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合发文 培育万亿规模节水产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 记者 朱彩云)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节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产业发展格局。
《指导意见》还明确,到2035年,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节水技术工艺、产品装备制造和管理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以节水产品装备制造、节水管理服务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发布的《节约用水条例》明确“国家完善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在答记者问中提到,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但也要看到,各领域节水空间仍有待加强,高质量节水产品装备供给不足,节水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为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从激发节水产业发展动力、强化节水产品装备供给、创新节水管理服务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节水产业科技创新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举措。
《指导意见》提到,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地下水超采地区应当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项目建设,禁止新建并限期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水产业项目。强化重点领域节水管理。加强重点用水单位监管,开展重点行业水效对标达标。从严控制洗浴、洗车、洗涤、宾馆等高耗水服务行业用水,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
此外,《指导意见》强调要完善节水市场机制。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合理确定阶梯水量。全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行分档水价,健全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为保障相关政策落到实处,《指导意见》部署了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强化节水宣传引导等三方面支撑举措。
在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既有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等项目予以支持;利用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鼓励节水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支持用水消费品以旧换新和高效节水器具普及。探索推广“节水贷”,取水权、排污权抵押贷款等模式,加大对节水产业的信贷支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