总被引次数6293次,平均每篇被引31次,h-index为43。[6]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