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五届)邀请函 (同期召开固废渗滤液大会、工业污泥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07  浏览次数:115
核心提示:《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五届)邀请函 (同期召开固废渗滤液大会、工业污泥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五届)邀请函 (同期召开固废渗滤液大会、工业污泥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简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972/X,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91X;官方网站www.hjgcjsxb.org.cn。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面向环境、生态、管理工程技术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各级环保管理人员、环保企业经营者与生产者以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广泛面向各级环保管理部门、著名高校、著名环保科研单位、著名企业园区、著名环保企业发行,并通过邮政系统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同时,经本刊及本刊加入的数据库系统通过网络发布。
       本刊办刊宗旨: 追踪国内外环境工程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报道环境工程及实用技术应用的先进典型案例,关注环保产业最新政策和行业热点问题,推动环境工程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我国环境工程技术水平提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的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81231日,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同时,致力于为国家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提高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施人才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环境标准战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形成了以大气环境研究、水环境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环境工程技术研究、环境安全研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研究为主的环境科学创新体系,拥200多名高级研究人员和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800余人的科研、开发与教学队伍;具有一批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大、中型科研实验设备和重点实验室,如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河口与海岸带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大气环境实验室、移动源污染控制实验室、BASF汽车燃料实验室、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实验室等。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国内著名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著名环保企业有长期和广泛的合作研究机制。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挂靠的学会有:中国环境学会大气环境分会、水环境分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生态农业分会;中国GIS协会环境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影响分会等。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国家机动车环保技术法规专家委员会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影响评价和对策分委员会等机构也设在院内。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设有可授予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生态学、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硕士学位的5个硕士点,具有单独招收博士后资格,并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共建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人才和科研力量优势为创办环保工程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将《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办成汇集环保工程技术创新、环保工程科研新成果及推广应用、环保产业政策、行业动态、专家言论于一体的我国环保工程技术领域的高端精品刊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不仅依靠自身优势,还联合了我国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代表性的单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共同办刊。《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本学科专家办刊,由来自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形成以编委、学科带头人和著名专家教授为核心的约稿、写稿、审稿、定稿的“专家系统”,形成高效规范化运作机制努力将本刊办成国内外一流的著名期刊。
       我们努力将《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办成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间技术交流,环境工程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广的平台。我们期盼与广大有志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同仁和朋友密切合作,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科技学术交流及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征稿启事

尊敬的投稿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家一级期刊,已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并陆续被国内外著名期刊数据库收录。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5972/X,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91X。创刊初期,为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每期80页。《环境工程技术学报》面向环境、生态、管理工程技术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各级环保管理人员、环保企业经营者与生产者以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广泛向各级环保管理部门、著名高校、著名环保科研单位、著名企业园区、著名环保企业发行,并通过邮政系统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同时,经本刊及本刊加入的数据库系统通过网络发布。
本刊办刊宗旨为:跟踪国内外环境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环境工程及实用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关注环保产业政策和行业动态,推进环境工程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我国环境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
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水污染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清洁能源的利用、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技术、生物生态工程与恢复技术基于循环经济的污染综合防治技术、辐射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其他环境系统工程与管理技术(包括环境信息集成技术、监测与监控技术、区域环境整治及城市污染综合治理示范性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论文;环境工程新技术推广应用案例;环保产业政策与管理;行业动态;热点论坛;研究简报;学术活动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前身是《环境科学文摘》。《环境科学文摘》于1982年正式创刊,曾连续获得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检索期刊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为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要求和环保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环境科学文摘》于2011年正式变更为《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为了将《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办成汇集环保工程技术创新、环保工程技术新成果及推广应用、环保产业政策、行业动态、专家言论于一体的我国环保工程技术领域的高端精品刊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不仅依靠自身优势,还联合了我国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代表性的单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共同办刊。《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本学科专家办刊,由来自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形成以编委、学科带头人和著名专家教授为核心的约稿、初筛选、评审、定稿、审读的专家系统及规范化的稿件深加工系统,形成高效规范化运作机制,努力将本刊办成能代表国内外一流学术水平的著名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规定在职称评定及相关工作中在《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发表的论文考核等同核心期刊统计。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期待您的合作和关注,并与我们一起分享您在该领域的独到见解、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促进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进步,希望您在我刊发表您近期的研究论文。
请使用我刊网站的在线投稿系统www.hjgcjsxb.org.cn将您的文章投递给我们。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编辑部全体成员对您的关心和支持深表感谢,期盼您的优秀论文及稿件。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编辑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投稿须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环境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国内外环境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环境工程及实用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关注环保产业政策和行业动态,以及环境工程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的主要栏目水污染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清洁能源的利用、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技术、生物生态工程与恢复技术、基于循环经济的污染综合防治技术、辐射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其他环境系统工程与管理技术(包括环境信息集成技术、监测与监控技术、区域环境整治及城市污染综合治理示范性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论文;环境工程新技术推广应用案例;环保产业政策与管理;行业动态;热点论坛;研究简报;学术活动等。

       一、收录稿件要求

1.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内容务求论点明确、论证可信、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推理正确,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笔精练、图表规范,并且是未在其他公开发行期刊或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的作品。

2. 稿件需要清楚地提出问题。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方法、原理与主要仪器设备,结果(包括主要数据)与分析,以及结论等内容有清楚的描述。

3. 稿件涉及的研究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在已有的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存量上,研制出新的技术方法、新系统、新设备、新仪器;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或新的改进;或是重大的新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4. 本刊要求作者注意保持严谨的学风。凡采用他人观点、成果,必须加以注明。

5. 本刊拒绝接受含有下列内容的稿件: 
              a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b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c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d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e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f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g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h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i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6. 本刊来稿全文以8000字为宜,有价值的论文可放宽至1.5万字。为保证稿件评审的客观公正,提高本刊的质量,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稿件中应注意避免影响匿名审稿的行文或注文出现。

二、投稿方式

作者进入《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网站(http://www.hjgcjsxb.org.cn)登录在线投稿系统。注册用户名后,在线投递论文。投稿及查看进度等使用方法请查看首页的"使用指南"。为保证普遍性,本刊采用Word 2003版本排版。稿件图、表须工整清楚,不得自造简化字。不符合本投稿须知要求的稿件,编辑部将不予受理。

三、稿件处理程序

本刊稿件采用三审制,稿件处理流程包括:初审复审终审录用专业编辑加工发稿清样确认印刷。
        
投稿经系统确认后,将自动登记稿件编号,并发出确认信到您的邮箱。作者可点击稿件进度查询相关的稿件信息和处理进度。
           
初审  由编辑部决定稿件研究方向是否符合环境工程技术的范畴及是否符合投稿要求;符合要求的稿件将进入复审阶段,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由编辑部通知作者退稿

   复审  来稿如符合初审要求,稿件将送专家匿名评审,在此阶段编辑部会从全国著名研究机构、高校、企业选择与论文研究领域相关的资深专家进行审稿;专家评审意见返回后,责任编辑会在10个工作日内在线通知作者,并提出详细修改意见;作者在接到编辑部的论文修改通知书后,应根据通知单上提出的意见逐条修改,并在编辑部限定时间内将修改稿连同原稿和逐条修改说明一并提交至编辑部。若论文修改后不符合本刊要求,将再次通知您进行修改,或做退稿处理。论文中的错误和不清楚之处,以及能否及时修改都将影响您论文的按时发表,因此,务请您及时、认真修改。发出论文修改通知书超过3个月,如果您还未能完成修改且不说明原因,编辑部将视为自动退稿,由此引起的后果由作者自负。复审后,编辑部会通知作者签订有关著作权的协议
           终审  稿件通过复审及作者修改后的10个工作日内,编委会将根据评审意见及作者的修改完成情况对稿件进行终审,决定稿件是否录用。 
           
录用  文稿一经录用,不得擅自修改或变更作者署名,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文字修改、删节。
           
发稿  录用后的稿件经编辑加工定稿后可发稿排版,稿件最终清样经作者确认后交付印刷。
           
在稿件处理过程中,作者对稿件有关事宜需和编辑部联系时,可发送邮件至我刊邮箱,并请务必写明稿号。

四、退稿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即登记送审,经初、复、终审,每一审稿程序完成后均可能产生不录用稿。未被录用稿会通过E-mail或电话通知作者,投稿时务必写明E-mail和电话,以利作者及时处理稿件。如果超过3个月未收到我刊的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您的来稿,无论本刊采用与否,概不退稿,请作者务必自留底稿

五、稿酬及样刊

来稿采用后,本刊根据文章质量向作者支付稿酬。稿酬按照所提供文章(出版正文)的字数计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数乘以全部实有的行数计算。作者论文的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付清,不再另付其他报酬。
      
文章在《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发表后,编辑部将制作配印刷封面的抽印本6本和2本样刊赠送给作者。我们会将稿酬、样刊、抽印本等邮寄给通讯联系人(文章中名字上标记*的作者)。

六、特别约稿

本刊将邀请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知名的学者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报道撰写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对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发展的评述,报道最新的研究项目和发展动向,以及该领域近期研究者所关注的态势。该栏目及时追踪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以图文特写传达给广大读者,以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七、稿件的格式要求

来稿的编排顺序: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城市、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英文)、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正文以及参考文献。

在首页脚注处应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主要研究领域和E-mail)及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其他资助项目及项目批准号)

1. 文题
  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内容,尽量不超过20字,尽量不用副标题。英文题名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题下,字数越少越好,一般不宜超过25个词。
       2. 
摘要

摘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应着重写明重要的试验条件、数据和结论。摘要用第三人称,摘要和全文中不宜出现如本文(This paper作者(WeThe author之类的词。英文摘要中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的工作及结论。摘要中尽量少用特殊字符(即各种数字符号,上下标及希腊字母)及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中、英文摘要内容要一致,中文字数不少于250字。英文摘要与中文对应,一般不少于300字。摘要的具体要求: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前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自我评价。
   2)不应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4)一般不使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3. 关键词
  一般为38个,应从文题、摘要、正文中选取与本文研究或讨论的中心问题有关的和必要的词。关键词请参照《汉语主题词》选择。中、英文关键词不能使用缩略语、商品名、符号及分子式。
      4. 
前言
  前言不列出标题,对所述主题给出综述并引出研究意义。作者应对论文的理论根据、研究思路、试验基础、推广应用状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等情况简要概括,必要的重点内容应以引用参考文献方式加以说明。
      5. 
正文
  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符合规范。正文主要包括:重要仪器、设备,试验方法,推广应用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内容。正文内容采用五号宋体编排,各章标题采用小四黑体字,各节标题采用五号黑体字。西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计量单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SI)。论文中物理计量单位用字母符号表示,如mg(毫克),m(米),h(小时)等。科技名词术语用国内通用写法,文中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原文。

6. 表和图
      
文中图、表应力求精简,同一内容不能用图、表重复表达。

图中所有字母、文字字号大小要统一。表用三线表。图表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图题及图内字体使用6号(或8 p)字,表题及表内字体采用小五号字。
  表、图要有序号,如"1""2",图内尽量不用文字,应以数字或符号表示,并在图下注明数字或符号的含义。图中字母、数字、符号必须清晰,大小适合,编印后仍易辨认。坐标上有数字时,需在对应坐标上标出向内的刻度线,坐标轴无数字时须加箭头。在各坐标轴旁必须给出对应的物理量符号和单位(二者必须齐全);若量纲为一(即无量纲)时,则只给出物理量符号即可。
     
文中图题、图注;表题、表头、表中内容及表注均全部采用中、英文对照表述(中文列前)
     
图和表格放在正文提到的一段文字后面,不要插在段落之中。图表尽量只占半栏。
      7. 
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GB/T 7714―2015。欢迎参考本刊的文献,并提出改进意见。中外文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均按姓前后名排列,多位作者只列出前三名,后面用"""et al"

中文期刊(文献标识符为[J])采用双语标注,即中文期刊需对应列出其英译文,但须以原刊的译文为准,不得自行翻译;如原刊未提供译文,作者可不必标注。

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

八、声明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文稿将编入我刊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及我刊被录用的国内外优秀数据库系统,并提供使用功能。如不同意以上投稿须知条款内容及有关版权使用协议的规定,请作者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视情况做适当处理,否则视为同意。

您如果按以上要求投递稿件,将视为自动接受以上投稿须知中全部条款内容的约定。

请推荐与您投稿研究内容相关的专家若干名,并注明专家的工作单位及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学历、职称,以便丰富《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的审稿专家库。


摘要的写法

 

摘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应着重写明重要的实验条件、数据和结论。摘要用第三人称,摘要和全文中不宜出现如"本文(This paper""作者(WeThe author"之类的词。英文摘要中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的工作及结论。摘要中尽量少用特殊字符(即各种数字符号,上下标及希腊字母)及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中、英文摘要内容要一致,中文字数控制在300~500字,不得少于250。英文摘要尽量与中文对应。摘要的具体要求如下: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前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自我评价;
  2)不应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4)一般不使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正文写法


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符合规范。

正文主要包括:重要仪器、设备,试验方法,推广应用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部分内容。正文内容采用五号宋体编排,各章标题采用小四黑体字,各节标题采用五号黑体字。西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计量单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SI)。论文中物理计量单位用字母符号表示,如mg(毫克),m(米),h(小时)等。科技名词术语用国内通用写法,文中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原文。
论文中出现的数学符号和公式一律用斜体表示,但图中的标记符号不用斜体。文中公式、外文字母、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大写、小写、正体、斜体、黑体或符号、上角、下角等,应用铅笔加旁注。

图和表的写法

 

文中图、表应力求精简,同一内容不能用图、表重复表达。

 

图中所有字母、文字字号大小要统一。表用三线表。图表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图题及图内字体使用6号(或8 p)字,表题及表内字体采用小五号字。
表、图要有序号,如"表1"、"图2",图内尽量不用文字,应以数字或符号表示,并在图下注明数字或符号的含义。图中字母、数字、符号必须清晰,大小适合,编印后仍易辨认。坐标上有数字时,需在对应坐标上标出向内的刻度线,坐标轴无数字时须加箭头。在各坐标轴旁必须给出对应的物理量名称、符号和单位(三者必须齐全);若是量纲一(即无量纲)时,则只给出物理量名称和符号即可。
文中图题、图注;表题、表头、表中内容及表注均全部采用中、英文对照表述(中文列前)。
表格中的物理量要有名称、符号、单位(三者必须齐全)。
图和表格放在正文提到的一段文字后面,不要插在段落之中。图表尽量只占半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要求
(执行GB/T 77142015
1. 文献引用采用顺序编码制。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均应来源于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知名刊物,文献总数不少于15篇,外文文献比例不少于1/3。本刊从2016年开始采用双语参考文献,所有中文期刊文献需对应列出其英译文,但须以原刊的译文为准,不得自行翻译;如原刊未提供译文,作者可不必标注。
2. 责任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著录前3位,之后加,等“, et al”。责任者的姓名之间一律不加“和”,“and”一类连词。
3. 责任者姓名的著录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格式。
欧美著者的名可用缩写字母,并省略缩写点,姓全部大写;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只著录其姓,但对同姓不同名的著者,还需著录其名
4. 其他题名信息(如副题名、说明题名的文字、专利号、报告号、标准号、政府文件编号等)以“:”形式给出。如“关于转发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京政办发[2005]37号[A]”。
5. 在正文中引用文献时,将文献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不连续的文献各序号间用“,”分开;如遇连续序号时,序号间以“-”连接,略去中间序号。
6. 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为西文格式):
a. 专著是指以单行本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出版物,包括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标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示例:
[1] 唐孝炎,张远航,邵敏.大气环境化学[M].2.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4-280. (图书)
[2] SCULLY J C. The fundamentals of corrosion[M]. 2nd ed. Oxford, England: Pergamon Press,1975:35-46. (图书)

[3] 国家环境保护局.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89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 (标准)(注:标准的主要责任者为标准的提出单位或归口单位)

[4]齐唯.一体式膜一生物反应器(SMBR)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2003.(学位论文)

[5]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Guideline for exposure assessment[R].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1992:25-41. (报告)
[6] DALE J A, NIKITIN N V, MOORE R, et al. Macronet,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a technology[C]//GREGG J A. Ion exchange at the millennium. London: Imperial College Press,2000:261-268. (会议文集)
b.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起页-止页.
示例:[7] KENFIELD C F,QIN R,SEMMENS J M,et al.Cyanide recovery across hollow fiber gas membranes[J].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8,22(10):1151-1155.
[8]王志轩,潘荔,张晶杰,等.我国燃煤电厂“十二五”大气污染物控制规划的思考[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1(1):63-71.
c. 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9] 环境保护部.2008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N].中国环境报,2009-09-30(5).
d.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示例:[10] 席北斗,刘鸿亮.一种堆肥反应器结构:01270200.5 [P]. 2002-09-11.
e.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文献类型标志:M—图书;C—会议录;G—汇编;P—报纸;J—期刊;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DB——数据库;EB—电子公告;A—档案文件、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科技档案、人事档案等;CM—世界、国家、区域的地图;DS—资料集、数据集合或资料集合;Z—其他。

例:

[11]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 http://www. chinainfo.gov.cn/periodical/qbxb/qbxb990203.
[12]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2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 20011219/ 200112190019.html.
[13] METCALF S W.The Tort Hall air emission study[C/OL]//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Hazardous Waste, Atlnta Marriott Marquis Hotel, Atlanta, Georgia,June 5-8,1995:impact on human and ecological health[1998-09-22].http://atsdrl.atsdr.cdc.gov:8080/cong95.html.
[14] 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 北京青年报, 2000-04-12(14) [2002-03-06]. http://www. bjyouth.com.cn/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
[15] 赵耀东.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M/OL].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20-23[1998-09-26]. http://www.ie.nthu.edu.tw/ info/ieie.new.htm.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编:李海生

特邀顾问(按姓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郝吉明*  贺克斌*  侯立安*  刘鸿亮  倪晋仁#

彭永臻*    *  曲久辉*  任南琪*  任阵海*  王文兴*

吴丰昌*    *  张全兴*

(注:*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副主编(按姓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陈建华  胡洪营  黄启飞      李发生  李俊生    

宋永会(常务)      周启星

  (姓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白志鹏  蔡信德  陈同斌  崔兆杰  戴晓虎  都基峻  杜延军

        郭怀成  胡华龙  胡勇有  霍守亮  姜永海

李爱民  林玉锁              师华定  孙启宏

唐晓龙  唐阵武  汪诚文  汪华林  王建龙  王金生  王凯军

王文杰  王业耀  王毅力  魏源送  席北斗  许秋瑾  杨林章

        叶    俞汉青  曾光明        

 

张盼月  张书廷  郑丙辉  郑    钟莲红  周岳溪  朱永官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报告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题目:污泥干化技术的选择  内容: 	不同干化设备的特点及适用性 	污泥干化系统的选择依据 	干化在污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宣贯会通知  报告人:王秀蘅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直播时间:2024年7月17(周三)14:00-16:00 2024-07-17 14:0
苏伊士 程忠红 :反硝化滤池在污水脱氮中的差异化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6:00 2024-07-02 14:0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5)|低碳型装配式污水厂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开始
吴迪   博士: 百年持续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艺在提质增效、督察常态化背景下的典型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开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鹏教授等人领衔空气取水学术与科技高端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开始
报告题目:《湖南省排水系统溢流控制技术导则》解读及相关技术探讨  报告人简介:  尹华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湖南省非开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协会副秘书长;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与生态新起点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开始
中国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开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诊断技术规程》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开始
双碳背景下污泥处置资源化路径探索--杜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复旦大学资源 JWPE 网络报告/用于快速现场废水监测的折纸微流体装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杨竹根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高级传感器实验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复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倡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开始 华北院 马洪涛 副总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应与不应——海绵城市建设正反案例1 直播时间: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开始
高效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特点与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开始-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4) 聚力水务科技创新、中德研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开始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低碳运营实践与探索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开始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镇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论坛|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应用与推广 中国给水排水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 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学术讲座|低碳水质净化技术及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 9:30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5日 20:00—22:00 德国专场直播主题: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 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德国专场 时间:2022年12月20日  下午 15:00—17:00(北京时间)
2022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德沼气合作论坛的主论坛将于12月15日下午2点召开 技术交流 | 德国污水处理厂 计算系列规程使用介绍 城建水业
WaterInsight首期丨王志伟教授:膜法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0日 10:00—11:00 处理工艺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8:30—12:15
建设管理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7日 14:00—17:15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20:00—22:00
Training Course for Advanced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 12月3日|2022IWA中国漏损控制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3日(周六)9:00—17:00 2022-12-03 09: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八期)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日 20:00—22:00 2022-12-01 20: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输配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4:00—17:05 2022-11-30 14: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七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5日 20:00—22:00 2022-11-25 20:00:00 开始 国标图集22HM00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一)》首次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4日 13:30—17:30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 李玉友,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导,注册工程师】颗粒污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从UASB到新型高效脱氮和磷回收 中国建科成立70周年|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13:30—18:25   2022-11-22 13:3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六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20:00—22:00 会议预告|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五期) 中国给水排水
奋进七十载 起航新征程|中国市政华北院第十届科技工作会议暨庆祝建院七十周年大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8日 9:30   2022-11-18 09:00:00 开始 樊明远:中国城市水业的效率和服务要做一个规范     樊明远 世界银行高级工程师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