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第五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凯军 --- 村镇污水处理的分析与思考 未来中国污水处理主战场一定在农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5  浏览次数:215
核心提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凯军--- 村镇污水处理的分析与思考 未来中国污水处理主战场一定在农村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综合治理)邀请函(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未来中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一定是在农村。村镇污水处理应该不依赖技术本身,而依赖于商业模式;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化,而应以政府为主导。在近日举办的“清华大学工程博士高峰论坛”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桑德集团村镇污水处理国际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凯军做了主题分享,以下为他的发言内容:

 

2015年,《给水排水》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的反思》的文章,直击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根源。该文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村污水有钱建没钱运行;技术路线缺乏有效的科学评估和监督;盲目投资导致北京农村“天价”污水设施普遍闲置等,引起了舆论很大的反响。文章的作者是两位近百岁高龄的老人,一位是许京骐,生于1919年,已经96岁。194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环境学院前身)。原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一位是李宪法,环保界元老。原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原北京市环保局总工。两位合起来快两百岁的老人,为何仍心系村镇污水处理,叙长文直击北京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因为目前我国的村镇污水处理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深入思考和反思的时候了。

今天,我主要讲四个问题:污水处理市场格局的转变、村镇污水处理的分析与思考、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择、村镇污水处理技术政策路线。

一、污水处理市场格局的转变

 

未来中国污水处理主战场一定在农村

1451029770702528.jpg

我国从“十一五”进入城镇污水处理的高速发展期。“十一五”期间增长非常快,可以说是超常规发展。到“十二五”期间,年均投资额度已经下降了。此时城市污水的市场已经趋近饱和,大格局已经形成。

目前,我国污水厂处理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从数量上看,美国约有14000座污水厂,中国不到4000座。有人说我们有四万多个建制镇、60多万个自然村(刚才温老师说我们260万个自然村)。因此,城镇化的步伐,下一步的重点一定是农村。从规模上看,美国大型污水处理厂有1050座,小型的有13950座,美国小型污水处理厂占主导。而在我国,县城污水处理厂166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2163座,村镇污水处理厂有大雨30000座的市场空间。这两个方面说明,污水处理的市场正在变化,今后的投资的重点和解决的重点,一定是农村。在座的污水处理大企业和企业家们应该也是非常早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进入到农村污水市场。一般而言,企业家对市场比学者更敏锐。

1451029812313683.jpg

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是建设小康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农村地区。北京的城市建设和乡村差距非常大,在北京都有这样的情况,何况其他城市?因此,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没有实现农村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全国的生态文明。从这个角度来讲,农村污水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村镇污水处理的分析与思考

村镇污水处理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化运作,应以政府为主导

农村污水治理出现了建不起、运行不起、维护不了等问题,到底是法律原因?还是政策资金的原因?或者技术、标准的原因?再或者服务、管理的原因?刚才大家也给了类似的数据,新闻反映出河南、北京等地,绝大部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都在“晒太阳”。

国内——城市污水治理为什么能够成功?

从国内城市污水治理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给到村镇污水处理一点启示。从法律保障来看,90年代,虽然有环保法、水污染法,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城市污水并没有很快发展。而“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人大定的法律,把COD和SO2作为约束性指标,这是促使城市污水治理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在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上,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推行特许经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用事业,解决了资金问题。此外,排水收费、国债以及中央财政也给与很大支持。在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上,《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的确立与实施,也是助力城镇污水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比这三个方面,农村污水处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和条款几乎是空白,立法太过于针对原则性、执法机制不健全;依靠国家补贴、“以奖促治”政策支持,主要用于设施建设,后期运行费用没有资金来源;没有明确的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等因素,导致补贴出来的自然是“晒太阳”的工程。

国外——净化槽在日本推广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总结来看,法律规范、技术标准、认证体系、补助金制度是净化槽能够在日本推广并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说,日本有《下水道法》和《净化槽法》两个法律,前者保障了城市污水系统,确保70%左右的污水被治理;后者保障了小型污水处理,确保10%左右的污水被治理。两者合起来,日本整个污水处理普及率达81%。这几年增长有限,估计在85%左右。对比起来,我国在村镇污水治理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并不像日本的立法方向那么明确,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法律不健全,缺少法律保障。

第二,从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上,净化槽的补助金制度明确补助金额及补助方式。在日本,个人安装型净化槽:个人负担60%,国家补助40%。合并处理型净化槽(化粪池):国库补助90%,个人负担10%。实际上这涉及到我们国家制度与环境公平的原则。农村如何计算?应该谁投资?不仅是下水道、燃气和取暖的问题。比如农村供气的问题,管道由村民负担?实际上城镇居民没有负担下水道、供水管网的建设费用。在农村方面,一定是国家补助为主。我国在资金财政政策与制度设计上都出现了问题。对比起来,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补贴了建设,很少补贴运行。“以奖促治”,资金支持不足。政府推行BOT,但缺乏完善的BOT政策和法律框架。

第三,从技术标准和规范上讲,大家都说日本推广的很好,他们对小型净化槽规定了三种主要的工艺类型,对大型净化槽规定了两种方法和五种工艺;而且有具体净化槽构造标准及解释:对负荷、设备选择、施工安装、维护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环境省颁布了一系列净化槽法实施规则,明确净化槽维护检查技术标准、清扫技术标准、使用准则、净化槽施工技术标准等。对比来看,我国村镇污水处理的问题是污水处理技术繁多,市场混乱。针对农村污染物排放没有与用的技术标准体系。没有明确的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这是我们的问题。

第四从运行管理机制来看,日本净化槽具有规范和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其对指定的检查机关、负责清扫的、负责维护的都确定了主体。而对比来看,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则管护不到位,责任不到人,管理主体不具备设施运行管理职责。现在污水处理企业提出-建设-运行-维护,实际上从国家层面,在农村的制度建设上还没有提出明确的想法。

1451029868333794.jpg

国内-我国农村沼气池推广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2015年底,我国已建户用沼气池4300万座;预计到202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总数发展到8000万户。从法律上,有《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全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国家累积投入380亿元,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在技术、标准上,共颁布实施了6项国家标准和15项农业行业标准。对比来看,农业部针对一个小小的沼气池就制定了将近20项标准,而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村镇污水处理,才制定了几项村镇污水的标准,这是我们技术界的失职。与此同时,沼气池建立了相当一部分服务体系。农村沼气借助能源推广、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体制保证了4000多万座沼气池的建设,并且相当一部分的沼气池运行很好。虽然现在由于农村的建设、农业结构的调整、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一系列的原因使用量减少了,但是在适宜的地方沼气池仍然起很大的作用。农村的污水处理,不管是分散到户还是到村,跟农业部比我们都差很远。自己行业没有做到家,国家也没有呼吁到位。

国内-我国三格化粪池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预计到2020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全国农户数量大约为2.5亿户。三格化粪池,技术非常简单,为何可以在全国推行2亿多个?因为他同样借助了国家的力量。全国爱卫会大力推行三格化粪池,《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等一系列标准体系,都促进了三格化粪池的快速推广。

因此,对比国内外经验,我们农村污水治理出现了以上的问题,说明我们制度上出现了问题,而制度的主体一定是政府。对于量大、面广的技术,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竞争,解决技术选择问题,一定要借助政府的推广政策和制度,借助组织的力量。

三、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择

 

村镇污水处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在于商业模式的选择

用高新技术还是常规技术?以北京农村为例,应用了多项污水处理技术。北京农村污水技术使用的情况:生物法45个,土地法13个,MBR72个,形成了以MBR为主导的技术体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2006年至今,由于制度设计、技术、维护、运行资金的问题,造成了工程普遍“晒太阳”。如北京顺义区镇级MBR再生水处理项目选择停运;北京海淀区日处理能力3000m3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生活污水处理厂,村镇无力运行;北京房山区长沟镇,2003年投资500万元的污水处理设施,直到2009年还没有运行;北京怀柔全区,14个乡镇284个行政村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村镇无力运行等等。于是,很多人据此提出,膜生物反应器不太适合农村污水处理。与此同时,荷兰也有膜生物反应器退出了使用,所以大家认为高技术不太适合。

1451029918737455.jpg

那么,低技术行不行?以桑德集团生物转盘技术的成功推广为例,说明简单的技术,也能成功。桑德国际中国湖南省长沙县项目污水处理总量:BOT- 29,400 吨/天; O&M-5,000吨/天。使用了简单的生物转盘技术,一个池子,一间房子,一个设备和一个人。文总的创造,使已经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生物转盘技术焕发了新的青春。非常简单的技术,却可以成功应用在农村污水的处理上。金达莱采用的膜技术也非常成功。虽然他们叫FMBR,实质上是MBR。最开始MBR不成功,而他们为什么非常成功?还要看发明和拥有的人以及拥有的公司对这个技术是不是专业。很多技术还一知半解大家就去应用,这是不行的。北京市借助市场竞争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其中应用最多的是MBR技术,但结果还是出现了闲置工程。河南、浙江等地,摸着石头过河,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府,试错成本太大了。

因此,农村污水处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在于商业模式的选择。

1451029953430357.jpg

国祯分散点源污水处理DBO商业模式针对多个分散点源,实施区域村镇分散污水处理的集约化运营,运行成本低于同类标准污水处理10-20%。DBO模式比BOT模式在某种程度更反映了PPP的本质,体现了监督。具有责任主体比较单一,明确;全寿命周期成本低、施工周期短;项目质量长期的可靠性强;污水处理效果拥有长期的保障等特点,巢湖流域运行完以后,付费看运行效果付费。从模式上来讲,针对一个区域的分散点源,研究统一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商业模式;针对多个分散点源,实施区域村镇分散污水处理的集约化运营,都是可能成功的。

因此,我们认为,农村污水处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高技术可以,低技术也可以,更在于商业模式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运行模式。

四、村镇污水处理技术政策

村镇污水处理不能完全靠市场化

希腊的例子已经让西方认识到,完全的市场经济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要和市场相结合。村镇污水不能完全靠市场化、市场竞争的手段选择。关于村镇污水处理技术政策,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请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项目对接工作的函》,虽然舆论非常大,没有制定标准,没有技术作为指导,在程序也有瑕疵,方法欠妥。但我个人认为是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走向了正确的道路。2009年,环保部制定了《村镇生活污染控制技术政策》,该技术政策兼顾了农业部、建设部和环保部的需求。首先,肯定了以户为基础的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沼气净化池等处理生活污水,产生的沼气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处理后的污水可进一步采用氧化塘或湿地等进行处理,也可进行农业利用。其次,以街道、自然村及新建农村为单元的生活污水处理,鼓励采用黑水与灰水分离的新型生态排水处理系统。黑水可采用沼气池处理,灰水采用氧化塘、湿地、快速渗滤等自然处理技术,混合污水可采用沼气净化池等无动力和微动力处理系统。另外,以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并建有完善排水体制的农村为单元的生活污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包括氧化沟、SBR)、生物膜法和自然等处理技术。

从村镇污水处理总体政策目标和技术路线上看,我们需要建立农村生活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加大资金支持,实现城市与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统筹发展。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应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以分散处理为主的原则;污水、垃圾和粪便沼气利用,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与农业密切结合的技术路线;源头分离、全过程削减清洁生产的技术路线,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景观布局。在资金支持上,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推行BOT及衍生运营模式,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以下是两种技术路线实例。首先,对于北方地区农村生活污染控制实例,应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源头分离,全过程控制:分散处理应立足于源头削减、回收利用和全过程控制的原则(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另外,坚持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以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为例,分为分庭院式湿地处理系统与街道是湿地处理系统。其中庭院式湿地处理系统是将生活污水中浓度较高的黑水部分分离出去以后,灰水利用简单的湿地处理系统即可达到排放标准。街道式湿地处理系统 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可局部收集、集中就地处理。污水首先进入一个集水井,通过水泵提升进入街道式湿地系统。此外,还要坚持污染处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生态建设,景观重构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个部门在农业环境上的投资,特别是要利用农村沼气这一个最大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包括改厨、改厕、改圈。

五、结论与建议

 

中国村镇污水处理需要颠覆与创新

综上,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需求导向:顶层设计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城镇化进程。

协调创新:协调能源、环境(水、气、土)、生态和农业生产。

实施方法:资本运作、集约化组织、工业化设备、市场化运作。

管理模式:建立基于市场机制的社会化的技术服务体系。

 

王凯军:村镇污水处理关键不仅仅在于技术

时间:2015-12-25 

作者:王凯军

 



关于村镇污水治理的前瞻思考、再思考与跨界思考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2015/12/24   




桑德集团董事长

中国村镇污水治理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我国村镇污水亟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

我国村镇污水亟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村镇污水治理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工艺种类繁多、技术标准“不接地气”、配套的政策和措施缺乏、政府补贴力度不足、补贴方式欠缺、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我国现在村镇污水处理“晒太阳”工程越来越多,建设投资浪费严重,亟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

中国村镇污水治理市场空间巨大。中国有近8亿人生活在农村和小城镇。2016年,村镇污水处理行业可形成424.7亿的产值, 2020产值可增至844亿,2025年这一数字可达1305.2亿。

中国村镇水务不缺技术,而是缺技术评估和监管体系。中国目前村镇污水处理技术有70多种,这些技术经济可行的方案,用什么样的政策来推动?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包括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使量多面广的问题得以解决?市场呼唤村镇污水治理新模式。

新模式:互联网+村镇水务。互联网+村镇水务模式是通过互联网与村镇水务产业融合创新,供排水一体化,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使运营管理成本大幅下降,盈利模式更加多样化。首先将农村的设施互联网化,让水厂做到真正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运行。其次建立整个系统的软件,包括云平台。再次,把农村的污水和自来水结合起来。

建议:(1)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同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保证公平、公正,促进市场有序发展。(2)适宜的工艺技术:根据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水质及不同污水资源化用途进行选择适宜的技术,设备化、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产业化。(3)商业模式上,PPP+区域打捆:做到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统一;(4)互联网+村镇水务:供排水水务一体化,智能化、互联化、智慧化、在线化、数字化、大数据资源化:去人工,降成本,增值增效,实现互联网与村镇水务产业融合创新。

王凯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问题与思考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筛选不能仅靠市场化,而应以政府为主导污水处理市场格局已经发生转变,未来中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在农村。城市污水的市场已经趋近饱和,市场正在变化,今后的投资的重点和解决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绿水青山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讲,农村污水治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村镇污水处理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化运作,应以政府引导为主。对于量大、面广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竞争解决技术选择问题,一定要借助政府的推广政策和制度。

农村污水处理发展中的很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制度问题。农村污水的治理出现了建不起、运行不起、维护不了等问题,到底是法律原因、政策原因、技术原因、标准原因、还是管理原因?实际上,当前农村污水处理从法律规范、技术标准、对设备的认定,以及财政补助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本上是制度问题。

村镇污水处理开展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商业模式的选择。从技术标准和规范来讲,我们不是没有技术,而是太多,缺少专用的技术标准体系,没有明确的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路线。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可以借鉴中国城市污水、农村沼气、三格化粪池及日本净化槽在体制机制上的成功经验。完善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认证体系、补助金制度是净化槽技术能够在日本推广并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

建议: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要以顶层设计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城镇化进程等需求为导向,协同创新,协调能源、环境(水、气、土)、生态和农业生产,采取集约化组织、工业化装备、市场化运作等实施方法,同时,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基于市场机制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钱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中国村镇污水处理大有可为一定要走出中国特色、而且是农村特色的污水处理之路

村镇污水治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前被忽视了。中国农村人口很多,占地面积大,用水量也大,占全国每天总的用水量的60%以上,所以农村的污水处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污水处理的新理念,不仅仅是污水的无害化,而应该努力把污水做到资源化、能源化。因为污水处理干净就是水资源,污水是能源,那么多的有机污染物,污水是化学原料。我们要思考如何把污水变成合格的水资源,变成很好的能源,变成肥料。

我国的村镇污水治理一定要走符合中国农村特色的污水处理的路。绝对不能建设太大的项目,一定要建中型的,甚至很小型的项目。另一方面,怎么选择适合农村的技术,如何把农村的畜禽养殖的废物跟其他的家庭的污水转化成能源,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肥源问题。

村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大有可为。对于村镇污水处理企业来讲市场大,对于搞科技的人来讲,科技创新的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全球危机下的中国农业困境与生态化解困分散化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

面对中国高度分散的小农社会的现状,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呢?答案是,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技术路线。我国现在农业系统都在按工业化模式改造,结果是越改造农业面源污染越大。如果这种生产方式不改,只讲生态文明的理念,而不涉及到制度层面,技术路线是改不了的。环保企业家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技术路线是按照大规模工业化设计的,没有切实考虑到中国300多万个自然村2亿多农户的现状。

分散化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大规模的农场是殖民地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的,而亚洲是原住民大陆,不符合大农场化的发展路线。

农村污染严重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的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安全责任集中在中央。中央政府是一个承担无限责任的国家主体,各级地方政府是公司化的地方政府,因为政府具有行政权力,所以有限责任都不承担。他们转化资本,占有资本收益,但最终并不承担环保责任。

 

李景明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能源生态建设处处长

我国面源污染控制战略与美丽乡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一场攻坚战,只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才能实现美丽乡村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同于城市。农村环境污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种类多、分布广,总体上不容乐观。二是地区差异较大,如西北干旱地区农膜白色污染突出,中东部地区化肥和农药污染较严重,南方则是畜禽粪污染问题就比较突出。

厌氧发酵技术可有效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在整个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过程当中,厌氧发酵的方式最为经济,可有效地可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路线问题。近10多年间,中央政府投入近390亿元用于农村沼气建设。未来,通过示范推广以及国家资金的扶持,农村沼气工程会得到进一步推进,从而提升农村养殖粪便处理能力,最终缓解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

解决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是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一环。我国农业化肥使用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但这其中大量的化肥并没有发挥效果,被浪费的同时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污染。

薛松

东方园林东联设计集团副总裁

资本运作下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改善村镇生态环境

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市与乡村发展的矛盾。一方面,城市中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生态系统被破坏,另一方面,农村中的资源利用率低、农村空置、经济发展缓慢。

通过乡村田园综合体,调和城乡矛盾。什么是“田园综合体”?可以概括为:在有一定资源条件的城乡结合部,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各种分散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开发、 综合利用、长期管理,各产业间相互促进,发挥系统优势。通过田园综合体,整合乡村资源,架起城乡联系的桥梁,从而解决城乡发展的矛盾。

无锡阳山镇田园综合体项目中的生态环境实践。从2013年起,东方园林投资50亿元,在无锡阳山镇成功打造了“田园综合体”。该项目在生态系统修复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不仅充分保留了原有的水生态景观,而且使水体更为清洁。从雨水收集、水净化、塘系统到生态循环系统,成功实现了雨水的高效收集和合理利用,以及污水的回收和能源转换。

MichaelBlumberg

德国生态工程学会副主席

德国小城镇污水分散式处理的现状分析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应该考虑诸多因素

德国等欧洲国家在小城镇污水处理上更倾向于使用半集中式和分散式的处理模式。集中式、分散式、半分散式三种污水处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流程。通过对不同的技术工艺做了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分析,分散式处理具有节省管网投资等优点。分散式处理模式的成功推广上也得益于德国的国情,即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执行不同的水质排放标准。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技术工艺时,需要考虑区域、投资运营成本、法律法规等多种因素等,选择合适的处理模式。

德国在分散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上具有独到的经验。

1、多种水处理工艺在小城镇污水处理领域实现了改良和推广。目前德国小城镇污水处理以二级处理为主,其中一级处理包括初沉池、化粪池等,二级处理包括稳定塘、人工湿地、膜生物反应器、生物滤池等等。其中,德国针对膜生物反应器等多种工艺都成功推广了小型化和设备化的工程改进。在德国的南部地区,序批式反应器(SBR) 和MBR工艺占主要地位,使用率分别达为47%和占20%。

2、在众多技术选择中,德国基于长期运行的经验发现,基于生态设计的人工湿地技术在造价、处理效果等综合成本比较上具有优势。报告介绍了以户为单位的人工湿地建设和运行方式。目前这种湿地工程在德国数以万计。

3、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应该考虑多种关键因素。总结如下:能否找到合适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有适当的场地;是否可重复利用;是否适应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否有充足的电力供应条件;地下水位和季节变化;投资和运营成本;使用寿命等。

德国分散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在很多方面对于中国的城镇污水处理有启示性的作用。以沈阳和太湖为例。目前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运行效果差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而沈阳案例的长期运行,证实了基于生态设计的人工湿地工艺路线适合中国北方地区低温的要求。宜兴的案例建于太湖周边,同样选择人工湿地技术。通过与公园设计相结合,选择了多种绿色植物,在周边社区中赢得了良好口碑。该案例的成功则说明人工湿地的技术路线也可以适用于水质敏感区的小城镇污水处理。

Dae Hee

Ahn韩国明知大学环境工程与能源学院教授

“新村运动”助推韩国村庄污水治理农村污水处理是分散还是集中,应根据污水排放规模及村庄聚集程度来确定

“新村运动”助推韩国村庄污水治理。1970年韩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振兴村庄“新村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韩国的村庄污水处理工作。到2013年,韩国的小型公共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了3200多座,处理规模约24万吨/日。

韩国农村污水处理采取分散式还是集中式,根据污水排放的规模以及村庄聚集程度确定。如果村庄较为分散,则由每个村庄单独进行污水处理。较为集中的村庄则采用小型公共污水处理设施来统一处理。从运营管理模式上,规模低于500吨/日的小型公共污水处理设施,由当地政府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其他的为私营模式的污水处理设施。

王颖哲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分散型点源污水处理及综合整治DBO模式实践农村污水处理应本着“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谁负担,谁收益”的原则,建立长效运营投资机制小流域中分散点源污水治理目前存在七大问题:建设规模小、水质水量变化大、地区差异大、投资费用高、污水收集困难、施工难度高、管理人员缺乏。

分散型点源污水处理应采取长效投资运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本着“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谁负担,谁收益的原则。在政策允许的地区引入社会资本,采取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方式与社会专业治污机构合作解决资金困境。

DBO模式优势明显:DBO模式是设计-建造-运营的简称。DBO的典型特点:责任主体明确、缩短工期、提高运营效率、工程质量保证、全生命周期内节约成本、业主保留收费权和所有权、降低整体费用、可建设性高。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以巢湖为代表的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国家水专项项目内容之一。经验可以总结为3句话: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

沈骏

首创嘉净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乡镇污水处理管理机制与模式创新积极的规划指引、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合适的技术工艺相结合是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破题的关键

“缺”是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主题词:农村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是,面广量大、排放分散、缺乏完善的收集系统、当地居民环境意识不高。最关键的是缺钱、缺技术、缺管理。

积极的规划指引、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合适的技术工艺相结合是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破题的关键:污水处理收集的专项规划,是指引解决农村污水处理妥善长效实施的根本指引。农村污水处理应合理布局(包括因地制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运营模式,兼顾长效管理。

“3+1”运行管理模式是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在环保行业应用的实践案例: “3+1”运行管理模式的内含包括全自动运行、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定期巡检。

首创嘉净的成功经验表明:采用标准化设备能够实现在应用区域快速和大量的应用。

廖志民

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村镇污水处理探讨技术不实用导致大量已建设施闲置有可能引起国家战略性失误

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率低,“建得了,用不好”的原因:处理费用高、主体不明确,管网不配套、技术不实用。其中技术不实用是主要原因。技术不实用导致大量已建设施闲置,很有可能引起国家战略性失误。

实用的技术——是村镇水环境保护当务之急。实用的技术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一、装备化:类似汽车、批量生产、大众可用;二、环境友好:日常运行过程中不外排有机污泥;三、低消耗、高标准。

金达莱自主研发FMBR污水处理技术原理:利用高效特性菌,同步去除污水中C、N、P污染物质,日常运行过程中不外排有机剩余污泥。

张健

万若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村镇资源型排水系统的理念与实践以资源回收为导向的污水源分离体制和循环利用将成为兼具环境和经济优势的最佳选择

国际业界已经对目前的排水系统开始了反思并研究探索替代方案:西方既有的排水模式和成熟技术是历史上随着问题的出现和认识的提高基于基础设施的历史沉积性被动叠加而形成,并非系统优化的必然结果;当前,北欧大量兴起了不同形式的尿液分离旱厕和水冲厕所,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也在探索不同形式的分质收集利用方式;生态排水、源分离、以资源回收为导向的排污卫生系统等新概念应运而生;新兴发展中国家应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替代模式已经成为前沿学界的共识。

以资源回收为导向的污水源分离体制和循环利用成为环境和经济均具优势的最佳选择。把农村生活废水资源化可能会使我们的系统构架、系统目标更为清晰,更为简化。

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原位、点源解决方案、 半集中管道化解决方案。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