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的前景怎么样?
8 个回答

2035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形成2000亿的市场空间。2035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这将使我国城镇人口从2014年的7.5亿增长到近11亿,将带动一批千吨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虽然我国农村人口将从2014年的6.2亿减少到4亿,但2000亿的市场仍将有2/3分布于百吨级规模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市场。未来,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和设施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未来20年,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村环境发展的主要政策方向。自动化程度高的百吨级规模的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与环境融合的生态技术,以及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管理模式将是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农村污水治理的商业模式将是“区域打捆”的PPP模式(新建项目)与第三方运营(已建项目)的结合。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作为中央资金重点支持的项目类型,在各地得到快速发展。据住建部统计,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2006年仅为1%,2010年为6%,2014年增长到9.98%。2014年,我国有3821个建制镇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占比达21.7%,污水处理能力达2345万吨/天。其中,浙江、上海、江苏、山东、重庆、北京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建制镇个数比例分别达到97.1%、92.2%、82.8%、57%、51.9%、37.2%,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据调查,由于一系列的政策短板问题,如现行体制、监管、资金、运行机制、优惠政策等,目前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的发展确实出现了一些瓶颈,如设施及管网投资建设成本高、运行费用无保障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处于普遍闲置状态;管理难度大且缺乏专业的运行管理人员、群众环保意识弱,造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等。
据测算,2035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将形成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那么,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我国对农村污水的处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2005-2008年为起步萌芽阶段,该阶段国家逐渐开始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并期望通过政策的制定引导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建设部、环保部重点出台了5项政策措施。2008-201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政策探讨、资金配套和示范建设,主要表现为2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及相关政策配套。2015之后为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政策及机制完善、大力推进和区域综合服务。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2016-2020年农村环境治理的明确目标,即“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同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力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农村污水处理与“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相结合将是未来的政策发展之路。
2015年住建部曾提出“到2020年,使30%的村镇人口得到比较完善的公共排水服务,并使中国各重点保护区内的村镇污水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从2010年起用大约30年时间,在中国90%的村镇建立完善的排水和污水处理的设施与服务体系。”可以看到,如按照规划,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市场大约在2040年基本达到饱和。
近几年,经常有关于农村污水治理技术的争议:是该以集中式污水处理法为主,还是分散式污水处理法为主。2035年,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空间将达到2000亿元,那市场格局又如何呢?我们不妨从影响因素来考虑。农村污水治理市场格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城镇化率。未来城镇化率越高,人口越集中,污水处理宜采用集中式处理法,反之则宜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法。
基于专家观点,2035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随后将以一个很缓慢的速度发展或者停止。经测算,2035年,我国城镇人口将从2014年的7.5亿增长到近11亿,农村人口将从6.2亿减少到4亿。而对于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来说,城镇化必将带动一批千吨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建设。
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城镇化率已达到80%左右,分散式污水治理大约服务25%的国家人口,并被看做一种永久性的设施建设,具有与城市排水系统同样重要的地位。2013年,日本的城镇化率已达到90%以上,而全国污水处理普及率达88.9%,其中下水道普及率76.98%,净化槽普及率8.88%,农业村落排水设施普及率2.82%。可以看到,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在发达国家已基本覆盖了全部农村地区和人口。
结合上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分析,2035年2000亿元的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将约有1/3分布于千吨级规模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市场,2/3分布于百吨级规模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市场。而未来,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仍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或将成为主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结合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及问题,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的百吨级规模的一体化处理装备将成为主要技术趋势。同时,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下,以智能感应能力+移动通信网络对污水处理站及设施进行管理也将是技术发展的方向。另外,美丽乡村、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未来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农村污水治理而言,与环境融合的生态技术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于农村污水处理站点分散、管理难度大、村镇无力运营的特点,未来农村污水处理的商业模式必然是新建项目采取“区域打捆”的BOT等PPP模式,已建项目采取第三方运营的专业化运营模式。通过PPP模式与第三方运营的结合,能够极大地发挥专业环境服务商的技术、服务优势,同时也能较大的减少费用,降低成本。调查发现,目前进入农村环境治理的环保公司如桑德环境、碧水源、国中水务近几年纷纷采取了以区县为单位的BOT模式。

做了两年的农村污水……
首先,由于资金、管理、运营维护各方面的问题,农
村污水目前来讲,只是个政治任务,面子工程。
先不说污水收集、管网方面的问题,就单污水处理来讲,除了个别“示范村”,其他村子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造好一点的处理设施,更别说后期运行维护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人员。
村长:“你们尽量把处理池占地设计得大些,我们村好去争取资金”
村民:“据说资金标准是5000元/户?你看我们家由于地势原因,污水根本无法纳入管网,这5000元是不是该直接给我们?”
村书记:“你不需要跟我们说能耗什么的,建成后,除了领导来检查的时候,我们会开启污水处理设备,其它时候,肯定是不运行的。我们村没钱来运行这个!”
“什么?你们这处理设备需要用电?还要用泵?后期哪来的钱来运行,哪来的人来管理?”
“处理设备尽量全水力动能,占地面积要小,出水要达一级标准!”
综上,现阶段农村污水,纯纯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老百姓的意识形态及素质,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的项目!
发改委日前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明确,截至2020年,我国将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将逾近9成。而就农村水环境治理,《规划》提出,未来5年县城污水处理覆盖率将达85%,其中东部地区建制镇达到70%,中西部地区达到近一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早在2015年8月,在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指出,自2016年起,我国将持续发力农村污水处理,并开展农村生活污水三年提升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据《人民日报》报道,现阶段的农村污水治理,主要采取重点推进、梯次推进等策略,临近城市管网的纳入城市管网、人口较多的村庄建集中污水处理站、更分散的建分户污水处理设施。
利好政策不仅于此。在日前环保部与财政部发布的《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中,农村污水处理再次被重点提及。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新政强调“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涉及各省(区、市)的14万个建制村。整治重点“好水”和“差水”周边的村庄,涉及1805个县(市、区)12.82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92%;其中,涉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84个2.46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18%。
《规划》还划定优先整治区域,包括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将被视作农村治水的重点发展区域。与此同时,《规划》对农村污水处理的具体任务亦予以明确分工: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将涵盖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或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分散式处理设施。
另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接近饱和状态的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相较,农村污水处理市场仍存巨大的市场刚需,被众多环保公司视作水处理市场的下一个风口。业界普遍预测,“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有望陆续得到释放,从建设加上运营的总投资额达到1400亿元。
然而,由于地区分散、人口密度大等因素,我国至今还有逾1亿户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在此前的媒体调查中,部分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备仍普遍存在“晒太阳”的尴尬现实:“建得起、用不起”或“建不起、更用不起”现象十分普遍。而一些地方总投资逾亿元建设的乡镇污水处理厂,要么是逾期严重,要么则是建成后长期闲置。
造成农村污水处理设备闲置的另一个因素是,由于财政补贴机制的扶持倾向,一些污水处理项目规模被刻意“放大”,结果造成项目建成后运营费水涨船高,成为地方财政与承接商“无法承受的痛”,最终被晾晒在一旁。而在环保资深人士董智明看来,缺乏量体裁衣的商业模式,亦是农村污水治理的发展掣肘之一。目前,由于顶层设计中尚未明确农村污水治理的管理与责任主体,各地在计费方式、接管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待补短板。

农村污水处理简单 但是收集难,缺乏技术,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产品才是根本




农村污水怎么处理?
16 个回答

1,:在化肥复合肥还没大量生产的旧社会,每个农户家都有自己的粪坑,粪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生活水平和人丁兴旺程度,它是一个农家地位的象征,雷锋同志曾经没事两天就捡了600多斤的大粪,受到了捡粪公社的大力表扬。
2:粪在变成农家肥之前,要进行厌氧发酵,俗称沤粪,里面有大量的微生物,寄生虫之类的。沤粪的目的通过微生物使里面的有机物分解,变成植物容易吸收的养分,有时候也把生活垃圾倒进去一块沤,草木灰之类的含有大量的氮和钾元素。粪坑里经常会有很多小气泡冒出来,对,它就是沼气。
3:由于粪坑经常会出粪,所以一般粪坑面积都不是很大,渗透的面积通常不会危及到地下饮用水。但这仅限于以前。化肥复合肥的普及使人们不在依靠肥力有限的农家肥,生活垃圾中的人工合成的有机无机也不能通过沤粪发酵的方式予以降解。
4:现在国家对农村安全饮用水很重视,因为化工厂的的设立使癌症村遍布全国,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从05年开始政府一直在投资,上个月我还做了一个县十几个镇的农引水管网的设计,大体就是村落与村落之间打深井集中供水,然后设立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但目前我了解的情况大多数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站多半都没有投入运营,因为运营需要运营费。

农村污水,农村污水的概念是什么呢?农村污水包括农村生活污水(粪尿水、洗衣水、厨房水等)和农村生产废水(散户畜禽养殖、小作坊等)。因此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就是由农村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土壤所引发的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中粪尿污水根据地域、经济发展也存在不同形式。以北方为例,由于温度等原因,普遍使用旱厕,粪尿在坑里面进行堆沤发酵,几乎不产生液体;而南方农村地区则是以水冲厕所为主(排泄之后手动用水冲下去),甚至一些发达地区农村已经普及了类似于城市住宅的水冲式厕所,而后排入到粪坑(化粪池)中堆沤发酵,产生液体和粪渣。有的人提出说粪便应该回用于土地,然而在无机化肥盛行的今天,农民越来越不喜欢用这种农家有机肥,主要是由于有的农民自己认为人的粪便不卫生,宁愿使用畜禽粪便;并且使用起来不方便,脏臭等原因。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是粪便无害化的问题,粪便(污水)经过一定处理后,实现无害化以被后续利用。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推出了由爱卫办提出的农村改厕工程,明确定义卫生厕所的要求,即“指厕所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无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粪便定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是指按规范进行应用管理,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使失去传染性的处理设施的厕所。推荐的相对成熟并已大力推广使用的无害化卫生厕所主要有六种类型: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三联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式和双坑交替式厕所,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即可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其次是使用不方便、脏臭等问题则需要人们改变观念,发展机械化施肥技术等。农村生活污水中洗衣水厨房水等则是主要含有化学污染物质(洗涤剂、添加剂等)的污水,这种污水经过简单的自然处理即可排放。因此在我国农村宜采用分流处理模式,即将粪尿污水与其他污水分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农民不愿使用这种有机肥,应定期对液体和粪渣进行清理。
题主所问的美国的这种污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能同一而论。美国的农村和中国的农村是不同的,美国几乎没有中国式的农村。中国的农村是聚居式的村落,而美国由于地广人稀,很多都是占地很大的别墅,可以称得上是分散式污水。美国分散污水是如何处理的?报告显示美国大约有25%的人口使用分散污水处理系统,而大部分分散污水系统采用化粪池/土壤渗滤系统,如下。土壤渗滤系统并不是简单的土壤处理,它对土壤、地下水、气候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且对化粪池要求较高,以免悬浮物质等进入到渗滤系统造成堵塞。这种系统则是依靠大自然(土地)的消静和纳污作用来处理生活污水。我国到底适用不适用呢?我认为可以,但是前提是分散式污水,而不是乡村聚落式,这是考虑土壤容纳负荷。



农村的生活污水,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按照老习惯,让污水重回土地。
在山区,生活污水很多都是留到附近的溪流里面去了。
当现在农村的化学洗涤剂越来越多的时候,让污水重回土地或溪流,就确实是个问题了。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自家做一个小型的生态湿地,用来过滤生活污水,再排出。
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可以村集体一起来做一个。
我一直想在村子里搞一个,但还没有搞起来。

我手上曾有三套新农村别墅项目,就说说我的个人经验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污水排放最好分类管理,一是生活废水自成一路,如洗衣、洗澡、洗菜水等排放,因为这些污水含有化学成分,所以千万不要直接排入农田。二是粪水也自成一路,这些污水经过处理可做农家肥。
我所进行的项目,两个在柳州,一个在北海。
柳州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比较完善的,当地政府已经挖好了一个公共化粪池和废水处理系统,所以只需按要求铺设排污管道即可。
北海的,当地基础设施仅是“村村通”(水泥路)建设,而村镇的垃圾堆放管理、排污处理等还未施行。因而,在设计这套三层半别墅时,我在院里最角落处挖出一个三平大的化粪池,粪水经此处理然后经过管道流向自家农田,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有一条管道是接引其它生活废水的排放。这条管道沿途做了过滤功能(主要是下面铺垫鹅卵石和砂粒),这样到达排污口能净化许多有毒成分……
说出来挺复杂,其实跟进项目一次你就能知道怎么回事了。
当初对粪水的处理,团队的初期方案是挖沼气池(有化粪功能)。但我用切身体验提出异议:我家在90年代就曾用过沼气,气体有臭味,而且隔三差五就要填料,否则就“断”气,不好用。所以直接做化粪池……


至于说“怕化粪池污染到地下水”,我觉得我所在地的项目完全可以忽略这点。因为当地政府都普及了公用自来水,水源都远着呢。
如果是就地取水的话,那就必须考虑这个问题了。首先得了解当地挖井一般挖几米,然后以此为参考规划化粪池……(这个要说的很多,完全可以另立一个话题。)
农村都是直接当肥料了。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新增污水处理规模看,“十二五”期间,全国城市新增污水处理规模为2608万立方米/日。各城市分布情况,广东、浙江和黑龙江新增污水处理规模最多,分别达到了232.5万立方米/日、173.2万立方米/日和152.0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水处理规模在100万立方米/日以上的城市包括:北京、湖南、四川、辽宁、江苏、广西、湖北、安徽、广东、浙江和黑龙江。这些地区对污水处理的市场需求将比较明显,投资机会较大。
从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看,“十二五”期间,全国城市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为2028万立方米/日。各城市分布情况,河南、湖南和湖北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最多,分别达到了203.5万立方米/日、194.0万立方米/日和190.0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水处理规模在100万立方米/日以上的城市包括:吉林、安徽、重庆、辽宁、河北、湖北、湖南和河南。这些地区对污水升级改造的市场需求将比较明显,投资机会较大。
根据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城市污水处理市场销售收入保持30%左右的较快速度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增速将有所下滑。结合此次的《水污染防治计划》,前瞻预测,2015年至2020年,污水处理市场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066.78亿元。
各国情况不一样,
日本比较领先,专门立了净化槽法。
美国地大人少,化粪池+渗井,空间换质量,效果不错。
欧洲有农村吗?都是小镇吧,不差钱就能处理好。
中国农村很特殊,不容易找到类似的群居模式,工业化+圈地之后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现状有巨大区别。再不处理就是印度了!
习大大提出的美丽乡村举双手双脚赞成。
估计有50年左右的过渡期。
人口多的地方,农村就是快乐老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养老+旅游目的地。
人口少的地方,土地整合成大农场,大庄园。农村消失。
这两种形态污水都好解决。你懂得( ^_^ )/~~拜拜
好像没预测到网络快递的后农村时代。


说实话,就现在为止,农村的进步也仅仅是有自来水了,安装上太阳能了,有淋浴了,使用煤气了,但生活污水怎么处理,还是跟千百年来没有区别,养殖等也是随处排放,只不过是离村内稍远一点,近两年自来水的味道太大,都不能喝了,现在也只能买水喝了~就是这样子

我们公司是做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 这种水处理起来相对简单 是可以回用的 冲厕 或者 灌溉都是可以的。技术主要是 丸粒化反应器 你想了解可以参考下


说森林污染确实伤感情,只是森林确实是个大污染源。
仅落叶一项就构成河流有机质来源超过半数,还不算花粉为害,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的污染。
也许只有走到这一天,才能够反思针对污染物的治污思路,就好比反恐,杀死所有恐怖分子的反恐思路注定要失败。




我先抛砖吧 (以小农户的角度)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 生活污水很好处理 每家或者每户 每院都会有茅厕 有茅厕就会有粪坑 至于为什么没有公厕 我想应该是以前农家肥还是很好很有效的 所以粪便也是资源 所以生活污水的主要去向就是粪坑 因为每天水量不多 而且粪坑的修建也比较粗糙 会渗透水分 所以不会出现粪坑满了的情况 而且生活污水的污染性较小 没有什么重金属污染 化学原料污染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所以倒入粪坑还是比较好的回收方式。
另外农家小院里一般都有小菜园 也是污水的主要去处。
农村 一般没有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 没有下水道 铺设成本太高 也没什么必要 毕竟不多也不集中
请教农村污水处理的问题?
15 个回答

没有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农村,现实的做法是,所有污水都进化粪池,然后全部排进附近的溪流。南方水网比较密布,基本都是这么处理的,北方的情况不太清楚。也算是利用了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

农村污水处理这块,根据主管部门开展的项目可以分为两块,一个是住建部门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另一个是环保部门的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当然两种项目不可能仅仅针对污水,还包括给排水工程、生活垃圾处运设施,住建部门的项目因为其自身职能,还包括村镇路灯,供电网等基础设施。
两个部门的污水处理项目,目前来说都是在探索农村污染治理问题上的尝试,孰优孰劣很难说,住建部门的污水处理项目一般来说就是上个整套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通常就是生化氧化处理,至于用的是MBR还是SBR答主也不太清楚,因为不接触这项具体工作。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还没颁布,所以处理到什么程度排放仍没有个标准,但是以答主的工作经验,如果连污水排放的二级B类标准都达不到,那上处理站也没多大意义了。近几年,上了好多这样的处理站,但是因为涉及到后期运行维护和管理,项目上马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没办法,村民们不懂怎么维护,也没个制度来管理,许多甚至就荒废在那了。所以最近几年许多地方政府都开始探索ppp模式来发展农村污染治理项目。
另外一个,就是环保部门的处理项目了,因为项目资金没有住建部门宽裕,环保局开展的污水处理项目,污水处理方式的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塘里由挑选种植的水生植物进行氧化(生态氧化池),此类项目仅能处理偏远乡村,规模不大的村镇的污水。
就如同国家在不断发展,许多民生项目也在不断探索发展中,如果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那么成熟了,那我们就不叫发展中国家了。当然了,这需要你我去共同努力。

另外,认为现如今农村污染主要还是农药、化肥的使用,洗衣粉等问题对于这些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对于农村面源污染的问题还得从源头上解决,依靠政府引导、管理对农药化肥的使用。


来,我们回到这个题上。
传统的做法是粪尿回填,在我家乡西北地区依然是这种手段。
你说的洗衣废水主要是表面活性剂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代表。可以用的方法对比如下
那么问题来了,你说的农村是哪里?上面很多人又说建官网用一体化设备的,也说分散式的污水不适合建站怎么了。那么中国幅员如此辽阔,你说的农村是什么背景。是华西村?是西部偏远山区还是江南水乡,这个水乡是不是三峡库区影响区域。那么要注意了,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就像现在海绵城市很火爆,可是哈尔滨和上海能一样么?奎屯和包头能一样么?康定的海绵城市的经验能在德州用么?环境承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挪威地处北欧,气候寒冷,但是人们生活水平较高,不会发生北方地区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冬天不会洗澡的事情。那么挪威人人都洗澡,产生的污水和表面活性剂怎么办了?我参观过一个特隆赫姆的处理厂,工艺简单到就是一级处理然后排入峡湾。强大的墨西哥暖流不仅给挪威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渔场,还有巨大的环境承载能力。
所以 ,农村这个概念在这里并不适用。一些集中居住的农村为什么不可以建厂建站?可是一家距离一家几公里的建站建馆是不现实的。

感谢邀请,我是一名市政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你的问题恰巧是我导师在极力呼吁的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所以我来说两句。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你说的化粪池的水可以肥田,这在学术上被称为“粪尿返田”或者更高大上一些叫做”原生态文明“,这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生态文明习惯,非常接地气儿!只是因为化粪池散发的臭味显得”生态“而不”卫生“。近年来政府部门正着力推进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集中式污水处理是城市发展而来的产物,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远不如农村分散式污水粪尿返田更加生态!
然后,至于农村洗澡洗衣服的水的问题,实际上,随着目前无磷洗衣粉的普及,这部分污水实际上应该称之为废水(个人理解),因为这部分废水中并没有粪尿(污水)中所含的较高的COD、N、P污染物,因此并不应该算严格意义上的污染物。在北方农村,这部分水往往是与粪尿分开的,大多做法是直接往门口倾倒,通过土壤自净入渗地下,也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城市的小工并不了解农村如何处理污水,一般来说农村人少的话生活废水直接排河里自净就够了。如果你是比较关注中水回用的方法,把洗澡水与灌溉用水渠道分离就好。其他方法成本都高,应该找当地政府解决。如果你是想投资建厂,去最近的污水处理厂讨教一下,或者找有相关专业的大学咨询下。



我就是一个小工人
回答不了专业问题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真是感兴趣
推荐你看一些专业书籍
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些书就不错 我也在看
看书一定要系统 不能一知半解
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也是需要严肃对待的民生大项目
涉及市政规划 水利 交通 环保 财政等多个部门
现在技术趋于成熟
但是相关建设
需要企业和市民的配合
更需要当地财政持续的资金投入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看书吧

但是,到底要怎么搞,有很多说法。大概就是做膜的说膜法好,搞生态的说生态好。但是,污水站建设在村里,你们这么牛逼的技术,谁来管啊?所以我觉得,农村污水处理需要先确定几个原则,才好对症下药。
1.水质比城镇污水排放标准低一点
2.人均用水量远低于城镇
3.基于以上两点,采用可以间歇运行,不需操作人员驻场的工艺设备
确定了原则,就可以确定工艺了。
我不做广告,不过有人需要的话,我可以提供


对于没有分流的地区,目前基本上都是流入天然水体。毕竟生活污水量小,利用天然水体的稀释和净化能力可以降解大部分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