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第五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学报》院士大会特刊,北工大彭永臻院士谈当代人才如何“本土化生存” 彭永臻院士作为带头人,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联合4家单位申报的“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获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12  浏览次数:134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报》院士大会特刊,北工大彭永臻院士谈当代人才如何“本土化生存” 彭永臻院士作为带头人,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联合4家单位申报的“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获批建立。这是北工大首次获批国家级科研基地,标志着北工大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2017年10月, “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2016年,彭永臻院士主持申报的“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创新引智基地”正式获批,成为北京地方高校首个“111基地”,推动学校科研再上一个新的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综合治理)邀请函(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中国科学报》院士大会特刊,北工大彭永臻院士谈当代人才如何“本土化生存”

【编者按】随着综合国力的日臻强盛,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的整体人才环境已经出现了崭新的气象。伴随着来自国内外的高水平人才的集聚,可以说,我国的人才环境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常态”。

那么,这种新常态究竟有何特征?更重要的是,面对这种“新常态”,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乃至于高水平人才本身,如何调整自身定位,才能适应这种“新常态”的“新挑战”?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彭永臻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就“当代人才如何‘本土化生存’?”发表观点。

 

《中国科学报》 (2018-05-29 第9版 院士大会特刊)

彭永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要想解决挖人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地区发展的问题,整体发展平衡了,人才流动自然才会平衡。

▲▲详细内容见10~11版

《中国科学报》 (2018-05-29 第10版 特刊)

彭永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关注海外人才的不完全归来现象。特别是已在国外获得教职的人才,往往只是在一年中归国做短期的工作和研究,或是作几场学术报告、讲座,工作重心依然在国外,可谓两面都不误。高校在引进海归人才时应避免这一误区,研究制定相关的特殊政策,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完全吸引进来,如此才能发挥出海外人才最大的力量,从而推动高校和国家的发展。

要想解决挖人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地区发展的问题,整体发展平衡了,人才流动自然才会平衡。除此之外,从被“挖”高校来说,应该加强自身实力,培养自身的人才,奋起直追。对于挖人高校来说,不拒绝人才,但是也可以做到不主动挖人,缓解现状。

彭永臻,汉族,1949年2月出生,1973年4月入党,1968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是污水处理领域的知名专家,他教书育人、科研探索30余载,一直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始终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研究与攻关方向,培养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骨干,其科研成果为推动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6年,彭永臻院士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他非常重视学科建设,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青年教师中积极推行“配导师、压担子、创条件、树楷模、解难事”等五项措施,全方位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是“站在年轻人背后的引路人”。十几年间,他带领科研团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建立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2015年,彭永臻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学术界对彭永臻及其科研团队的充分认可。2016年,彭永臻院士作为带头人,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联合4家单位申报的“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获批建立。这是北工大首次获批国家级科研基地,标志着北工大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2017年10月, “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2016年,彭永臻院士主持申报的“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创新引智基地”正式获批,成为北京地方高校首个“111基地”,推动学校科研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来 源:《中国科学报》2018-05-29 院士大会特刊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彭永臻教授

彭永臻教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学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彭永臻教授于1981年作为我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调入北京工业大学任教。入校以来,彭永臻教授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水生物处理及其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污水脱氮除磷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先后获得了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他领导的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水质工程学》和主讲的《环境保护概论》先后获国家精品课程。撰写7本专著,其中3本获得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发表论文4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32篇。以唯一或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89项(专利权或技术转让39项),指导的博士生中已有57人获博士学位,有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中国工程院于127日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教授增选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