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勋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邢 奕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专题论坛:1、CCUS及地质碳汇技术;2、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方向;3、工业烟气减污降碳技术。
主题二:大气污染与环境健康,设置5个专题论坛
主 席:
黄汝锦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葛茂发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王新明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王雪梅 暨南大学 教授
王书肖 清华大学 教授
专题论坛:1、气溶胶化学与光学;2、城市大气环境与健康;3、大气污染的健康效应;4、温室气体源汇与气候变化;5、海洋气溶胶与沿海大气环境;
主题三: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设置6个专题论坛
主 席:
全 燮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徐开钦 福州大学 教授
于 鑫 厦门大学 教授
张乐华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张博翔 福建农林大学 教授
专题论坛:1、污水低碳处理技术与应用;2、碳中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3、污染物在水体中环境行为与控制;4、污染物资源化与生态系统协同修复技术;5、新污染物赋存特征与控制技术;6、废酸废碱及废水资源化。
主题四: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循环利用,设置6个专题论坛
主 席:
钱庆荣 福建师范大学 教授
刘明华 莆田学院 教授
郑煜铭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张 智 福建理工大学 教授
张胜华 集美大学 教授
专题论坛:1、有机固废生物定向转化与循环利用;2、建筑固废处理与资源化;3、固废处置与减污降碳;4、废旧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5、工业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6、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
主题五: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防控,设置6个专题论坛
主 席:
蒋柱武 福建理工大学 教授
毕进红 福州大学 教授
颜昌宙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廖汉鹏 福建农林大学 教授
李柏林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1、新污染物监测与AI赋能;2、城市水循环系统中的新污染协同治理;3、污水中(新)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及协同处理;4、土壤与固废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生态风险与防控;5、天然/合成材料移除有机污染物的机制及其环境应用;6、新污染物的环境生态效应及控制技术。
主题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设置4个专题论坛
主 席:
骆永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
刘承帅 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
高志明 台湾中山大学 教授
高大文 北京建筑大学 教授
陈晓晨 福州大学 教授
1、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绿色低碳修复;2、微生物过程与元素循环:拓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与修复认知边界;3、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过程、风险评估与生态系统健康;4、土壤污染过程与修复技术创新及生态功能重建。
主题七:智慧环保前沿技术与推广应用
主 席:
吝 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朱 云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黄明智 华南师范大学 教授
满 旺 厦门理工学院 教授
主题八:空气质量与碳排放观测模拟技术,设置6个专题论坛
主 席:
李正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
李卫军 浙江大学 研究员
臧增亮 国防科技大学 教授
姜 哲 天津大学 教授
秦 凯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1、大气碳质气溶胶研究;2、碳污气体模拟同化与大数据应用;3、甲烷排放观测与量化;4、碳污三维立体监测与模拟;5、多平台碳污气体遥感技术与人工智能;6、大气污染气体遥感监测与应用。
主题九:海峡两岸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设置2个专题论坛
主 席:
李爱民 南京大学、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 教授
郭红岩 南京大学、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 教授
石成春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
许 翔 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 董事长
1、海峡两岸绿色低碳产业发展;2、海峡环境创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主题十:低碳水处理技术与水系统智慧管控,设置5个专题论坛
主 席:
冯玉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李俊奇 北京建筑大学 教授
王 鑫 南开大学 教授
赵 峰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杨 波 深圳大学 教授
1、微生物电化学水污染控制新技术;2、水处理低碳脱氮除磷技术;3、源-厂-网-河全链条数字孪生:智慧水系统协同调控;4、近自然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5、污染物多介质传输与环境健康风险监测。
主题十一:海洋环境与健康,设置5个专题论坛
主 席:
王文雄 香港城市大学 教授
王新红 厦门大学 教授
曾若玄 台湾中山大学 教授
1、海洋微生物与病毒;2、海洋新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3、海事工程及其环境影响评估;4、海洋环境数值模拟与现场观测;5、海岸带环境与健康;
主题十二:第十届海峡两岸城市环境青年研讨会,设置2个专题论坛
主 席:
孙 倩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 研究员
廖健森 台湾义守大学 教授
1、 闽台环境污染特征及防控研究;2、城乡融合的资源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
主题十三:2025研究生可持续发展论坛,设置11个专题论坛
主 席:
孙 倩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廖健森 台湾义守大学 教授
毕进红 福州大学 教授
范功端 福州大学 教授
杨民权 福建师范大学 教授
张博翔 福建农林大学 教授
1、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2、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循环利用;3、可持续且环保的粘土基材料;4、空气质量与碳排放观测模拟技术;5、环境生物技术;6、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与环境风险防控;7、闽台环境污染特征及防控研究;8、大气环境与健康;9、海洋环境与健康;10、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11、环境功能材料开发与污染物去除技术;
考察走访
持续更新中,以最终版为准。
展览展示
1、展览范围:大气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噪声与振动控制、新污染物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环境监测、智慧环保、节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先进产品、先进材料等。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微信名称:污水资源化利用 微信号:IWAnewwater)
(1000多位水行业专家精彩报告分享!扫描视频号二维码关注后,可以免费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