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建成海水淡化工程44处,日产规模达60.32万吨,年生产淡水能力超过2亿吨。山东在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和膜元件规模化、智能化制备技术上取得突破,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水淡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涌现出东营九章膜、烟台金正环保等行业关键材料和装备制造的头部企业。
延伸海水淡化产业链条,是山东优势产业结构优化的缩影。近年来,山东做大做强海洋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2年,山东省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7个产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一位。
2023年6月发布的《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关口,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现价增速1.9个百分点。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对全国海洋经济和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2.5%和25.2%。
山东省海洋局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处处长褚民生说,山东省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业成为千亿级海洋产业,对全省海洋经济起到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