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噁英的生成机现及控制技术
在污泥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机理相当复杂,至今为止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完全说明问题,已知的生成途径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污泥中本身含有微量的二噁英,由于二噁英具有热稳定性,尽管大部分在高温燃烧时得以分解,但仍会有一部分在燃烧以后释放出来;
2)在燃烧过程中由含氯前体物生成二噁英。前体物包括聚氯乙烯、氯代苯、五氯苯酚等,在燃烧中前体物分子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他分子反应等过程会生成二噁英,这部分二噁英在高温燃烧条件下大部分也会被分解;
3)当因燃烧不充分时烟气中产生过多的未燃烬物质,并遇适量的触媒物质(主要为重金属,特别是铜等)及300~500℃的温度环境,在高温燃烧时已经被分解的二噁英将会重新生成。
针对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可供选择的二噁英处理工艺主要包括:
1)高温焚烧分解。
二噁英在705℃以下时是相当稳定的,高于此温度即开始分解。采用850℃以上焚烧温度并停留2s以上,能够使污泥中原有的绝大部分二噁英分解;另外,在污泥中适量掺入煤,一方面可以补充污泥焚烧所产生热量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煤中的硫来抵制二噁英生成。
2)飞灰收集。
高温分解后烟气中残余的二噁英是以蒸汽状态(气相)和吸附在飞灰颗粒上(固相)二种状态存在。由于飞灰的比表面积很大,对二噁英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导致飞灰中二噁英浓度很高,通常占焚烧过程二噁英总排放量的70%左右。
3)骤降抑制再合成。
对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骤降处理,在2s时间内降低至250℃以下,避开300~500℃的温度环境,可有效防止二噁英的合成。
4)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可有效地吸附二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