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熊治廷 | 出生日期: |
联系电话:13545008333 | E_MAIL:ztxiong@whu.edu.cn | |
研究方向:环境生物学 | ||
系科: 环境科学系 | ||
硕/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
职称: 教授 | 职级: |
教育与研究经历 |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生物质资源化学和环境生物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武汉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硕士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93年至今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从事环境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先后兼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和环境科学教研室主任。2006年5-7月法国Lille University 1 的 Invited professor。《生态毒理学报》、《生态科学进展》和《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007)编委。湖北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
研究领域与兴趣 |
1)分子环境生物学:植物抗污染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2)生态毒理学: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介质-植物系统中的行为和归宿;重金属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和机理。 3)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原理与方法。 |
教学情况 |
1)博士生讲座:生态毒理学进展。 2)硕士生课程:生态毒理学。 3)本科生课程:环境生物学。 |
承担项目与课题 |
1)兼性金属型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的变异与功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2)兼性金属型植物种子产出的进化生态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3)重金属胁迫下金属型植物根/苗异速生长特性及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4)重金属胁迫下金属型植物的资源分配及其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5)高蓄积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及其调控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6)萱草属物种生物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7)独花兰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参加)。 8)重金属/有机化学物复合污染对植物的联合效应及其机理(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主持)。 9)超量蓄积植物对土壤铜和铅污染的修复(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10)多倍化在中华猕猴桃生态型形成中的作用(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11)中部小城镇饮用水除氟除砷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参加) 12)江汉油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国家石油天燃气总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参加) |
代表性成果 |
[1]《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合记出版社(台湾),2008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 Differential invertase activity and root growth between Cu-tolerant and non-tolerant populations in Kummerowia stipulacea under Cu stress and nutrient deficiency. Environ Exp Bot, 2008, 62: 17–27. (SCI) [3] Phytotoxic Effects of Cu on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Plant Growth in Brassica pekinensis Rupr. Ecotoxicol Environ Saf,2006, 64: 273-280. (SCI, Highlighted Article) [4]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acid invertases genes in roots of metallicolous and non-metallicolous populations of Rumex japonicus under copper stress. Chemosphere, 2011, 84:1432-1439. (SCI) |
奖励与荣誉 |
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武汉大学首届有突出贡献的科研教学骨干教师奖,和1998年武汉大学首届珞珈青年赤子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