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之功”促精细化管理落地见效
“聚焦精细化,以精益求精的功夫,一茬接着一茬干”……8月11日,中铁十四局二公司召开项目精细化管理座谈会,参会的所属项目党政负责人畅所欲言,交流经验,共促提升。这是该公司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走实走深的又一有力举措。
今年以来,该公司全面贯彻落实股份公司项目精细化管理部署要求,紧抓“过程控制”主线,下足“绣花功夫”,将“精细化”理念覆盖到工程成本、质量、安全等各个重点环节,实现了创效创优。
项目精细化管理座谈会(董慧慧 摄)
“项目精细化管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该公司武松高速项目负责人李波介绍说,他们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全面抓好精细化管理“三预控”,即方案预控,严把成本管理大方向,做到“方案与商务、方案与工期、工期与效益”三关联;成本预控,做好成本管理大战略,严格落实项目成本管理20条强制规定,确保责任预算及创效目标实现;资金预控,坚决落实间接费策划标准,精简人员,减少非生产性开支。
精品工程的背后离不开建设者的精雕细琢。日前,中国铁建首个投建营一体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天津张贵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式运营,日处理污水45万吨,日处理污泥600吨,服务人口达到128万人,对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天津张贵庄污水处理厂(董慧慧 摄)
该公司项目负责人黄国威介绍说,污水处理区域包含初沉池、生物池等33个单体,不渗不漏是基本质量要求。为了确保工程内实外美、固若金汤,他们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实行严上再严、标准上再加码,全过程管控混凝土浇筑、止水钢板及止水带安装、填缝剂施工等关键工序;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减轻混凝土结构自重,提高结构整体性能的同时,减少了混凝土中的裂缝,提高了结构耐久性;对水池、泥池进行两次满水试验,不留任何漏点。此外,他们还采用国内先进的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并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慧水务平台,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的特点,能够保证污水稳定达标处理,使尾水水质达到最高标准一级A标排放。
沪渝蓉高铁项目标准化施工(张亚舒 摄)
在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沪渝蓉高铁施工现场,全线控制性工程——通泰扬特大桥施工正酣,标准化是推进施工的关键。该公司沪渝蓉项目负责人张磊介绍说,他们在工艺和工装上下功夫,以标准化助力精细化。连续梁施工中,通过采用标准可循环制式钢管以及三角托架施工工艺,整体钢材用量少,施工周期短,使用成本低;科学优化大节段施工工艺,缩短工期2个月,并减小了对跨越结构物的干扰,降低了安全风险;引进成套化大型工装,以智能张拉压浆设备代替传统张拉,可自动测量张拉力值、伸长值和压力值,自动采集、保存及分析数据,实现张拉压浆全过程智能控制,确保了张拉压浆质量,为打造示范精品工程奠定了基础。
“追求精细、实现精细,努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该公司总经理孔德芒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持续优化项目精细化管理举措,全面实现工程优质、效益优良、干部优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