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张锁江 教授,院士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张锁江,1964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1]
1986年张锁江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北京化工大学做博士后;1995年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日本留学;1997年受聘于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2001年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 ;2010年出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3] 。
张锁江主要从事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研究,包括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规模制备和清洁工艺。
- 张锁江
- 中国
- 河南省林州
- 1964年11月
- 浙江大学
- 教学科研工作者
- 《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学》
-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研究生
- 博士
- 男
目录
人物经历
编辑 语音1982年9月,张锁江考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1986年7月,本科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9月,考入河南师范大学,就读研究生。
1989年7月,毕业获得化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河南大学工作(1991年4月)。
1991年4月,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师从韩世钧教授 [4] 。
1994年3月,毕业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北京化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9月)。
1997年3月,受聘于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担任客座研究;1998年起担任高级工程师(2001年8月)。
2001年8月,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
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 。
2008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2010年1月,出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 [5] 。
2013年1月,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5年7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6] 。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2017年9月,出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2017年12月4日,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7]
主要成就
编辑 语音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张锁江主要从事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工研究。揭示了离子液体氢键特殊性、网络结构及构效关系,形成了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离子液体传递/反应原位研究方法,阐明了其结构对工程放大的影响规律;研发了系列反应/分离新体系,发展了绿色过程系统集成方法,实现了离子液体的规模制备和多项绿色新技术的工业应用 [1] 。
-
科研项目
时间
|
项目名称
|
类型
|
担任职务
|
---|---|---|---|
2012-01--2015-12
|
强磁场环境中离子液体物性原位研究装置
|
国家级
|
主持
|
2013-01--2017-12
|
离子液体在生物质分离转化利用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
国家级
|
主持
|
2013-09--2016-09
|
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应用技术研究
|
部委级
|
主持
|
2014-04--2016-03
|
基于离子液体的CO2捕集转化利用新过程合作研究
|
国家级
|
主持
|
2015-01--2018-12
|
离子液体介尺度结构/界面的形成机制及调控规律
|
国家级
|
主持
|
2015-01--2019-08
|
典型化工冶金过程节能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
国家级
|
主持
|
2015-01--2019-08
|
离子液体介质强化反应过程节能的新原理
|
国家级
|
主持
|
2015-12--2018-11
|
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新型石墨烯复合纳米电极材料
和离子液体电解液研究
|
国家级
|
主持
|
2016-08--2021-07
|
离子液体的科学本质及基因组学设计
|
部委级
|
主持
|
-
成果奖励
截至2016年,张锁江主持973计划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2007年
|
离子液体的规模化制备及清洁工艺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
2008年
|
替代有毒有害原料/介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清洁工艺技术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
|
2009年
|
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及应用基础研究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0年
|
离子液体的构效关系及其化学工程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
论文专利
截至2016年,张锁江在AIChE J., Chem. Eng. Sci., Ind. Eng. Chem. Res., Green Chem., Chem. Eur. J., JPC B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编写中英文书籍4本;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06.06
|
《离子液体 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
|
张锁江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2006.08
|
《绿色过程系统集成》
|
张锁江,张香平编著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2009.05
|
《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学》
|
张锁江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2015.01
|
《绿色介质与过程节能》
|
张锁江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2017.01
|
《现代化学专著系列 20 离子液体 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
|
张锁江,吕兴梅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2017.01
|
《现代化学专著系列 21 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学》
|
张锁江,徐春明,吕兴梅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
发表论文
The Chitin/Keggin-type Heteropolyacid Hybrid Microspheres as Catalyst for Oxidation of Methacrolein to Methacrylic Acid,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 通讯作者
Ionic liquids in gas separation processing,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2017, 通讯作者
Why Only Ionic Liquids with Unsaturated Heterocyclic Cations Can Dissolve Cellulose: A Simulation Study,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17, 通讯作者
Quantitative Change in Disulfide Bonds and Microstructure Variation of Regenerated Wool Keratin from Various Ionic Liquids,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17, 通讯作者
Deep hydrodenitrification of pyridine by solid catalyst coupling with ionic liquids under mild conditions, Green Chemistry, 2017, 通讯作者
Hypergolic fuels based on water-stable borohydride cluster anions with ultralow ignition delay tim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7, 通讯作者
Multiscale Studies on Ionic Liquids, Chemical Reviews, 2017, 通讯作者
Ionic Liquid based CO2 Capture System: Structure, Chemical Reviews, 2017, 通讯作者
One-Step Synthesis of Methyl Acrylate Using Methyl Acetate with Formaldehyde in a Fluidized Bed Reactor, IEC Research, 2017, 通讯作者
Pure carbon-number components to characte rize the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kinetic modeling of hydrogenation process, Fuel, 2017, 通讯作者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Methacrylic Acid and Acetic Acid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Carboxyl-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s,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17, 通讯作者
Effects of water content on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wool keratin using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dimethylphosphat,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2017, 通讯作者
Cesium salts supported heteropoly acid for oxidation of methacrolein to methacrylic acid, Molecular Catalysis, 2017, 通讯作者
Nanoscale Observation of Microfibril Swelling and Dissolution in in ionic liquids,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17, 通讯作者
Kinetic Evaluation of Hydrodesulfurization and and Hydrodenitrogenation Reactions via a Lumped Model, Energy Fuels, 2017, 通讯作者
Base-free conversion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 to 2,5-furandicarboxylic acid in ionic liquid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 通讯作者
Glycerol carbonate synthesis from glycerol and dimethyl carbonate using guanidine ionic liquid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7, 通讯作者
Fibrous-root-inspired design and lithium storage applications of a Co-Zn binary synergistic nanoarray system, ACS Nano, 2016, 通讯作者
Conversion of lignin model compounds at mild conditions in pseudo-homogeneous systems, Green Chem, 2016, 通讯作者
Fixation of CO2 into cyclic carbonates catalyzed by ionic liquids: A multi-scale approach, Green Chemistry, 2015, 通讯作者
Ionic liquid-based green processes for energy production, Chem. Soc. Rev, 2014, 通讯作者
Ionic liquids for energy, materials, and medicine, Chem. Commun., 2014, 通讯作者
Green process for methacrolein separation with ILs in the produc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AIChE J., 2011, 通讯作者
Solubilities of gases in novel alcamines ionic liquid 2-[2-hydroxyethyl (methyl)amino] ethanol chloride. , Fluid Phase Equilibria., 2011, 通讯作者
Vaporization enthalpy and cluster species in gas phase of 1,1,3,3-tetramethylguanidinium-based ionic liquids from computer simulations, AIChE J., 2011, 通讯作者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kaolin, J. Therm. Anal. Calorim., 2011, 通讯作者
Multi-scale simulation of 1,3-butadiene extraction separation process with ionic liquid additive, Green Chem., 2010, 通讯作者
Fe-containing magnetic ionic liquid 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for the glycolysi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Catal. Commun., 2010, 通讯作者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desulfurization by ionic liquids, AIChE J. , 2010, 通讯作者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ingle bubble motion in ionic liquids, Chem. Eng. Sci., 2010, 通讯作者
The rise and deformation of a single bubble in ionic liquids, Chem. Eng. Sci. , 2010, 通讯作者
Exergy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for dimethyl ether production through biomass steam gasification, Ind. Eng. Chem. Res., 2009, 通讯作者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using ionic liquids. Green Chem., Green Chem. , 2009, 通讯作者
Dual amino-functionalised phosphonium ionic liquids for CO2 capture, Chem. Eur. J., 2009, 通讯作者
A promising method for electrodeposition of aluminium on stainless steel in ionic liquid, AIChE J. , 2009, 通讯作者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hemical process using the green degree method, Ind. Eng. Chem. Res. , 2008, 通讯作者
Simple and safe synthesis of microporous aluminophosphate molecular sieves by ionothermal approach, AIChE J. , 2008, 通讯作者
Two fluid model using kinetic theory for modeling of one-step hydrogen production gasifier, AIChE J. , 2008, 通讯作者
Molecular simulation of guanidinium-based ionic liquids, J. Phys. Chem. B, 2007, 通讯作者
Structure, interaction and property of amino-functionalized imidazolium ILs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 AIChE J. , 2007, 通讯作者
Design of task-specific ionic liquids for capturing CO2: a molecular orbital study, Ind. Eng. Chem. Res. , 2006, 通讯作者
Supported absorption of CO2 by tetrabutylphosphonium amino acid ionic liquids, Chem. Eur. J., 2006, 通讯作者
New force field for molecular simulation of guanidinium-based ionic liquids, J. Phys. Chem. B, 2006, 通讯作者 [8]
-
专利成果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专利号
|
---|---|---|---|
2005
|
一种催化醇酸酯化方法
|
发明
|
ZL 200310123485.5
|
2005
|
一种用于甲基丙烯醛一步氧化酯化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新型催化剂
|
发明
|
ZL03100738.4
|
2005
|
异丁烯或叔丁醇氧化制甲基丙烯醛新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发明
|
ZL03137773.4
|
2007
|
用醇胺羧酸盐离子液体吸收SO2气体的方法
|
发明
|
ZL200510069406.6
|
2008
|
阴离子为[OH]-离子液体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
发明
|
ZL 200510072324
|
2008
|
一种从油品中脱除和回收环烷酸的方法
|
发明
|
ZL200610011380.4
|
2008
|
制备离子液体的多功能反应器
|
发明
|
ZL200510086759.7
|
2010
|
一种用离子液体吸收甲基丙烯醛的方法
|
发明
|
ZL 200710064330.7
|
2010
|
离子液体用于石油焦脱硫的方法
|
发明
|
ZL 200710064515.8
|
2010
|
石油焦气化制氢脱硫耦合方法
|
发明
|
ZL 200710064514.3
|
2010
|
一种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
发明
|
ZL 200710119949.3
|
2010
|
一种在醇胺离子液体中制备分子筛的离子热方法
|
发明
|
ZL200810105982.5
|
2006
|
用于防止不饱和化合物聚合的新型离子液体阻聚剂
|
发明
|
ZL200410008736.X
|
2006
|
不饱和醛一步氧化酯化生产不饱和羧酸酯的催化剂
|
发明
|
ZL03156891.2
|
2005
|
异丁烯或叔丁醇氧化生产甲基丙烯醛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
发明
|
ZL02124256.9.
|
2007
|
新型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萃取水中有机物
|
发明
|
ZL200410049612.6
|
2009
|
基于离子液体的生物柴油合成方法
|
发明
|
ZL200510082927.0
|
2009
|
一种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
发明
|
ZL200610169682.4
|
2009
|
复合脱酸剂脱除油品中环烷酸
|
发明
|
ZL200610011871.9
|
2010
|
一种离子型稀土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
发明
|
ZL 200810104802.1
|
2010
|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油品脱硫方法
|
发明
|
ZL200810105982.5
|
2006
|
离子液体存在下醛一步氧化酯化生产羧酸酯的新方法
|
发明
|
ZL 200310115274.7
|
2015
|
一种催化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方法
|
发明
|
ZL 201110139360.6
|
2014
|
一种离子液体电镀锌、镍、钼及其合金的方法
|
发明
|
ZL 201010120840.3
|
2014
|
壳聚糖负载型催化剂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
发明
|
ZL 201110322886.8
|
2014
|
一种非均相催化制备乙二醇和碳酸酯的方法
|
发明
|
ZL 201110005451.0
|
2014
|
离子液体存在下烯烃氢酯基化的方法
|
发明
|
ZL 201010178921.9
|
2014
|
一种吸收分离工业气体中SO2的离子溶剂
|
发明
|
ZL 201210568157.5
|
2014
|
一种离子型稀土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
发明
|
ZL201010156913.4
|
2014
|
一种化学负载型多羟基季铵类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
发明
|
ZL 201110439252.0
|
2014
|
以三氟乙醇调和的超强酸为催化剂制备高效烷基化油的方法
|
发明
|
ZL 201010503827.6
|
2015
|
超临界CO2/离子液体两相体系中反应-分离制备HMF方法
|
发明
|
ZL 201110236617.X
|
2015
|
一种捕集分离二氧化碳的新型吸收剂
|
发明
|
ZL 201210523678.9
|
2016
|
一种撞击流多相反应器
|
实用新型
|
ZL 201520372727.2
|
2017
|
一种含离子液体和硝酸的混酸体系催化合成烷基化油的方法
|
发明
|
ZL 201610523020.6
|
2017
|
一种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
发明
|
ZL 201610555312.8
|
2017
|
一种均相体系中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甘氨酸的方法
|
发明
|
201710253070.1
|
注:仅列出作为第1作者 [8]
|
-
学术交流
张锁江组织了“第14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学”,创办了“第一届亚太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会议(APCIL)”,多次应邀在绿色化学和过程工程主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或主题邀请报告,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主席或副主席。
时间
|
演讲题目
|
---|---|
2017年10月28日
|
Green Process Engineering:Fundamental & Applications of Ionic Liquids
|
2017年08月27日
|
Ionic Liquids: Molecule → Engineering
|
2017年04月07日
|
Challenge & Opportunity for Next-generation Lithium Ion Battery
|
2016年11月15日
|
Synergistic Effect of Ionic Liquids on CO2 Conversion into Cyclic Carbonates
|
2015年10月15日
|
Ionic Liquid Catalytic Reactions for Green Process Engineering
|
2015年06月27日
|
Carbon Capture & Utilization with Ionic Liquids
|
2015年06月02日
|
Carbon Capture & Utilization with Ionic Liquids
|
2014年11月06日
|
离子液体构效关系及应用(第三届全国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学术会议)
|
2014年09月28日
|
Ionic Liquids:Z-Bond, Meso-structure and Process Innovation
|
2014年05月29日
|
Green Process System Engineering
|
2011年03月27日
|
Ionic Liquids and Low Energy Chemistry
|
2010年11月07日
|
Ionic Liquids— From Fundamentals to Applications
|
人才培养
-
教授课程
张锁江为研究生讲授《非常规介质强化清洁过程——离子液体Z键、团簇及过程创新》,《绿色化学化工前沿与进展》等课程 [8] 。
-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张锁江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郑州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独立、联合指导博士生50多名、硕士生30多名,并获得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8]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2007-2008年
|
中国化学会-BASF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
|
2009年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
|
2014年
|
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
|
2015年12月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部)
|
2017年
|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
|
2020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化学工程技术奖 [9]
|
近期发表
15:44
已群发
23
1
1
昨天 17:39
已群发
76
1
1
星期三 18:04
已群发
272
1
1
星期二 14:06
已群发
140
1
1
星期一 10:15
已群发
112
1
1
星期日 21:08
已群发
1058
2
1
11月06日
已群发
92
2
1
11月05日
已群发
86
1
1
11月04日
已群发
149
2
1
11月03日
已群发
166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