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创新。7月12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表示,我省对EOD模式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动这一模式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葛为砚说,EOD模式是当前环境治理的一种创新性发展模式和项目组织实施方式,这种模式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推动公益性强、收益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项目有效融合一体化实施,肥瘦搭配组合开发,从而实现关联产业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又促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EOD模式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是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2020年9月,国家启动EOD模式试点后,我省参照国家模式,由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开展了省级模式试点。在试点类型方面,既有峡山、乐陵等全域推进模式,也有日照水库、龙口北河等重点推进模式,还有博兴生态农业、水发七彩农庄等特色发展模式,涵盖多要素、多领域、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框架已基本形成。
我省将推行EOD模式的有关要求纳入《关于支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有关文件中,形成政策合力,着力推进EOD模式施行。在省政府印发的《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四批)》中,明确提出对EOD模式试点予以金融支持。
葛为砚介绍,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EOD模式试点项目5个和省级试点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达到330亿元以上,相关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认可,在全国环境治理模式创新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经过2年的探索实践,EOD模式在山东取得明显进展,首批国家级试点项目已全面开展,其余项目第一批工程也已启动。去年获批国家级EOD模式试点的日照水库项目,国开行授信4.7亿元,第一批1亿元贷款已拨付到位,目前已完成投资2.7亿元,开展了三庄河河口湿地项目、生态保护屏障项目、有机农业种植项目、水生态生物修复等4个工程项目建设,日照水库顺利入选生态环境部主办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段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