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 | 第180号 | ||||||
建议主题 | 用资源化技术处置城市污泥,科学提升城市环保水平 | ||||||
代表姓名 |
|
||||||
建
议
内
容
|
关于用资源化技术处置城市污泥,科学提升城市环保水平的建议我市是国内外知名的国际商贸综合试点城市,也是对外开放的一个国际窗口,中外客商云集,城市环境格外引人关注。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下重手开展了“碧水商城、五水共治”的重点行动。并不断深化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工程,市水务集团和市环保局多年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探索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水十条”和国办《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计划》等目标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也由于过去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工艺的不合理、不成熟,处理污泥设备相对滞后。因而造成对污泥处理处置进度缓慢,很多污泥还停留的原始的外运处置阶段,不符合“水十条”提出的对市政污泥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需尽快引进配套的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提升现代化的城市环保水准,造福人民。一、当前我市污泥产生情况及其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威胁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伴生物,由于其成份复杂,既有大量的有机质,又含有有害的重金属,病原性微生物等其他成分。其面广量大,堆放风险大,处理处置难度大、费用高,如何安全、经济高效地处理处置市政污泥和工业污泥,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课题,也是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当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由于城市规模急剧扩展,污泥总量增加,污泥的处理、处置不当又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指出“目前国际上已达成共识,从污水、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为基点,要逐步提升到资源化为主导的战略高度,要改变污泥处理处置的低水平发展局面,一定要参照国际发展潮流和趋势,将污泥与污水提升到‘未来资源’的层面,坚持禁止污泥填埋。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当中,把二次污染的风险降低到最低资源的利用应该最大化”。二、我市目前污泥产生量的分析1、我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量。目前我市九个污水处理厂,每年总计处理污水为44.5万吨,所产生的污泥量89000吨/年。2、我市工业污泥包括印染企业,电镀企业等年产污泥量为10万吨左右。3、其他需处理的污泥(包括各镇、乡),有可观的数量(待统计)随着管网的并入也将纳入集中处置的范围。三、我市污泥处置技术变迁路径我市从2006年到2016年陆续引进了污泥处置工艺。1、我市2006年8月引进了浙江大学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翁焕新发明的利用热电厂排放的烟道气余热把污泥干化技术,污泥处置工程位于义乌市稠江街道工业区污水处理四分厂旁边,占地面积18亩,总投资2000万左右。这一新技术处置工艺不合理,没有把臭气尾气负压总排除臭解决好,一试机并臭气冲天,村民抗议不断,此项目以失败告终。2、我市2013年9月,义乌市水务集团又引进了利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的污泥热解技术,该技术是德国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成本高,生产成本高达450元/吨左右,远远高于每吨300元的价格底线,试产时出现排气管路爆炸等机械性事故,故认为其有“高科技水土不服综合症”,亦以设备闲置无法运转而告终。3、我市2014年引进了江苏绿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泥处理设备,环保处理污泥200吨。工艺是将工业污泥80%含水率进行稀释、搅拌,再输入药剂储存系统,最后通过压滤脱水系统,进行减量化处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60%的半成品,后运出义乌焚烧。四、引进污泥改性无氧碳化技术的必要性我市原本采用的是污泥焚烧技术,该技术处理城镇污泥可杀灭病原菌,减量化较为彻底,但仍存在投资大、处理成本昂贵、对设备的管理水平及设备维护要求较高等问题,同时污泥焚烧会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及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且污泥焚烧后若直接排放,污泥中所存在的重金属会对排放区域的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目前污泥焚烧技术还未能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污泥改性无氧碳化技术不但保留了污泥焚烧技术所具有的减量最大化、有效杀死病原菌等优点,同时,还可解决污泥焚烧技术投资大、处理成本高及焚烧过程中产生粉末、二噁英、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二次污染问题。污泥改性无氧碳化技术不但可满足当前国家对污泥处理的标准,而且更能满足以后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具有较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引进污泥改性无氧碳化技术,可解决我市在污泥干化处理这种重要环节中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成本的“三高”难题,为污水处理厂、化工、制药、造纸、纺织印染等单位和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节能、环保、低碳的污泥处理解决方案。真正达到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循环利用,彻底消除污泥隐患,杜绝二次污染,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也为义乌的生活、投资环境的改善,推动社会的发展、文明城市建设作贡献。 | ||||||
信件附件 | 无 | ||||||
提交时间 | 2016-12-31 | ||||||
承办单位 | 环保局、水务集团 | ||||||
办理落实情况 |
|
||||||
办
理
结
果
|
何允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用资源化技术处置城市污泥,科学提升城市环保水平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2015年义乌市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下属9个污水处理厂累计产生污泥108351吨,平均污泥产生量约为296.9吨/天。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防止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产生二次污染,实现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我市城市生活污泥处置单位利保公司(200吨/日)正进行试运行,现水处理公司对污泥处置采取以下方式:污泥机械脱水后运往金华乌拉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清园生态热电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焚烧处置,部分污泥经义乌绿威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固化处置后外运进行焚烧处置。 二、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增加、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泥产生量急剧增加、污泥外运过程中二次污染的风险以及越来越高的污泥处置成本已经制约着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为此水处理公司近年来也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积极与山东金锣的“MEMA菌制剂强化污泥原位减量”技术、江苏道科的“污泥高干脱水”技术、安尔旺的“厌氧消化+电热连产+智能阳光干化”技术、江苏金山环保的“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技术、上海佩昕污泥“常温干化、热平衡炭化”技术、浙工大“臭氧污泥减量化”技术、江苏臻微的“PM-I污泥减量”技术等污泥处置的新技术对接,以探求污泥减量化的新出路。同时水处理公司也在不断探索通过改进、提高污水处理工艺水平,争取从源头上减少污泥的产生量。 污泥如何合理处置现已逐渐成为污水处理运行中的瓶颈,污泥处置必须从处理工艺、投资运行成本,选址、污泥现状、环境影响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目前水处理公司在做好新技术对接基础上,已开展义亭污水厂30吨/日采取“常温干化、热平衡炭化”中试工作,若效果良好将逐步在各运营部推开实施。 义乌市环境保护局 2015年7月1日 联系人:王 伟 联系电话:85388231 | ||||||
反馈附件 | 无 |
来源 : http://hdpt.yw.gov.cn/yata/show?id=7610&sor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