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
首都城市运营保障责任重大,提高城市防汛水平、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扩大再生水生产利用、更好地处理污泥刻不容缓。
首都
集团作为首都基础设施企业,要坚持首善一流标准,以服务首都城市运营为主要任务。
雨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
以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地接近雨污水收集、处理、回用"100%",以及迅速提高城市防汛保障水平。

创新驱动
把创新作为驱动集团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通过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驱动集团科学发展。
产融一体
集团集研发创新平台、产业链发展平台、专业化服务平台、融资平台于一体,依靠凝聚产业资源、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能力和优势,对各类资本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通过拓展融资功能和方式,实现产业发展能力和资本的完美结合。
综合环境服务
在流域污水治理和雨污水资源化领域,为城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在城乡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利用、污泥处置等各个方面,为客户提供广泛的设计、技术、装备、建设、运营、咨询等全产业链的专业化服务。
世界一流
向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学习,致力于建设"北京排水"一流的品牌、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业绩。
综合性环保产业集团
通过不断发展,使集团在综合环境服务上形成领先的核心竞争力,把集团打造成为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国环保产业的骨干企业。

责任至上
化浊为清,循环永续。我们牢记企业定位,致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视公众利益高于一切、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以首善一流标准,尽最大努力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厚德为基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们做事先做人,以德为先,诚实守信,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惜企业荣誉、维护企业利益,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以人为本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视人才为企业第一资源,关爱员工,树人育才,人尽其才,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同成长、共发展。
开放融合
海纳百川,汇源聚能。我们以开放的视野谋划工作,高端设计,融合资源,合作共赢;我们广纳英才,凝心聚力,和谐发展,共铸辉煌。
拼搏进取
激流勇进,滴水穿石。我们一往无前、坚韧不拔地推动事业发展,紧抓机遇,直面挑战,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奋力拼搏,攻坚克难。
勇于超越
随物赋形,顺势而为。我们遵循客观规律,主动适应形势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拘一格,创造性、开拓性地推动工作,不断超越自我、攀登高峰、追求卓越。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首都公共服务类骨干企业,北京中心城区排水和再生水设施特 许经营企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总资产713亿元,员工 4700 人。在四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北排聚焦主业、聚焦核心技 术、聚焦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大力推进北排产业发展, 竭诚为广大城乡和客户提供水污染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和个性化菜单式服务,努力打造让客户满意、 让政府放心的精品工程。
——1973 组建污水场站管理所
北京排水集团的最初发源点是1973年成立的污水场站管理所,隶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市政工程管理处。1976年11月,为了筹建高碑店大型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场站管理所更名为污水处理研究管理所。1982年,市政工程局将"关于报请批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计划任务书"和"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任务书"上报至北京市计委和建委得到批准。至此,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经过多年的筹备,正式开工建设。1993年,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

——1993 成立北京市排水公司
1993年,根据世界银行贷款相关条款要求,北京市排水公司正式成立。1997年,世行二期贷款签约,给北京排水事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当时北京市排水公司给市政府的项目分析报告中提出把北京市排水公司实体化、推动排水事业良好发展的建议。1999年,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同意组建北京市城市排水公司实施方案的批复》,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与世行项目办、排水公司、筹建处合并重组,成立北京市城市排水公司。
——2002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
2001年,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北京城市排水设施建设面临机遇与挑战,北京市城市排水公司肩负着艰巨的任务。为了推进排水事业发展,市政府决定成立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月27日,中共北京市委城建工委、北京市市政管委领导宣布了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的任命通知,2002年2月6日,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06 提前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90%,再生水利用率50%的奥运水环境目标
2006年,北京排水集团提前完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90%、再生水回用率50%的奥运水环境目标,集团主营业务从以污水处理为主拓展为管网运营、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利用、污泥处置四大业务板块,服务贯穿了雨污水收集、处理、回用全过程。
——2008 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运排水和再生水保障任务。
2008年,集团全力做好奥运排水和再生水保障工作,构建了严密的奥运保障指挥体系、运行体系和应急体系,有效应对了市区五次较大降雨,确保了排水管网安全运行和防汛任务的完成;奥运会期间,集团为鸟巢和奥运公园每天供应再生水6000立方米。奥运城市大规模利用再生水在奥运史上是首次,成为了北京绿色奥运的一大亮点。

——2009 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排水和再生水保障任务。
率先提出加快实现首都雨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目标。
2009年集团圆满完成了建国六十周年庆祝活动的排水和再生水保障任务。
2009年,集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践行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使命,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循环水务提供可靠保障"的新阶段战略目标。 "三全"战略的提出,明确了北京排水集团的发展方向,凝聚了全体职工长期奋斗的共同信念,得到了集团全体员工的高度认同,成为新时期引领集团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
——2010 按照市政府部署,完成了涉水业务重组,实现了对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实施集中统一管理。

——2012 在抗击"721"特大自然灾害工作中,完成了城区防汛保障任务和支持京港澳高速、房山灾区抢险救灾任务。
——2013 北排确定为北京中心城区排水和再生水设施融资、建设、运营主体,北京市水务局与北排签订特许经营服务协议。
为解决城市排水存在的突出问题,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市水务局与北排签署《北京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特许经营服务协议》,授权集团作为中心城区排水和再生水设施的投融资、建设、运营主体,市政府购买排水和再生水公共服务。
2013年至2015年三年期间,集团将新建总规模150万立方米/日的再生水设施,新建配套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进行355公里排水管网、110公里再生水管线建设和改造等任务。
——2014 积极引入央资央企和社会资本 加速企业改革和生态环境建设
2014年9月18日,北排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所属国投创新公司签署了《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协议》,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国投创新公司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此次签约,是首都国企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的具体体现,北排以加强与央资央企合作、发展混合经济、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并通过央企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改革创新,不仅有力地促进《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建设项目实施、服务首都生态环境建设,而且加快推动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做强做大,树立了国企改革创新的范例。


北京排水集团坚决落实《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圆满完成雨水泵站改造、新建再生水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建设污泥集中处理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任务。 随着集团承担的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北京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由267万立方米/日提升至417万立方米/日,每年可生产再生水量近10亿立方米。传统污水处理设施转变为现代化生态水厂,实现了我市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利用和防汛排涝能力全面提升、居全国领先水平,中心城区水污染治理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打造绿色、循环的现代化生态水厂


北排集团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采用先进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理念, 充分发挥厂网一体化运营管理优势,使每一个新建和改造后的再生水厂都成为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现代化生态水厂。除了污水再生利用外,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还将进一步生产为资源化产品,可应用于林地抚育、土壤改良、苗圃种植、沙荒地治理、矿山修复等领域;水厂在运行中,还利用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和沼气利用设施,为厂内生产提供热能和电能;利用厂区空间和光伏技术发电,为厂区提供用电或上网外供;以及利用水源热泵技术,通过提取污水中的热能用于厂区的制冷供暖。




——采用世界领先的污泥处置技术路线 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及循环利用
北排集团集中建设了高碑店、小红门、槐房、高安屯、清河第二等5个污泥集中处理中心,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合计为6128吨/日,中心城区产生的污泥将全部在厂内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并加快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污泥处置设施选择世界领先的热水解+厌氧消化+深度脱水技术路线,可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目标,同时全面推进资源化建设。


——自主研发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 技术和装备得到充分应用
北排集团40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技术研发,重点开展水环境治理达标提标、提质增效、前沿战略性等三大类水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开发出的生物菌、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污水深度处理精细过滤技术、再生水水质保障集成、膜组件等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北排红菌(厌氧氨氧化)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


——防汛排涝能力全面提升居全国领先水平
集团实施的城区75座泵站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增强了雨水收集、抽升、调蓄和退水能力,改造后的排水设施可应对10年一遇强度降雨。
通过新建雨水管线、增大管线管径以及增加雨水箅子等,强化雨水收集能力,并改造提高泵站抽升能力,抽升能力由升级改造前的38万立方米/小时提升至72万立方米/小时;建设调蓄池,既实现削峰、缓解内涝功能,又可积蓄雨水,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计划修建61个调蓄池,蓄水能力将达到21万立方米,接近陶然亭湖的蓄水量。


集团坚持开门办企业,广交朋友,合作共赢。2010年,集团作为主发起单位,联合北京银行、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清华大学、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京城机电等企业和单位,发起成立了“中关村国家污水资源化产业联盟”,搭建了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协同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开放式平台。
2013年以来,围绕“三年行动方案”项目和开拓全国水务市场,集团进一步联合行业内优势企业和科研院所,在产业组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产业投融资方面,与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国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等金融和投资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在市场项目方面,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铁四局、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住总集团、北京韩建集团、河北城投、博天环境公司等企业积极开展产业合作,优势叠加,合作共赢。
在技术创新方面,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新加坡联合环境、挪威康碧公司、瑞典普拉克公司等国内外研发机构和技术优势企业共同攻关,有力地促进了北排产业链建设和水环境治理产业升级。
联盟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