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h2o-china.com
近日,综合各地披露信息计算,湖南、云南、广西、青海、河南、四川等省区已发行和计划内预算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的专项债总额达1539.8 亿元。与此同时,多地也在积极布局,通过专项债化解存量欠款的实践正在持续推进 —— 陕西省咸阳市去年已统筹包括专项债在内的资金 16.2 亿元清偿企业欠账,福建省部分地市如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也通过专项债资金直接偿还拖欠账款,展现出地方在政策指导下灵活运用专项债“清欠” 的积极态势。
01
多地布局跟进,清欠工作铺开
这一系列操作,源于2025 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规模扩容与用途拓展。
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规定,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如今,随着财政部将这笔4.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额度陆续分配至各省市,地方也在5月底密集调整预算报告,并正式开始发行专项债券用于“清欠”。
比如,5月29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就批准了湖南省2025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此次方案中,财政部分两批下达湖南省新增债务限额1823亿元,其中专项债务1465亿元,其中用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200亿元。
随后,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2025年省本级财政专项预算调整方案也显示,调增额度后,全年专项债券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的额度为369亿元,用于“清欠”的额度为356亿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明确,今年新增债务限额共495亿元,其中365亿元专项债资金优先清偿中小企业工程款。
7月9日,青海进行了2025年第2批青海省政府债券招标发行,其中包含了14.2亿元、期限为10年、票面利率为1.74%的2025年青海省政府专项债券(四期),该期专项债券的信用评级报告显示,其募集资金用途为偿还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7月19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庆业表示,下半年省财政将推进315.6亿元清欠债券发行工作,稳妥清偿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7月22日,四川省还发布2025年专项债券(二十六至三十五期)发行预告,总额852.6698亿元,其中276亿元用于偿还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综合计算,湖南、云南、广西、青海、河南、四川等省区发行的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的专项债总额已达到1539.8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多地曾披露专项债券参与支持地方“清欠”。例如:
如陕西省咸阳市在去年统筹存量资金、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资金16.2亿元加大企业欠账清偿力度,推动全市各级无分歧欠款全部清零。
福建省部分地市通过专项债资金直接偿还拖欠企业账款。例如,龙岩市新罗区在2025 年第一批政府债务限额中,安排1996.231 万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项债券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漳平市则通过专项债资金清理暂付款和清偿工程款,具体金额在预算调整方案中明确龙岩市漳平市人民政府。
从2025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与使用概况来看,“解决拖欠企业账款”是很关键的支出部分,这也反映出了目前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环保行业的应收账款问题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小型企业,也深深影响着行业内的头部公司。
中国水网数据显示,统计的100家环保上市公司中,除3家公司未统计到应收账款数据之外,其余97家公司2025年一季度的应收账款总规模约1721亿元,平均每家承受着大约17.80亿元的应收账款,其中还有两家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超百亿。同时,对照2024年期末应收账款数据,51家环保上市公司2025一季度应收账款规模仍在增加。
今年上半年,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薛涛走访了大约50家环保企业,并与企业管理层交流了2025年一季度和上半年的企业经营及市场情况。他发现,当前环保市场需求在下滑,而企业的应收账款仍在增加,无论是政府的欠款还是甲方的欠款。
薛涛称,在目前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保障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以及环卫项目的健康运行,避免出现停止运营或运营质量下降的风险。据估算,这一金额缺口约为1000亿—2000亿元,加上往年欠款,总计约4000亿元。
可见目前的缺口是巨大的。化债资金能解决一部分难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难题。
财达证券常务副总经理胡恒松接受采访时表示,专项债券用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的政策是于2025年两会期间第一次提出,往年并未有过此类操作。专项债资金由财政部划拨至省级财政厅,省级财政厅再分配至地方财政局,最后拨付给符合条件的企业。需注意,专项债并非清偿所有欠款,只有纳入前期摸排形成的专门企业名单内的企业,才能获得资金支持。
薛涛建议,在土地财政收入下滑的背景下,公共服务的价格体系应尽快调整,进一步落实污染者承担费用的理念,而不是过度依赖财政支出或补贴。同时,应严格落实保障对提供公共服务的环保设施的运营费用。对于历史欠款问题,如存量PPP项目,应尽早出台可预期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预期。
02
全国专项债规模创新高,三大投向明确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下达2025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各省份随后陆续发布省级预算调整方案,将新增债务额度纳入预算管理,明确资金具体投向。从地方披露信息看,2025 年新增专项债资金投向呈现三大主线:
其一,项目建设:延续传统投向领域,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土地存储和存量盘活、社会事业与城市更新等基础设施项目,为实体经济提供硬件支撑;
其二,部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部分资金用于充实政府性基金预算,缓解地方财政在民生保障、应急支出等方面的短期压力,增强财政运行韧性;
其三,解决拖欠企业账款:作为2025年单列项目,此用途定向用于清偿政府部门拖欠的企业账款,尤其侧重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