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前言:在近日与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主席、教练及获奖选手的座谈会上,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就人工智能、华为未来、年轻人创业等话题发表了看法。以下是对其谈话要点的归纳:
一、人工智能
- 任正非认为,世界走向人工智能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由于芯片、算力等各种技术的发达,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 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产生了时代的转折点,就像英国发明的火车、纺织机械、轮船一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华为未来
- 任正非对华为的未来保持危机意识。他表示,尽管华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就,但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 他坦言,中国99%的公司可以与美国合作,没有受到制裁,而华为则受到了制裁,芯片算力等方面受到限制。在这样的条件下,华为未来几年能否为生存活下去仍是一个未知数。
三、年轻人创业
- 任正非认为,创业不是好玩的,而是生活被逼无奈的选择。他鼓励年轻人如果想创业,就要为了自己的理想无怨无悔,哪怕面临艰难困苦。
- 他以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为例,说明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四、教育与人才培养
- 任正非强调,教育系统应该更加宽容和包容,允许学生适当的差异化发展。他认为,快乐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应该让孩子在快乐中发现自己的潜力。
- 他支持电子考试和远程教育,认为这有助于填平知识鸿沟,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接触到先进的教育资源。
- 在人才培养方面,任正非表示华为通过二、三十年的摸索才逐渐建立起世界各地的能力中心和研究中心。他强调,新新人类说的话、做出的东西以前可能听不懂,但要慢慢去理解和学习。
五、其他话题
- 任正非还谈到了华为在全球的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的建设情况。他表示,华为通过全球化的服务来解决不同国家客户的沟通问题。
- 他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并感谢ICPC为此做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任正非的谈话涉及了多个重要话题,包括人工智能、华为未来、年轻人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等。他的观点深刻而独到,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据icpc官网,10月31日,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与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主席、教练及获奖选手座谈会纪要曝光,座谈时间是今年10月14日。

在座谈中,针对不同国家选手的提问,任正非谈到了不同国家的特点,同时还对人工智能、年轻人创业等话题发表了看法。
任正非认为,不管世界如何纷争,理论是公开的,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有国界的是工程与技术。在工程与技术方面,企业可能不公开。
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他认为,世界走向人工智能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由于芯片、算力……各种技术的发达,促进了智能时代的到来,就像英国发明了火车、纺织机械、轮船一样,它产生了时代的转折点,现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是人工智能的应用。
谈及创业话题,任正非表示,如果年轻人想创业,那就要为了自己的理想无怨无悔,哪怕沦为乞丐。“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在创业之初也很艰难,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走半天走不出路来,差点就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了,但是最后字节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所以,创业不好玩,没路可走才去创业。”
对于华为的未来,任正非依然保持危机意识。他坦言,“到今天,也还不能说我们就能活下来。中国99%的公司是可以与美国合作,他们没有受到制裁,他们的芯片算力比我们的高,他们能买到的东西比我们好。在这样的条件下,未来几年我们能不能为生存活下去?不要看我们今天和大家欢聚一堂,以为我们有伟大的梦想,不是,我们还在挣扎中。”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下是座谈会纪要实录:
主持:欢迎ICPC基金会主席、各位教练和学生们,以及各位专家、领导。这是我们第二次在这里座谈,去年我们举行了ICPC华为冠军杯挑战赛,今年是第二届。在竞赛之前,我们有这个很好的机会来座谈,进行自由交流讨论。
任正非:感谢各位教练、选手光临华为,我们非常荣幸今天在这里接待你们。我不太了解竞赛的具体内容,但你们可以提问,我来回答。
1、提问:任总,您好。我们去年见面时聊得很开心,我当时发现我们有一点想法是一样的,年轻人应该聚到一起去发光发热。您当时提到,希望我们可以和来自中国以及世界不同地方的学生见面和座谈,感谢您给我们这个机会和大家座谈。今天我并不是要问具体的问题,主要是想听听您对我们社区有什么意见,以及您有什么洞察。
任正非:感谢你们今天的光临。大家就是一个“种子”,可以把我们交流的内容带回你们国家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2、提问:非常难得的机会见到您。今天现场各位都了解我们挑战赛的赛制,我们很多选手参加这个活动已有三、五年了。请问,现在人类面临要解决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果华为或ICPC能帮助,我们能做什么贡献,可以一起解决什么重大挑战?
任正非:ICPC竞赛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交流。我要感谢七、八年前在莫斯科河畔与Nika喝了一杯咖啡,当时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当时ICPC的领导人,从此我才认识了ICPC,开始加强了联接,近几年才有了深度的合作。在那之前我不知道ICPC,只知道俄罗斯有很多计算机程序设计世界冠军。
从当前世界发展对人类共同的挑战来看,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有利于社会,也对社会产生了压力。国家要求要就业,企业要求要发展,这是有矛盾的,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由我们来担忧的,我们企业担忧的是如何让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平衡问题需要政府来解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进步都会有挑战。例如当年在英国,当纺织机械发明出来的时候,纺织工人要摧毁那些纺织机械,但这也没有阻止社会的进步,现在我们穿的高级布料大多还是英国生产的,精密的纺织业基地还是在英国。我们作为技术专家,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创造更多财富,社会怎么分配是政府思考的问题。
3、提问:我来自罗马尼亚,可能现在我们国家在数字世界上的发展还没那么好。我想了解一下华为的故事,比如您在关键时刻做重要决策的故事,能否给我们分享?
任正非:罗马尼亚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你们的三角洲河口沼泽地是最美的天堂,科学技术上也是一个很伟大的国家,我们的英语区技术中心是建在罗马尼亚的。比如,世界一些偏远的乡村,当一个基站工程师在装机的时候,他戴着一个智能眼镜,通过眼镜就可以看到应该在哪里连接电缆,哪根线连到哪根线;基站装完之后,站在基站旁边拍一张照片,然后发送到罗马尼亚的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的专家通过智能自动查看这张图片,来看这些线路是否安装正确,如果安装正确,就可以加载软件。这样,在几千公里比较偏远的地方,基站设备就开通了。现场工程师的信息被记录到档案里,负责后续设备的维护。
我们西班牙语区的技术中心建在墨西哥,阿拉伯语区的技术中心位于埃及,我们通过全球化的服务,来解决不同国家客户的沟通问题。而不是在每个国家建立一个本地中心,这样成本很高。远程服务是由于电信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达,我们判断一个设备是否安装正确,不用去现场看,而是几千公里外远程就可以看到基站是否安装正确。
4、提问:我也来自罗马尼亚。我知道华为在全球有很多研究中心,而且他们说不同的语言,您认为语言是否是一个障碍,会导致华为不同地方的人没有办法高效地沟通或分享信息?华为是怎么解决这种语言障碍的?
任总:他们喝咖啡的时候可能用的是本地语言,但在工作中都会使用英语,包括俄罗斯员工、阿拉伯员工、非洲员工、中国员工……都说英语。所以,我们工作中只有一个标准语言,就是英语。每个人的英语都讲得很好,除了我。
5、提问:我来自法国。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不断推动技术前沿,现在做的事情可能已经被实现了。我们要如何推动研究前沿继续往前发展?华为在这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想听听您对于科技前沿推动的看法。
任正非:首先,法国在拿破仑时代确立了数学立国,所以法国的数学是很强的。我们在法国有两个数学研究所,一个研究拍照,拍照主要是数学,不单是物理学;另一个是拉格朗日数学中心,有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在这个研究所工作,也有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和这个研究所有合作,他们研究的是未来10-20年里计算中可能出现的数学问题,而不是着眼于眼前的问题。法国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国家。
第二,现在大家看到华为的产品非常漂亮,是谁给他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我们法国和意大利的美学研究所也参与了这项工作。二十多年前我们在法国建立了这个美学研究所,今天大家都看到,我们的产品很漂亮,这些产品有些是在法国设计的,法国对奢侈品的理解是非常强的。另外,我们在意大利建了美学研究所,法国其实应该叫美术研究所。美学是一种哲学,意大利的美学所实际是研究一种美的哲学,是一种人因工程、营销心理学,研究人的体验的关键因素、人的心理是如何想的,再来设计产品让大众接受。我们并非完全机械地制造一个产品,而是对心理学、美学的研究和推导过程中来设计产品,再通过数学、物理学、电子学……来实现,做出好的产品,才能适销对路,对世界做出贡献。
对于前瞻性的问题,从过去的工业革命到智能革命时,会产生挑战。工业革命时代的主要哲学是形而上学,是机械唯物论,产生了很多的定理、公式,使欧洲、日本……做出了非常多优秀的工程机械,为世界服务。未来进入信息世界,需要更高的哲学层面来研究世界的实现。我对人工智能不了解,尤瓦尔·赫拉利说会产生灵魂,他的书太超前了,讲的是两千年以后的事情,可能是说人工智能会产生智慧灵魂。如果人工智能可以自我再造的话,我们人类怎么办?前沿到底前到哪里去,我不知道。但我认为,三十年内不会出现,还是要靠人来创造这个世界,只是用人少了。
6、提问:我来自北京大学。有两个问题:第一,您认为对下一代的教育,就当前的教育体制应该做哪些改革?第二,我们有一个担心,今天在座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在教育时我们有一个平衡和疑惑的问题,我们把最好的学生教得更好,是否会使得在偏远地区或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更落后。我们应该如何达到这种平衡?教育如何均衡发展?
任正非:我认为小孩一定要快乐,一定要有点精气神,在快乐中自我发现自己的潜力。教育系统对小孩也要宽容一些,允许他们适当的差异化。现在都是先进的网络了,乡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教育,填平知识鸿沟,他们也能知道世界的最先进。现在都有先进的计算工具,许多知识是可以查阅的,孩子主要学会方法论。学生要快乐,心理要舒畅,社会才安宁。
我支持电子考试,在全世界各个角落都可以考试,你可以使用计算机或其他工具等各种方式来帮助你解决问题。确认他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面试来评定,面试也可以用电子。我们现在都是强调过去的方法,死记硬背,消耗孩子大量的精力去记一些不需要记的东西,这些东西网上随便都能搜到。昨天有人告诉我,现在有些10岁左右的小孩,左手ChatGPT,右手豆包,用两种人工智能的模型讨论一个问题,自己与自己打,这样的小孩不就有可能是未来的天才吗?
我们的社会要让各种各样的孩子快乐地成长,每个小孩应该在音乐、舞蹈、体育……上选择有一样爱好,这不就非常好吗?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精神,快乐不是以金钱为中心。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都快乐,而不是去比较金钱,给自己心里造成压力。这样的教育制度可以慢慢使得社会和谐,大家不会产生这么多矛盾,社会不就更美好了吗?这是我的简单体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7、提问:首先,非常感谢您的指导,你们是一个好的榜样。如何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成为未来的领导?华为原来是一家中国本地公司,后来成为全球领导者,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你们是如何发展人才的?你们有20多万员工,他们说的语言都不一样,那你们有没有什么项目或者技术去帮助他们?比如把他们分类,去培养不同的技术组合。现场有非常多的人才,他们坐到一起,相互认识,他们也建立起了社交联系。我想了解一下华为人才培养的秘密,如何帮助我们年轻的人才,通过这样的项目能成为未来下一代的栋梁。
任正非:我们在世界各地这么多的能力中心和研究中心,也是通过二、三十年的摸索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在20多岁时就发明相对论,经过一百多年,这个理论才被证实是正确的。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时渴望和别人喝咖啡,因为他太寂寞了,他也不可能不断地创造,使生活充满了公式。他和别人喝咖啡时,别人讲的他听不懂,因为他对社会不了解,就像我们今天和小朋友喝咖啡,小朋友讲的我们也听不懂,因为他们是新新人类,语言表达方式和我们不一样。同样,别人也不知道他这个伟大的人物讲的“引力场”是怎么回事,大家相互都听不懂,但毕竟喝了咖啡,爱因斯坦解决了寂寞问题。我们也是通过二、三十年的摸索才明白了这个世界。
我们也不懂菲尔兹奖数学家的语言,我在巴黎和他们交流,我带着翻译,这个翻译不是英文翻译,是技术翻译。但即使技术专家给我解释,我也没有完全理解教授讲的数学问题,这个图形和将来有什么关系,但我们允许他“胡说八道”,我们继续提供经费支持。若果有一天,我们发现他的“胡说八道”原来是有道理的,就对我们的产品推进了改革。新新人类说的话、做出的东西,以前我们是听不懂的,但慢慢地就听懂了。就像我们听神仙讲故事,不知道他讲什么,慢慢地修道,慢慢就入道了。我们再慢慢组合起来,这个组合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来相互理解,而不是有什么秘密。

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8、提问:任总您好,我很好奇创办一家公司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它好玩吗?如果有年轻人想创业,您会给年轻人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
任正非:如果当时我从军队转业的时候,若给我一个小官当当,我也许就不会创业了。创业不是好玩,是生活被逼无奈才创业的。创业就要解决老婆孩子吃饭的问题,如果老婆孩子没有饭吃,创业不好玩。我们那个时候是非常苦的,赚不到钱,是没有路可走的。所以,创业不是为了快乐。
如果年轻人想创业,那就要为了自己的理想无怨无悔,哪怕沦为乞丐。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在创业之初也很艰难,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走半天走不出路来,差点就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了,但是最后字节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所以,创业不好玩,没路可走才去创业。
9、提问:您好,我来自瑞典。我想了解您对未来AI的看法,它会作为工具取代人类的工作,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吗?
任正非:世界走向人工智能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由于芯片、算力……各种技术的发达,促进了智能时代的到来,就像英国发明了火车、纺织机械、轮船一样,它产生了时代的转折点。现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如果有机会去参观中国的天津港,从装船、运输、堆垛,包括通过海关,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没有一个人。炼钢是很苦的,火很烤,现在炼钢炉前没有人,轧钢机前也没有人;以前要舀出钢水来检验钢铁的成份,现在戴眼镜就可以判断钢水是否合格。说到煤炭,几百多米深的地下,可以用人工智能挖煤了。
这个时代一定会降低对人力的需求,但是创造的总财富增加了,可以养活被裁掉的人。被裁掉的人不干活,少拿点钱;干活的人多拿钱。社会总价值由于技术进步是在增加,而不是在减少。任何国家只有可能在总财富增加的情况下完成对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讨论的是技术问题。
10、提问:任总您好,我来自清华大学。之前听您说在创业时受到一些生活压力的影响。在过程中,可能也有很多奇妙的宇宙能量将您引领到不同的地方。华为作为一个整体,受到了一些来自现实世界中的限制。我特别好奇的是,请任总设想下,在理想化的世界中,您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或者说您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您是最幸福的?
任正非:我很羡慕你,没经受过饥饿,不知道饥饿为何物。我们年轻的时候是经受过饥饿的,那个时代人生的梦想是吃一个馒头。对于你们来说,现在晚餐想要吃一个馒头都能吃到,我们那个年代没有。
我创业的那个时代也正是整个时代的转换点,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我们从军队转业成为地方老百姓,我们什么都搞不明白,怎么去赚钱呢?打工都不行,打工也是市场经济的。我们以为市场经济有的是机会。我创业,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有什么理想,就是为了活下来,为了有饭吃。我们那个时候,是生活所迫,无怨无悔,没有退路,只有往前走,还不能谈梦想。
到今天,也还不能说我们就能活下来。中国99%的公司是可以与美国合作,他们没有受到制裁,他们的芯片算力比我们的高,他们能买到的东西比我们好。在这样的条件下,未来几年我们能不能为生存活下去?不要看我们今天和大家欢聚一堂,以为我们有伟大的梦想,不是,我们还在挣扎中。我们内部讲话与跟你们的聊天,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我们内部讲话还在讲怎么克服很多困难。
我很崇拜你们。为什么呢?你想想,我们年轻时做梦都不会想到进清华,我哪敢做清华梦啊。我们那个山沟沟里,能读个大学就很伟大了,还想读清华、读北大?根本没有这个可能。你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将来担负起创造人类新命运的使命来,你们有巨大的机会窗。你们要履行社会责任,一定要爱这个社会,一定要给社会贡献力量,美好的社会是共同来创造,不能把钱装在自己口袋里就高兴了。我羡慕你们年轻人,读这么好的学校。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icpc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会暨 上海水业嘉年华
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24年12月5日—6日(4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上海富悦大酒店
二、参会代表
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水务公司、设计院、环保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
拟邀嘉宾
夏光 国家生态环境部 副司长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 中国工程院 院士
戴晓虎 同济大学 教授
许国仁 中国科学院大学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李成江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顾问总工程师
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 院士
任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中国工程院 院士
马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吴明红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徐扬 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王复明 中国工程院 院士
胡洪营 清华大学 教授
郑兴灿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总工
柏国强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局长
徐祖信 中国工程院 院士
王凯军 清华大学 教授
高翔 中国工程院 院士
白雪涛 中国疾病中心博导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原副所长 医学博士
报告人:陈飞勇,山东建筑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建设环境技术士、日本河川·沙防及海岸·海洋技术士,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专家,兼任日本工程院东亚委员、中国城市雨洪管理与海绵城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
陈飞勇院士长期从事水源地管理与环境保护工程,在中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为全球20多个国家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指导和工程设计,牵头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环境保护领域技术开发项目5项;负责设计施工的广佛新世界海绵社区规划设计及水系工程建成后被誉为“生态之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60余项。获得日本国土交通省优秀项目奖7次、优秀技术人员奖1次,日本土木学会优秀发表奖1次,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报告题目:基于GPU和全水动力方法的城市洪涝高效模拟技术
报告人:黄国如教授系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广东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能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会员、郑州大学兼职教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养人选。最近几年来,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对珠江流域枯季径流预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探讨如何在流域数字化平台上构建枯水径流的预测模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结合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对城市暴雨内涝形成机理以及预报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发了基于GIS系统的城市内涝预警预报系统。主持了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的研究任务,对城市和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核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城市和农田现场观测实验,对城市非点源污染初期冲刷效应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核算模型和基于HSPF模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
报告题目:改性酒糟生物炭去除废水中重金属 Cr(VI)研究
报告人:司马卫平,博士,四川轻化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贡市发展服务业专家,“含盐废水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副主任,《能源环境保护》、《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编委。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小城镇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市厅级项目10项,主持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RSC Advances》《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中国给水排水》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 “折流湿地滤池+侧向潜流湿地床污水处理系统装置及方法”获2011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九、组委会联系方式 :
王领全 13752275003
金晟 18622273726
孙磊 1370211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