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臣副院长采访
记者:我听你们在讲,就是污水处理厂和碳排放指标,他们是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我们的碳排放高污染就高,他们的关系是什么呢?还有就是刚才您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行业他们是占千分之一,他们碳排放是百分之一,那你作为专家有什么想法呢?
王院长:污水处理占全社会的GDP的千分之一,他们占总资产都是千分之一 ,可能千分之一都不到。我们先不要看他们的份额,他是一个高排放的领域,其实这个领域呢,就几个如交通等,那些是很大的,一个是30%,一个是50%,他们的比例很小,但是他是一个高碳的排放,我说的是基本的污水处理的领域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如果是在污水处理这个边界范围之内的呢,他们就不是这个了,污水排水领域的话,碳排放是一个问题。第二呢,他确实是一个碳排放领域是比较多的,汽车少排一克的碳都是很难的,他们是数倍产出这些东西的,这些东西是很低效的,很容易马上就获得很高的效率 ,我们说的污水处理行业是减排效益非常高的的行当。这个是第二。第三呢,其实这个像我们国家很多各行各业的进展和很慢的,慢是由于我们的碳减排的气候还是还没形成的 ,媒体可以说其它的,但是这个是我个人的看法。
在第四个呢,低碳呢,不是说要有碳交易变成钱才可以,首先他是企业一个的自觉的行为,你要有文化的意识和修养,没有修养的话,是很难的,碳排放的交易是要做的,刚才的曹总还是许光明说的,这个政府要说,多开一些会议,多提一些要求,多一些指南,从自愿到约束性的去过度,只有这样才可以说这个行业是可持续性的。我说这个是第一部分,这个是碳减排的一个看法,第二个就是从学术角度去说,的确是污染物处理的深度,跟碳减排形成一个相互矛盾的,这个是人类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污染物的问题等,我们说的雾霾,其实雾霾是很不好的,紫外照射的东西也有。霾他们是可以直接渗入到肺部的,它是肺部可以进入的,这个是人类对自然形成相互协调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碳减排确实需要我们行业去做,我们也研究了一些方案,我们去跟国家的一些部门去对应,你顶级的也有一些技术,你再不进行的话就那啥了。有一篇文章,从碳排放角度来看,最低的污水处理就是二级处理就完了,任何的往前的处理都是对碳处理的提高,他们也计算了中国的各个级别,他们到二级就可以了,再往下他们就觉得没有必要 了。再说一下,他们污水处理上也有一些会议,也有一些领导参加的会议,他们反思这些东西,他们超标准的一些排放的处理,可能不是可持续的。这个计算不是一篇文章和两篇文章是可以算出来的。
记者:我提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说,我们从2010年起,包括您,包括上海的,也开始做污水领域的碳减排,但是当时都是定性的数据的,就是没有什么计算的原则 ,就是很模糊的,就是在材料的报告里面就有很多的定量的数据,你是通过什么基准计算出来的呢。第二个问题就是碳交易这一块我是比较好奇的,2013、2014年的话,碳交易都是国际上做,国际市场上可以卖几十欧洲 ,但是后来很多的公司都走了,现在的话,他们的市场是产品是卖不出来的,您对碳交易市场是怎么看的?
王院长:数据的来源是综合的,第一个是我们有一个大的数据库,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数据报道上来,这个数据是很准的,尤其是这个系统,他不以考核为前提的,再一个呢,我们需要有标准的数据,我们调查了很多的数据库,高浓度的,低浓度和规模的。再一个呢,我们取了大量的样回来,回来之后我们就计算了的一些数,我们也测量了他的排放,我们每一年都有一些人做这些事情的,我们国家上也有一些核算的工具,这个是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的方法。
这个呢,由国家尺度上来做的。有一些研究没有自己的方法学,有丰富多彩的国际上的经验,其实在这个变化上已经小了,最后呢,我这个报告呢,已经占有全世界,包括国外和国内的一些说法 来算出来主要的,另外呢,我们今天的报告和会议上也说了,其实他们的报告里头,他们动力学的计算来的。学术上,我们也参考了我们的行业,有几篇也做了碳排放的研究。这个是第一个。
第二个呢,我也关注了,也跟一些人进行聊,其实碳交易呢,包括北京的交易所,全球也一样,全国都是一个情况,我真的是想把碳交易的事情和我们要干的事情分开,不是说碳交易不好就说碳减排是没有前景的,我们有碳排放的科学的事实和基础,我们有300多人一起编辑了,也获得了大奖了,就是说是人类造成这样的。所以呢,这个是必须要检查的,你这么多国家达成未来的一个度,其实他们是自相矛盾的。美国有面向气候和排水的规划,花了几百亿美元,有烟的话,你就要排。日本编的是2010年的规划。他每一年都在修,这个就充分说了污水处理实际上要解决碳排放,交易的话,只是给你鼓励一下,就好像小孩一样,给他一个糖。我们说节约用水,节约用水就是水价,这个碳交易呢,我们说价格是第二个未来,我们说的水资源管理是有红线的,我们要有3条红线的制度,就是用水量的红线,你不管有没有钱,你都不可以的用水 ,你单位产出你就不可以超过这个水,这个跟水价是没有关系的。这二个就是价格,价格他不是万能的,他有一些小的尾巴的,价格涨了之后你就要靠这个行业。碳交易第三他都排不上,我认为他是什么东西呢,他是起不了的,你可以看英国碳减排的国家的战略。英国人是有国家的战略的,68%都是他们处理的,这个跟碳交易是没有必须的。
我们不要说价格,实际上是政府要提出一些制度的安排这个是关键的,我们政府方面我们也请了,我们媒体也可以过去说说 ,减排是政府的职责,你的职责就是出政策,出规定。
记者:这个报告第10页的就是处理人口的当量的,就是减少污染的耗电,是24瓦时,然后就是说,他同时处理这个人口当量呢,是24瓦时,我们这样的话,我们就要按照12瓦时,按照你的报告量呢,我们了解的是我们要提高我们的人口当量的污染物,这样比对的话,就是耗能越少,我问一下,就是我们的污水处理就是说,是我们人类产生,也有工业,这些是有科学性的。小型的化工厂也做了,就是他的水是剩的话,他等于处理了这些,我说这种比对在可比性上是不是有科学性呢,这个是第一,第二个呢,就是我始终就是没有理解就是说,他低碳跟节能减排,他处理的越多他就越好,我们为了处理他,本来是水是很干净的,现在很多的污染物,我们是无法解决的,原来是没有这些问题的,现在已经是存在了。
王院长:简单一点说,未来的工艺的话,他产出多少和消耗多少的话,我们是很难说清楚的,未来的话,是有耗电的措施的,产出多少和消耗多少是未来再说的。可持续性我的报告是国际上最权威的,这个是水研究的报告。你能耗多少产出多少这个用他的数据去想。污染物是60克cod,一个是排出来的,排出来60克的cod,他是一个ipcc。就是一个pe是一个人口当量的污染物,欧洲一个污水处理厂先说规模的大小。
刘喆:我们工业的排放的话,我们是不包括的,我们开工厂,应该也是属于这一类的,我们这一块呢,我们是收集常用的,比如说刷牙和洗衣服的,高浓度就不进入这个的,规模这一块,我们肯定是要建立工厂的。
王院长:我们是不包括工业的用水的,北京是很少的,像大城市的话,浓度就很低。这个先不说了,这个说不清楚了。
吕总采访
记者:赛莱默在这一块有什么机遇和挑战 ,你可以跟我们讲一下吗?
吕总:赛莱默进入中国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近年来中国也发布了很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实际上,在这些建设过程中,也造成了能耗和碳排放等问题。我们公司在贡献于环境保护这部分,我们在乎的是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可以使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赛莱默在社会活动中一直关注高端节能产品的研发,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整个社会的节奏、层次,这都是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也一直在做产品的高效节能研发,比如说飞力的污水处理,整合我们今天在大会中也探讨了,还有后面的搅拌啊等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呢,我们推出了能耗,我们自己研发了IPS智能泵系统。还有就是搅拌器4320,自从全球推广了之后,受到了全球业界的广泛认可。这个是我们一直在这个领域里面在做的工作,除此之外,赛莱默也从智能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最重要的节能就是我们在10月份收购了Sencus。他的主要的特点就是有智能管控技术。将来赛莱默,除了高效节能之外,我们更多从智能化水务,基础设施这一块去做很多的产品的改造,更多的智能水化的管理等等,这个是我们一直向往的方向。谢谢。
记者:对于污水处理厂他们要达到一个比较明显的效果,一个改造,他们的投入大吗?大概需要多少?
吕总:因为实际上我们今天的报告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就可以去实现39%以上的二氧化氮的排放量。也就是说,投入会有一些,但是从全生命周期成本价值来考虑,我们认为这个是没有额外的投入的,这个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在分享的时候,来自北控的刘总也在谈,我们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的升级改造,就是在帮助他做效能的改进,北控也感受到了,原来他们设备是购买过来的,在管理和运营的设备,他们能耗和效率都达不到高效节能的要求,他们300多个厂家,大部分换的设备我们都在参与了,因为我们这个产品被证明他们是有效益的,你投入的时候比原来的采购价格会高一点,但是综合考虑运营以及维护的成本和运营的费用的话,实际上是没有额外的成本的,如果在考虑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好处,我觉得他没有多付出成本,他应该是减少的。
记者:我提一个问题,就是因为赛莱默之前污水能源效益的研究,那么我理解的呢,单独从产品上说,是可以提高效率的,更加理想的效力就是跟污水处理全流程的优化控制,加上产品提升的话,可能整个效果会更好些,从赛莱默的角度来说,那么在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还有跟产品的全流程的优化,你们有没有从这方面考虑呢,包括产品线,还有优化的产品。
吕总: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做一个设备的提供商。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做战略的时候,已经从设备到基本方案全面的考虑。我们现在做的有泵到泵送系统,从设备到系统去做,而且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说我们自己研发的供水系统,我们发展这样的泵水技术用得也非常好,还有我们研发的IPS智能泵送这个系统,实际上是把泵和泵系统联系起来了,知道泵是什么时候什么状态下运行,使他们的泵站系统运行在最佳的区域,这个是我们一直在做的,现在,我们收购了Sencus,他们是有很好的管控技术的,和高效的数据分析。下一步是要把Sencus这个管控技术和整个污水处理厂的设备都跟我们这个混合技术联系起来,这样的话, 他除了控制设备操作在最佳的区域之外,还可以不断输出一个数据,还会分析,使得个污水处理厂在运营达到最佳状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的。
记者:赛莱默公司在社会公益这一块,我觉得做的是不错的,今年就是做了这样的一个碳减排的报告,去年和前年也在做这样的事情,长远看,赛莱默还有什么规划呢,是每一年都在做一系列的事情吗,那这些事情有什么更多的意义呢?
吕总:意义不言而喻。碳减排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的意义。赛莱默提出来的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从绿色到环保,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契机。我们是想通过我们一点点的作用,可以呼吁政府,产业届、研究届和专家届真正重视起来,可能我们这个报告起不到决定的作用,但是肯定是有推动的作用的,总得有开始的,加上有媒体的支持,相信可以起到一些波澜,我们都重视的话,比如说大家都重视设备的检查,重视运营的优化管理,将来创新技术的发展,然后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能量的回收达到标准等等,这些都是可能的,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高效的节能减排的目标,如果没有人提出来的话,没有呼吁,那这个事情是很难实现的。我们今天在整个论坛中都说,没有标准是很难推动的,可能我们一点点的工作就可以推动政府以及各界去制定标准了。通过我们的呼吁,这个速度可能就更快了,这个是我们的意义,通过我们的媒体的话,和我们的工作,我们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和能力,推动整个社会往前走,推动可持续发展。
记者:这个更多政府的职责,但是我觉得这个会议是很有意义的,大家也都在讨论是不是要去做一个碳减排,我觉得这个是由企业来出面,来推动这个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挺好的,也是很尊敬的。
吕总:也期待我们媒体的帮忙和宣传。
赛莱默城镇污水处理碳减排论坛
媒体群访
§ 日期: 12月9日,2016
§ 时间: 11:40-12:30
§ 时长: 60分钟
§ 地点: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2号楼2楼汕头厅VIP室
§ 受访人: 吕淑萍女士,赛莱默中国总裁
王洪臣副院长,人大环境学院
§ 陪同人员:董瑞萍女士,赛莱默中国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监
茹临锋先生,赛莱默中国市政应用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