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这次事故再次提醒人们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处理核废料和废炉作业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
首先,这次事故表明在废炉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可能存在疏漏,导致工作人员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这要求东京电力公司和其他相关机构对安全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和改进,确保在未来的废炉作业中能够采取更加严格和有效的防护措施。
其次,这次事故也提醒人们关注核电站退役后的安全问题。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如何安全地处理和处置核废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更加安全、可靠的技术和方案,确保核废料的处理和处置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工作人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医疗救治,并对其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同时,对于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总之,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这次事故再次强调了核电站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更加安全、可靠的技术和方案,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废料的妥善处理。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再出意外
时间:2023-12-13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文雯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东京电力公司12月11日发布消息称,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进行废炉作业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
东电公司称,遭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工人为一名20多岁的男子,当日在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附近对已解体的围栏进行除污作业。他在除污作业结束后,被发现鼻腔受到了放射性物质污染,其体内可能吸入了放射性物质。
据《每日新闻》报道,东电公司称,当日14时42分左右,这名工人被确认其鼻腔受到了放射性物质污染。据福岛中央电视台报道,这名工人被检测出的数值约为正常情况下的17倍。
东电公司推测该名工人可能是在摘除口罩时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报道称,东电公司正在对此事进行详细调查。
这不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第一起类似事件。10月25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就发生过一起放射性废液溅射事件。进行核污染水处理工作的5名作业员被放射性废液溅射,其中2人被紧急送医。而对于事故中溅射出的废液总量,东电先是称在100毫升左右,后又改口为数升左右,前后差距达几十倍。
11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记者提到的有关事故再次表明,“东京电力公司长期存在的内部管理混乱无序,对公众隐瞒欺骗等痼疾积重难返。”
汪文斌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12年来,东电公司善后处理漏洞百出,多次迟报、瞒报事故,篡改关键数据,将企业利益而不是环境安全和民众健康放在优先位置。“就在放射性废液溅射事故发生的次日,东电公司宣布将于近期启动第三批核污染水排海。试问这样劣迹斑斑的企业如何能够确保在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排放管理当中做到安全可靠?日方宣称的安全透明的排海计划,又如何让人放心?这次事故也再次凸显,建立长期有效国际监测安排的重要性。”
汪文斌说,我们敦促日方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全面配合建立有日本周边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充分实质参与的有效国际监测安排。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应当发挥建设性作用,承担起对日方严格监督的责任,坚决防止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据悉,11月20日,日本福岛核电站第三批次核污水排放结束,从8月24日正式开启排污,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有超2.3万吨核污水流入太平洋。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海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开始,四次排放总排放量约为3.1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