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污泥处理处置大家谈 (新闻观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31  浏览次数:335
核心提示:污泥处理:外来技术为何水土不服? “而这显然在中国并不适用。”陈同斌表示,国内的城市,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人口,污泥产生量巨大,且城市范围、运距大,可用土地相对较少。好氧技术要在国内应用,必须考虑到占地、发酵时间、臭气控制等多种因素,其技术的集约化、工业化和智能化程度必须提高。“就像在交通密度小的乡村道路上,可行驶马车或拖拉机,但是在交通密度大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必须行驶速度较快的汽车。虽然都是交通工具,但是使用的范围却明显不同。”
中国给水排水 云直播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污泥处理处置如何产业化 启动市场需政府助推 

 

 

记者 陈湘静 
 

 

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王凯军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1986年开发的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连续4年被当时的国家环保局评为最佳实用技术。

  编者按:

  今年年初深圳市清水河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3号污泥坑发生管涌,专家认为此事件敲响了警示钟,污泥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实际上,从政府到企业,各界已经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和尝试。

  政府方面,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年初联合公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被业界认为是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正式启动的重大政策信号;科研方面,科研院所和部分企业针对污泥处置已经研发出多种实用技术,比如污泥水热干化技术(相关报道见本报2009年3月19日6版)、水泥窑处置技术(相关报道见本报2009年1月1日6版和2009年1月15日6版)、FYD生物制剂等,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市场方面,企业界也已开始行动,逐步介入污泥的综合处置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有效的、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完善的、合理的政策机制,污泥处置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期内容中,对目前污泥处理处置的相关政策、产业化进程和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报道,以期引起行业重视,加快其产业化进程。


  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年初联合公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技术政策》)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相关报道见本报2月16日6版),首次确定了地方政府作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并对费用落实、技术路线等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被业界认为是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正式启动的重大政策信号。

  《技术政策》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凯军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事关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除了技术进步、技术路线和适用方案选择、市场投资意愿等之外,真正启动市场的推手还在于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在明确责任后,政府必须加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合理引导市场、切实落实收费补贴政策。

  技术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不合适

  污泥产品园林用最获认可,环境风险得到充分考虑;大城市污泥的产生量很大,单一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都会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出现问题,对大城市应当鼓励多种渠道、多种技术并行

  填埋成本低、焚烧无后患、土地利用体现资源化、堆肥技术成熟,目前主流的四大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孰优孰劣,不仅业界争论颇多,就是专家们也不能统一意见。王凯军认为这很正常,他说:“对现在市场上的技术不能简单地评价哪种更好,哪种不好,只有能用不能用、管用不管用的区分,得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其评价的指标体系就更为多元和庞杂。比如,要根据人口、工农业结构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污水性质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以及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情况综合来考虑。”

  “总体讲,经济实力强、土地资源有限、污泥产生量大的大城市一般可以考虑直接焚烧。污泥产生量少且分散,可以利用环境销纳的地方,选择其他方式相对更经济实用。”王凯军同时强调,对于大城市而言,因为污泥的产生量很大,单一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都会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出现问题,比如焚烧的达标排放、污泥产品的质量和销路等方面。所以对大城市应当鼓励多种渠道、多种技术并行,比如上海“填一点、烧一点、利用一点”,多种技术并存的模式就比较符合实际的选择。

  在《技术政策》出台后,很多人瞄准了其中政府优先采购污泥产品的规定。这是否意味着以后污泥产品的销路不成问题?对此,王凯军表示,这一规定只是一个信号,具体怎么实施还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机制上予以保证。王凯军透露说,当时我们专家组的意见是,大城市一直有着稳定、大量的园林用有机肥需求,又在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管理范围内,由园林系统购买污泥产品,比农用、填埋矿山荒地等更加具备可操作性。事实上,这样的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基本认可。

  对于老百姓最关心的污泥产品环境风险问题,王凯军说,《技术政策》里对这方面的考虑是慎重的,比如,国家鼓励园林用肥等环境风险较低的利用方式,在农用方面进行了限制。

  在标准方面,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已经对污泥农用标准做了新的规定;建设部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对农用、填埋、绿化等土地利用产品的泥质做出安全性要求,相关标准正在不断完善中。

  技术有门槛进入要慎重

  技术研发要体现专业性,不要过分强调资源化;污泥就是废弃物,安全地处理处置始终要摆在第一位;不是所有公司都具备处置污泥的能力和条件

  记者日前赴成都考察了一位民间环保发明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对民间开发推广环保技术的热情和艰难有了新的了解。在问及如何看待如今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技术研发时,王凯军表示:“研发环保技术当然要鼓励。”

  但他同时建议,个人、企业开发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最好还是要和专业的科研、设计、建设单位合作,结合科研、工程多方面因素来考虑。“仅凭一己之力尽管也有成功的范例,但毕竟很少,考虑可能不全面、不完善。比如二次污染的问题,且对污泥产品销路容易想当然。”

  “有些技术过分强调污泥是一种资源,这也是不合理的。”王凯军指出,过分强调污泥资源化并不合理。污泥就是废弃物,安全地处理处置始终要摆在第一位。污泥所具有的资源化的价值,只有在得以利用的条件下才能体现。所以,技术只着眼于单一的污泥产品,而没有当地实际应用的条件和成本考虑,加上销路不畅,当初设计的技术可行性就可能不存在了。

  “判断一个技术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有没有设计的标准和建设的规范。”王凯军说,技术本身做到切实有效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工艺流程和工程建设的角度来考虑,需要一整套详细的考察程序。单个公司可能未必有这种能力进行综合、系统的考察,形成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在市场推广环节,公司所具备的标准化的能力、市场化的能力,都决定了其是否能在更大的市场和领域得到应用。这些都是技术开发者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针对某地全球招标污泥处置技术的做法,王凯军说,和污水处理行业相比,污泥处理处置的专业性更强、涉及的环境风险更大,因而技术门槛和准入门槛更高。不是所有公司都具备进入的能力和条件。现在,各地、各企业甚至个人都在进行探索,技术五花八门,处理处置效果不稳定的现象很突出。

  据王凯军介绍,由于缺乏经验,信息又太过繁杂,各地政府部门在选择技术时容易无所适从。环境保护部从2007年开始一直在进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针对这一问题,对环保产业相关技术选择给予了全面指导。《技术导则》和《技术政策》和即将推出的污泥处理处置工程规范就是这方面很有益的尝试,旨在为管理部门提供指导依据,帮助专业部门和用户进行技术辨别。

  技术路线要引导收费补贴要跟上

  政策要和技术一起成熟起来,技术和成本都不再是国内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政府是否在明确自身责任后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机制,才是业界最关注的

  在不久前记者参加的一个环保论坛上,就污泥技术路线由政府直接干预还是定下处置标准由市场自由选择的问题,在现场引发激烈争议。王凯军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对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政府必须插手,除了技术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政策要跟上。

  “一方面,出于对环境安全、公众安全的考虑,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在技术路线上对市场有所引导,指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不要在具体工艺选择上进行干涉。另一方面,无论选择哪一种处置方式,企业的介入都需要稳定的运行费用。污泥产品本身市场性价比不具优势,需要更多补贴和优惠条件。”王凯军说,针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收费补贴政策要制定、要落实,这点对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化的发展尤为重要。“我认为,这是地方政府需要尽快作为的领域。”

  事实上,“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有没有技术、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而是地方政府作为不作为的问题”,王凯军说,随着国内技术研发的进步,核心技术设备的国产化,技术和成本都不再是国内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政府是否在明确自身责任后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机制,才是业界最关注的。

  据他介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国家在水处理收费定价中已经包含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但是地方政府却长期没有去核算和征收。老百姓关心费用问题,根据王凯军的测算,将处理处置费用折合后,对现行污水处理收费的提升将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具体数字还得详细测算,但用数量级的概念表示,应该是一毛钱。”

  数据

  ●根据有关调查,全国20万t/d及以上规模污水厂的污水处理能力总共达到2272.6万t/d。以万吨污水产脱水污泥7.5吨(含水80%)计,每年产污泥613.6万吨,占全国 污泥总产量的55%。

  ●根据2007年底有关部门对全国处理能力20万t/d(含)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情况的统计,83%没有经过妥善处置,这些污泥的出路也没有一定的保障,造成了污泥无控排放的现状。

 

(责任编辑:扎西)



别让污泥短板拖累减排作者:陈湘静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

发表于 2010-12-31 22:33:16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湘静
“随着污水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加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减排目标得到了实现,水污染得到了控制,但是如果不把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置好,近50%的COD将可能以另一种形式转移到环境中。”刚从北京排水集团总经理任上退休的杨向平,如今是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会长。他指出,污泥治理是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一个必须完成的艰难任务,务必要抓紧时间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则认为:“各界对污泥的重视程度已经够了,钱也不是大问题”。而经过不断研究、实践,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问题也将获得妥善解决。那么,污泥处理处置的难题是否能从此得到妥善的解决?继污水处理市场之后,它能否成为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污染治理产业市场?在由中国水网、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单位主办的2010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围绕上述话题,各方专家展开了一次深入交流。
尽管在技术方案仍有不同意见,但与会代表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给污染减排“拖后腿”、给城市环境管理带来极大麻烦;现在要抓紧时间明确府职责,理顺产业链条,制定产业保障措施,并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公益性、基础性研究。在“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低碳化”原则的引领下,各地府要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技术方案,要先把污泥“二次污染”的势头遏制住,逐步发展起运转高效、经济适用的污泥处理处置体系。
    ①别让污泥拖后腿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明显滞后,目前全国近八成污泥没有得到妥善处置
    在2007年发布的《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中,当时的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力争在2010年底在我国实现“省会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实行稳定化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基本上得到妥善处置或利用”。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将无法得到实现。
“连进行污泥填埋运输的专业车辆现在还没有。”王洪臣说。根据他的调查,目前焚烧处置解决全国污泥的6%,堆肥处理了8%。“剩余的情况无法掌握,等同于没有得到稳定的处理。”
而建设部的统计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观点,由于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缓慢,目前全国近80%的污泥没有得到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绝大部分仍是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厂简单填埋,“二次污染”严重,事故时有发生。
“十一五”期间,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量攀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泥量的大幅增长。而从各地现有的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来看,形势已不容乐观。北京市市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张韵介绍说,目前,我国运营污水厂为2013座,日处理水量8053万立方米。今年将预计完成新增日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十二五”期间每年都将新增这个数字。以污泥(含水率80%,下同)占污水质量比例为0.6‰计算,去年末的污泥产量为4.8万立方米/天,以新增污水处理量运行负荷率为75%计算,“十二五”期间污泥年产量将以246万立方米逐年递增。
而中国水网一份关于《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报告(2010)》中更是明确指出,去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量达280亿吨,污泥产生量为2005万吨,今年将达2300万吨。而根据他们的“保守”估计,“十二五”期间,随着在建污水处理厂大批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将达到年均增长15%,年产生量将突破4600万吨,日产量将超过12.6万吨。
张韵指出,目前的现状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能力明显不足,“十一五”期间,污泥处理设施投资不到污水处理设施的40%,而建成设施也因运行费用等问题大部分被闲置,无法发挥作用。
与欧美国家污水处理设施与污泥处理处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硬性”规定相比,我国的情况则是有些“长短脚”的意味。相比于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运营的迅猛发展,污泥的处理处置滞后了岂止一个10年。
而在杨向平看来,污泥的“短脚”迟早要拖累污染减排。“如果污泥的问题管不好,节能减排的效果要打一半的折扣。”从事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工作近20年的他,对污泥处理处置有很多经验和想法。
“如果不把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置好,近50%的COD以另一种形式转移到环境中。”杨向平说。“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和减排统计挂钩,和地方领导的绩挂钩”,正是因为国家有了节能减排的硬手段,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如果一个地方或是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不好,那就给他们的减排结果打半折,那这项事业肯定就能推动起来。”
    ②污泥二次污染问题必须控制
    污泥处置的目标首先是控制污染、保障安全,然后是合理利用,最后才是开发清洁能源
当面对国外极具科技含量的先进技术、五花八门的国内方案,业内专家们常常针锋相对,这也是不少地方府、水厂迟迟不能动作的原因之一。而要确定技术路线,首先要搞清楚污泥是什么?王洪臣强调,污泥首先是污染物,其次是营养质,然后是能源。因此,相应地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就是首先要控制污染、保障安全,然后是合理利用,最后才是开发清洁能源。
稳定化、无害化是污泥处理处置首要解决的问题,王洪臣指出,不能让污泥“二次污染“的问题愈演愈烈。“而目前的情况是,全国污泥无害化处置比例仍然过低。”张韵说,各地污泥处理形式单一,减量化、稳定化程度不好。国内大部分城市采取的主导工艺为脱水,而深度脱水、硝化、干化、焚烧等稳定化程度较高的处理方式应用较少。
干化?成本太高;焚烧?污泥热值太低。必须看到的是,目前国内确实还没有一项在经济性、适用性上“完美”的技术。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作为先行者,其经验又常遭遇水土不服,不能拿来就用。对此,张韵也承认,目前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确实还不够成熟。比如消化环节还需要工程技术优化;污泥干化的产品出路成问题;堆肥周期长,效率低,环境影响不确定;土地利用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等。
而对不少地方热推的焚烧处置方式,杨向平也不甚赞同:“由于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国外的污泥处理处置趋势是干化,而非直接焚烧。很多欧美国家都把焚烧炉改成了干化炉。现在看来,最多的方案还是土地利用。”
“深度脱水+填埋,干化+焚烧+灰渣填埋,好氧发酵+土地利用(主要是农用),厌氧发酵+土地农用”。这是目前国内研究、实践较多的4个技术方案。“最后一种投资多、运营管理复杂,但这将成为主流方案。”王洪臣是“厌氧”的坚定支持者。
他之所以选定了难度最大的第四种方案,是因为前三种污泥处理处置方案都或多或少会造成营养质或能源的浪费,且很难实现低碳的目标。“而采用第四种方案,全国3000万吨污泥将动态增加3%~10%的营养质循环量,25亿立方米甲烷气清洁能源,可发电40亿度;与其他路线比较,可直接减少碳排放1500万吨,间接400万吨。”
从国外经验来看,“厌氧”确实是应用范围广、时间长的技术方案。“欧洲每年4000万吨污泥,一半以上采用厌氧消化,英国甚至65%以上的污泥都用厌氧。”王洪臣说,我国现有40%的污水处理厂都可以采用厌氧、强化预处理的高消化方式。“而如果全国60%的污泥采用厌氧工艺,大概需要300亿~500亿元的总投资,国家每年需20亿元的投资即可带动起来。”
在北京奥运会申办期间,北京已经开始重视污泥的处理处置。经过考察,杨向平了解到,国外普遍采取的是污水和污泥处理“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管理”的原则。“在国外,几千吨规模的小污水厂都有标准的厌氧消化设施。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就硬性规定所有污水处理厂必须有污泥消化装置,这是他们的国策,必须先让污泥得到稳定化。”
据杨向平介绍,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也相继进行了污泥消化设施的建设,但由于技术上、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实际效果并不好。“现在2000多座污水处理厂,估计有消化设施的有十几家,稳定运行的更是凤毛麟角。”他说,这反过来也说明,我们在这一块有很大潜力。如果污泥在污水处理厂就能实现稳定化,这就为将来进一步的处理处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技术选择。
对于厌氧工艺目前仍存在的诸多问题,王洪臣也并不避讳:“厌氧工艺在设施稳定运行方面确实有困难,比如对管理的要求非常高、非常复杂。因为管理跟不上,很多厌氧工程不出三五年都失败了。有些则是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到运营的问题。”但他特别强调,只要监管到位,运营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亟待重视的还有污水处理厂普遍提标改造后,污泥产生量和成分的变化。“根据需要,要加大对污泥稳定化、减量化的研究,特别是这一轮升级改造后的污泥,未来两三年内要争取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杨向平说。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包括4个处理、处置阶段,即:污泥的浓缩、消化、脱水和处置。根据中国水网《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报告(2010版)》,我国城镇运营与在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处置见上图)方式如图示(以下数据截至2010年5月)。

污泥处理处置经济指标

 

项目

好氧发酵

石灰干化

热干化

焚烧

填埋

建设投资(万元/吨泥)

25-30

10-12

45-50

40-70

20-35

经营成本(元/吨泥)

60-100

130-150

180-200

160-280

70-80

总成本(元/吨泥)

120-150



污泥处理处置如何走向产业化
启动市场还需政府助推
发表时间:2009-04-09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   作者: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湘静

  王凯军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1986年开发的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连续4年被当时的国家环保局评为最佳实用技术。


  编者按:
  今年年初深圳市清水河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3号污泥坑发生管涌,专家认为此事件敲响了警示钟,污泥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实际上,从政府到企业,各界已经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和尝试。
  政府方面,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年初联合公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被业界认为是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正式启动的重大政策信号;科研方面,科研院所和部分企业针对污泥处置已经研发出多种实用技术,比如污泥水热干化技术(相关报道见本报2009年3月19日6版)、水泥窑处置技术(相关报道见本报2009年1月1日6版和2009年1月15日6版)、FYD生物制剂等,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市场方面,企业界也已开始行动,逐步介入污泥的综合处置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有效的、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完善的、合理的政策机制,污泥处置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期内容中,对目前污泥处理处置的相关政策、产业化进程和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报道,以期引起行业重视,加快其产业化进程。
  
  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年初联合公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技术政策》)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相关报道见本报2月16日6版),首次确定了地方政府作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并对费用落实、技术路线等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被业界认为是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正式启动的重大政策信号。
  《技术政策》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凯军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事关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除了技术进步、技术路线和适用方案选择、市场投资意愿等之外,真正启动市场的推手还在于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在明确责任后,政府必须加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合理引导市场、切实落实收费补贴政策。
  技术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不合适
  污泥产品园林用最获认可,环境风险得到充分考虑;大城市污泥的产生量很大,单一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都会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出现问题,对大城市应当鼓励多种渠道、多种技术并行
  填埋成本低、焚烧无后患、土地利用体现资源化、堆肥技术成熟,目前主流的四大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孰优孰劣,不仅业界争论颇多,就是专家们也不能统一意见。王凯军认为这很正常,他说:“对现在市场上的技术不能简单地评价哪种更好,哪种不好,只有能用不能用、管用不管用的区分,得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其评价的指标体系就更为多元和庞杂。比如,要根据人口、工农业结构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污水性质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以及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情况综合来考虑。”
  “总体讲,经济实力强、土地资源有限、污泥产生量大的大城市一般可以考虑直接焚烧。污泥产生量少且分散,可以利用环境销纳的地方,选择其他方式相对更经济实用。”王凯军同时强调,对于大城市而言,因为污泥的产生量很大,单一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都会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出现问题,比如焚烧的达标排放、污泥产品的质量和销路等方面。所以对大城市应当鼓励多种渠道、多种技术并行,比如上海“填一点、烧一点、利用一点”,多种技术并存的模式就比较符合实际的选择。
  在《技术政策》出台后,很多人瞄准了其中政府优先采购污泥产品的规定。这是否意味着以后污泥产品的销路不成问题?对此,王凯军表示,这一规定只是一个信号,具体怎么实施还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机制上予以保证。王凯军透露说,当时我们专家组的意见是,大城市一直有着稳定、大量的园林用有机肥需求,又在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管理范围内,由园林系统购买污泥产品,比农用、填埋矿山荒地等更加具备可操作性。事实上,这样的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基本认可。
  对于老百姓最关心的污泥产品环境风险问题,王凯军说,《技术政策》里对这方面的考虑是慎重的,比如,国家鼓励园林用肥等环境风险较低的利用方式,在农用方面进行了限制。
  在标准方面,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已经对污泥农用标准做了新的规定;建设部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对农用、填埋、绿化等土地利用产品的泥质做出安全性要求,相关标准正在不断完善中。
  技术有门槛进入要慎重
  技术研发要体现专业性,不要过分强调资源化;污泥就是废弃物,安全地处理处置始终要摆在第一位;不是所有公司都具备处置污泥的能力和条件
  记者日前赴成都考察了一位民间环保发明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对民间开发推广环保技术的热情和艰难有了新的了解。在问及如何看待如今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技术研发时,王凯军表示:“研发环保技术当然要鼓励。”
  但他同时建议,个人、企业开发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最好还是要和专业的科研、设计、建设单位合作,结合科研、工程多方面因素来考虑。“仅凭一己之力尽管也有成功的范例,但毕竟很少,考虑可能不全面、不完善。比如二次污染的问题,且对污泥产品销路容易想当然。”
  “有些技术过分强调污泥是一种资源,这也是不合理的。”王凯军指出,过分强调污泥资源化并不合理。污泥就是废弃物,安全地处理处置始终要摆在第一位。污泥所具有的资源化的价值,只有在得以利用的条件下才能体现。所以,技术只着眼于单一的污泥产品,而没有当地实际应用的条件和成本考虑,加上销路不畅,当初设计的技术可行性就可能不存在了。
  “判断一个技术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有没有设计的标准和建设的规范。”王凯军说,技术本身做到切实有效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工艺流程和工程建设的角度来考虑,需要一整套详细的考察程序。单个公司可能未必有这种能力进行综合、系统的考察,形成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在市场推广环节,公司所具备的标准化的能力、市场化的能力,都决定了其是否能在更大的市场和领域得到应用。这些都是技术开发者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针对某地全球招标污泥处置技术的做法,王凯军说,和污水处理行业相比,污泥处理处置的专业性更强、涉及的环境风险更大,因而技术门槛和准入门槛更高。不是所有公司都具备进入的能力和条件。现在,各地、各企业甚至个人都在进行探索,技术五花八门,处理处置效果不稳定的现象很突出。
  据王凯军介绍,由于缺乏经验,信息又太过繁杂,各地政府部门在选择技术时容易无所适从。环境保护部从2007年开始一直在进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针对这一问题,对环保产业相关技术选择给予了全面指导。《技术导则》和《技术政策》和即将推出的污泥处理处置工程规范就是这方面很有益的尝试,旨在为管理部门提供指导依据,帮助专业部门和用户进行技术辨别。
  技术路线要引导收费补贴要跟上
  政策要和技术一起成熟起来,技术和成本都不再是国内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政府是否在明确自身责任后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机制,才是业界最关注的
  在不久前记者参加的一个环保论坛上,就污泥技术路线由政府直接干预还是定下处置标准由市场自由选择的问题,在现场引发激烈争议。王凯军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对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政府必须插手,除了技术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政策要跟上。
  “一方面,出于对环境安全、公众安全的考虑,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在技术路线上对市场有所引导,指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不要在具体工艺选择上进行干涉。另一方面,无论选择哪一种处置方式,企业的介入都需要稳定的运行费用。污泥产品本身市场性价比不具优势,需要更多补贴和优惠条件。”王凯军说,针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收费补贴政策要制定、要落实,这点对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化的发展尤为重要。“我认为,这是地方政府需要尽快作为的领域。”
  事实上,“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有没有技术、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而是地方政府作为不作为的问题”,王凯军说,随着国内技术研发的进步,核心技术设备的国产化,技术和成本都不再是国内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政府是否在明确自身责任后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机制,才是业界最关注的。
  据他介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国家在水处理收费定价中已经包含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但是地方政府却长期没有去核算和征收。老百姓关心费用问题,根据王凯军的测算,将处理处置费用折合后,对现行污水处理收费的提升将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具体数字还得详细测算,但用数量级的概念表示,应该是一毛钱。”


  数据
  ●根据有关调查,全国20万t/d及以上规模污水厂的污水处理能力总共达到2272.6万t/d。以万吨污水产脱水污泥7.5吨(含水80%)计,每年产污泥613.6万吨,占全国 污泥总产量的55%。
  ●根据2007年底有关部门对全国处理能力20万t/d(含)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情况的统计,83%没有经过妥善处置,这些污泥的出路也没有一定的保障,造成了污泥无控排放的现状。



污水处理留烂尾
污泥为何被遗忘?
 
发表时间:2013-05-06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湘静


  先污水再污泥的两步走,可谓是中国特色。业内人士和外国同行讨论污泥话题时常常会遇到反问:这不是在建污水处理厂的时候就应该考虑的问题吗?在很多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一半,但在我国这一“行规”却没有得到执行。


  相关调研显示,每处理万吨污水平均产生7吨的湿污泥(含水率85%)。这些胶体状的污泥再脱水难度极大,成本很高。污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任意弃置,简单填埋,容易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许多国家将其视为“危险品”。专家表示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后再去治理,将付出更高代价。


  2000年5月29日,《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4号,以下简称《技术政策》)开始实施,对这一政策,日后很多专家评价其最大的遗憾在于其关于污泥处理的规定并没有得到落实。


  《技术政策》提出,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可进行堆肥处理和综合利用。


  截至2011年年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1.38亿立方米/日,平均运营负荷率79%。按此数值估算,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约2241万吨,每天约产生湿污泥6.14万吨。据推测,有一半的污泥没有进行妥善的处理;污泥的安全处置率更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小于25%。


  由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种原因,目前多数污水处理厂并没有真正重视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多数污泥在经过脱水、干化处理后就直接进行填埋,只有少数进行了土地利用、焚烧发电、制作建材等资源化处理。


  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还缺少污泥处置配套设施,现有项目运行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污泥一般由第三方进行处置,污水处理厂将污泥脱水后外运出厂,采取有偿服务的手段,将污泥委托给专门的污泥处置企业进行处置;但由于监管不力,相当数量不法企业打着处置旗号却将污泥偷排。


  近年来,相关污泥的一系列政策、规划出台,但决定行业整体发展方式的产业政策缺失,服务模式方面更是缺乏明确指向,造成技术政策和建设规划的落实难。

 

    部分资料由中国水网提供


  近年来出台的污泥相关政策


  2009年2月,环境保护部、住建部、科技部共同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上出台污泥处理处置政策。


  2010年11月,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污水处理厂应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含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混合污泥)承担处理处置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主要负责人是污泥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


  2011年3月3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组织实施示范项目的通知》,提出“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并在统筹规划、技术选择、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要求。


  2011年3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详细剖析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等。但不少业界人士表示,《指南》也存在较为笼统、缺乏细节措施的问题。


  2012年5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由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境保护部共同编制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据估算,其中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仅与“十一五”相关建设规划中“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投资323亿元”相当,在投资主体、付费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污泥处理:外来技术为何水土不服?

作者:陈湘静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更新日期:2013-05-20

产业市场部近期策划污泥系列报道,旨在围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标准、监管、产业发展等问题展开持续的讨论。5月6日,产业趋势版刊登污泥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指东又说西至今在原地》,文章指出,从业界到决策层,污泥处置方向目前无法形成统一意见,造成地方政府在选择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方案时较为犹豫。专家呼吁,决策层应当基于长远考虑,在宏观层面尽快形成共识。

共识未达成只是问题的第一层面,相关污泥处理技术缺乏成熟工程案例也是目前设施建设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本期将着重分析为何国外成熟技术在国内水土不服。

“钱不是大问题。”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各级政府之所以不能下决心投入建设污泥处理设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太多的成熟技术和工程案例。无论是国外成熟技术还是本土研发,近年来都鲜有多个稳定、持续运行的工程案例。

在污水、脱硫等治理领域,对技术、设备引进消化吸收的路线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套路数为何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为何应用多年、技术成熟的厌氧、好氧技术项目在国内运行效果不好?这些国际主流技术在国内拥有怎样的未来?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本期受访嘉宾(排名不分先后):陈同斌,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张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王洪臣,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邵凯,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文一波,北京桑德环境集团董事长;@泥神仙,业内人士;@泥客庄主,固废刊专栏作者。

成熟技术为啥“不灵”?

厌氧技术面临泥质、管理水平等挑战好氧技术则必须考虑占地、发酵时间、臭气控制等多种因素

“厌氧消化是国外比较普遍采用的技术路线之一,在中国也一度作为主流技术,但在目前国内几十套污泥消化装置中,正常运行的不到1/10。”据业内人士分析说,污泥中有机质含量低,进行厌氧消化的条件不太好,沼气产率较低,生产沼气较为困难。

而作为污泥好氧处理路线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承认,最初的好氧处理工程在国内外也都有不少失败的教训。

由于人口、土地等客观条件,国外的好氧技术比较粗放。“欧美很多城镇总人口少、规模小,污泥产生量小。在一些地方,生活污水污泥可以在田间和秸秆垃圾一起,其实所采用的是一些技术比较原始的‘农场堆肥’模式。而对于大中型城市,必须采用高效、快速、稳定、集约化的‘市政堆肥’(好氧发酵)模式”。

“而这显然在中国并不适用。”陈同斌表示,国内的城市,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人口,污泥产生量巨大,且城市范围、运距大,可用土地相对较少。好氧技术要在国内应用,必须考虑到占地、发酵时间、臭气控制等多种因素,其技术的集约化、工业化和智能化程度必须提高。“就像在交通密度小的乡村道路上,可行驶马车或拖拉机,但是在交通密度大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必须行驶速度较快的汽车。虽然都是交通工具,但是使用的范围却明显不同。”

而以前原样照搬在国内的污泥好氧处理项目,普遍存在恶臭污染问题突出、占地面积大、工艺落后、运行不稳定等缺点。

厌氧设施为何问题多?

运营管理等软实力跟不上,考核不到位使得缺乏改进完善动力工程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都严重不足

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凯介绍说,国内最早一批大型污泥厌氧处理装置,应用了国外技术,很多核心装备都采用直接进口。而之所以有运行不良的问题,原因不仅仅在于泥质的差别。“最初并没有看重沼气产量,所以即使污泥有机质低也不是关键问题。”

他认为,厌氧装置在国内的“水土不服”,其最根本的问题是运行管理水平没有跟上。同时,对污泥设施运行效果、考核的缺位,也导致了即使出现问题也没有动力去改善、去解决。

“很多厌氧处理设施建成后,调试、运行的团队还是污水厂的‘原班人马’,照搬污水处理管理的那一套,这显然是行不通的。”邵凯打了个比方,就像以前骑自行车的人现在要去开车,结果跌跌撞撞,原因当然不能全赖在车上。“污泥处理设施必须要有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张辰这几年一直在关注一些国内厌氧设施的运行情况。他回忆说,上海白龙港污泥厌氧处理设施当时引进了德国的技术和设备,使用了亚行贷款,特意明确了有一年的指导运行期,期间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后来的不少厌氧消化示范工程也都不同程度遇到了困难。

张辰表示,厌氧处理技术要得到广泛应用,最关键的是要解决管理上的难题,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的水平和效益。“技术可以消化吸收,设备可以逐步国产化,都不是什么跨不过去的槛儿,管理的提升是当务之急。”

“污泥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确实要比污水处理难,但不会比化工行业难吧?”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国内其他工业行业的管理水平已经相当高,但在污水、污泥等污染治理行业,精细化管理的意识还没有到位。“做了这么多年的污水处理,其实还存在很大的管理提升空间,污泥处理就更是如此。”张辰说。

陈同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是只有技术就能撑起产业,它还需要政策、标准、人才等整个产业环境的完善。和污水处理领域相比,污泥行业的工程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都严重不足,产业基础还非常薄弱。

陈同斌举例说:“就像给你一艘神州飞船,但没有发射塔、专业人员等必备条件,你也没能力让它升空。”他表示,污水处理行业的教育、人才储备、工程实践都相对较充分,但污泥行业在这些方面则严重滞后。“大学教育中相关专业的教程通常只是介绍到污泥脱水环节,对于后续的处理处置问题很少涉及。一方面是教材从欧美照搬的缘故,另一方面也跟我们没有后续污泥处置的项目实践有关。污泥处理处置的需求没打开,研究工作也没有到位。”

国内技术方向到底该怎样?

污泥消化工艺在稳定化、减量化、资源能源回收上有优势应用需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工艺

威立雅在香港投资建设的污泥干化焚烧项目曾经引起业内的讨论,据悉,在这个项目中已经没有了污泥消化的环节。如果最终污泥的处置方向是干化焚烧,那么污泥消化还是必需的吗?厌氧、好氧还会成为国内污泥处理的主流技术路线吗?

对此,张辰明确表示,厌氧、好氧等污泥消化工艺在国内会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目前,国际上对污泥消化环节也已经越来越重视。污泥厌氧消化不仅可以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也可以促进对其中资源、能源的回收,有利于污泥的土地利用,是不可或缺的污泥处理环节。”

“必须承认,不少厌氧项目在运行中都会遇到问题。但不要有畏难情绪,这是个积累经验和教训的过程。”张辰说,随着工程实践的增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会使得厌氧消化技术在国内越来越成熟。

他举例说,大连夏家河污泥处理设施针对污泥中有机物含量不高,沼气产生量小、效益低的问题,将经过预处理的餐厨垃圾加入,协同处理,目前运行越来越稳定、效益也越来越好。

目前,针对中小城市有机废弃物处理问题,中持绿色采用以厌氧消化为核心的集中协同处理方式。邵凯介绍说,在中小城市,污泥、餐厨垃圾、人畜粪便等协同处理可有效解决有机质低、含盐量高等问题,增加沼气产量,降低运行成本。

好氧技术如何解决恶臭、占地面积大、工艺落后、运行不稳定等缺点?这些正是陈同斌20年来的研究重点。不久前,由他牵头的“污泥好氧生物发酵处理成套设备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陈同斌本人对获奖并不在意,真正让他有底气的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应用于十几个正常运行的工程项目。“可以说,在好氧发酵领域,国内的智能好氧发酵技术现在比国外还先进。因为我们克服了传统堆肥工艺不稳定性、人工操作、工程标准化程度低和臭气污染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技术设备的智能化。”

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技术?

在技术整体不成熟时,更要有相对宽容开放的心态不要简单肯定或否定某项技术,要到实际工程中去检验

和蜈蚣一起出门办事,要等很久才可以出发,因为要等它穿上所有的鞋子。这是个有关耐心的笑话。但对污泥领域的技术问题,却不能坐等所有问题都解决后再行动。

陈同斌说,由于中国污泥泥质特殊性,城市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国内外确实还没有太多的成熟且广泛普及的技术。他认为,这是相关决策部门迟迟不能放心在污泥领域加大投资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工艺技术选择。但他同时表示,在没有完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也要先从死胡同里走出来,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方向。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非要自己尝不可。陈同斌说,土地利用到底行不行?好氧、厌氧哪个更实用?不能靠在会议室里的争论,也不能靠欧美国家的结论和数据。我们要有专业的研究、自己的实践,才能回答污泥处理处置这条长链上的诸多问题。“在技术整体不成熟时,更要有相对宽容开放的心态。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项技术,要到实际工程中去发现、去检验。”陈同斌说。

张辰表示,工程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解决技术应用中的问题,推动国内外技术的成熟应用,而且也是制定完善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相关政策、标准的重要基础。“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参考本土的工程实践,都应成为制定我国污泥污染治理防治政策、技术导则、标准的重要依据。”

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污泥消化技术相对复杂,要解决运行中的设备腐蚀,堵塞以及臭气控制等问题,需要精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同时要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比如针对厌氧消化工艺中的占地问题,可开发新型的集中设施;针对易堵塞、泄漏、腐蚀等问题,需要开发高效除砂设备、新型污泥过滤机、新型储气设施和新型脱硫系统等;同时要创新设计,大幅度提升施工和运行管理水平。

污泥之四问

1、国外技术适应中国污泥处理处置的需求吗?

王洪臣:国外技术没有根本上的不适用.目前我国污水污泥泥质和国外有差异,也是可以调整的,而且也是暂时的问题。

文一波:我国生活污水污泥泥质和国外差距较大,比如含水率高于国外,一般在80~84%之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混合处理导致污泥成分复杂、不确定成分多;雨污分流基础设施落后,造成污泥中含砂量相对较高、干化后热值低等特点。因此,不可盲目照搬国外技术及设备。

@泥神仙:由于目前我国污水处理没有将工业、生活及雨水分流,造成污泥的情况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国外很多技术是建立在重金属不超标及污泥有机质含量高的基础上的,完全照搬当然有一些问题。

2、好氧发酵-土地利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挑战依旧来自重金属超标的风险吗?

@泥神仙: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混流,造成污泥重金属偏高,对于厌氧、好氧工艺,尤其是以土地利用为根本目的的好氧工艺而言是“致命性”的问题。

陈同斌:“我国污泥重金属含量高,所以不适合好氧技术。”对这个观点,建议大家不要再人云亦云,有调查才有发言权。经过我们对全国144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并不比外国的高,而且还在逐步降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污泥的重金属超标比例约5%。

由于工业污水预处理水平的提高、工业园区产业的聚集发展等原因,我国生活污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已经显著下降。对于重金属不超标的污泥,只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其土地利用是安全的。

3、国内已建成的厌氧消化设施运行情况不太理想,原因在哪?

@泥客庄主:泥质差异和软实力跟不上。但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厌氧的“春天”就会到来。

@泥神仙:污泥处置只是污水处理的下游工艺,问题还是出在污水上面。由于我国污水雨水不分流,厨余垃圾没有进下水道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污泥有机质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低会直接影响厌氧、好氧工艺的运行效果,甚至是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直接照搬国外技术设备,但“原料”有很大区别,所以水土不服。

4、地方在选择厌氧、好氧工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泥神仙:警惕功利性短期思维。很多人在推介厌氧、好氧技术时,将重点放在沼气发电、变废为宝上。变废为宝成为污泥处置吸引地方决策者的不二法门。

我个人认为污泥处置首要任务是安全处置,“变废为宝”绝对不是污泥处理处置的核心。污泥处理设施的运营一定要有到位的投入,过度强调资源能源回收、经济效益,造成重投入、轻营运,已经成为污泥处理处置链形成的“绊脚石”。

必须看到,好氧、厌氧只是整个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不少项目由于工艺残缺不全,造成了很多后遗症。比如:污泥好氧发酵需要降低含水率,先减量一半才能进行,而有些项目中相应的干化工艺几乎看不到,造成污泥要自然晾干后发酵。

张辰评点污泥处置路线

污泥填埋:

相较于其他处理处置方式,现在污泥填埋的直接成本具有明显优势。为减少污泥的简单填埋处置,推动其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我认为,从行政上应有强制规定,比如效仿德国,明确污泥中有机质含量高于一定限值就不允许填埋。从经济上,要在污泥填埋费上加收处置费,增加填埋的总成本。

污泥焚烧:

从世界范围内,污泥焚烧的比例确实在逐步降低,一是考虑到其烟气治理,二是与土地利用等处置方式相比,焚烧方式的排碳量最大。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情和处置需求,污泥焚烧设施在一定阶段内还会持续上一些项目。但需要明确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我们可能无法避免,但必须缩短时间和减少影响。污泥焚烧设施可以上,但一定要加强烟气同步治理。

污泥掺烧:

我不太主张污泥掺烧,这只是目前阶段解决污泥出路问题的一个应急措施,因为这样的处置方式对烟气治理的要求不高。在电厂、水泥厂掺烧污泥,烟气处理很重要。在焚烧处理污泥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烟气的达标处理,而且烟气排放标准会越来越严格。我们曾经做过测算,污泥焚烧如要同步治理烟气,成本要增加1/3以上。现在污泥掺烧为什么便宜,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节省”了这部分成本。

土地利用:

这是大趋势、是主流。污泥有害物质多,有用有营养的物质也很多,是营养土地的有效成分。但污泥的土地利用要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进行。在这方面,我的信心不是很足。

根据现行的政策,污泥处理达标后可以园林绿化用,但目前没有保障措施保证它不流向农田。很多农业专家更担心的是,在目前农产品监管和农田土壤污染的严峻现实下,如果再让处理不达标的污泥流入农田,属于雪上加霜。

但未来,我相信随着政策、监管、意识等大环境的改善,对污泥的土地利用会有更好的风险管控体系。

相关链接

污泥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厌氧细菌将污泥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是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的常用手段之一。

德国每年产生的污泥(干重)220万吨,大于5000吨的污水厂均有厌氧消化处理。英国和法国60%污水厂有厌氧稳定处理。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目前在我国应用少,投资相对高,设备主要进口,且已建成的设施中运转、运转良好的项目非常少。总体来说,由于受到管理要素、政策、设备投资等方面的限制,未得到广泛应用。

污泥好氧堆肥是国际、国内应用较多的工艺,具有污泥稳定、杀灭病原菌、寄生虫卵,污泥含水率低等特性,运转管理简单等优势,但是其瓶颈是需求大量辅料,否则不能有效控制臭气,造成成本增加。

污泥消化工艺的主要挑战有:我国已建的污水厂多数都采用低负荷的处理工艺,不利于消化工艺的推广和运行。在消化污泥土地利用的政策和管理上支撑力度不足,沼气利用缺少激励机制。


 

污泥到底该如何处置

2013/5/6    来源:中国环境网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湘静


  编者按


  目前,随着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的飞速提高,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长,有估算年产生量已超2200万吨。而这些相当于三峡库容量的污泥,近8成没有得到稳定、无害的处置,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一面是迫切的处理处置需求,一面是环保产业界的跃跃欲试,但双方如何找到契合点,污泥处理处置百亿市场何时打开,仍然未解。


  不过与“心急”的企业相比,污泥围城、随意倾倒带来的环境、社会压力事实上更加紧迫:30%~50%的污染物将从生活污水转移至污泥,让花大力气推进的水污染物减排事实上留下“烂尾”。


  从本期起产业趋势版将推出系列报道,围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标准、监管、产业等问题展开持续的讨论。我们并不奢望提供问题答案,而是希望在公开的平台上讨论,推动相关部门、专家、企业、地方政府一起厘清问题,为工作的进展、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污泥之四问


  本期受访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王洪臣  

 

    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 陈同斌

  北京桑德环境集团董事长 文一波

 

    @泥神仙 业内人士


  问题1,有人认为污泥处置进展缓慢是因为政府的重视不够,您怎么看?


  王洪臣:我认为政策层对污泥问题还是很重视的,听说过的高层领导批示就有四、五次;相关部委这几年单独或者联合出台了不少政策。国家发改委还准备了资金用于补贴示范工程。


  问题2,目前污泥处理设施建设的情况如何?


  王洪臣:现在进展确实较为缓慢。从一些市政设计院反馈的情况,去年以来,“活儿”一度越来越少,不少项目是谈着谈着就没下文了。今年开始已经有所回暖。


  问题3,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洪臣:如果下决心解决污泥问题,资金应该不是最大的问题。目前主要是在污泥处置方向、技术路线方面,大家的分歧比较大,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陈同斌:污泥问题的解决,政策重视,资金投入,包括对地方政府处理处置污泥提出约束性考核指标等都很重要,但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能够经过多年运行检验的成熟技术和工程案例并不多。


  文一波:污泥问题的解决还是要看各级政府的决心。是不是有到位的投入和严格监管。


  @泥神仙: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并不认为我国目前污泥处置困境的解题主要要依靠污泥技术的发展,付费机制及政府监管才是重点。


  问题4,目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建设污泥处理设施时怎么选择工艺路线?


  陈同斌:城市污泥是城市文明和环境文明的必然产物。对于城市污泥的处置,要选择安全、科学、规范的途径,但不能不切实际地苛求零风险的处置方案。

 


  文一波:国外成熟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也是千差万别的,具体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污泥特性和当地的经济承受能力。

 


  滞后了30多年的生活污水污泥终于在“十二五”被提上议事日程,相关规划提出了“泥水并重”的思路及处理设施的建设目标。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工作整体仍然进展缓慢,规划中相关设施的开工率还不足30%。


  为何缓慢?记者向很多业内人士提出过这个问题。技术不成熟、投入不足、各级政府的决心不到位、政策标准规范缺失……各种因素交织,一再延缓这个百亿大市场撩开神秘面纱。


  为什么设施建设速度缓慢?
  从上到下的路线争议导致地方政府选择的犹疑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两个阶段,要明确区别、分开考虑。”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王洪臣教授首先强调,要解决污泥问题,得首先明确处置方向,据此倒推相关标准,然后才是选择处理技术,以及形成商业模式、付费等。“污泥处置事关其最终去向,不是技术问题,应该由国家确定;具体技术则是企业的事。”


  他认为,在污泥处置方向上至今无法达成统一是造成相关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很多地方政府、企业比较茫然。尤其是地方政府为谨慎起见,还在持观望态度。”


  土地利用派、焚烧派、填埋派……在污泥最终去向的问题上,目前从上至下,从部门到专家,分歧明显;甚至在污泥是污染物还是资源的问题上,都还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认为污泥是污染物者,处理处置就是环境安全为重;认为是资源者,就强调综合利用。


  其中,围绕污泥能否土地利用这一焦点议题,争论最为集中。记者了解到,在部委层面,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态度较为一致,主张相关重金属等控制指标达标后可以进入土地;环境保护部则主张不能进入农业,可以用于沙化地改造等;农业部则是坚定的反对者,认为即使达标也不行。对焚烧路线,各部门之间也有争议。


  政策为何不够实用?
  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是关键


  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整体处于不成熟阶段,技术路线众多,没有形成主流的技术路线,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模式。


  “除环境保护部出台相关技术政策和指南文件外,住建部等部门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文件。事实上,在技术指南和技术规范中几乎提及了目前存在的所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让人很难做出取舍。因此技术指南和技术规范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尽快推动主流技术路线及相应市场模式的形成。”文一波说。


  在污泥领域近年来制定出台的技术政策类文件,通常要在各部委间反复征求意见“走”流程,因而被不少业内人士评价为“妥协之作,比较模糊。说了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分别怎么走,但看了以后还是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对此,王洪臣曾经表示,我们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与偏虚的技术指南类政策相比,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对产业的发展更有裨益。技术指南中虽提出污泥处理处置要优先研究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在不具备土地利用条件时,考虑采用焚烧及建材利用处置方式,但进入土地的合理标准与焚烧的环保要求等细节问题并未明确,企业在项目实践中容易遇到困惑。


  不能被争议拖住脚步
  必须做出基于全局、长远利益的决策,要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单位聚餐,征询就餐地点。有人怕辣不喜川菜,有人认为粤菜会超出预算,说吃烧烤又有人反对说不卫生。最后总有个拍板的人,决定喝粥还是吃面。而在污泥处置这桩事上,眼下缺的就是这个拍板的角色。


  王洪臣介绍说,污泥处置方向的决定确实是个难题,即使比我国早30年就开始处理处置污泥的欧美国家,路线上的争议至今依然存在。“美国国内对土地利用态度明显分化,欧洲对焚烧有争议。但在考虑全局、长远利益后,他们选择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在产业、技术、监管与社会利益诉求的协调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王洪臣介绍说,尽管仍然存在争议,但西方特别是美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主流的观点,即生活污水污泥经过严格处理后回到土地。政府在坚定不移地执行这条技术路线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存在环境风险,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完备制度保障上下了很大功夫,尽力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美国环保当局每两年要对503法案(见相关链接)的执行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评估,抽查污染物变化,考察是否有突发事件,技术最新进展等。”


  王洪臣说。


  总是让利益相关方左右决策,往往是无法做出决策。在污泥问题上,这样的决策已经不容迟疑。王洪臣表示,争议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讨论,政府则不能“陷入”这样的讨论而止步不前,影响工作进展。“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关注污泥中污染物变化、相关技术进展,政府得站在战略高度上把握,适时做出决策。”


  就目前污泥处置而言,国家层面上发改、建设、环保、农业和林业等部门都有涉及。不少业内人士的建议是得有牵头部门或者协调机制。

 


  相关链接


  发达国家目前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污泥处置标准体系。美国国家环保局的40CFRPart503(即503法案),于1993年2月公布,采用风险分析方法,经过11年调查研究,当时共花费1500万美元,较为全面地制定了土地利用、焚烧、地表处置等方面的标准。503法案中的标准为最低标准,截至2007年,美国有40个州通过了更为严格的各项条例。


  王洪臣点评国内污泥处置路线


  污泥填埋


  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


  点评 污泥填埋的路子基本走不下去了。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填,影响填埋场容积,同时产生大量甲烷,其温室效益是二氧化碳的21倍,不符合低碳的大趋势,不可持续。


  污泥焚烧


  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有氧条件下,污泥分别经蒸发、热解、气化和燃烧等阶段,其有机组分发生氧化(燃烧)反应生成CO2和H2O等气相物质,无机组分形成炉灰/渣等固相惰性物质的过程。


  点评 我个人不赞同污泥焚烧,那是将其中的污染物进一步暴露的过程。举个例子,核废料很危险,但用铅块封存、深埋,最大限度降低暴露程度,就可以有效控制风险。但如果污染本身没那么严重,但暴露程度却很高,那么对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反而很大。

  在污泥焚烧中,重金属将通过气、水再暴露在环境中。污泥焚烧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大气排放标准,各地还在套用垃圾焚烧的相关标准,存在显著的环境风险。


  土地利用


  是指将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深耕、播撒等方式施用于土壤中或土壤表面的一种污泥处置方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中的污泥土地利用不包括污泥农用。


  点评 国内虽然技术路线混乱,但回到土地已经日渐成为主流。但要在严格监管和标准的条件下进行。


  污泥系列报道


  污水处理


  应知: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两个阶段,要明确区别、分开考虑。”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王洪臣教授强调,要解决污泥问题,得首先明确处置方向,然后才是选择处理技术。“污泥处置事关其最终去向,不是技术问题,应该由国家确定;具体技术则是企业的事。”

 

    污泥处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容、减量、稳定以及无害化的过程。


  污泥处置


  经处理后的污泥或污泥产品在环境中或利用过程中达到长期稳定,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污泥到底怎么处置 还是定不了可行路线

  2013年05月06日    中国环境报

  编者按

  目前,随着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的飞速提高,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长,有估算年产生量已超2200万吨。而这些相当于三峡库容量的污泥,近8成没有得到稳定、无害的处置,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一面是迫切的处理处置需求,一面是环保产业界的跃跃欲试,但双方如何找到契合点,污泥处理处置百亿市场何时打开,仍然未解。

  不过与“心急”的企业相比,污泥围城、随意倾倒带来的环境、社会压力事实上更加紧迫:30%~50%的污染物将从生活污水转移至污泥,让花大力气推进的水污染物减排事实上留下“烂尾”。

  从本期起产业趋势版将推出系列报道,围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标准、监管、产业等问题展开持续的讨论。我们并不奢望提供问题答案,而是希望在公开的平台上讨论,推动相关部门、专家、企业、地方政府一起厘清问题,为工作的进展、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污泥之四问

  本期受访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王洪臣

 

  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 陈同斌

 

  北京桑德环境集团董事长 文一波

  @泥神仙 业内人士

  问题1,有人认为污泥处置进展缓慢是因为政府的重视不够,您怎么看?

  王洪臣:我认为政策层对污泥问题还是很重视的,听说过的高层领导批示就有四、五次;相关部委这几年单独或者联合出台了不少政策。国家发改委还准备了资金用于补贴示范工程。

  问题2,目前污泥处理设施建设的情况如何?

  王洪臣:现在进展确实较为缓慢。从一些市政设计院反馈的情况,去年以来,“活儿”一度越来越少,不少项目是谈着谈着就没下文了。今年开始已经有所回暖。

  问题3,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洪臣:如果下决心解决污泥问题,资金应该不是最大的问题。目前主要是在污泥处置方向、技术路线方面,大家的分歧比较大,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陈同斌:污泥问题的解决,政策重视,资金投入,包括对地方政府处理处置污泥提出约束性考核指标等都很重要,但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能够经过多年运行检验的成熟技术和工程案例并不多。

  文一波:污泥问题的解决还是要看各级政府的决心。是不是有到位的投入和严格监管。

  @泥神仙: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并不认为我国目前污泥处置困境的解题主要要依靠污泥技术的发展,付费机制及政府监管才是重点。

  问题4,目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建设污泥处理设施时怎么选择工艺路线?

  陈同斌:城市污泥是城市文明和环境文明的必然产物。对于城市污泥的处置,要选择安全、科学、规范的途径,但不能不切实际地苛求零风险的处置方案。

  文一波:国外成熟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也是千差万别的,具体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污泥特性和当地的经济承受能力。

  滞后了30多年的生活污水污泥终于在“十二五”被提上议事日程,相关规划提出了“泥水并重”的思路及处理设施的建设目标。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工作整体仍然进展缓慢,规划中相关设施的开工率还不足30%。

  为何缓慢?记者向很多业内人士提出过这个问题。技术不成熟、投入不足、各级政府的决心不到位、政策标准规范缺失……各种因素交织,一再延缓这个百亿大市场撩开神秘面纱。

  为什么设施建设速度缓慢?

 

  从上到下的路线争议导致地方政府选择的犹疑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两个阶段,要明确区别、分开考虑。”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王洪臣教授首先强调,要解决污泥问题,得首先明确处置方向,据此倒推相关标准,然后才是选择处理技术,以及形成商业模式、付费等。“污泥处置事关其最终去向,不是技术问题,应该由国家确定;具体技术则是企业的事。”

  他认为,在污泥处置方向上至今无法达成统一是造成相关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很多地方政府、企业比较茫然。尤其是地方政府为谨慎起见,还在持观望态度。”

  土地利用派、焚烧派、填埋派……在污泥最终去向的问题上,目前从上至下,从部门到专家,分歧明显;甚至在污泥是污染物还是资源的问题上,都还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认为污泥是污染物者,处理处置就是环境安全为重;认为是资源者,就强调综合利用。

  其中,围绕污泥能否土地利用这一焦点议题,争论最为集中。记者了解到,在部委层面,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态度较为一致,主张相关重金属等控制指标达标后可以进入土地;环境保护部则主张不能进入农业,可以用于沙化地改造等;农业部则是坚定的反对者,认为即使达标也不行。对焚烧路线,各部门之间也有争议。

  政策为何不够实用?

  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是关键

  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整体处于不成熟阶段,技术路线众多,没有形成主流的技术路线,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模式。

  “除环境保护部出台相关技术政策和指南文件外,住建部等部门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文件。事实上,在技术指南和技术规范中几乎提及了目前存在的所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让人很难做出取舍。因此技术指南和技术规范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尽快推动主流技术路线及相应市场模式的形成。”文一波说。

  在污泥领域近年来制定出台的技术政策类文件,通常要在各部委间反复征求意见“走”流程,因而被不少业内人士评价为“妥协之作,比较模糊。说了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分别怎么走,但看了以后还是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对此,王洪臣曾经表示,我们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与偏虚的技术指南类政策相比,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对产业的发展更有裨益。技术指南中虽提出污泥处理处置要优先研究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在不具备土地利用条件时,考虑采用焚烧及建材利用处置方式,但进入土地的合理标准与焚烧的环保要求等细节问题并未明确,企业在项目实践中容易遇到困惑。

  不能被争议拖住脚步

 

  必须做出基于全局、长远利益的决策,要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单位聚餐,征询就餐地点。有人怕辣不喜川菜,有人认为粤菜会超出预算,说吃烧烤又有人反对说不卫生。最后总有个拍板的人,决定喝粥还是吃面。而在污泥处置这桩事上,眼下缺的就是这个拍板的角色。

  王洪臣介绍说,污泥处置方向的决定确实是个难题,即使比我国早30年就开始处理处置污泥的欧美国家,路线上的争议至今依然存在。“美国国内对土地利用态度明显分化,欧洲对焚烧有争议。但在考虑全局、长远利益后,他们选择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在产业、技术、监管与社会利益诉求的协调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王洪臣介绍说,尽管仍然存在争议,但西方特别是美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主流的观点,即生活污水污泥经过严格处理后回到土地。政府在坚定不移地执行这条技术路线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存在环境风险,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完备制度保障上下了很大功夫,尽力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美国环保当局每两年要对503法案(见相关链接)的执行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评估,抽查污染物变化,考察是否有突发事件,技术最新进展等。”

  王洪臣说。

  总是让利益相关方左右决策,往往是无法做出决策。在污泥问题上,这样的决策已经不容迟疑。王洪臣表示,争议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讨论,政府则不能“陷入”这样的讨论而止步不前,影响工作进展。“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关注污泥中污染物变化、相关技术进展,政府得站在战略高度上把握,适时做出决策。”

  就目前污泥处置而言,国家层面上发改、建设、环保、农业和林业等部门都有涉及。不少业内人士的建议是得有牵头部门或者协调机制。

  相关链接

  发达国家目前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污泥处置标准体系。美国国家环保局的40CFRPart503(即503法案),于1993年2月公布,采用风险分析方法,经过11年调查研究,当时共花费1500万美元,较为全面地制定了土地利用、焚烧、地表处置等方面的标准。503法案中的标准为最低标准,截至2007年,美国有40个州通过了更为严格的各项条例。

  王洪臣点评国内污泥处置路线

 

  污泥填埋

  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

  点评 污泥填埋的路子基本走不下去了。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填,影响填埋场容积,同时产生大量甲烷,其温室效益是二氧化碳的21倍,不符合低碳的大趋势,不可持续。

  污泥焚烧

  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有氧条件下,污泥分别经蒸发、热解、气化和燃烧等阶段,其有机组分发生氧化(燃烧)反应生成CO2和H2O等气相物质,无机组分形成炉灰/渣等固相惰性物质的过程。

  点评 我个人不赞同污泥焚烧,那是将其中的污染物进一步暴露的过程。举个例子,核废料很危险,但用铅块封存、深埋,最大限度降低暴露程度,就可以有效控制风险。但如果污染本身没那么严重,但暴露程度却很高,那么对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反而很大。

  在污泥焚烧中,重金属将通过气、水再暴露在环境中。污泥焚烧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大气排放标准,各地还在套用垃圾焚烧的相关标准,存在显著的环境风险。

  土地利用

  是指将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深耕、播撒等方式施用于土壤中或土壤表面的一种污泥处置方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中的污泥土地利用不包括污泥农用。

  点评 国内虽然技术路线混乱,但回到土地已经日渐成为主流。但要在严格监管和标准的条件下进行。

  污泥系列报道

 

  污水处理

  应知: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两个阶段,要明确区别、分开考虑。”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王洪臣教授强调,要解决污泥问题,得首先明确处置方向,然后才是选择处理技术。“污泥处置事关其最终去向,不是技术问题,应该由国家确定;具体技术则是企业的事。”

  污泥处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容、减量、稳定以及无害化的过程。

 

  污泥处置

  经处理后的污泥或污泥产品在环境中或利用过程中达到长期稳定,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湘静



http://www.water8848.com/news/201305/27/4648.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关键词: 污泥处理处置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