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反硝化的高效条件分析
(来源 微信视频号:WATERCNWW1985)
(来源 微信视频号:WATERCNWW1985)
内源反硝化(Endogenous Denitrification)的效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高效性通常出现在以下特定条件下:
1. 低碳氮比(C/N)环境
当污水中缺乏外源有机碳源时,反硝化菌会通过内源代谢(如分解胞内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提供电子供体。例如,在C/N<3的废水中,内源反硝化可贡献30%-50%的总反硝化量。
2. 温度适宜(15-30℃)
温度显著影响内源代谢速率。15-30℃时,反硝化菌的酶活性较高,内源反硝化速率可达0.3-0.6 mg NO3--N/(g VSS·h);低于10℃时速率下降50%以上。
3. pH中性(6.5-7.5)
中性环境利于反硝化酶活性。pH<6.0时,内源反硝化可能中断并产生N2O;pH>8.5时,虽速率降低但终产物仍为N2。
4. 严格缺氧(DO<0.5 mg/L)
溶解氧会抑制硝酸盐还原酶合成。活性污泥系统中DO<0.5 mg/L时,内源反硝化效率接近外碳源反硝化的80%。
5. 微生物群落优化
硫自养反硝化耦合:如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利用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无需外碳源即可高效脱氮。
短程反硝化(NO3-→NO2-):减少50%电子需求,内源条件下更易实现亚硝酸盐积累。
6. 工艺强化措施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好氧池中通过专性菌群(如SND菌)利用内源碳源同步脱氮。
内源反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适用于高氨氮废水,内源反硝化提供亚硝酸盐。
技术应用案例
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采用硫自养反硝化滤池,内源反硝化速率达1.1 mg NO3--N/(g VSS·h),与外碳源反硝化相当。
综上,内源反硝化在低碳氮比、温度适宜、pH中性及缺氧条件下最有效,结合微生物群落优化和工艺设计可进一步提升效能。
(来源 微信视频号:WATERCNWW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