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 垄上行 2024-05-16 16:06:03 浏览量:1371
为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1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印发《2021年湖北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襄阳市襄州区等18个县(市、区)为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试点以来,襄州区坚持走种养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为农业增绿,为农企增收。
这天上午,在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安沟村的种养结合示范基地,种植户打开管道阀门,一股沼液喷涌而出,流到油菜田里。
在距离这块示范基地不远处的安沟育肥场猪场内,28000头生猪的粪肥被集中收纳到处理区,经过干湿分离、黑膜发酵等环保处理后,干粪经过发酵成为有机肥还田;沼液经过45天发酵后经管道输送还田;而沼液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则用来发电,一部分作企业运营使用,一部分并网产生收益。
襄州区百万头生猪项目,每年产生粪肥180万吨,其中沼液171万吨。通过绿色种养循环模式,采用猪-沼-油菜-玉米、猪-沼-粮等种养方式,就地就近全部消纳还田,粪污实现了“零排放”,种植农作物节本增效。
同时,襄州区在推进绿色循环种养结合项目过程中,还流转了10个乡镇的部分农田,同时邀请3000多名村民在基地从事农事服务。
绿色循环种养模式是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根本出路,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以襄州区为引领,襄阳市坚持走种养循环何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发展路子,并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研究猪沼液高效利用的科学处理方式,逐渐形成了一套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为农业增绿,为农企增收。
自2021年开始,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财政厅积极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将中央财政资金3.6亿元拨付给试点县市区。截至2024年1月,18个试点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12%,节本提质增收1.82亿元,年减施化肥纯量超过6000吨,化肥减量达到15%以上,为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