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5月13日报道,5月12日,海口市红城湖出现大量死鱼,现场打捞工人表示,从7时到14时,打捞漂浮于湖面的死鱼约有8吨。
当天14时,记者在现场看到,红城湖环湖路一侧的湖面上还浮着大量死鱼,随着一阵风吹过湖面,死鱼随波而动,向湖面散开。两辆环卫的垃圾运输车正在忙着装运刚打捞上来的死鱼。

5月12日,海口市红城湖出现大量死鱼图片来源: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另据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5月12日报道,当天下午,记者到场看到主要湖面的死鱼已经基本清理,还有部分死鱼飘散在多处湖面角落,有不少环卫工在使用捞网和船具进行清理,现场异味较大。记者发现尽管大部分水面的死鱼已经被清理掉,但还有少量死鱼从湖底陆续浮上水面,环卫工人驾驶船只沿着湖面继续清理打捞。捞上来的死鱼被统一运送到停放在湖边的垃圾车上。



图片来源:新海南客户端视频截图
“其实在前几天已经陆续有一些死鱼出现,我们都及时进行了打捞,但是今天一早湖面死鱼量猛增,我们公司随即安排了30多位环卫工赶到现场,并派出了大小两艘船进行打捞,环卫工使用网兜沿岸清理近岸的死鱼。”海口市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彭红莲说,直到5月12日下午,他们将清理出来的死鱼统一运送到厨余垃圾处理末段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死鱼不流向市场。
据了解,红城湖水源为南渡江水,水质含盐量较高,属于半咸水水质,湖内的鱼适应南渡江水的盐度。海口市琼山区水务局局长周金分析称,受5月2日、6日强降雨影响,引发龙昆沟严重积水,因此红城湖暂停从南渡江补水,并排水腾出库容,以便缓解龙昆沟下游排洪压力,水位急速下降至6.5米。加之近期强降雨雨水流入湖内,降低水的含盐量,改变了鱼的生活环境,目前死亡的基本都是滨海区域的半咸水鱼,而红城湖内主要鱼种罗非鱼基本上没有出现死亡。

“盐度等水环境变化加上气温偏高,一定程度缺氧,综合这些因素才导致鱼类死亡。”海口市琼山区水务局局长周金说,目前已安排红城湖进一步从南渡江补水,以争取尽快恢复原来盐度的水环境。
另据直播海南,红城湖内的死鱼并非湖内原有的罗非鱼,而是青鳞鱼。据了解,青鳞鱼是一种海水鱼,主要生长在滨海河口处。它通过涨潮进入南渡江,之后进入红城湖内。海水鱼进入淡水湖后,环境的不适应导致了它的死亡。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污水处理设施的不断完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日益凸显。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和“水十条”等政策的推动,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关注度和投入不断增加,推动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提高污泥处理处置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论坛将邀请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人员,共同探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创新应用和市场前景,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为论坛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条件。论坛的举办也将进一步促进上海及周边地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区域环保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上海荷瑞展览有限公司
三、会议时间与污泥产品展示地点
会议名称: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泥处理处置论坛(上海)
会议时间:2024年6月3日下午13:30-16:30
会议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6.1号馆会议室B
污泥处置馆展示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6.1号馆(展示时间6月3-5日三天)
会议报到:2024年6月3日6.1号馆,展馆8号门门口(9点半-11点之前报到,提供餐券,礼品等)
展示范围:污泥处置技术及相关产品
会议规模:150-200人
四、展馆交通
自驾:自驾至涞港路111号,由展馆18号门驶入。在南广场停车后,直接由南广场扶梯至南登录厅进行登录。
出租车:推荐在涞港路111号下客,由展馆18号门步行进入南广场。直接由南广场扶梯至南登录厅进行登录。
地铁: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4、5、6号口出站,乘坐短驳电瓶车,至7、8号馆尾端。在馆间通道口进行登录。
详细内容可登陆官网:https://wastewater.watertechsh.cn/,或关注展会官方微信号:上海国际水展WATERTECH
五、南登录厅污泥会议室及污泥展示区进馆示意图
污泥会议室靠近6.1号馆8号门门口走到底(6.1号馆会议室B)
二维码扫码报名
六、会议议题