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全球碳排放预算分析
在化石能源碳排放方面,《报告》数据显示,与2021年相比全球化石能源碳排放量将增加至约366亿吨,相较去年增加1%,主要由新冠疫情限制放松运输业反弹引起石油使用量增长所致,且略高于2019年排放水平(363亿吨),约90%碳排放来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其中,石油碳排放量预计将增加2.2%,煤炭增加1%,天然气降低0.2%,水泥行业降低1.6%。
分区域看,中国和欧盟化石能源碳排放预计将减少。其中,中国预计降低0.9%(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泥行业所产生碳排放增幅分别为+0.1%、-2.8%、-1.1%、-7%),美国预计增加1.5%(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泥行业分别为-4.6%、+2%、+4.7%、+1.2%),欧盟降低0.8%(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6.7%、+0.9%、-10%),印度增加6%(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5%、10%、-4%、+10%),全球其余地区碳排放预计增长1.7%。


在陆地和海洋碳汇方面,《报告》数据显示,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陆地和海洋碳汇分别减少17%、4%,但仍占到碳排放总量的一半左右(过去十年平均为53%)。其中,在2012-2021年期间,陆地碳汇每年平均为114亿吨,2022年预计为124亿吨;海洋碳汇每年平均为105亿吨,2022年预计为105亿吨。

《巴黎协定》发布以来的进展
根据《巴黎协定》,全世界178个缔约方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报告》指出,在全球能源转型推动下,过去十年,在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逐步转向天然气,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强劲增长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等因素下,全球碳排放增长幅度放缓。但碳排放总量依然在增加,远不能满足《巴黎协定》所制定的气候目标。

图|各国及地区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分解图
《报告》提出,到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需要每年将人为碳排放总量减少约14亿吨,与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碳排放下降幅度相当。
《报告》数据显示,如继续保持当前碳排放水平,将全球变暖升温幅度限制在1.5℃、1.7℃和2℃概率为50%时的剩余碳预算将分别降至380亿吨(2022年排放水平下维持9年)、730亿吨(18年)和1230亿吨(30年)。
- THE END -
图文来源于中国氢能联盟及网络公开渠道
编辑 | 刘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