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 |戴晓虎:污泥稳定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思考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戴晓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教授。
介绍了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以及国内外污泥稳定化的发展,明确了污泥稳定化的目标和意义。通过对目前常用的污泥稳定化技术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了污泥厌氧消化作为稳定化技术的优势,阐明了生物稳定化技术与干化焚烧技术的互补关系,提出了未来污泥稳定化与资源化的发展趋势。
1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的日益完善,污水处理量也逐年增长。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9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 976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7亿m3/d。按照每处理1万m3生活污水产生污泥5~8 t(以含水率80%计)计算,目前我国污泥年产量超过4 000万t,以每年10%的增长速度,预计2020~2025年间,我国污泥年产量将突破6 000万t(以含水率80%计)。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水轻泥”,污泥处理处置没有同步跟上,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形势十分严峻,见图1。
常用的污泥处置方式有土地利用、干化焚烧、建材利用和填埋等。污泥的处置方式决定了处理过程的选择,不论何种处置方式,均要求首先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降低污泥运输、储运及处理过程的二次污染风险,同时污泥经过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后,能够显著降低后续处理处置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因此,国家“水十条”明确指出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见图2。
污水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实现污染物降解和去除,而污水处理过程30%~50%污染物转移至污泥中,污泥富集了大量的污染物,具有较高的二次污染风险,所以污泥稳定化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污染物降解的延续。目前,虽然我国90%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泥脱水减量化处理,但实现污泥生物稳定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数量比例不足3%,大部分污泥未进行稳定化处理直接进行填埋,不到20%的污泥得到安全处理处置,见图3。
从污泥处理处置全链条角度分析,由于污泥稳定化处理缺乏,导致污泥后续处理易腐污染物释放,使得后续处理处置过程的处理量及环境条件加大,污泥稳定化处理成为我国现阶段污泥处理处置的短板,制约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
2污泥稳定化含义和目标
污泥稳定化,一方面是通过实现易降解、易腐有机质的进一步转化,完善污水处理厂有机物去除与转化的功能;另一方面是为污泥后续处理处置,特别是土地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通常,污泥稳定化的过程能同时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其中,无害化处理为基本要求,减量化处理为基础,稳定化处理为核心,资源化利用为终极目标。
2.1稳定化含义
因此,“污泥稳定化”的含义,一是指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即污泥实现稳定化的方法,与污泥处理的其他手段如“减量化”等手段相对应;另一指的是污泥经过稳定化处理后所处的状态,与“未稳定的生污泥”相对应。
2.2稳定化目标
污泥稳定化的目标是减少污泥中易生物降解有机质的含量,杀死病原菌,同时降低含水率以减少污泥体积。通过人为、有序的生物、化学等“污泥稳定化技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逐渐转化为CH4/CO2/H2O等无机化合物,最终实现遏制微生物反应的发生或者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就是说,使得生污泥在经过稳定化处理后能在后续处理处置过程中不再引发恶臭,改善后续处置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更适合农业、园艺或者林业生产等的利用。
3国内外污泥稳定化发展
3.1国外污泥稳定化的发展
国外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污水中污染物去除在处理工艺上分成二个部分,一是污水处理部分,通过好氧微生物去除可溶性或胶体物质,另一是处理富集到污泥中的颗粒物质和由于生物合成产生的细胞物质,就污水处理全过程而言,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常大型污水处理厂是通过厌氧消化等稳定化技术进行能源和资源回收,回收能源用于供给污水处理厂能耗,小型污水处理厂采用好氧稳定方式。国外发达国家污泥在污水处理厂必须实现100%稳定化处理,才能运出厂实现后续的安全处置。
3.2我国污泥稳定化的发展
我国污泥稳定化方面的政策和标准也在逐渐完善,国家部委已先后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处理的要求。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规定(见表1),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后应达到表1的规定。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参照美国EPA对于稳定化标准的规定,也对污泥稳定化作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污泥稳定化处理包括厌氧消化、堆肥、好氧消化、热碱水解和石灰稳定5项工艺技术,并规定了这5项工艺技术的稳定化控制指标,见表2。
4污泥稳定化技术途径
4.1污泥物理化学稳定化技术
污泥的物理化学稳定技术主要包括石灰稳定和热碱水解,以及氯氧化、湿式氧化、热解和干化焚烧技术等。
(1)石灰稳定是向含水率80%~85%的污泥中投加生石灰,从而发生放热反应,使污泥温度增高,由此导致一部分水分被蒸发,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同时提高污泥pH。温度和pH的升高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与杀菌作用,同时对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属离子起到钝化作用,保证了污泥处置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性和无害性。石灰稳定具有投资成本低,占地少等优点,但石灰稳定没有降解污泥中易腐有机物,只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稳定化同时由于添加石灰污泥量增加,仅能实现“短期稳定化”,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污泥将重新回到“非稳定状态”。
(2)污泥的热碱水解是热处理和碱处理的联合,通常加热温度一般为110~140 ℃,投加氢氧化钠或石灰等碱性物质使污泥pH达到10以上。在此条件下,污泥中细胞被破壁,微生物被全部灭杀,污泥的脱水性能达到改善。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等优点。但该法和石灰稳定类似,也仅能实现“短期稳定化”目的。
(3)氯氧化法是利用高剂量的氯气将污泥化学氧化。通常将氯气直接加入贮存在密封反应器内的污泥中经过短时间后脱水。氯氧化法可以有效灭杀细菌,但对污泥中的有机物降解不彻底,也是一种“短期稳定化”方法。
(4)湿式氧化法(WO)是将污泥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实现有机物氧化,生成水、CO2及少量固体残渣。湿式氧化对含各种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泥的处理效果较好。WO技术可以同时实现降低污泥中有机质、灭杀细菌等目的,但该方法投资大、运行费用较高,目前没有大规模应用。
(5)污泥焚烧严格意义上说也是降解有机物实现污泥稳定化减量化的一种方法,它可破坏污泥中全部的有机质,杀死病原体,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和质量。但是,污泥有机质含量低,污泥焚烧工艺投资及运行成本高,烟气飞灰处理要求高,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6)污泥热解/碳化/气化技术是利用污泥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条件下对其加热,使有机物产生热裂解,形成利用价值较高的气相产物和固体残渣。是实现污泥稳定化、资源化的一种途径。热解技术目前在国内已有小规模应用,但是和焚烧技术类似大规模应用存在成本效益的问题。
4.2污泥生物稳定化技术
污泥的生物稳定技术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延时曝气和好氧发酵(也称好氧堆肥)技术,见表3。
(1)厌氧消化是在无氧条件下,污泥中的有机物由厌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在密闭消化池内的缺氧条件下,一部分菌体逐渐转化为厌氧菌或兼性菌,降解易腐有机污染物,实现污泥稳定化和减量化。通过厌氧消化,可使污泥中部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回收能源,同时可消灭恶臭及各种病原菌和寄生虫,使污泥达到安全稳定的程度。
(2)污泥好氧消化是微生物通过其细胞原生质的内源或自身氧化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细胞物质中可生物降解的组分被渐渐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氨,然后氨可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由于内源呼吸状态下,细胞物质合成的量远远低于矿化分解的量,从而达到污泥减量与稳定的效果。该技术分为延时曝气和浓缩污泥高温好氧消化。
(3)污泥好氧发酵(好氧堆肥)是指在一定的水分、C/N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好氧发酵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变成腐殖质样残渣(肥料)的过程。在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化为稳定的腐殖化残渣,对环境尤其是土壤环境不再构成危害。由于好氧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 ℃,极限可达80~90 ℃或更高,故也称高温堆肥。
5污泥厌氧生物稳定化处理的技术优势
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污泥稳定化技术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和好氧发酵生物稳定化技术,以及干化焚烧等物理化学稳定化技术。其中,厌氧消化作为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污泥通过厌氧消化可以实现稳定化和沼气能源回收;②污泥经过厌氧消化生物稳定化和减量化,同时提升脱水性能,有助于降低后续干化和焚烧处理投资和运行成本。
国内一直对于污泥厌氧消化和干化焚烧两种稳定化减量化技术的关系认识模糊,认为两者只能选择其一,“如采用焚烧处理不必要进行厌氧消化处理”。研究表明,与生污泥直接进行焚烧相比,污泥进行高级厌氧消化具有:①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泥量(减量30%~50%),相应干化焚烧系统的建造规模也减少30%~50%;
②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在同等条件下较生物泥脱水能力提升5%~10%,虽然厌氧消化过程减少了干基热值,但是脱水效率的提升比消化对热值影响更大,污泥厌氧消化和生污泥直接焚烧整体热效率及能源的综合回收量可以提升20%~40%;
③厌氧消化已实现污泥稳定化,消化污泥可以实现多途径资源化处置利用,对后续处理的量和要求方面可以灵活考虑。污泥通过高级厌氧消化应尽可能实现土地利用,如不具备条件,通过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再进行热化学处理可以减少焚烧量,由于同等条件脱水效率的提升,综合能量平衡及热效率也具有优势。该技术路线在英国曼彻斯特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得到应用和证明。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以及资源回收的大背景下,考虑到城市污泥“污染”和“资源”的双重属性,污泥稳定化技术的发展应以稳定化为目标,以资源化为手段,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基本原则,结合泥质特点强化技术创新,解决安全处置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和污水处理技术相比,污泥处理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但近年来在污泥厌氧消化研究领域发展迅速,通过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新型研究检测方法等学科交叉,出现了一批高效厌氧稳定的新技术原理和方法。
6结论
(1)污泥稳定化处理是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全链条环节的短板,从各种工艺的全生命周期评估及未来低碳绿色的发展要求,应大力推广污泥厌氧生物稳定化技术,实现污泥稳定化和减量化、能源化回收利用。通过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技术的开发应用,弥补传统厌氧消化负荷低、转化效率低、反应时间长、对寄生虫卵及致病菌等灭活率低的不足,提升了污泥厌氧稳定化和沼气回收效率,实现了污泥真正意义上生物减量,可以缓解污泥后续处理处置的环境和经济压力。
(2)污泥土地利用也是我国污泥处置环节的短板。基于我国国情、污泥的来源属性及国外发展的经验和趋势,我国稳定化污泥土地利用是一种能使污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处置方式。目前急需加强对稳定化污泥土地利用的物质迁移转化规律及环境风险评估方面的量化研究,已有工程项目的评估,遵循污泥处置决定处理的原则,提出基于污泥土地利用的污泥处理技术要求和指标,完善污泥土地利用的相关标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土地利用的市场化运行模式、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监管体系。
微信对原文有删减,原文标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处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思考;作者:戴晓虎;刊登在《给水排水》2017年12期水业导航栏目。


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和3个以上专业群,赠送
中国给水排水2015-2017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1本)+中国给水排水杂志2本,数量有限,先转发先得。转发后再微信平台留下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手机等信息即可。
2018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请提前报名,限800人)
时间:2018年4月
地点:保定 雄安新区
组织机构
主管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施维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水协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战略联盟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
全国排水委员会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微信名称:water8848微信号:cnwater8848 )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 )
支持媒体:中国建设报、中国水业网( www.water8848.com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网站(www.watergasheat.com)、亚洲环保杂志 、中国水网、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水处理技术杂志、供水技术杂志 等
为贯彻落实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要求,酝酿多年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颁布。该计划强调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的一体化管理,预计到2018年中国水处理投资可达2万亿元。 随着水行业企业迎来发展黄金时代,2018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八届)也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泥量也同步大幅增加。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以下简称城镇,不含其它建制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4063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78亿立方米/日,年产生含水量80%的污泥5000多万吨。“水十条”规定,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而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7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污泥随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与再污染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社会的关注促使国家不得不对污泥的处理处置重视起来,国家的重视又促使了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住建部明确要求:各地要按照“绿色、环保、循环、低碳”的污泥处置技术路线,督促落实城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的主体责任,合理选择工艺,加快设施建设。各级排水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污泥处理处置单位严格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要求,对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和报告;对非法污泥堆放点要一律予以取缔,不满足防护要求的污泥临时堆放点要限期完成达标改造;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转移、倾倒、处置污泥的,要严格依法处罚。要打通污泥无害化产物的出路,“以资源化带动产业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对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平,了解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前景与发展趋势,切实达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要求,避免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联合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上海施维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中国水协 等单位决定举办“2018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九届)”。届时将邀请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到会作主题报告,针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标准实施、成熟工艺及设备运行经验、污泥处置政策等问题进行解答和研讨交流,同时为相关单位搭建推介城镇污泥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平台。
本次会议将邀请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领导;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领导;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内和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会议同时将邀请全国排水行业设计、科研、运营单位、建设单位的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会并作学术交流。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在秦皇岛、青岛、大连、上海、长沙、宜兴、天津、北京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污泥处理处置高级研讨会,此次是第九届,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它已成为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理处置行业会议。
一、大会运作原则和目标
本届大会按照专业化、高规格、高水平的要求,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特色。
邀请污泥处理处置各个研究方向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主流单位代表,办成中国规模和影响力最大、最专业的行业盛会。
二、大会形式
本届大会以会议研讨交流为主(约40多个专家报告)和现场参观典型工程( 保定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中心项目、雄安新区 等)为辅助的形式。
三、大会征稿主题:
1、各地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的概况及规划(工程信息和工程实例介绍);
2、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标准解读及政策探讨;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设计经验;
4、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工艺选择;
5、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管理经验探讨;
6、污泥生物堆肥与土地利用技术及工程实例;
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8、流化床污泥焚烧炉技术及应用;
9、热电厂、水泥厂等工业领域掺烧城市污泥的应用实例;
10、污泥厌氧发酵/工业化生物制气技术与装备;
11、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技术与装备;
12、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与装备;
13、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设计经验,调试、运行管理经验等;
14、高效污泥脱水技术与装备;
15、污泥输送技术与设备;
16、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调研报告和市场分析;
17、自来水厂污泥的处理及处置;
18、泵站、管网(通沟污泥)、黑臭水体污泥处理处置,工业污泥处理及处置,工业园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
19、国家“十三五”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及投资热点;
20、污泥干馏,污泥碳化,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工程案例;
21、剩余污泥源头减量生化技术、设备与工程案例;
22、污泥重金属稳定技术、设备与工程案例;
23、其他相关主题(如除臭、渗滤液处理等)。
四、参会人员
1、政府管理部门:建设厅、城建局、各地建委、水务局、环保局(厅)、排水处、海绵办、黑臭水体办、开发区管理部门、各地方河湖长单位等。
2、行业协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各地学会、协会等
3、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南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
4、高校(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南大学 等。
5、各地水务、污泥投资建设运营单位:天津创业环保集团、北控水务集团、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北京首创、北京碧水源、启迪桑德、天津水务集团、成都市兴蓉环境、安徽国祯环保、深圳市水务(集团)、上海城投水务、重庆水务集团、东莞市水务投资、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南京水务集团、杭州市水务集团、武汉市水务集团、沈阳水务集团、厦门水务集团、珠海水务集团、山东水务发展集团、青岛水务集团、济南水务集团、上海巴安水务、中环保水务投资、昆明滇池水务、云南水务、中国水务集团、中国水务投资、粤海水务、威立雅水务、苏伊士环境集团、中法水务投资、中国光大水务、贵州水务、海口市水务、华衍水务、天津华博水务、中环水务集团、成都排水、首创爱华市政环境、重庆康达环保等。
6、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工程公司等。
五、企业赞助方案
1、联合主办单位:15-20万元。
2、协办单位:6万元。
3、大会上发言(20分钟):文章发表2-3篇,1-2个参会代表,发资料,现场易拉宝1个等共计2万元。
3、会场外集中展示区展示桌(2万元每个,含1-2人参会费)。
4、其他赞助方式(如礼品、晚宴、抽奖奖品等),按实际发生金额支付。
5、会议论文集广告:封底16000元;封二12000元;封三10000元;前彩插首末页:13000元/页;前彩色插页:8000元/页。
有意赞助或在会上进行交流、宣传的水务、工程公司、设备厂家等可与编辑部联系(022-27835639,13752275003 王领全)。
六、参会和住宿
会务费:
普通参会人员(设计院、水务公司、政府部门)为2300元/人(含会务、资料、场地、用餐、参观考察等费用);2018年2月28日前返回参会回执并汇款的普通参会人员为2000元/人;设备工程技术企业参会人员为2900元/人;2017年2月28日前返回参会回执并汇款的设备厂家参会人员为2600元/人。
注:需要现场或者提前领到发票的参会代表,请提前将会务费汇款到杂志社
(收款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开户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账号:1200 1635 4000 5251 9625)。
(酒店房间紧张,请提前回执、预订房间并付款。请提前联系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的 金晟 会计18622273726,022-27836823 办理预定房间手续,请将预定住房费用汇款至:金晟 6217 9002 0000 4602 885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汇款时请注明入住参会代表姓名及单位名称)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 王领全 孙磊 任莹莹 彭秀华 金晟(会计)18622273726
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 cnwater@vip.163.com
传真:022-27835592 邮编:300070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2018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高级研讨会 邀请函调整板20171208.doc
2018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高级研讨会 邀请函调整板20171208.doc
2018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九届) 参会回执(复印有效)
请参会人员认真填写回执后,传真和E-mail传回,以便提前安排住宿。
传真:022-27835592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 cnwater@vip.163.com
单位 |
|
邮 编 |
|
|||||||
地址 |
|
|||||||||
姓名 |
性别 |
部门 |
职务 |
电话 |
手机 |
E-mail |
是否 住宿 |
房间类型和数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汇款 方式 |
可提前汇会务费 收款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账号:1200 1635 4000 5251 9625
|
|||||||||
发票 信息 |
请逐项填写发票信息,以便给您开具发票 普票:发票抬头 ;税号 专票:发票抬头 ;税号 开户行及账号 ;详细地址和电话
|
|||||||||


2018年《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主办的会议信息
1、中国给水排水2018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九届)-(请提前报名,限800人)
2、2018年《中国给水排水》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交流会(智慧水务)(第六届)
3、《中国给水排水》第八届城市雨污水(黑臭水体,海绵城市)管理国际研讨会
4、中国给水排水2018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高级研讨会(第二届)-(请提前报名,限800人)
5、2018年《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第十五届年会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微信名称:water8848微信号:cnwater8848 )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 )
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和3个以上专业群,赠送
中国给水排水2015-2017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1本),数量有限,先转发先得。转发后再微信平台留下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手机等信息即可。
![]() |
【主任委员单位】
|
![]()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 ![]() |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副主任委员单位】
|
![]() |
上海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
天津倚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
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 |
![]()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委员单位】
|
【联系我们】
|
||
联系人: 王领全 孙磊 联系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 cnwater@vip.163.com wanglingquan88@163.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