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热线丨推进“三厂三线多点”工程建设,完善污水治理系统
原创 上海水务海洋 上海水务海洋
“三厂三线多点”工程
上海是国内最早开展污水治理的城市之一,经过多年建设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区(石洞口、竹园、白龙港)和郊区(杭州湾、嘉定及黄浦江上游、崇明三岛)六大污水治理区域格局。
为深入贯彻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上海制定了“三厂三线多点”系统性工程措施,大力推进全市污水厂网工程建设,加速提升全市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三厂”主要指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包括竹园污水厂四期工程,处理规模120万立方米/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三期工程,处理规模70万立方米/日;泰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日。

竹园污水厂四期工程
“三线”主要指建设区域连通工程,提升污水调度能力,包括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工程,调度能力80万立方米/日;竹园石洞口污水连通管工程,调度能力10万立方米/日;合流污水一期复线及干线改造工程。

竹园石洞口污水连通管工程
“多点”主要指建设调蓄设施,提升削峰调蓄能力,包括竹园调蓄池工程、六厂初期雨水调蓄工程等一批排水泵站初期雨水调蓄池工程。

长桥污水处理厂初雨调蓄工程
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工程
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工程作为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线路全长约18.9公里,是全市污水干线互连互通网状构架中末端连通的重要一环。工程有效提升了竹园、白龙港两大污水处理片区抗风险能力和安全保障度,实现区域间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互补,进一步提高主城区水环境治理,保障城市排水系统安全,提升城市高效运行和韧性安全发展。
5月31日,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工程开始试运行,当日即从白龙港调度20余万吨污水至竹园系统处理,大幅提升了污水区域间的连通能力。
今年上海市于6月19日入梅,梅雨期表现为雨量多、暴雨过程频繁和局地性强的“典型”特点,截止到7月4日出梅,本市平均梅雨量为291.7mm,较常年(240.1mm)偏多21.5%。本次梅雨期间,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单日最大转输污水量超过88万吨,末端污水厂未产生溢流,有效应对了雨季增量污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